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37442U - 一种耳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37442U
CN216437442U CN202121711023.5U CN202121711023U CN216437442U CN 216437442 U CN216437442 U CN 216437442U CN 202121711023 U CN202121711023 U CN 202121711023U CN 216437442 U CN216437442 U CN 216437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charging
power supply
earphone body
contact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1102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荣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anzhou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anzhou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anzhou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anzhou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1102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37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37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37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机装置,包括耳机本体与充电系带;所述充电系带内设有柔性电池组件;所述耳机本体与所述充电系带可拆卸连接,且当所述耳机本体与所述充电系带连接时,所述柔性电池组件可为所述耳机本体充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装置,将耳机本体与充电系带设置为分离式的可拆卸连接的结构,并在充电系带中内置电池,从而在保证耳机本体与充电系带连接紧密的同时,使得充电系带能够稳定地向耳机进行供电,提升了耳机装置的灵活性与续航能力,极大地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耳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耳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耳机,尤其是蓝牙耳机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对于现如今的挂脖式/颈挂式蓝牙耳机产品而言,其颈带与耳机为一体成型式的结构,拆卸不便,不够灵活,且现有的挂脖式/颈挂式蓝牙耳机的续航能力较差,用户的使用体验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升耳机的灵活能力与续航能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装置,包括耳机本体与充电系带;
所述充电系带内设有柔性电池组件;
所述耳机本体与所述充电系带可拆卸连接,且当所述耳机本体与所述充电系带连接时,所述柔性电池组件可为所述耳机本体充电。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耳机本体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充电系带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匹配的第二连接部。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受电接口槽,在所述受电接口槽内设有受电接触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供电插入端,在所述供电插入端上设有与所述柔性电池组件电连接的供电接触件;
当所述受电接口槽与所述供电插入端配合连接时,所述受电接触件与所述供电接触件电连接。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受电接口槽为所述耳机本体的端部向内凹陷形成的凹入部,所述凹入部侧壁上开设有卡接槽;
所述供电插入端为设于所述充电系带端部的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卡接槽配合连接。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入部内还设有压紧弹簧,当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卡接槽配合连接时,所述卡扣部挤压所述压紧弹簧。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扣部为金属外环,所述卡接槽为环形凹槽。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入部侧壁上还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卡扣部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槽相匹配的限位件。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磁吸接触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二磁吸接触件,所述第一磁吸接触件与所述第二磁吸接触件相匹配。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耳机装置还包括耳机充电舱;
所述耳机充电舱包括充电管理电路、耳机充电接口和系带充电接口;
所述充电管理电路包括与所述耳机充电接口电连接的第一输入端、以及与所述系带充电接口电连接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耳机充电接口与所述耳机本体上设置的充电触点相匹配,所述系带充电接口与所述供电接触件相匹配。
作为其中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充电管理电路还包括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耳机电量检测电路、系带电量检测电路、耳机控制开关、系带控制开关;
