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17058U - 清洁基站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 Google Patents
清洁基站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417058U CN216417058U CN202122600805.8U CN202122600805U CN216417058U CN 216417058 U CN216417058 U CN 216417058U CN 202122600805 U CN202122600805 U CN 202122600805U CN 216417058 U CN216417058 U CN 2164170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eaning
- sewage
- pipe
- base station
- tran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洁基站及清洁机器人系统,该清洁基站配合清洁机器人使用,清洁基站包括基座、污水箱以及清洗组件。污水箱设置在基座上,污水箱内部设有容置腔,容置腔用于存储清洗清洁机器人的拖擦件产生的污水。清洗组件设置在容置腔中,清洗组件包括储液流道,储液流道与容置腔连通。储液流道内部流通清洗液,用于对污水箱的内部进行清洗。相较于现有通过手动清洗污水箱,污水箱中的清洗组件更加自动化,而且可以避免使用者手动参与,在保证使用者使用卫生的前提下,还能够提高污水箱的清洗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洁基站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背景技术
清洁机器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其主要从事家庭卫生的清洁、清洗等工作。清洁机器人在完成清洁工作后,需要对拖擦件进行清洗。通常情况下,拖擦件清洗的污水被收集在污水桶,污水桶在排出污水后会在内部残留大量杂质。目前,污水桶主要依靠使用者手动清洗,清洗环境差,清洗效率低,且不易清洗干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清洁机器人中,污水桶主要依靠使用者手动清洗,清洗环境差,清洗效率低,且不易清洗干净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洁基站,配合清洁机器人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基站包括基座、污水箱以及清洗组件,污水箱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污水箱内部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存储清洗所述清洁机器人的拖擦件产生的污水;清洗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中,所述清洗组件包括储液流道,所述储液流道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储液流道内部流通清洗液,用于对所述污水箱的内部进行清洗。
可选地,所述清洗组件还包括过渡件,所述过渡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储液流道的出口端,所述过渡件的外表面用于承接所述储液流道流出的清洗液,所述过渡件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出液口。
可选地,所述储液流道的出口布置在所述过渡件的外表面。
可选地,所述过渡件包括过渡主体和设置在所述过渡主体周缘的翻边部,所述过渡主体呈伞状结构,所述翻边部朝向所述过渡主体的顶部弯曲,多个所述出液口间隔设置在所述翻边部上。
可选地,所述储液流道为管体结构,所述清洗组件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主体和连接部,所述支撑主体呈伞状结构,所述连接部固定在所述支撑主体的内表面,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储液流道穿设固定在所述连接孔中,所述过渡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的外部。
可选地,所述清洗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电机主体和连接在所述电机主体上的驱动转轴,所述电机主体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驱动转轴与所述过渡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清洁基站还包括排污管,所述排污管设置在所述污水箱的外部,所述排污管的进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清洁基站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和浓度检测传感器,所述浓度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排污管上,用于测定所述排污管中污水的浓度;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浓度检测传感器电连接,以接收所述浓度检测传感器传输的浓度信号;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以根据所述浓度信号控制所述驱动转轴的转速。
可选地,所述储液流道上设有驱动泵,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泵电连接,以根据所述浓度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泵向所述储液流道中泵入所述清洗液的量。
