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30415U - 两档变速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两档变速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30415U
CN216430415U CN202122078464.2U CN202122078464U CN216430415U CN 216430415 U CN216430415 U CN 216430415U CN 202122078464 U CN202122078464 U CN 202122078464U CN 216430415 U CN216430415 U CN 216430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planet
output shaft
splin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7846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瞿庆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07846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30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30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304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档变速机构。包括输入轴、输出轴、主动齿轮、被动齿轮、行星齿轮、行星架、行星壳、花键圈、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行星架位于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之间,行星壳两端分别套装在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可靠地实现两个前进档的传动。

Description

两档变速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机构,特别是两档变速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两档变速器要实现两个前进档,最少需要四只齿轮、三根轴、六只轴承和一只拨叉,其零件较多,结构较为复杂,并且,由于工作时每个档位都是独立传动, 每个档位在传动过程中,工作的齿轮只有一对,故传递的扭矩不大,而其它齿轮还要同时参与旋转,会产生不必要的摩擦;当载荷产生较大的变化时,现有的两档变速器可能不能胜任动力传动,需要重新设计变速器的零件参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两档变速机构,能够可靠地实现两个前进档的传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两档变速机构,包括壳体和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输入轴、输出轴,输入轴和输出轴通过轴承支撑在壳体上,在输入轴的内端套装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输入轴内端花键连接,在输出轴的内端空套有被动齿轮,在输出轴内端套装有行星架,行星架位于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之间,与输出轴内端花键连接,行星架上空套有同时与主动齿轮、被动齿轮啮合的行星齿轮,在主动齿轮、被动齿轮、行星齿轮和行星架外罩装有行星壳,行星壳两端分别套装在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上,使行星壳可绕输入轴轴线和输出轴轴线旋转,行星架与行星壳连接,使行星架与行星壳可同步旋转,被动齿轮所在的行星壳的一端设置有外花键。
在输出轴上套装有具有外花键的第一齿圈,第一齿圈固定在壳体上,在被动齿轮的外端套装有花键圈,花键圈位于行星壳与第一齿圈之间,其具有内花键和外花键,并通过内花键与被动齿轮的外端键连接,在花键圈上套装有第二齿圈,第二齿圈与花键圈键连接,并可与行星壳和第一齿圈键连接,第二齿圈上安装有拨叉。
本实用新型所述两档变速机构,包括壳体和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输入轴、输出轴,输入轴通过轴承支撑在壳体上,所述输出轴包括同轴线的左输出轴和右输出轴,在左输出轴与右输出轴之间设置有行星架,行星架上空套有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同时与左输出轴和右输出轴的内端啮合,左输出轴上套装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左输出轴旋转配合,右输出轴上套装有被动齿轮,被动齿轮与右输出轴旋转配合,第一行星齿轮同时与主动齿轮的内端和被动齿轮的内端啮合,所述输入轴套装在主动齿轮的外端,与主动齿轮键连接,在主动齿轮、被动齿轮、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和行星架外罩装有行星壳,行星壳两端分别套装在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上,使行星壳可绕左输出轴轴线和右输出轴轴线旋转,行星架与行星壳连接,使行星架与行星壳可同步旋转,被动齿轮所在的行星壳的一端设置有外花键。
在被动齿轮上套装有具有内花键和外花键的花键圈,花键圈通过内花键与被动齿轮键连接,并通过轴承支撑在壳体上,在花键圈上套装有具有外花键的第一齿圈,第一齿圈固定在壳体上,且花键圈位于行星壳与第一齿圈之间,在花键圈上套装有第二齿圈,第二齿圈与花键圈键连接,并可与行星壳和第一齿圈键连接,第二齿圈上安装有拨叉。