所述耳机电量检测电路、所述耳机控制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系带电量检测电路、所述系带控制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入端电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以下所述中的至少一点:将耳机本体与充电系带设置为分离式的可拆卸连接的结构,耳机本体可以独立使用,也可配合连接充电系带,起到辅助固定以及电量续航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耳机装置的使用灵活性;此外,在充电系带中内置电池,当耳机本体与充电系带连接时,所述柔性电池组件可为所述耳机本体充电,从而在保证连接紧密的同时,使得充电系带能够稳定地向耳机进行供电,提升了耳机装置的续航能力,极大地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中的耳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中的耳机本体与充电系带的示意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中的耳机本体与充电系带的部分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中的耳机本体的底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中的充电系带内的柔性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中的充电管理电路的相关电路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其中,1、耳机本体;11、左耳机;12、右耳机;12、受电接口槽;13、受电接触件;14、压紧弹簧;15、充电触电;2、充电系带;21、供电插入端;22、供电接触件;21’、金属外环;22’、金属插针;23、柔性电池软包;31、耳机充电接口;32、系带充电接口;33、第一输入端;34、第二输入端;35、控制器;36、耳机电量检测电路;37、系带电量检测电路;38、耳机控制开关;39、系带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实用新型中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装置,具体的,请参见图1,图1示出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中的耳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耳机本体1与充电系带2;其中充电系带的长度、厚度和材质均由实际的产品设计所决定,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充电系带2内设有柔性电池组件;
所述耳机本体1与所述充电系带2可拆卸连接,且当所述耳机本体1与所述充电系带2连接时,所述柔性电池组件可为所述耳机本体1充电。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耳机本体1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充电系带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匹配的第二连接部。
具体的,请参见图2,图2示出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中的耳机本体与充电系带的示意框图,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受电接口槽12,在所述受电接口槽12内设有受电接触件13;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供电插入端21,在所述供电插入端21上设有与所述柔性电池组件电连接的供电接触件22;当所述受电接口槽12与所述供电插入端21配合连接时,所述受电接触件13与所述供电接触件22电连接,也即,所述耳机本体1上设有受电接口槽12与受电接触件13;所述充电系带2上设有供电插入端21与供电接触件22;所述供电接触件22与所述充电系带2内置的电池连接;
所述耳机本体1与所述充电系带2可拆卸连接,且当所述供电插入端21与所述受电接口槽12配合连接时,所述供电接触件22与耳机本体的受电接触件13电连接。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耳机本体1的数量为两个,包括左耳机11与右耳机11’,当然也可根据不同的产品设计要求将耳机本体的数量设置为一个;本实施例中的耳机本体与现有的Airpods等蓝牙耳机相同,都内置有独立式可充电式电源;本实施例中的充电系带与现有的挂脖式/颈挂式耳机的颈带部分不同,优选为柔性轻便的材质,便于贴合用户的皮肤,且系带具有高强度与高韧性的特质,从而提高了使用寿命。
耳机本体1上设置的受电接口槽12用于与充电系带2上的供电插入端21匹配连接,从而实现二者之间的紧密连接;耳机本体1上设置的受电接触件13用于与充电系带2上的供电接触件22连接,由于充电系带2上的供电接触件22与其内置的电池连接,因此当耳机本体1与充电系带2连接时,充电系带2内的电池能够依次通过供电接触件22、受电接触件13向耳机本体1内的独立式可充电式电源进行供电,从而使得耳机装置的续航能力大大提升。
具体的,请参见图3,图3示出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中的耳机本体与充电系带的部分连接示意图,为了优化耳机本体1与充电系带2之间的连接结构,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耳机本体1的受电接口槽12为所述耳机本体1的端部向内凹陷形成的凹入部,所述凹入部侧壁上开设有卡接槽。当然,耳机本体的端部位置可根据不同的产品型号与设计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本实施例中,受电接口槽12设于耳机本体的底部尾端位置。同理,凹入部的尺寸也需要参考实际的产品型号与设计要求,在此不再赘述。
与之匹配的,充电系带2上的供电插入端21包括设于所述充电系带2端部的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与上述卡接槽配合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供电接触件22为充电系带2端部的金属插针22’,在金属插针22’与充电系带2的端部连接,与之对应的,耳机本体1上设有与金属插针匹配的受电接触件13。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凹入部内还设有压紧弹簧14,在本实施例中压紧弹簧14的数量为两个,当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卡接槽配合连接时,所述卡扣部挤压所述压紧弹簧14。压紧弹簧14的作用能够使得耳机本体1与充电系带2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通过弹簧的预紧压力和张力实现拆卸过程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卡扣部为金属外环21’,所述卡接槽为环形凹槽。
为便于理解在上述实施例中,系带与耳机的尾端直连,通过先按压后旋转锁紧的方式,将耳机本体1与充电系带2进行连接;在操作过程中,耳机本体1底部槽内配置有压力弹簧14,通过按压压紧弹簧14,使得充电系带2中心凸金属插针22’与耳机本体1的凹入部结合,充电系带2的金属外环21’进入耳机本体1凹入部内壁上的卡接槽,优选地,所述凹入部侧壁上还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卡扣部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槽相匹配的限位件,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为设于卡扣部上的卡点,在旋转过程中,将金属外环21’上的卡点对齐耳机本体1凹入部内壁上的限位槽,再释放充电系带2,让压力弹簧14舒张,进而将金属外环21’的卡点自然进入耳机本体1凹入部侧壁上的限位槽内,从而完成锁死动作。同理,解锁动作也是先下压,让卡点进入圆环形锁紧槽,再反方向旋转即可推出,在此不再赘述。
