CN216438999U - 排气盒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排气盒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38999U
CN216438999U CN202122411292.6U CN202122411292U CN216438999U CN 216438999 U CN216438999 U CN 216438999U CN 202122411292 U CN202122411292 U CN 202122411292U CN 216438999 U CN216438999 U CN 2164389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channel
box body
exhaust
seal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1129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家航
李建
史庭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1129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389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389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389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气盒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其中,排气盒设置在盖体上,盖体下方设置有烹饪腔,排气盒包括:第一盒体,顶部设置有排气口;第二盒体,设置在第一盒体的内部,第二盒体的内侧设置有限压阀容纳腔,第二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限压阀容纳腔连通的过流口;回流通道,设置在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之间,回流通道包括设置在密封圈的上方的第一回流通道以及设置在密封圈的下方的第二回流通道,密封圈上设置有连通第一回流通道和第二回流通道的过流通道,其中,第二回流通道的底端与烹饪腔导通。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冷凝水堆积在排气盒内难以排出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Description

排气盒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排气盒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压力烹饪器具在烹饪食物时通过不同的功率使烹饪腔内的液体沸腾翻滚,通过间歇排气使食物煮熟;蒸汽通过排气阀排出烹饪器具外,蒸汽气体在排出过程中产生不规则运动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为了解决上述的噪音问题,可以在排气阀外侧设置双层的排气盒,这样能够加长蒸汽气体排出过程中的路径,降低蒸汽的流动速度,使得蒸汽能够有序、均匀地流动,进而降低了气流噪音。由于这样设置加长了蒸汽气体排出过程中的路径,部分蒸汽在运动过程中会变成冷凝水,冷凝水堆积在排气盒内难以排出,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盒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冷凝水堆积在排气盒内难以排出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排气盒,设置在盖体上,盖体下方设置有烹饪腔,排气盒包括:第一盒体,顶部设置有排气口;第二盒体,设置在第一盒体的内部,第二盒体的内侧设置有限压阀容纳腔,第二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限压阀容纳腔连通的过流口;排气通道,设置在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之间;密封圈,设置在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之间,并位于过流口的下方;回流通道,设置在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之间,回流通道包括设置在密封圈的上方的第一回流通道以及设置在密封圈的下方的第二回流通道,密封圈上设置有连通第一回流通道和第二回流通道的过流通道,其中,第二回流通道的底端与烹饪腔导通。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排气盒包括:第一盒体、第二盒体以及设置在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之间的密封圈。其中,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之间还设置有排气通道以及回流通道,限压阀设置在限压阀容纳腔内,限压阀中排出的蒸汽依次经过过流口、排气通道和排气口排出到烹饪器具外侧,排气通道的长度较长,能够降低蒸汽的流动速度,使得蒸汽能够有序、均匀地流动,进而降低了气流噪音。蒸汽由于排出路径较长,在排出的过程中部分蒸汽会变成冷凝水。通过设置在密封圈上的过流通道连通第一回流通道和第二回流通道,这样冷凝水能够沿着第一回流通道、过流通道以及第二回流通道进行回流。