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37700U - 一种移动终端的遮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的遮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37700U
CN216437700U CN202122835581.9U CN202122835581U CN216437700U CN 216437700 U CN216437700 U CN 216437700U CN 202122835581 U CN202122835581 U CN 202122835581U CN 216437700 U CN216437700 U CN 2164377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nshade
sun
mobile terminal
folding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355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沛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83558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377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37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377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Awnings And Sunsha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遮阳装置,所述遮阳装置包括支架及至少两个遮阳机构,支架用于安装在移动终端上,支架上形成有至少两个容置槽,至少两个遮阳机构与支架连接,至少两个遮阳机构为可折叠设置,其中,遮阳装置处于收纳状态时,至少两个遮阳机构分别收容于至少两个容置槽内,能够避免妨碍用户正常使用移动终端,遮阳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至少两个遮阳机构打开且相互连接、抵接或至少部分重叠,以为移动终端遮阳,进而使得用户在强光环境下单手操作也可以看清楚显示屏幕上的内容,遮阳效果较好,且能够便于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的同时做其他事情,提高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的遮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的外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遮阳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大众,并且需要在各种场合被使用。在强光环境下,例如户外、强度较高的灯下,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幕难以看清楚,给用户造成诸多不便。
目前在强光环境中,用户一般只能通过用手遮挡的方式来看清楚显示屏幕上的内容,不仅效果不佳,而且会占用用户的双手,不便于用户做其他事情,造成用户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遮阳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在强光环境下难以看清楚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遮阳装置,包括:
支架,用于安装在所述移动终端上,所述支架上形成有至少两个容置槽;
至少两个遮阳机构,与所述支架连接,至少两个所述遮阳机构为可折叠设置;
其中,所述遮阳装置处于收纳状态时,至少两个所述遮阳机构分别收容于至少两个所述容置槽内,所述遮阳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至少两个所述遮阳机构打开且相互连接、抵接或至少部分重叠,以为所述移动终端遮阳。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遮阳机构包括支撑板及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折叠件,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接机构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折叠件通过转动机构与所述支撑板连接,以使得所述折叠件能够相对所述支撑板打开。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折叠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所述第一折叠部的侧边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轴和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折叠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折叠部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沿第一方向转动,所述第二折叠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折叠部能够绕所述第二转轴沿第二方向转动。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遮阳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二折叠部的主表面相对所述支撑板的延伸方向的垂直面向靠近所述支架的方向倾斜设置。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折叠件的端部分别设置有连接件,所述遮阳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至少两个所述折叠件的连接件配合连接。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第一端,所述转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第二端。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形成于所述支架上的滑槽,所述支撑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上。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件能够与所述第二夹持件配合夹持所述移动终端。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件上形成有滑槽,所述第二夹持件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至少部分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支架还包括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