可选地,所述清洗组件还包括污水管,所述污水管的内部流通清洗所述清洁机器人的拖擦件产生的污水,所述污水管的内部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污水管的出口朝向所述支撑主体的内表面。
可选地,所述污水管出口的周缘朝向所述污水管的外侧弯曲。
可选地,所述清洁基站还包括清洁槽,所述清洁槽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清洁槽用于供所述清洁机器人的拖擦件清洁;所述污水管穿设固定在所述污水箱中,所述污水管的进口与所述清洁槽的内部连通。
可选地,所述清洁槽布置在所述污水箱的下方,所述污水管上设有动力泵,所述动力泵用于将所述清洁槽中的污水通过所述污水管泵入所述污水箱中。
可选地,所述过渡件包括过渡主体和设置在所述过渡主体上的扇叶部,所述过渡主体呈伞状结构,所述扇叶部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扇叶部在所述过渡主体上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储液流道包括清洗主管和多个连通在所述清洗主管的出口处的清洗支管,多个所述清洗支管沿所述清洗主管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清洗支管的出口布置在所述过渡件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机器人清洁系统,包括清洁机器人和上述的清洁基站。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洁基站及机器人清洁系统中,清洁基站的污水箱的内部设有清洗组件,清洗组件的储液流道与污水箱的容置腔连通。该储液流道的内部流通有清洗液,用于对污水箱的内部进行清洗。相较于现有通过手动清洗污水箱,该清洗组件更加自动化,而且可以避免使用者手动参与,在保证使用者使用卫生的前提下,还能够提高污水箱的清洗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清洁基站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清洁基站中清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清洗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的清洗组件中支撑件的仰视图。
图6是图3所示的清洗组件中过渡件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清洁基站;10、污水箱;11、容置腔;20、清洗组件;21、储液流道;211、清洗主管;212、清洗支管;2121、延伸部;2122、弯曲部;30、清洁槽;40、污水管;50、支撑件;51、支撑主体;52、连接部;60、过渡件;61、过渡主体;62、翻边部;63、出液口;70、驱动电机;71、电机主体;72、驱动转轴;80、走线管;91、排污管;911、排污主管;912、检测支管;92、浓度检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基站100,能够配合清洁机器人使用,该清洁基站100包括基座、污水箱10以及清洗组件20。
其中,污水箱10设置在基座上,该污水箱10内部设有容置腔11,容置腔11用于存储清洗清洁机器人的拖擦件产生的污水。污水箱10在排出污水后,污水箱10的内部会残留大量的杂质,需要对污水箱10的内部进行清洗。清洗组件20设置在容置腔11中,清洗组件20包括储液流道21,储液流道21与容置腔11连通。储液流道21内部流通清洗液,用于对污水箱10的内部进行清洗。
在本实施例中,储液流道21为管体结构。本实施例的其他示例中,储液流道21还可以为其他的结构形式,如带有多个出水口的喷洒件、带有多个开口的出液件等,只要能够供清洗液流通并对污水箱10内部进行清洗即可。
污水箱10整体呈箱体结构,储液流道21竖直设置在污水箱10的底部。该污水箱10的底壁开设有安装孔,储液流道21穿设固定在安装孔中。储液流道21的进口布置在污水箱10的外部,储液流道21的出口布置在污水箱10的内部。储液流道21的内部流通有清洗液,清洗液进入容置腔11中,用于清洗污水箱10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清洁基站100还可以包括清洗箱,清洗箱的内部用于容置清洗液。储液流道21的进口与清洗箱的内部连通,以使清洗箱中的清洗液经储液流道21进入污水箱10的内部。
本实施例的储液流道21上设有驱动泵,驱动泵用于向储液流道21中泵入清洗液。通过控制清洗泵,可实现对储液流道21中清洗液进液量的控制。
储液流道21中流通的清洗液可以为清水、有机清洁剂、无机清洗剂或者含有清洁剂的液体混合物等,只要能够对污水箱10中的污渍进行清洗即可,在此对清洗液的成分不做过多的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清洁基站100包括清洁槽30。清洁槽30设置在基座上,且布置在污水箱10的下方。清洁槽30用于供清洁机器人的拖擦件的清洁,即将拖擦件置于清洁槽30中,清洁槽30中的清水可以对拖擦件进行清洁。
清洁机器人的拖擦件可以是圆盘状或者近似圆盘状的转动拖布,也可以是平板状拖布或者上下震动的活动拖布,还可以是海绵滚刷或者其他包裹有布条等拖擦材料的滚轴等。拖擦件在清洁槽30中完成清洗后,会在清洁槽30中产生大量的污水。
结合图3和图4,本实施例的清洁基站100还包括污水管40,污水管40的延伸方向与储液流道21的延伸方向一致。该污水管40穿设固定在污水箱10的底壁上,污水管40的进口与清洁槽30的内部连通,污水管40的出口与污水箱10连通。污水管40上设有动力泵,动力泵用于将清洁槽30中的污水通过污水管40泵入污水箱10中。