本实用新型仅有两根轴,一只拨叉,最少只需三只齿轮(主动齿轮、被动齿轮和一只行星齿轮)即可实现两个前进档的传动,其零件少,结构简单,并且,由于行星齿轮是与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同时啮合,其传递的扭矩大,在传递相同扭矩的情况下,重量轻,体积小,整个机构的重量仅为现有两档变速器的50%左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两档变速机构一种具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两档变速机构另一种具体结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该两档变速机构包括壳体和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输入轴1、输出轴10,输入轴1和输出轴10通过轴承支撑在壳体上,输出轴10的内端伸入输入轴1内端的端孔内,可旋转地支撑在输入轴1的内端(亦可输入轴1的内端伸入输出轴10内端的端孔内)。在输入轴1的内端套装有主动齿轮2,主动齿轮2与输入轴1内端花键连接,在输出轴10的内端空套有被动齿轮6,在输出轴10内端套装有行星架5,行星架5位于主动齿轮2与被动齿轮6之间,与输出轴10内端花键连接,行星架5上空套有同时与主动齿轮2、被动齿轮6啮合的行星齿轮3,在主动齿轮2、被动齿轮6、行星齿轮3和行星架5外罩装有行星壳4,行星壳4两端分别套装在主动齿轮2和被动齿轮6上,使行星壳4可绕输入轴1轴线和输出轴10轴线旋转,行星架5与行星壳4连接,使行星架5与行星壳4可同步旋转,被动齿轮6所在的行星壳4的一端设置有外花键。
在输出轴1上套装有具有外花键的第一齿圈9,第一齿圈9固定在壳体上,在被动齿轮6的外端套装有花键圈11,花键圈11位于行星壳4与第一齿圈9之间,其具有内花键和外花键,并通过内花键与被动齿轮6的外端键连接,在花键圈11上套装有第二齿圈8,第二齿圈8与花键圈11键连接,并可与行星壳4和第一齿圈9键连接,第二齿圈8上安装有拨叉7。
该两档变速机构的工作原理为:
一、拨叉7带动第二齿圈8自空档位置向左移动到极限(图1所示为空档状态),第二齿圈8同时与花键圈11和行星壳4键连接,动力经主动齿轮2、行星齿轮3、被动齿轮6、花键圈11、第二齿圈8、行星壳4、行星架5传递至输出轴10,从而实现1:1的等速传动。
二、拨叉7带动第二齿圈8自空档位置向右移动到极限,第二齿圈8同时与花键圈11和第一齿圈9键连接,花键圈11和被动齿轮6不再旋转,动力经主动齿轮2、行星齿轮3、行星架5传递至输出轴10,从而实现2:1的减速传动。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该两档变速机构包括壳体和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输入轴1、输出轴,输入轴1通过轴承支撑在壳体上,所述输出轴包括同轴线的左输出轴101和右输出轴102,在左输出轴101与右输出轴102之间设置有行星架5,行星架5上空套有第一行星齿轮31和第二行星齿轮32,第二行星齿轮32同时与左输出轴101和右输出轴102的内端啮合,左输出轴101上套装有主动齿轮2,主动齿轮2与左输出轴101旋转配合,右输出轴102上套装有被动齿轮6,被动齿轮6与右输出轴102旋转配合,第一行星齿轮31同时与主动齿轮2的内端和被动齿轮6的内端啮合,所述输入轴1套装在主动齿轮2的外端,与主动齿轮2键连接,在主动齿轮2、被动齿轮6、第一行星齿轮31、第二行星齿轮32和行星架5外罩装有行星壳4,行星壳4两端分别套装在主动齿轮2和被动齿轮6上,使行星壳4可绕左输出轴101轴线和右输出轴102轴线旋转,行星架5与行星壳4连接,使行星架5与行星壳4可同步旋转,被动齿轮6所在的行星壳4的一端设置有外花键。
在被动齿轮6上套装有具有内花键和外花键的花键圈11,花键圈11通过内花键与被动齿轮6键连接,并通过轴承支撑在壳体上,在花键圈11上套装有具有外花键的第一齿圈9,第一齿圈9固定在壳体上,且花键圈11位于行星壳4与第一齿圈9之间,在花键圈11上套装有第二齿圈8,第二齿圈8与花键圈11键连接,并可与行星壳4和第一齿圈9键连接,第二齿圈8上安装有拨叉。
该两档变速机构的工作原理为:
一、拨叉7带动第二齿圈8自空档位置向左移动到极限(图2所示为空档状态),第二齿圈8同时与花键圈11和行星壳4键连接,动力经主动齿轮2、第一行星齿轮31、被动齿轮6、花键圈11、第二齿圈8、行星壳4、行星架5、第二行星齿轮32传递至左输出轴101和右输出轴102,从而实现1:1的等速传动。
二、拨叉7带动第二齿圈8自空档位置向右移动到极限,第二齿圈8同时与花键圈11和第一齿圈9键连接,花键圈11和被动齿轮6不再旋转,动力经主动齿轮2、第一行星齿轮31、行星架5、第二行星齿轮32传递至左输出轴101和右输出轴102,从而实现2:1的减速传动。

Claims (2)

1.一种两档变速机构,包括壳体和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输入轴(1)、输出轴(10),输入轴和输出轴通过轴承支撑在壳体上,其特征在于:在输入轴的内端套装有主动齿轮(2),主动齿轮与输入轴内端花键连接,在输出轴的内端空套有被动齿轮(6),在输出轴内端套装有行星架(5),行星架位于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之间,与输出轴内端花键连接,行星架上空套有同时与主动齿轮、被动齿轮啮合的行星齿轮(3),在主动齿轮、被动齿轮、行星齿轮和行星架外罩装有行星壳(4),行星壳两端分别套装在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上,使行星壳可绕输入轴轴线和输出轴轴线旋转,行星架与行星壳连接,使行星架与行星壳可同步旋转,被动齿轮所在的行星壳的一端设置有外花键;
