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28342U - 一种双向承压井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承压井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28342U
CN216428342U CN202123087183.XU CN202123087183U CN216428342U CN 216428342 U CN216428342 U CN 216428342U CN 202123087183 U CN202123087183 U CN 202123087183U CN 216428342 U CN216428342 U CN 2164283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pressure
pipe
well
ex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8718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大朋
韩光
王富杰
郭海峰
裴国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308718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283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283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283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承压井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向承压井盖,包括:井口承压管,所述井口承压管的下方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井口承压管的下方中心位置固定设有承压输出管,所述承压输出管的外侧设有固定柱;承压盖,其活动安装在所述井口承压管的顶端外部,所述承压盖的上方固定设有缓压板,所述缓压板的外壁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孔;井口塞,其安装在所述井口承压管的内部,所述通风窗的内壁固定设有第二过滤网。本实用新型当承压盖紧紧扣在井口承压管上时,可以把倒锥形的井口塞插入到井口承压管内部,并且通过通风窗可以使井中气体与承压井外部的空气相互连通,从而可以使井中气压与承压井外部气压相同,以此可以防止气压向上顶起承压盖。

Description

一种双向承压井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承压井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向承压井盖。
背景技术
井盖经常在户外井口上使用,为了能使井盖承受更大的压力,人们不得不把井盖做得非常的厚,但是做得过厚,不但用材多,增加制作成本,而且不易搬动和运输,增加了运输成本。
现有的双向承压井盖具有不能在空气流通中对垃圾进行阻挡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双向承压井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承压井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由于现有的双向承压井盖具有不能在空气流通中对垃圾进行阻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向承压井盖,包括:
井口承压管,所述井口承压管的下方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井口承压管的下方中心位置固定设有承压输出管,所述承压输出管的外侧设有固定柱;
承压盖,其活动安装在所述井口承压管的顶端外部,所述承压盖的上方固定设有缓压板,所述缓压板的外壁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孔;
井口塞,其安装在所述井口承压管的内部,所述井口塞的外壁开设有通风窗,所述通风窗的内壁固定设有第二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还设有:
混凝土板,其铺设在所述固定柱的外部,所述固定柱沿固定板的下表面等距均匀分布,所述固定板、固定柱、井口承压管和承压输出管四者呈一体式固定,所述井口承压管与承压输出管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承压输出管还设有:
水泥筒,其活动设置在所述承压输出管的下方,所述水泥筒的下方活动设有第一延伸筒,所述第一延伸筒通过水泥筒与承压输出管相互连通,所述水泥筒的直径尺寸与第一延伸筒的直径尺寸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延伸筒还设有:
拼接口,其固定设在所述第一延伸筒的上方,所述拼接口的顶端固定设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直径尺寸大于拼接口的直径尺寸,所述密封板的材质为橡胶材质,所述拼接口与第一延伸筒二者呈一体式固定,所述拼接口的直径尺寸小于第一延伸筒的直径尺寸。
优选的,所述第一延伸筒还设有:
钢筋,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延伸筒的内部,所述第一延伸筒的底端内部开设有拼接槽,所述拼接槽的直径尺寸与拼接口的直径尺寸的直径尺寸相同,所述拼接槽的深度尺寸与拼接口的高度尺寸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延伸筒还设有:
渗水窗孔,其开设在所述第一延伸筒的外壁,所述渗水窗孔的内部固定覆盖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延伸筒的下方活动设有第二延伸筒,所述渗水窗孔沿第一延伸筒的外壁的外壁等距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井口塞与承压盖二者呈一体式固定,所述第二过滤网的材质为塑料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承压井盖,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双向承压井盖当承压盖紧紧扣在井口承压管上时,可以把倒锥形的井口塞插入到井口承压管内部,并且通过通风窗可以使井中气体与承压井外部的空气相互连通,从而可以使井中气压与承压井外部气压相同,以此可以防止气压向上顶起承压盖。
1.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板下表面的若干个固定柱插入到未凝固的混凝土板中,以此可以对整个井口承压管和固定板进行固定,从而可以使装置与承压井更加固定;
2.本实用新型通过拼接槽和拼接口可以对多个第一延伸筒进行拼装,从而可以使多个第一延伸筒延伸到承压井内部,从而防止承压井内壁的泥土发生滑落的现象;
3.本实用新型通过若干个渗水窗孔可以使水渗入到第一延伸筒内部,并且通过第一过滤网可以对石块进行阻挡,从而防止滑落的石块进入到第一延伸筒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延伸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承压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井口承压管;2、固定板;3、固定柱;4、混凝土板;5、承压输出管;6、水泥筒;7、第一延伸筒;8、渗水窗孔;9、第一过滤网;10、拼接口;11、密封板;12、钢筋;13、拼接槽;14、第二延伸筒;15、承压盖;16、缓压板;17、井口塞;18、通风窗;19、第二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双向承压井盖,包括:水泥筒6,其活动设置在承压输出管5的下方,水泥筒6的下方活动设有第一延伸筒7,第一延伸筒7通过水泥筒6与承压输出管5相互连通,水泥筒6的直径尺寸与第一延伸筒7的直径尺寸相同;拼接口10,其固定设在第一延伸筒7的上方,拼接口10的顶端固定设有密封板11,密封板11的直径尺寸大于拼接口10的直径尺寸,密封板11的材质为橡胶材质,拼接口10与第一延伸筒7二者呈一体式固定,拼接口10的直径尺寸小于第一延伸筒7的直径尺寸,第二延伸筒14的密封板11与第一延伸筒7的拼接槽13相互贴合,以此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钢筋12,其固定安装在第一延伸筒7的内部,第一延伸筒7的底端内部开设有拼接槽13,拼接槽13的直径尺寸与拼接口10的直径尺寸的直径尺寸相同,拼接槽13的深度尺寸与拼接口10的高度尺寸相同,通过拼接槽13和拼接口10可以对多个第一延伸筒7进行拼装,从而可以使多个第一延伸筒7延伸到承压井内部,从而防止承压井内壁的泥土发生滑落的现象;渗水窗孔8,其开设在第一延伸筒7的外壁,渗水窗孔8的内部固定覆盖有第一过滤网9,第一延伸筒7的下方活动设有第二延伸筒14,渗水窗孔8沿第一延伸筒7的外壁的外壁等距均匀分布,通过若干个渗水窗孔8可以使水渗入到第一延伸筒7内部,并且通过第一过滤网9可以对石块进行阻挡,从而防止滑落的石块进入到第一延伸筒7内部。
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双向承压井盖,包括:井口承压管1,井口承压管1的下方固定设有固定板2,井口承压管1的下方中心位置固定设有承压输出管5,承压输出管5的外侧设有固定柱3;承压盖15,其活动安装在井口承压管1的顶端外部,承压盖15的上方固定设有缓压板16,缓压板16的外壁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孔,井口塞17与承压盖15二者呈一体式固定,第二过滤网19的材质为塑料材质,当承压盖15紧紧扣在井口承压管1上时,可以把倒锥形的井口塞17插入到井口承压管1内部,并且通过通风窗18可以使井中气体与承压井外部的空气相互连通,从而可以使井中气压与承压井外部气压相同,以此可以防止气压向上顶起承压盖15;井口塞17,其安装在井口承压管1的内部,井口塞17的外壁开设有通风窗18,通风窗18的内壁固定设有第二过滤网19;混凝土板4,其铺设在固定柱3的外部,固定柱3沿固定板2的下表面等距均匀分布,固定板2、固定柱3、井口承压管1和承压输出管5四者呈一体式固定,井口承压管1与承压输出管5相互连通,通过固定板2下表面的若干个固定柱3插入到未凝固的混凝土板4中,以此可以对整个井口承压管1和固定板2进行固定,从而可以使装置与承压井更加固定。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双向承压井盖时,首先,把若干个第一延伸筒7渗入到承压井内部,并且使第二延伸筒14的拼接口10插入到第一延伸筒7内部的拼接槽13中,以此可以使第二延伸筒14的密封板11与第一延伸筒7的拼接槽13相互贴合,以此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其次,把水泥筒6插入到井口中,并且把承压输出管5插入到水泥筒6内部,以此可以使固定板2下壁的多个固定柱3与混凝土板4凝固在一起,然后把承压盖15套设在井口承压管1的顶端,以此通过通风窗18可以使井中空气与外部空气相互连通,并且通过锥形的井口塞17可以防止杂质掉落到井中。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双向承压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井口承压管(1),所述井口承压管(1)的下方固定设有固定板(2),所述井口承压管(1)的下方中心位置固定设有承压输出管(5),所述承压输出管(5)的外侧设有固定柱(3);
承压盖(15),其活动安装在所述井口承压管(1)的顶端外部,所述承压盖(15)的上方固定设有缓压板(16),所述缓压板(16)的外壁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孔;
井口塞(17),其安装在所述井口承压管(1)的内部,所述井口塞(17)的外壁开设有通风窗(18),所述通风窗(18)的内壁固定设有第二过滤网(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承压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3)还设有:
混凝土板(4),其铺设在所述固定柱(3)的外部,所述固定柱(3)沿固定板(2)的下表面等距均匀分布,所述固定板(2)、固定柱(3)、井口承压管(1)和承压输出管(5)四者呈一体式固定,所述井口承压管(1)与承压输出管(5)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承压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输出管(5)还设有:
水泥筒(6),其活动设置在所述承压输出管(5)的下方,所述水泥筒(6)的下方活动设有第一延伸筒(7),所述第一延伸筒(7)通过水泥筒(6)与承压输出管(5)相互连通,所述水泥筒(6)的直径尺寸与第一延伸筒(7)的直径尺寸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向承压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筒(7)还设有:
拼接口(10),其固定设在所述第一延伸筒(7)的上方,所述拼接口(10)的顶端固定设有密封板(11),所述密封板(11)的直径尺寸大于拼接口(10)的直径尺寸,所述密封板(11)的材质为橡胶材质,所述拼接口(10)与第一延伸筒(7)二者呈一体式固定,所述拼接口(10)的直径尺寸小于第一延伸筒(7)的直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向承压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筒(7)还设有:
钢筋(12),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延伸筒(7)的内部,所述第一延伸筒(7)的底端内部开设有拼接槽(13),所述拼接槽(13)的直径尺寸与拼接口(10)的直径尺寸的直径尺寸相同,所述拼接槽(13)的深度尺寸与拼接口(10)的高度尺寸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向承压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筒(7)还设有:
渗水窗孔(8),其开设在所述第一延伸筒(7)的外壁,所述渗水窗孔(8)的内部固定覆盖有第一过滤网(9),所述第一延伸筒(7)的下方活动设有第二延伸筒(14),所述渗水窗孔(8)沿第一延伸筒(7)的外壁的外壁等距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承压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塞(17)与承压盖(15)二者呈一体式固定,所述第二过滤网(19)的材质为塑料材质。
CN202123087183.XU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双向承压井盖 Active CN2164283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87183.XU CN216428342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双向承压井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87183.XU CN216428342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双向承压井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28342U true CN216428342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43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87183.XU Active CN216428342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双向承压井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283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4008B (zh) 用于压密注浆的注浆头
CN102482871B (zh) 液体泄流处理系统
CN202881958U (zh) 一种含有降水功能的基坑支护结构
CN106836254A (zh) 一种无砂降水井及其施工方法
CN202026666U (zh) 一种墙体绿化装置
CN216428342U (zh) 一种双向承压井盖
CN107794931B (zh) 基坑支护结构
CN211446886U (zh) 富水岩溶发育地质的咬合桩止浆墙结构
CN210263026U (zh) 一种出地坪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钢套筒抗浮结构
CN211522710U (zh) 一种市政铺路砖
CN205501983U (zh) 减压排水管桩
CN217897962U (zh) 一种城市隧道通风竖井排水系统
CN210713473U (zh) 一种用于大型砖构不可移动文物的排水砖组
CN202627007U (zh) 一种塑性混凝土咬合桩止水装置
CN210838906U (zh) 一种自排水电缆沟
CN211735436U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深基坑
CN209907364U (zh) 一种刚性排水桩的透水结构
CN204753639U (zh) 工厂化模块式混凝土挤压预制的水井
CN205329674U (zh) 一种溶槽或溶沟地质条件下的地下连续墙结构
CN103669333B (zh) 便于真空降水的抗滑桩
CN210163942U (zh) 一种电力通信电缆手孔井
CN219158144U (zh) 一种景观墙用生态砖
WO2018043847A1 (ko) 물 순환용 침투·저류조
CN212742453U (zh) 一种水利建设用灌溉水渠
CN212104509U (zh) 一种屋顶出入口门槛处防水节点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