再结合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清洗组件20还包括支撑件50和过渡件60。支撑件50包括支撑主体51和连接部52,支撑主体51呈伞状结构,连接部52的外轮廓呈圆形,该连接部52的周缘与支撑主体51的内表面连接固定。连接部52上开设有连接孔,储液流道21穿设固定在连接孔中,以使支撑主体51设置在储液流道21的顶部,储液流道21的出口布置在支撑主体51的外部。
过渡件60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主体51的外部,该过渡件60的转动轴线与储液流道21的延伸方向一致。储液流道21的出口布置在过渡件60的外表面,该过渡件60的外表面用于承接储液流道21流出的清洗液。此外,储液流道21的出口还可以布置在过渡件60的上方。
本实施例的过渡件60包括过渡主体61和设置在过渡主体61周缘的翻边部62,过渡主体61呈伞状结构,翻边部62由过渡主体61的边缘朝向过渡主体61的顶部弯曲而成。翻边部62上设有多个出液口63,多个出液口63沿翻边部62的周向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的其他示例中,过渡件60还包括扇叶部。扇叶部可以设置多个,多个扇叶部在过渡主体61上间隔设置。
当过渡件60转动时,设置在过渡主体61上的扇叶部可以带动气流流动,在污水箱10的内部形成流动的风。该实施例的扇叶部可以设置在过渡主体61的外表面,不仅可以辅助清洗液的承接流下,还能够在过渡件60转动时形成吹向污水箱10顶部和周侧壁的出风。扇叶部还可以设置在过渡主体61的内表面,并向外延伸出过渡主体61的周侧边缘,以在过渡件60转动时形成吹向污水箱10周侧壁的出风。
储液流道21的清洗液由其出口流出,清洗液沿过渡主体61的外表面流至翻边部62,并在翻边部62处短时间地储存。当过渡件60相对支撑件50转动时,在翻边部62存储的清洗液会从出液口63喷出。利用过渡件60的旋转动力,清洗液会喷洒在污水箱10的周侧内壁上,以将污水箱10内壁上的残留污垢冲刷下来,实现对污水箱10的清洗。
在本实施例中,储液流道21包括清洗主管211和多个清洗支管212,多个清洗支管212连通在清洗主管211的出口处。
本实施例的清洗主管211穿设固定在污水箱10的底部,清洗主管211的进口用于与清洗箱连通。清洗主管211靠近清洗支管212的连接处与连接部52连接固定,以实现支撑件50与储液流道21的装配。清洗支管212包括延伸部2121和与延伸部2121连接的弯曲部2122,延伸部2121连通在清洗主管211的出口,弯曲部2122折弯连接在延伸部2121的端部,弯曲部2122的端部向外伸出过渡件60的外表面,以使清洗支管212的出口与过渡件60的外表面对应。
多个清洗支管212沿清洗主管211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清洗支管212的出口均能够对应沿过渡件60的外表面流出清洗液。此种设置能够提高储液流道21的出液效率,使清洗液覆盖在过渡件60的外表面上,加强清洗液对污水箱10内部的清洗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将过渡件60的过渡主体61设置呈伞状结构,不仅能够减少过渡件60转动时的空气阻力,还能够保证清洗液顺势流向出液口63,提高污水箱10的清洗效率。可以理解地是,除本实施例所示的伞状结构外,过渡件60还可以呈盘状,圆锥状等,只要能够使过渡件60的外表面承接清洗液,且能够在过渡件60传动时使清洗液由出液口63喷出即可。
本实施例的清洗组件20还包括驱动电机70,该驱动电机70包括电机主体71和连接在电机主体71上的驱动转轴72。
其中,电机主体71固定在连接部52上,驱动转轴72与过渡件60的内壁连接。驱动电机70工作,驱动转轴72相对电机主体71转动,以使过渡件60整体相对支撑件50转动。在图2的视图方向上,过渡件60转动的轴线方向与竖直方向一致。
通过对驱动电机70的控制,可以调节过渡件60的转速。若污水箱10内部的污垢较多时,可以通过调控驱动电机70加快过渡件60的转速,从而加快清洗液从出液口63喷出的速率,以加强清洗液对污水箱10内部的清洗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污水管40出口的端部延伸至支撑件50的下方,该污水管40的出口朝向支撑主体51的内表面。此种设置使得抽取污水时,污水由污水管40喷出时只冲击在支撑主体51的内表面,避免造成污水箱10的周侧壁全面覆盖污水。
同时,本实施例中支撑主体51设置成伞状结构,能够使支撑主体51的内表面承受污水管40喷出污水的冲击,并使污水顺势沿支撑主体51的内表面流下,避免喷溅至污水箱10的内侧壁上,防止污水在污水箱10中造成大面积的污染,便于后续污水箱10的清洗。
可以理解地是,支撑主体51除本实施例所示的伞状结构,还可以设置成圆锥形、半球形等,只要能够在支撑主体51的内表面形成污水的挡止面,并能够使污水沿支撑主体51的内表面顺势流下即可。
污水管40出口的周缘朝向污水管40的外侧弯曲,以使污水管40出口的端部形成类似花朵状的结构。此种设置能够减小污水由污水管40出口处喷出的冲击力,避免污水喷出时损坏支撑件50及过渡件60,保证清洗组件20整体结构的完整性。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储液流道21和污水管40,污水箱10的内部还设有走线管80。走线管80与清水管和污水管40并列设置,走线管80的内部用于清洗组件20中相关部件电线的走线,避免与清洗液和污水的接触,防止进水漏电,保证清洁基站100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清洁基站100还包括排污管91。排污管91设置在污水箱10的外部,该排污管91的进口与污水箱10的容置腔11连通。通过排污管91,可使污水箱10中的污水排出。待污水箱10中的污水排出后,可以通过清洗组件20对污水箱10的内部进行清洗。排污管91与污水箱10的连接处靠近污水箱10的底部设置,以利于排净污水箱10中的污水。
在本实施例中,清洁基站100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和浓度检测传感器92,该浓度检测传感器92设置在排污管91上,用于测定排污管91中污水的浓度。本实施例的排污管91包括排污主管911和检测支管912,排污主管911与污水箱10连通,检测支管912连通的排污主管911上,流通在排污主管911中的污水可由检测支管912与排污主管911的连接处分流至检测支管912中。