第二回流通道的底端与烹饪腔导通,经第一回流通道、过流通道以及第二回流通道回流的冷凝水能够被导入至烹饪腔内,能够避免冷凝水堆积在排气盒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冷凝水堆积在排气盒内难以排出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进一步地,第一盒体包括第一水平部和设置在第一水平部上的第一凸起部,第二盒体包括第二水平部以及设置在第二水平部上的第二凸起部,密封圈设置在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之间,第一回流通道位于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之间,第二回流通道包括位于第一水平部和第二水平部之间的第一流道段。密封圈设置在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之间,使得限压阀排出的蒸汽在仅在位于密封圈上方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之间的空间内运动,不会窜入至第一水平部和第二水平部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水平部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连接柱,第二水平部对应于连接柱的位置设置有供连接柱穿过的连接孔,盖体上设置有排冷气通道以及可浮动地设置在排冷气通道内的冷气杆,连接柱内设置有与排冷气通道连通的内孔,连接柱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缺口,内孔和第一缺口构成第二回流通道的第二流道段。第一缺口和内孔构成第二流道段,使得冷凝水能够顺着内孔的侧壁流向至排冷气通道,并通过排冷气通道回流至烹饪腔内。同时,在连接柱上加工第一缺口,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进一步地,第一水平部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位于过流通道和第一缺口之间的过水槽。由于冷凝水回流时冷凝水的量较少,冷凝水从过流通道流出后在水的张力的作用下能够沿着过水槽流至第一缺口处并通过第二流道段回流至烹饪腔内。
进一步地,第一缺口沿连接柱的高度方向贯穿连接柱。这样经过水槽导向至连接柱的冷凝水均能够通过第一缺口进入至第二流道段中。
进一步地,过流通道为设置在密封圈的外侧壁上的第二缺口。第二缺口小,能够起到将第一回流通道内的冷凝水导流至第二回流通道内的作用,同时即使有部分蒸汽经过第二缺口进入至第一水平部和第二水平部之间,蒸汽的量较小且经过第二缺口和第二回流通道的过程中也容易转换成冷凝水。
进一步地,密封圈的顶壁和外侧壁之间设置有导流斜面。由于蒸汽排出时会从限压阀的四周排出,因此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之间的周向间隙内均会产生冷凝水,导流斜面能够对冷凝水进行收集,并使得冷凝水能够沿着第二缺口流向第二回流通道。
进一步地,导流斜面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a在45°至75°之间。将导流斜面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a的尺寸设置在45°至75°之间能够使得导流斜面具有良好的收集、引导冷凝水的效果。
进一步地,第二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凸部,密封圈上设置有连接凹槽,连接凸部设置在连接凹槽内。连接凸部和连接凹槽的设置使得密封圈与第二盒体之间的位置固定,使得密封圈上的第二缺口能够位于第一回流通道和第二回流通道之间并连通第一回流通道和第二回流通道,实现冷凝水回流的功能。同时,连接凸部与连接凹槽配合,具有连接可靠且结构简单的优点。
进一步地,第一回流通道包括设置在第二盒体的顶壁上的第一凹槽和设置在第二盒体的外侧壁上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连通,其中,第一凹槽沿第二盒体的径向方向延伸,第二凹槽沿第二盒体的高度方向延伸;和/或,排气通道包括设置在第二盒体的侧壁上的多个折弯流道,每个折弯流道由下至上折弯延伸。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设置能够有效地将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之间形成的冷凝水导向至密封圈位置并回流至烹饪腔内。折弯流道的设置能够延长蒸汽的排出路径,进一步降低蒸汽的运动速度,保证降噪效果。蒸汽从限压阀中排出后,通过过流口分别进入至多个折弯流道内,蒸汽与折弯流道发生碰撞,能够进一步降低蒸汽的运动速度,保证降噪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水平部的边沿处设置有第一翻边,第二水平部的边沿处设置有第二翻边,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之间卡接,连接柱和连接孔均为多个并一一对应地设置。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之间卡接在一起实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之间的连接。同时,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的设置能够使得即使有部分冷凝水没有沿着第一缺口流至第二流道段,流至第一水平部和第二水平部之间的冷凝水也能够保持在第一水平部和第二水平部形成的间隙内,而不会流到盖体其他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煲体和盖设在煲体上的盖体,盖体上设置有排气盒,排气盒为上述的排气盒。