在输出轴上套装有具有外花键的第一齿圈(9),第一齿圈固定在壳体上,在被动齿轮的外端套装有花键圈(11),花键圈位于行星壳与第一齿圈之间,其具有内花键和外花键,并通过内花键与被动齿轮的外端键连接,在花键圈上套装有第二齿圈(8),第二齿圈与花键圈键连接,并可与行星壳和第一齿圈键连接,第二齿圈上安装有拨叉(7)。
2.一种两档变速机构,包括壳体和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输入轴、输出轴,输入轴通过轴承支撑在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包括同轴线的左输出轴和右输出轴,在左输出轴与右输出轴之间设置有行星架,行星架上空套有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同时与左输出轴和右输出轴的内端啮合,左输出轴上套装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左输出轴旋转配合,右输出轴上套装有被动齿轮,被动齿轮与右输出轴旋转配合,第一行星齿轮同时与主动齿轮的内端和被动齿轮的内端啮合,所述输入轴套装在主动齿轮的外端,与主动齿轮键连接,在主动齿轮、被动齿轮、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和行星架外罩装有行星壳,行星壳两端分别套装在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上,使行星壳可绕左输出轴轴线和右输出轴轴线旋转,行星架与行星壳连接,使行星架与行星壳可同步旋转,被动齿轮所在的行星壳的一端设置有外花键;
在被动齿轮上套装有具有内花键和外花键的花键圈,花键圈通过内花键与被动齿轮键连接,并通过轴承支撑在壳体上,在花键圈上套装有具有外花键的第一齿圈,第一齿圈固定在壳体上,且花键圈位于行星壳与第一齿圈之间,在花键圈上套装有第二齿圈,第二齿圈与花键圈键连接,并可与行星壳和第一齿圈键连接,第二齿圈上安装有拨叉。
CN202122078464.2U 2021-08-31 2021-08-31 两档变速机构 Active CN216430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78464.2U CN216430415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两档变速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78464.2U CN216430415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两档变速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30415U true CN216430415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22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78464.2U Active CN216430415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两档变速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304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6677A (zh) * 2021-08-31 2021-11-02 瞿庆涛 两档变速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6677A (zh) * 2021-08-31 2021-11-02 瞿庆涛 两档变速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643567Y2 (ja) 四輪駆動車用動力分配装置における潤滑機構
CA1281558C (en) Vehicle drive-train transfer case
JPS61207219A (ja) 車両用動力分配装置
US4873892A (en) Power transfer device
CN112776598A (zh) 两挡变速的电桥驱动系统
WO2021073184A1 (zh) 无动力中断的两挡变速电桥驱动系统
CN216430415U (zh) 两档变速机构
JPH0111551Y2 (zh)
US7074149B2 (en) Transmission for wheel type working vehicle
EP0598012A1 (en) DIFFERENTIAL.
JP7042257B2 (ja) 多段変速機
CN113586677A (zh) 两档变速机构
US4233857A (en) Multiple speed transmission with auxiliary transfer drive
JPH0424124A (ja) 四輪駆動車のトランスファー装置
CN215971080U (zh) 多模式纯电动力传动装置
CN213565430U (zh) 用于电驱动车辆的同轴双电机变速传动装置
EP0242338B1 (en) Motor vehicle transmission system
JP4326977B2 (ja) 変速装置
CN210661229U (zh) 纯机械手自一体平行轴变速器
EP0322368A2 (en) A four-speed power take-off for tractors
US20110100159A1 (en) Compact Creeper Gear Arrangement For A Transmission
CN113650488A (zh) 具有双电机动力耦合功能的传动系统
CN201240264Y (zh) 一种用于三轮或四轮摩托车的双差速器加力后桥
CN218267191U (zh) 一种三速输入输出同侧动力换挡机构
CN216768247U (zh) 一种带变速的双向输出倒档器及四轮摩托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