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29568U - 折叠式手机支架 - Google Patents

折叠式手机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29568U
CN214429568U CN202120767566.2U CN202120767566U CN214429568U CN 214429568 U CN214429568 U CN 214429568U CN 202120767566 U CN202120767566 U CN 202120767566U CN 214429568 U CN214429568 U CN 2144295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mobile phone
support
vertical plate
f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6756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河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76756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295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295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295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折叠式手机支架,包括底座、立板、手机底托和角度调节器。底座呈框架结构,其包括左、右竖边和连接在这左、右竖边的尾部上端面之间的横边;在左、右竖边的前端分别设有左、右伸臂;立板下端通过支架轴摆动连接在该左、右伸臂的前下端;手机底托通过底托轴摆动连接在该立板下端后,可以绕底托轴摆动90度打开和往立板方向折叠合拢;角度调节器包括夹在该左、右竖边外并可沿该左、右竖边的长度方向滑行的支架挡边和给支架挡边定位的挡边定位结构;立板绕该支架轴摆动后能往该底座内折叠合拢和往该底座外摆动打开后其背部由该支架挡边挡住。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紧凑,体积更小,携带更方便。

Description

折叠式手机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附件,尤其是指用来支撑手机的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和语音视频节目的日益丰富,人们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但由于长时间拿手机来观看比较累,于是人们往往都是购买手机支架来代替手持。当前的折叠式手机支架,有的结构比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有的支架角度不可调节的,这样用户无法根据自身的需要随时调节手机观看的角度;而有的支架角度虽然可以调节,但结构也比较复杂,导致生产成本偏高,如专利号为201821133905.6的一种折叠式手机支架,它的手机支架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螺杆、滑轨、绳索、两个斜齿轮和传动杆等部件,可以看出它的结构比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也有些支架功能单一,无法做到集多功能、用途于一体,而且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结构技术和功能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更紧凑,体积更小,携带更方便的折叠式手机支架。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式手机支架,包括底座、立板、手机底托和角度调节器,其中:
所述底座呈框架结构,其包括左、右竖边和连接在这左、右竖边的尾部上端面之间的横边;在所述左、右竖边的前端分别设有左、右伸臂;
所述立板下端通过支架轴摆动连接在该左、右伸臂的前下端;
所述手机底托通过底托轴摆动连接在该立板下端后,可以绕该底托轴摆动90度打开和往立板方向折叠合拢;
所述角度调节器包括夹在该左、右竖边外并可沿该左、右竖边的长度方向滑行的支架挡边和给该支架挡边定位的挡边定位结构;
所述立板绕该支架轴摆动后能往该底座内折叠合拢和往该底座外摆动打开后其背部由该支架挡边挡住。
在对上述折叠式手机支架的改进方案中,还包括支架合拢定位结构。
在对上述折叠式手机支架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的支架合拢定位结构包括分别设在该左、右竖边内壁上的支架合拢定位销和设在立板两侧壁上的合拢定位凹位。
在对上述折叠式手机支架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的挡边定位结构包括设在支架挡边两侧内的弹性波珠和分别设在左、右竖边竖壁上的多个间隔分布的波珠定位凹位。
在对上述折叠式手机支架的改进方案中,所述左、右竖边均包括主竖边和通过带扭簧的轴销摆动连接在该主竖边后端上的折叠支脚;所述折叠支脚在扭簧的作用下打开角度为钝角;在所述的主竖边外侧壁上设有供摆动折叠后的折叠支脚里侧藏入其中的竖边槽;所述折叠支脚折叠合拢到该竖边槽中后由该支架挡边锁定。
在对上述折叠式手机支架的改进方案中,所述折叠支脚的纵断面呈横“凸”字型,并在其前端设有锁定边;所述波珠定位凹位设在主竖边的竖边槽中。
在对上述折叠式手机支架的改进方案中,在所述立板上设有无线充电器夹扣,其包括固定在该立板上的下夹扣、沿该立板长度方向滑行的上夹扣,以及将上夹扣往下夹扣方向复位的夹扣弹性件。
在对上述折叠式手机支架的改进方案中,在所述立板的背部设有多个能靠在该支架挡边上的防滑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一方面是采用框架结构的底座来收纳折叠状态下的立板和手机底托,以达到体积更小和便于携带的目的;另一方面,采用挡在立板背部的支架挡边沿该左、右竖边长度方向滑行来调节立板与底座之间的夹角,这样只要在支架挡边与该左、右竖边之间设置挡边定位结构就可以调节立板和手机底托所承托的手机的摆放角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紧凑,体积更小,携带更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折叠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2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折叠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3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打开来支承手机且手机不进行无线充电时的使用状态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夹取无线充电器时的使用示意图;
图5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图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角度调节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折叠式手机支架,如图1至3、5、6所示,包括底座1、立板2、手机底托3和角度调节器4,其中:
所述底座1呈框架结构,其包括左、右竖边11、12和连接在这左、右竖边11、12的尾部上端面之间的横边13;在所述左、右竖边11、12的前端分别设有左、右伸臂111、121,其宽度可以跟左、右竖边一样,在本实施例中,是从左、右竖边11、12的前端分别延伸出三角状的左、右伸臂111、121,这样可以使手机支架的外形更美观;
所述立板2下端通过支架轴21摆动连接在该左、右伸臂111、121的前下端;支架轴21除了作为立板摆动轴,还可以作为底座框架的一部分,如图5所示;
所述手机底托3通过底托轴31摆动连接在该立板2下端后,可以绕该底托轴31摆动90度打开和往立板2方向折叠合拢;