浓度检测传感器92设置在检测支管912上,通过对检测支管912中污水浓度的检测,以反映污水箱10中污水的浓度。可以理解地是,本实施例的排污管91可以直接设置成一根管的结构,不设置分支管,并将浓度检测传感器92直接设置在排污管91的流通路径上。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与浓度检测传感器92电连接,以接收浓度检测传感器92传输的浓度信号。控制器根据接收的浓度信号,相应地进行数据处理,再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构对应控制。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控制器与驱动电机70电连接,控制器可以根据浓度检测传感器92传输的浓度信号控制驱动电机70中驱动转轴72的转速,从而实现对过渡件60转动速度的控制。同时,控制器还与储液流道21上的驱动泵电连接。控制器可以根据浓度检测传感器92传输的浓度信号控制驱动泵向储液流道21中泵入清洗液的量,以实现对污水箱10中清洗液的进液量的控制。
本实施例的清洁基站100在实际使用时,清洁机器人进入清洁槽30中,清洁槽30中的清水对清洁机器人的拖擦件进行清洁,相应在清洁槽30中产生污水。拖擦件清洁完成后,通过污水管40上的动力泵,清洁槽30中污水通过污水管40进入污水箱10中。
污水由污水管40的出口喷出,直接冲击在支撑主体51的内表面,污水顺沿支撑主体51的内表面流下,避免污染污水箱10的整个周侧壁。污水由清洁槽30抽取完毕后,开启排污管91,使污水箱10中的污水由排污管91排出。
在污水由排污管91排出的过程中,污水管40上的浓度检测传感器92可以检测污水的浓度,并将污水浓度信号传输至控制器。待污水管40将污水箱10中的污水排出后,需要对污水箱10的内部进行清洗。
清洗组件20工作,启动驱动泵,清洗液由储液流道21进入污水箱10。清洗液由储液流道21的出口流出,沿过渡主体61的外表面流至翻边部62,并在翻边部62处短时间地存储。驱动电机70工作,过渡件60相对支撑件50转动,在翻边部62存储的清洗液会从出液口63喷出。利用过渡件60的旋转动力,清洗液会喷洒在污水箱10的周侧内壁上,以将污水箱10内壁上的残留污垢冲刷下来,实现对污水箱10的清洗。
控制器通过对浓度检测传感器92传输的浓度信号的处理,相应地控制驱动电机70的驱动转轴72的转速和驱动泵向储液流道21中泵入清洗液的量。具体地,当控制器分析污水浓度较强时,可以加大驱动泵向储液流道21总泵入清洗液的量,并加快驱动轴的转速,使过渡件60的转速加大,以使大量清洗液快速冲击污水箱10内壁,从而冲刷污水箱10内部的污垢。
在清洗组件20清洗污水箱10的过程中,污水箱10中的污水由排污管91排出,此时浓度检测传感器92持续检测污水的浓度,使控制器相应调节清洗液的量和过渡件60的转速。直至浓度检测传感器92检测到污水的浓度较低时,可关闭驱动泵停止清液管的进液。
关闭驱动泵后,可以保持驱动电机70的工作状态几分钟,使过渡件60持续旋转数分钟,此时过渡件60转动带动污水箱10内部的空气流通,同时过渡件60的出液口63可吹出流动的风,以对清洗后的污水箱10进行风干,从而达到污水箱10内部洁净干燥的效果。
此外,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机器人清洗系统,其包括清洁机器人和上述的清洁基站100。
其中,清洁机器人可以为商用清洁机器人、家用清洁机器人,具体可以是扫地机器人,擦地机器人,洗地机器人,扫拖一体机等自主清洁设备,手持式等半自动清洁设备等。
清洁基站100除上述所示的能够对清洁机器人的拖擦件进行清洗之外,并对产生的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之外,还可以进行清洁机器人的充电、集尘、维护等作业。
对于本实施例的清洁基站及机器人清洁系统,清洁基站的污水箱的内部设有清洗组件,清洗组件的储液流道与污水箱的容置腔连通。该储液流道的内部流通有清洗液,用于对污水箱的内部进行清洗。相较于现有通过手动清洗污水箱,该清洗组件更加自动化,而且可以避免使用者手动参与,在保证使用者使用卫生的前提下,还能够提高污水箱的清洗效率。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5)
1.一种清洁基站,配合清洁机器人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基站包括:
基座;
污水箱,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污水箱内部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存储清洗所述清洁机器人的拖擦件产生的污水;
清洗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中,所述清洗组件包括储液流道,所述储液流道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储液流道内部流通清洗液,用于对所述污水箱的内部进行清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组件还包括过渡件,所述过渡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储液流道的出口端,所述过渡件的外表面用于承接所述储液流道流出的清洗液,所述过渡件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出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流道的出口布置在所述过渡件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件包括过渡主体和设置在所述过渡主体周缘的翻边部,所述过渡主体呈伞状结构,所述翻边部朝向所述过渡主体的顶部弯曲,多个所述出液口间隔设置在所述翻边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流道为管体结构,所述清