上述排气盒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冷凝水堆积在排气盒内难以排出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因此,具有上述排气盒的烹饪器具也具有上述的优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盖体的剖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盒和限压阀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的排气盒和限压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4的排气盒和限压阀的俯视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的排气盒和限压阀的A-A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6的排气盒和限压阀的B-B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4的排气盒的第一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4的排气盒的第二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0的第二盒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1的第二盒体的C-C向的剖视示意图;以及
图13示出了图4的排气盒的密封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盖体;11、排冷气通道;12、冷气杆;20、第一盒体;21、排气口;22、第一水平部;221、连接柱;2211、内孔;2212、第一缺口;222、过水槽;223、第一翻边;23、第一凸起部;30、第二盒体;31、限压阀容纳腔;32、过流口;33、第二水平部;331、连接孔;332、第二翻边;34、第二凸起部;35、连接凸部;40、排气通道;41、折弯流道;50、密封圈;51、第二缺口;52、导流斜面;53、连接凹槽;60、回流通道;61、第一回流通道;611、第一凹槽;612、第二凹槽;62、第二回流通道;621、第一流道段;622、第二流道段;70、限压阀;80、煲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如图2、图4至图8以及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排气盒设置在盖体10上,盖体10下方设置有烹饪腔,排气盒包括:第一盒体20、第二盒体30、排气通道40、密封圈50以及回流通道60。其中,第一盒体20顶部设置有排气口21;第二盒体30,设置在第一盒体20的内部,第二盒体30的内侧设置有限压阀容纳腔31,第二盒体30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限压阀容纳腔31连通的过流口32;排气通道40,设置在第一盒体20和第二盒体30之间;密封圈50,设置在第一盒体20和第二盒体30之间,并位于过流口32的下方;回流通道60,设置在第一盒体20和第二盒体30之间,回流通道60包括设置在密封圈50的上方的第一回流通道61以及设置在密封圈50的下方的第二回流通道62,密封圈50上设置有连通第一回流通道61和第二回流通道62的过流通道,其中,第二回流通道62的底端与烹饪腔导通。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排气盒包括:第一盒体20、第二盒体30以及设置在第一盒体20和第二盒体30之间的密封圈50。其中,第一盒体20和第二盒体30之间还设置有排气通道40以及回流通道60,限压阀70设置在限压阀容纳腔31内,限压阀70中排出的蒸汽依次经过过流口32、排气通道40和排气口21排出到烹饪器具外侧,排气通道40的长度较长,能够降低蒸汽的流动速度,使得蒸汽能够有序、均匀地流动,进而降低了气流噪音。蒸汽由于排出路径较长,在排出的过程中部分蒸汽会变成冷凝水。通过设置在密封圈50上的过流通道连通第一回流通道61和第二回流通道62,这样冷凝水能够沿着第一回流通道61、过流通道以及第二回流通道62进行回流。第二回流通道62的底端与烹饪腔导通,经第一回流通道61、过流通道以及第二回流通道62回流的冷凝水能够被导入至烹饪腔内(图2中的箭头示出了冷凝水的回流路径),能够避免冷凝水堆积在排气盒内。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冷凝水堆积在排气盒内难以排出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具体地,限压阀容纳腔31内设置有限压阀70,烹饪过程中,高温蒸汽将封堵在限压阀70的排气管上的阀芯顶开,高温蒸汽进入排气盒经排气盒排出至烹饪器具外。
如图4至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盒体20包括第一水平部22和设置在第一水平部22上的第一凸起部23,第二盒体30包括第二水平部33以及设置在第二水平部33上的第二凸起部34,密封圈50设置在第一凸起部23和第二凸起部34之间,第一回流通道61位于第一凸起部23和第二凸起部34之间,第二回流通道62包括位于第一水平部22和第二水平部33之间的第一流道段621。密封圈50设置在第一凸起部23和第二凸起部34之间,使得限压阀70排出的蒸汽在仅在位于密封圈50上方的第一凸起部23和第二凸起部34之间的空间内运动,不会窜入至第一水平部22和第二水平部33之间。