所述角度调节器4包括夹在该左、右竖边11、12外并可沿该左、右竖边11、12的长度方向滑行的U型支架挡边41和给该支架挡边41定位的挡边定位结构(其设在支架挡边与该左、右竖边之间);
所述立板2绕该支架轴21摆动后能往该底座1内折叠合拢和往该底座1外摆动打开后其背部由该支架挡边41挡住,这样,当支架挡边41沿左、右竖边11、12的长度方向滑行并由挡边定位结构定位住时,就可以调节立板2与底座之1间的夹角,进而实现调节立板2和手机底托3所承托的手机的摆放角度。
手机支架在拆叠状态时,如图1、2所示,立板2和底座1就象一个摆动合拢的盒子,以起到方便携带的目的。
从上可以看出,由于一方面是采用框架结构的底座1来收纳折叠状态下的立板2和手机底托3,以达到便于携带的目的;另一方面,采用挡在立板背部的支架挡边41沿该左、右竖边长度方向滑行来调节立板与底座之间的夹角,这样只要在支架挡边与该左、右竖边之间设置结构比较简单的挡边定位结构就可以调节立板和手机底托所承托的手机的摆放角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紧凑,体积更小,携带也更方便。
为避免合拢状态的立板和底座随意自动打开,手机支架还包括支架合拢定位结构5,其可以是各种结构,比如弹性钩扣,或相匹对的定位凸、凹位等,本实施例采用后者,如图3所示,支架合拢定位结构5包括分别设在该左、右竖边11、12内壁上的支架合拢定位销51和设在立板2两侧壁上的合拢定位凹位5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所述挡边定位结构包括设在支架挡边41两侧内的弹性波珠42和分别设在左、右竖边11、12竖壁上的多个间隔分布的波珠定位凹位43。挡边定位结构还可以是其它结构,比如弹性销柱+销柱定位凹位;又比如,拧在支架挡边一或两侧的螺栓式旋钮,当拧动旋钮使之顶紧在左或右竖边竖壁上时,也可以给滑动到某个位置的支架挡边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左、右竖边11、12均包括主竖边101和通过带扭簧102的轴销103摆动连接在该主竖边101后端上的折叠支脚104;所述折叠支脚104在扭簧102的作用下打开角度为钝角,这样才能使手机支架在打开来使用时更平稳;在所述的主竖边101外侧壁上设有供摆动折叠后的折叠支脚104里侧藏入其中的竖边槽1011,这样,在使用状态时,相当于延长了左、右竖边的长度,使手机支架在支承手机时更平稳;而在折叠状态时,又相当于缩小了折叠状态下的手机支架体积,从而更便于手机支架的携带。所述折叠支脚104折叠合拢到该竖边槽1011中后由该支架挡边41锁定。在此,折叠支脚104的纵断面呈横“凸”字型,并在其前端设有锁定边1041,当支架挡边41滑行到挡在锁定边1041外时,就可以防止折叠支架在扭簧作用下往外打开;手机支架在折叠状态时,支架挡边41的两侧边刚好与左、右竖边11、12的折叠支脚104外侧边平齐,以使手机支架外形更美观。波珠定位凹位43设在主竖边101的竖边槽1011中。本实施例在打开来支承手机时,先推动支架挡边41使之往左、右伸臂111、121方向滑行一小段以解除对折叠支脚104的锁定边1041限位,这样就可以打开左、右竖边11、12的折叠支脚104;接下来将立板2、手机底托3打开,如图3所示;最后放上手机,此时可以滑动支架挡边41来调节手机的摆放角度。
随着手机无线充电技术的成熟和日益广泛使用,本实施例作为较佳的实施方案,能夹住无线充电器来给手机充电,为此,在所述立板2上设有无线充电器夹扣6,其包括固定在该立板2上的下夹扣61、沿该立板2长度方向滑行的上夹扣62,以及将上夹扣62往下夹扣61方向复位的夹扣弹性件(图中未示出),如图3至5所示,当要无线充电时,将上夹扣62往外拉开后,把无线充电器7放在上、下夹扣62、61之间,然后松开上夹扣62,这样就可以由无线充电器夹扣6夹住充电器7,如4所示;接下来,把手机放在支架上,就可以无线充电了;当然,也可以采用磁吸的方式将手机吸在无线充电器上来充电,此时,需要在手机背面上粘上一个磁铁环,来与无线充电器的外壳吸在一起。增加的无线充电器夹扣6除了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外,还可以只夹住无线充电器6来给充电器充电,因此,本实施例作为较佳的实施方案,它的功能更齐全,从而使本手机支架集多功能、用途于一体。夹扣弹性件可以是拉簧、压簧等。
优选地,如图2、3所示,在所述立板2的背部设有多个能靠在该支架挡边41上的防滑齿22,使立板靠在支架挡边41上时更可靠。
尽管参照上面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但是通过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而在不脱离所述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精神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仅用来解释,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而是由权利要求的内容限定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折叠式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立板、手机底托和角度调节器,其中:
所述底座呈框架结构,其包括左、右竖边和连接在这左、右竖边的尾部上端面之间的横边;在所述左、右竖边的前端分别设有左、右伸臂;
所述立板下端通过支架轴摆动连接在该左、右伸臂的前下端;
所述手机底托通过底托轴摆动连接在该立板下端后,可以绕该底托轴摆动90度打开和往立板方向折叠合拢;
所述角度调节器包括夹在该左、右竖边外并可沿该左、右竖边的长度方向滑行的支架挡边和给该支架挡边定位的挡边定位结构;
所述立板绕该支架轴摆动后能往该底座内折叠合拢和往该底座外摆动打开后其背部由该支架挡边挡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合拢定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合拢定位结构包括分别设在该左、右竖边内壁上的支架合拢定位销和设在立板两侧壁上的合拢定位凹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边定位结构包括设在支架挡边两侧内的弹性波珠和分别设在左、右竖边竖壁上的多个间隔分布的波珠定位凹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竖边均包括主竖边和通过带扭簧的轴销摆动连接在该主竖边后端上的折叠支脚;所述折叠支脚在扭簧的作用下打开角度为钝角;在所述的主竖边外侧壁上设有供摆动折叠后的折叠支脚里侧藏入其中的竖边槽;所述折叠支脚折叠合拢到该竖边槽中后由该支架挡边锁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式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支脚的纵断面呈横“凸”字型,并在其前端设有锁定边;所述波珠定位凹位设在主竖边的竖边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式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板上设有无线充电器夹扣,其包括固定在该立板上的下夹扣、沿该立板长度方向滑行的上夹扣,以及将上夹扣往下夹扣方向复位的夹扣弹性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式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板的背部设有多个能靠在该支架挡边上的防滑齿。
CN202120767566.2U 2021-04-14 2021-04-14 折叠式手机支架 Active CN2144295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67566.2U CN214429568U (zh) 2021-04-14 2021-04-14 折叠式手机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67566.2U CN214429568U (zh) 2021-04-14 2021-04-14 折叠式手机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29568U true CN214429568U (zh) 2021-10-19