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遮阳装置包括支架及至少两个遮阳机构,支架用于安装在移动终端上,支架上形成有至少两个容置槽,至少两个遮阳机构与支架连接,至少两个遮阳机构为可折叠设置,其中,遮阳装置处于收纳状态时,至少两个遮阳机构分别收容于至少两个容置槽内,能够避免妨碍用户正常使用移动终端,遮阳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至少两个遮阳机构打开且相互连接、抵接或至少部分重叠,以为移动终端遮阳,进而使得用户在强光环境下单手操作也可以看清楚显示屏幕上的内容,遮阳效果较好,且能够便于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的同时做其他事情,提高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遮阳装置实施例处于收纳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遮阳装置实施例处于收纳状态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遮阳装置实施例处于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遮阳装置实施例处于打开状态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遮阳装置实施例处于打开状态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遮阳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遮阳装置实施例处于打开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遮阳装置实施例处于收纳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遮阳装置另一实施例中支撑机构处于收纳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遮阳装置另一实施例中支撑机构处于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而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遮阳装置10实施例包括支架100及至少两个遮阳机构200,支架100用于安装在移动终端(图中未示出)上,支架100上形成有至少两个容置槽101,至少两个遮阳机构200与支架100连接,至少两个遮阳机构200为可折叠设置,其中,遮阳装置10处于收纳状态时,至少两个遮阳机构200分别收容于至少两个容置槽101内,能够避免妨碍用户正常使用移动终端,遮阳装置10处于打开状态时,至少两个遮阳机构200打开且相互连接、抵接或至少部分重叠,以为移动终端遮阳,进而使得用户在强光环境下单手操作也可以看清楚显示屏幕上的内容,遮阳效果较好,且能够便于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的同时做其他事情,提高便捷性。
在本实施例中,遮阳机构200包括支撑板210及连接于支撑板210的折叠件220,支撑板210通过连接机构与支架100连接,折叠件220通过转动机构400与支撑板210连接,以使得折叠件220能够相对支撑板210打开,进而使得至少两个折叠件220能够相互连接、抵接或至少部分重叠,以为移动终端遮阳。
一并参见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折叠件2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折叠部221和第二折叠部222,第一折叠部221的一侧边与支撑板210固定连接,第一折叠部221的另一侧边与第二折叠部222固定连接,转动机构400包括第一转轴410和滑动连接于第一转轴410上的第二转轴420,第一折叠部221的一端与第一转轴410连接,以使得第一折叠部221能够绕第一转轴410沿第一方向转动,第二折叠部222的一端与第二转轴420连接,以使得第二折叠部222能够绕第二转轴420沿第二方向转动,进而使得至少两个折叠件220能够展开并靠拢,实现相互连接、抵接或至少部分重叠。
一并参见图7,在本实施例中,遮阳装置10处于打开状态时,至少两个遮阳机构200的支撑板210相互平行,第一折叠部221的主表面(图中未标出)与支撑板210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以使得第一折叠部221能够起到对移动终端的侧面方向上的遮阳作用,第二折叠部222的主表面223相对支撑板210的延伸方向的垂直面向靠近支架100的方向倾斜设置,以使得第二折叠部222能够起到对移动终端的主表面方向上的遮阳作用,遮阳效果更好。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折叠部222的主表面223也可以与支撑板210的延伸方向的垂直面平行,在此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便于第二转轴420在第一转轴410上滑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也可以为相互倾斜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在其他实施例中,遮阳装置10处于打开状态时,至少两个遮阳机构200的支撑板210向彼此倾斜,折叠件220为整体设置,转动机构400可以只包括一个转轴,使得折叠件220能够斜向展开以相互连接、抵接或至少部分重叠,结构更加简单。
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折叠件220的端部分别设置有连接件(图中未示出),遮阳装置10处于打开状态时,至少两个折叠件220的连接件配合连接,以使得至少两个折叠件220能够相对固定,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折叠件220的连接件可以为相互配合设置的至少两个磁铁,至少两个磁铁分别嵌设于至少两个折叠件220的端部,以使得至少两个折叠件220的端部接近时,能够相互吸引以固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折叠件220的连接件也可以为相互配合设置的魔术贴或卡扣等,在此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容置槽101形成于支架100背向移动终端的一侧,能够避免遮阳机构200与移动终端造成干涉,使得遮阳装置10的使用过程更加便捷。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机构包括第三转轴300,第三转轴300连接于支撑板210的第一端,转动机构400连接于支撑板210的第二端,遮阳机构200能够绕第三转轴300翻转后再通过转动机构400打开,操作过程互不干涉,可靠性更高。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00对应容置槽101与第三转轴300相对的一端内也可以嵌设有磁铁,以使得遮阳装置10处于收纳状态时,遮阳机构200能够稳定地固定于容置槽101内。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连接机构可以包括形成于支架100上的滑槽(图中未示出),支撑板210可以滑动设置于滑槽上,需要使用遮阳装置10时,可滑动支撑板210以使得遮阳件220外露并展开,需要收纳遮阳装置10时,可将支撑板210滑入滑槽内以收纳。
在其他实施例中,遮阳机构200也可以与支架100分体设置,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连接,在此不做限制。
一并参见图8,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00包括第一夹持件110和第二夹持件120,第一夹持件110和第二夹持件120滑动连接,第一夹持件110能够与第二夹持件120配合夹持移动终端,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移动终端,使用范围更广。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110上形成有滑槽102,第二夹持件120上设置有滑块121,滑块121的至少部分滑动设置于滑槽102内,支架100还包括弹性连接件130,弹性连接件130连接于第一夹持件110和第二夹持件120之间,能够通过弹性连接件130的弹力提供夹持力,使得遮阳装置10与移动终端的装配更加稳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110上还可以形成有容纳槽103,容纳槽103与滑槽102连通,滑块121的至少部分以及弹性连接件130设置于容纳槽103内,弹性连接件130的一端与滑块121连接,弹性连接件130的另一端与第一夹持件110连接,使得弹性连接件130不外露,支架100的外观更加规整。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130可以为弹簧。
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130也可以为橡胶条、硅胶条等,在此不做限制。