如图2、图9和图10所示,第一水平部2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连接柱221,第二水平部33对应于连接柱221的位置设置有供连接柱221穿过的连接孔331,盖体10上设置有排冷气通道11以及可浮动地设置在排冷气通道11内的冷气杆12,连接柱221内设置有与排冷气通道11连通的内孔2211,连接柱22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缺口2212,内孔2211和第一缺口2212构成第二回流通道62的第二流道段622。第一缺口2212和内孔2211构成第二流道段622,使得冷凝水能够顺着内孔2211的侧壁流向至排冷气通道11,并通过排冷气通道11回流至烹饪腔内。同时,在连接柱221上加工第一缺口2212,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如图2所示,第一盒体20和第二盒体30装配到一起之后可以通过设置在连接柱221底端的密封件与盖体10连接。当需要对排气盒进行清洗等处理时,用户也可以将排气盒取下。
如图2和图9所示,第一水平部2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位于过流通道和第一缺口2212之间的过水槽222。由于冷凝水回流时冷凝水的量较少,冷凝水从过流通道流出后在水的张力的作用下能够沿着过水槽222流至第一缺口2212处并通过第二流道段622回流至烹饪腔内。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当冷凝水量较大或者流速较大时,部分冷凝水可能会流入至并堆积在第一水平部22和第二水平部33之间的间隙内。由于排气盒可拆,因此用户可以定期拆下排气盒清理堆积在第一水平部22和第二水平部33之间的间隙内的冷凝水。
如图9所示,第一缺口2212沿连接柱221的高度方向贯穿连接柱221。这样经过水槽222导向至连接柱221的冷凝水均能够通过第一缺口2212进入至第二流道段622中。
如图2和图13所示,过流通道为设置在密封圈50的外侧壁上的第二缺口51。第二缺口51较小,能够起到将第一回流通道61内的冷凝水导流至第二回流通道62内的作用,同时即使有部分蒸汽经过第二缺口51进入至第一水平部22和第二水平部33之间,蒸汽的量较小且经过第二缺口51和第二回流通道62的过程中也容易转换成冷凝水。
如图2和图13所示,密封圈50的顶壁和外侧壁之间设置有导流斜面52。由于蒸汽排出时会从限压阀的四周排出,因此第一凸起部23和第二凸起部34之间的周向间隙内均会产生冷凝水,导流斜面52能够对冷凝水进行收集,冷凝水沿着导流斜面52流动至第二缺口51处并流向第二回流通道62,最终回流至烹饪腔内。
如图2和图7所示,导流斜面52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a在45°至75°之间。将导流斜面52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a的尺寸设置在45°至75°之间能够使得导流斜面52具有良好的收集、引导冷凝水的效果。优选地,夹角a可以为45°、60°或者75°。需要说明的是,导流斜面可以为平面或者弧形面。当导流斜面为弧形面时,夹角a在纵截面内(如图7所示的截面)导流斜面的顶端和底端之间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如图7、图8、图10、图12和图13所示,第二盒体30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凸部35,密封圈50上设置有连接凹槽53,连接凸部35设置在连接凹槽53内。连接凸部35和连接凹槽53的设置使得密封圈50与第二盒体30之间的位置固定,使得密封圈50上的第二缺口51能够位于第一回流通道61和第二回流通道62之间并连通第一回流通道61和第二回流通道62,实现冷凝水回流的功能。同时,连接凸部35与连接凹槽53配合,具有连接可靠且结构简单的优点。
第一回流通道61包括设置在第二盒体30的顶壁上的第一凹槽611和设置在第二盒体30的外侧壁上的第二凹槽612,第一凹槽611与第二凹槽612连通,其中,第一凹槽611沿第二盒体30的径向方向延伸,第二凹槽612沿第二盒体30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一凹槽611和第二凹槽612的设置能够有效地将第一凸起部23和第二凸起部34之间形成的冷凝水导向至密封圈50位置并回流至烹饪腔内。
第一凹槽611和第二凹槽612的设置能够实行水汽分流,一部分高温蒸汽排出至烹饪器具外部,一部分高温蒸汽转化为冷凝水回流到烹饪腔内。
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一凹槽611由两个倾斜设置的槽壁连接形成,沿第二盒体30的中心至边沿的方向上,第一凹槽611逐渐降低并且第一凹槽611的槽宽逐渐增大,这样能够起到良好的导流效果。
如图10所示,排气通道40包括设置在第二盒体30的侧壁上的多个折弯流道41,每个折弯流道41由下至上折弯延伸。折弯流道41的设置能够延长蒸汽的排出路径,进一步降低蒸汽的运动速度,保证降噪效果。蒸汽从限压阀70中排出后,进入至第二盒体30内并通过过流口32分别进入至多个折弯流道41内,蒸汽与折弯流道41发生碰撞,能够进一步降低蒸汽的运动速度、延长蒸汽的排放路径,保证降噪效果,同时能够对蒸汽进行分流使得一部分蒸汽排出烹饪器具外、一部分蒸汽转化为冷凝水回流至烹饪腔内。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凸起部3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挡筋,多个挡筋错位设置,以使多个挡筋之间的间隙形成上述的折弯流道41。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折弯流道41和第一回流通道61的数量均为四个,折弯流道41和第一回流通道61之间交错设置,这样能够使得各个第一回流通道61收集的冷凝水的量较为均匀。