Family

ID=78075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67566.2U Active CN214429568U (zh) 2021-04-14 2021-04-14 折叠式手机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295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2539721A (ja) 個人用電子装置の支持組立体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する方法
KR20160001328A (ko) 무선충전 기능을 가진 차량용 휴대폰 거치대
CN214429568U (zh) 折叠式手机支架
KR101146719B1 (ko) 거치대
KR20190055449A (ko) 차량용 핸드폰 거치대
CN217283011U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205377390U (zh) 带支架可悬挂的手机充电装置
CN209787250U (zh) 便携式移动终端支架
CN211118536U (zh) 一种终端支架及终端展示系统
CN216162741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支架手机壳
CN111654570A (zh) 手机支架
CN210670188U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214544396U (zh) 一种可放置无线充电座的手机支架
CN216437700U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遮阳装置
CN209710171U (zh) 一种带支架组件的手机壳
CN220858333U (zh) 音箱
CN211481305U (zh) 一种手机支架及充电系统
CN216416700U (zh) 一种可调节枕头承托装置
CN213840337U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支架及拍摄装置
CN209627477U (zh) 一种隐形式手机支架结构
CN214228458U (zh) 一种结构简单且带夜光灯的蓝牙耳机充电仓
CN215378998U (zh) 支架及手机壳
CN214205103U (zh) 电子设备支架及无线充电装置
CN216490649U (zh) 一种自带支架功能的手机保护壳
CN210780925U (zh) 多功能手机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