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110包括第一主体部111及第一夹持部112,滑槽102形成于第一主体部111上,第一夹持部112设置于第一主体部111远离第二夹持件120的一端,第二夹持件120包括第二主体部122及第二夹持部123,滑块121设置于第二主体部122上,第二夹持部123设置于第二主体部122远离第一夹持件110的一端,第一夹持部112与第二夹持部123配合以将移动终端夹持其中,夹持稳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12和第二夹持部123都可以呈弧形设置,能够减少与移动终端之间的磨损,且能够使用多种尺寸的移动终端,适用范围更广。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12和第二夹持部123也可以呈折线形、半圆形等其他形状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参见图9和图10,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遮阳装置10还可以包括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与支架100连接,用于支撑支架100,使得遮阳装置10能够放置于承载面上,使得用户能够腾出双手做其他事情,便捷性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机构可以为转动连接于支架100背向移动终端的一侧的支撑板500,支撑板500可以相对于支架100打开,以与支架100实现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00上还可以形成有收纳槽104,支撑板500还可以收纳于收纳槽104,使得遮阳装置10处于收纳状态时,外观更加规整。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支撑机构也可以包括底座及伸缩杆(图中未示出),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支架100连接,可以起到支撑支架100的作用,还可以调节支架100的高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机构还可以包括电机与推杆的配合结构、电机与齿轮的配合结构或者丝杆等其他结构,在此不做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用于安装在所述移动终端上,所述支架上形成有至少两个容置槽;
至少两个遮阳机构,与所述支架连接,至少两个所述遮阳机构为可折叠设置;
其中,所述遮阳装置处于收纳状态时,至少两个所述遮阳机构分别收容于至少两个所述容置槽内,所述遮阳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至少两个所述遮阳机构打开且相互连接、抵接或至少部分重叠,以为所述移动终端遮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遮阳机构包括支撑板及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折叠件,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接机构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折叠件通过转动机构与所述支撑板连接,以使得所述折叠件能够相对所述支撑板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所述第一折叠部的侧边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轴和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折叠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折叠部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沿第一方向转动,所述第二折叠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折叠部能够绕所述第二转轴沿第二方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二折叠部的主表面相对所述支撑板的延伸方向的垂直面向靠近所述支架的方向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折叠件的端部分别设置有连接件,所述遮阳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至少两个所述折叠件的连接件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第一端,所述转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第二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形成于所述支架上的滑槽,所述支撑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件能够与所述第二夹持件配合夹持所述移动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上形成有滑槽,所述第二夹持件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至少部分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支架还包括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
CN202122835581.9U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移动终端的遮阳装置 Active CN216437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35581.9U CN216437700U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移动终端的遮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35581.9U CN216437700U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移动终端的遮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37700U true CN216437700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40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35581.9U Active CN216437700U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移动终端的遮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377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582258U (zh) 用于携带式电子设备的可延伸盖体
AU2018200538A1 (en) Docking Station or Device
CN209540372U (zh) 一种旋转支架
KR20160063599A (ko) 휴대단말기용 손가락 지지대
CN216437700U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遮阳装置
CN212324169U (zh) 用于终端的保护装置
KR200470995Y1 (ko) 모바일기기용 스탠드 어셈블리
CN215522510U (zh) 一种支架
CN208285361U (zh) 一种手机支撑装置
CN209710171U (zh) 一种带支架组件的手机壳
CN215734367U (zh) 一种多功能桌面支架
CN220870566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支架
CN214429568U (zh) 折叠式手机支架
CN217159779U (zh) 多功能保护壳
CN216700059U (zh) 移动终端保护套
CN220629368U (zh) 一种带有磁吸及夹持二合一的手机支架
CN216490596U (zh) 支架式磁吸手机套
CN110602284A (zh) 手持式大数据电子产品及其显示方法
CN108683774A (zh) 一种手机支撑装置
CN215891849U (zh) 一种支架和电子设备保护套
CN216751844U (zh) 手机支架
CN214310659U (zh) 一种具有隐藏式检测笔的万用表
CN217546114U (zh) 一种贴片式手机支架
CN210363634U (zh) 空调夹指环扣
CN219872236U (zh) 电子设备保护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