如图7至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水平部22的边沿处设置有第一翻边223,第二水平部33的边沿处设置有第二翻边332,第一翻边223和第二翻边332之间卡接,连接柱221和连接孔331均为多个并一一对应地设置。第一翻边223和第二翻边332之间卡接在一起实现第一盒体20和第二盒体30之间的连接。同时,第一翻边223和第二翻边332的设置能够使得即使有部分冷凝水没有沿着第一缺口2212流至第二流道段622,流至第一水平部22和第二水平部33之间的冷凝水也能够保持在第一水平部22和第二水平部33形成的间隙内,而不会流到盖体10其他位置。
如图1和图3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煲体80和盖设在煲体80上的盖体10,盖体10上设置有排气盒,排气盒为上述的排气盒。上述排气盒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冷凝水堆积在排气盒内难以排出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因此,具有上述排气盒的烹饪器具也具有上述的优点。
盖体10上还包括提手组件,用于烹饪器具的开合盖。
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可以是电饭煲、低压饭煲、豆浆机、料理机、炒菜机、电炖锅、多功能锅等产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排气盒,设置在盖体(10)上,所述盖体(10)下方设置有烹饪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盒包括:
第一盒体(20),顶部设置有排气口(21);
第二盒体(30),设置在所述第一盒体(20)的内部,所述第二盒体(30)的内侧设置有限压阀容纳腔(31),所述第二盒体(30)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限压阀容纳腔(31)连通的过流口(32);
排气通道(40),设置在所述第一盒体(20)和所述第二盒体(30)之间;
密封圈(50),设置在所述第一盒体(20)和所述第二盒体(30)之间,并位于所述过流口(32)的下方;
回流通道(60),设置在所述第一盒体(20)和所述第二盒体(30)之间,所述回流通道(60)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圈(50)的上方的第一回流通道(61)以及设置在所述密封圈(50)的下方的第二回流通道(62),所述密封圈(50)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回流通道(61)和所述第二回流通道(62)的过流通道,其中,所述第二回流通道(62)的底端与所述烹饪腔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20)包括第一水平部(22)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部(22)上的第一凸起部(23),所述第二盒体(30)包括第二水平部(3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平部(33)上的第二凸起部(34),所述密封圈(50)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部(23)和所述第二凸起部(34)之间,所述第一回流通道(61)位于所述第一凸起部(23)和所述第二凸起部(34)之间,所述第二回流通道(62)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水平部(22)和所述第二水平部(33)之间的第一流道段(6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部(2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连接柱(221),所述第二水平部(33)对应于所述连接柱(221)的位置设置有供所述连接柱(221)穿过的连接孔(331),所述盖体(10)上设置有排冷气通道(11)以及可浮动地设置在所述排冷气通道(11)内的冷气杆(12),所述连接柱(221)内设置有与所述排冷气通道(11)连通的内孔(2211),所述连接柱(22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缺口(2212),所述内孔(2211)和所述第一缺口(2212)构成所述第二回流通道(62)的第二流道段(6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部(2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位于所述过流通道和所述第一缺口(2212)之间的过水槽(22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2212)沿所述连接柱(221)的高度方向贯穿所述连接柱(2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通道为设置在所述密封圈(50)的外侧壁上的第二缺口(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50)的顶壁和外侧壁之间设置有导流斜面(5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斜面(52)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a在45°至75°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盒体(30)