除了上述设置特殊形状结构的卡扣卡接的连接机构外,优选地,本实施例还可通过螺纹连接机构实现耳机本体1与充电系带2之间的连接,具体的,所述受电接口槽为所述耳机本体1的端部向内凹陷形成的凹入部,所述凹入部侧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供电插入端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
此外,也可通过磁吸原理实现耳机本体1与充电系带2之间的连接,具体的,所述受电接口槽为所述耳机本体的端部向内凹陷形成的凹入部,所述凹入部侧壁上设有第一磁吸接触件;所述供电插入端上设有第二磁吸接触件,所述第一磁吸接触件与所述第二磁吸接触件相匹配。当然,第一磁吸接触件与第二磁吸接触件的尺寸、大小与规格由不同的产品型号与设计要求所决定,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充电系带2内置的电池,优选地,其为若干数量的柔性电池软包23,若干数量的柔性电池软包23采用并联的方式封装与充电系带2内部。当然,也可选用其他微型电池芯片等电池组件,通过对应的浸塑工艺,或者韧性封装的方式,将柔性电池软包固定在充电系带2内,再结合其他生理学上的设计来适配使用者的挂脖体验。
具体的,请参见图4,图4示出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中的耳机本体的底部放大示意图,柔性电池软包通过分离式耳机本体底部的Power(+)、GND(-)两极进行供电,具体的,请参见图5,图5示出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中的充电系带内的柔性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在充电系带内部,柔性电池软包采用并联的方式,与Power(+)、GND(-)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耳机装置还包括耳机充电舱;耳机充电舱用于对耳机本体1内的独立电源以及充电系带2内的电池进行充电。
具体的,请参见图6,图6示出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中的充电管理电路的相关电路示意图,所述耳机充电舱包括充电管理电路、耳机充电接口31和系带充电接口32;其中,耳机充电接口31优选设置于充电舱的内部,系带充电接口32优选设置于充电舱的壳体外侧对应位置处,从而实现对耳机本体的收纳功能,以及对充电系带的灵活充电。当然,耳机充电接口与系带充电接口也需要结合不同的用户喜欢进行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充电管理电路,其包括与所述耳机充电接口31电连接的第一输入端33、以及与所述系带充电接口32电连接的第二输入端34;
所述耳机充电接口31与所述耳机本体1上设置的充电触点15相匹配,所述系带充电接口32与所述供电接触件22相匹配。
应当说明的是,蓝牙耳机的耳机本体上都设有充电触点,本实施例中的充电触点15优选设于所述耳机本体1外壳侧壁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耳机本体1置于充电舱内,充电触点15对准耳机充电接口31,从而实现耳机的充电连接;对应的,系带充电接口32需要匹配充电系带2上的供电接触件22,从而实现充电系带的充电连接。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耳机装置的充电方式包括两种不同的形式,其一,将耳机本体1与充电系带2先连接好,然后再放在充电舱内进行充电,其二,将耳机本体1与充电系带2分离,耳机本体1置于充电舱内进行充电,充电系带2也与充电舱外侧的系带充电接口32连接,从而实现了对耳机本体1和充电系带2的分离式的充电。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管理电路还包括控制器35、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器35电连接的耳机电量检测电路36、系带电量检测电路37、耳机控制开关38、系带控制开关39;
所述耳机电量检测电路36、所述耳机控制开关38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入端33电连接;所述系带电量检测电路37、所述系带控制开关39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入端34电连接。
耳机电量检测电路36用于对耳机本体1内的独立电源的电量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电量处于一定阈值范围时,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35进行处理,从而使得控制器35对耳机控制开关38进行控制,对应切断对耳机本体1的充电;系带电量检测电路37用于对充电系带2内的电池的电量进行检测,并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35进行处理,从而使得控制器35对系带控制开关39进行控制,对应切断对充电系带2的充电。通过配置上述多模块单元的充电管理电路,提高了对耳机装置电量监控的智能化控制,进而优化了充电体验,提高了耳机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耳机装置,有益效果在于以下所述中的至少一点:
(1)充电系带可以自由拆卸,在非运动场合可以有效减少负载;
(2)搭配具有特定功能的充电舱,实现了对耳机本体和充电系带的收纳与充电功能,使得产品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3)将耳机本体与充电系带设置为分离式的可拆卸连接的结构,耳机本体可以独立使用,也可配合连接充电系带,起到辅助固定以及电量续航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耳机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4)在充电系带中内置电池,通过供电接触件与电池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系带的供电插入端与耳机的受电接口槽配合连接时,所述供电接触件与耳机本体的受电接触件电连接,从而优化了耳机与系带之间的连接结构,在保证连接紧密的同时,使得充电系带能够稳定地向耳机进行供电,提升了耳机装置的续航能力,极大地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本体与充电系带;
所述充电系带内设有柔性电池组件;