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凸部(35),所述密封圈(50)上设置有连接凹槽(53),所述连接凸部(35)设置在所述连接凹槽(53)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流通道(61)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盒体(30)的顶壁上的第一凹槽(61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盒体(30)的外侧壁上的第二凹槽(612),所述第一凹槽(611)与所述第二凹槽(612)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凹槽(611)沿所述第二盒体(30)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凹槽(612)沿所述第二盒体(30)的高度方向延伸;和/或,所述排气通道(4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盒体(30)的侧壁上的多个折弯流道(41),每个所述折弯流道(41)由下至上折弯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部(22)的边沿处设置有第一翻边(223),所述第二水平部(33)的边沿处设置有第二翻边(332),所述第一翻边(223)和第二翻边(332)之间卡接,所述连接柱(221)和所述连接孔(331)均为多个并一一对应地设置。
12.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煲体(80)和盖设在所述煲体(80)上的盖体(10),所述盖体(10)上设置有排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盒为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盒。
CN202122411292.6U 2021-09-30 2021-09-30 排气盒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Active CN2164389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1292.6U CN216438999U (zh) 2021-09-30 2021-09-30 排气盒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1292.6U CN216438999U (zh) 2021-09-30 2021-09-30 排气盒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38999U true CN216438999U (zh) 2022-05-06

Family

ID=81350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11292.6U Active CN216438999U (zh) 2021-09-30 2021-09-30 排气盒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389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24171B2 (ja) 蒸気調理装置
CN204863036U (zh) 一种节能洗碗机
CN107713935B (zh) 用于水槽洗碗机的呼吸器和水槽洗碗机
CN104545751A (zh) 水槽式清洗机的透气、溢水保护和清洗剂添加装置
CN204379205U (zh) 水槽式清洗机的透气、溢水保护和清洗剂添加装置
EP3551027B1 (en) Machine for the drying of dishes or the like and method for the drying of dishes or the like with said machine.
CN104545748A (zh) 水槽式清洗机的溢水保护装置
CN105105623A (zh) 蒸汽烹饪器具
CN216438999U (zh) 排气盒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09440402B (zh) 一种洗衣机
CN205935093U (zh) 一种透气、溢水、进水一体结构
CN107951398B (zh) 蒸汽阀座和蒸汽阀及电饭煲
CN112006553B (zh) 一种蒸烤一体机
CA2920237C (en) Home appliance with a water inlet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home appliance
CN204394441U (zh) 水槽式清洗机的溢水保护装置
CN216438998U (zh) 排气盒以及烹饪器具
CN213248535U (zh) 排气结构、盖体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CN107581916B (zh) 蒸汽阀及具有其的食物加热装置
CN210831392U (zh) 排放器
CN209966091U (zh) 烹饪器具
CN207940870U (zh) 一种水槽式清洗装置
CN213248540U (zh) 排气盒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09259612B (zh) 蒸汽阀及烹饪器具
CN107036064B (zh) 蒸汽发生装置
CN214317809U (zh) 一种面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