所述耳机本体与所述充电系带可拆卸连接,且当所述耳机本体与所述充电系带连接时,所述柔性电池组件可为所述耳机本体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本体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充电系带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匹配的第二连接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受电接口槽,在所述受电接口槽内设有受电接触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供电插入端,在所述供电插入端上设有与所述柔性电池组件电连接的供电接触件;
当所述受电接口槽与所述供电插入端配合连接时,所述受电接触件与所述供电接触件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接口槽为所述耳机本体的端部向内凹陷形成的凹入部,所述凹入部侧壁上开设有卡接槽;
所述供电插入端为设于所述充电系带端部的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卡接槽配合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部内还设有压紧弹簧,当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卡接槽配合连接时,所述卡扣部挤压所述压紧弹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为金属外环,所述卡接槽为环形凹槽。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部侧壁上还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卡扣部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槽相匹配的限位件。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磁吸接触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二磁吸接触件,所述第一磁吸接触件与所述第二磁吸接触件相匹配。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装置还包括耳机充电舱;
所述耳机充电舱包括充电管理电路、耳机充电接口和系带充电接口;
所述充电管理电路包括与所述耳机充电接口电连接的第一输入端、以及与所述系带充电接口电连接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耳机充电接口与所述耳机本体上设置的充电触点相匹配,所述系带充电接口与所述供电接触件相匹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管理电路还包括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耳机电量检测电路、系带电量检测电路、耳机控制开关、系带控制开关;
所述耳机电量检测电路、所述耳机控制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系带电量检测电路、所述系带控制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入端电连接。
CN202121711023.5U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耳机装置 Active CN216437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11023.5U CN216437442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耳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11023.5U CN216437442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耳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37442U true CN216437442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14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11023.5U Active CN216437442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耳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374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39119B2 (en) Charging devic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battery and portable phone battery
US20080231225A1 (en) Power supply device capable of collecting solar power, and clothing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KR20050120874A (ko) 모바일 차저
CN210093277U (zh) 一种手机
JP2006504240A (ja) 外装型電池パック
KR101945842B1 (ko) 단말기 부착형 보조 배터리
US20070172091A1 (en) Ear hook for a wireless headset and a carrying device thereof
CN216437442U (zh) 一种耳机装置
TWM557932U (zh) 行動充電裝置及其電源供應組件
US20040067411A1 (en) Adding in-device battery charging capability to battery-powered devices
JP3220860B2 (ja) 携帯電話用充電式ケース
CN212305624U (zh) 一种tws耳机及充电盒
CN209748765U (zh) 一种与蓝牙耳机配套使用的充电收纳盒
US20060250108A1 (en) Supplemental battery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040204171A1 (en) Mobile power supply device for mobile telephone
CN207251862U (zh) 一种耳机收纳装置
GB2386267A (en) Holster with battery for portable equipment
JPH1146453A (ja) 携帯電話の簡易充電装置
US20240128795A1 (en) Alarm
CN212162888U (zh) 可给司法腕带或者电子脚镣充电的卡扣式充电装置
KR200325398Y1 (ko) 휴대 가능한 다이어트용 진동 벨트
US20090045770A1 (en) Headgear assembly capable of collecting solar power
CN213403105U (zh) 一种手机背夹
CN218648934U (zh) 耳机单体及具有其的蓝牙耳机
CN214756842U (zh) 一种可更换电池的无线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