洗组件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主体和连接部,所述支撑主体呈伞状结构,所述连接部固定在所述支撑主体的内表面,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储液流道穿设固定在所述连接孔中,所述过渡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电机主体和连接在所述电机主体上的驱动转轴,所述电机主体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驱动转轴与所述过渡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基站还包括排污管,所述排污管设置在所述污水箱的外部,所述排污管的进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所述清洁基站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和浓度检测传感器,所述浓度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排污管上,用于测定所述排污管中污水的浓度;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浓度检测传感器电连接,以接收所述浓度检测传感器传输的浓度信号;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以根据所述浓度信号控制所述驱动转轴的转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流道上设有驱动泵,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泵电连接,以根据所述浓度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泵向所述储液流道中泵入所述清洗液的量。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组件还包括污水管,所述污水管的内部流通清洗所述清洁机器人的拖擦件产生的污水,所述污水管的内部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污水管的出口朝向所述支撑主体的内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管出口的周缘朝向所述污水管的外侧弯曲。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基站还包括清洁槽,所述清洁槽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清洁槽用于供所述清洁机器人的拖擦件清洁;所述污水管穿设固定在所述污水箱中,所述污水管的进口与所述清洁槽的内部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槽布置在所述污水箱的下方,所述污水管上设有动力泵,所述动力泵用于将所述清洁槽中的污水通过所述污水管泵入所述污水箱中。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件包括过渡主体和设置在所述过渡主体上的扇叶部,所述过渡主体呈伞状结构,所述扇叶部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扇叶部在所述过渡主体上间隔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流道包括清洗主管和多个连通在所述清洗主管的出口处的清洗支管,多个所述清洗支管沿所述清洗主管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清洗支管的出口布置在所述过渡件的外表面。
15.一种机器人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洁机器人和如权利要求1-14任意一项所述的清洁基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00805.8U CN216417058U (zh) | 2021-10-27 | 2021-10-27 | 清洁基站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00805.8U CN216417058U (zh) | 2021-10-27 | 2021-10-27 | 清洁基站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417058U true CN216417058U (zh) | 2022-05-03 |
Family
ID=81332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600805.8U Active CN216417058U (zh) | 2021-10-27 | 2021-10-27 | 清洁基站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417058U (zh) |
-
2021
- 2021-10-27 CN CN202122600805.8U patent/CN21641705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205930B (zh) | 一种扫拖一体机器人的工作机站 | |
CN112244701A (zh) | 智能洗地机的自清洁-烘干方法和组件 | |
CN112137522B (zh) | 用于智能洗地机的自清洁-风干方法和组件 | |
CN112120613A (zh) | 用于智能洗地机的滚刷的自清洁方法和组件 | |
CN213910074U (zh) | 用于扫地机器人的清洗桩及扫地机器人组件 | |
CN209750936U (zh) | 一种用于自动清洗拖地机器人中擦布的清洗座 | |
CN213696748U (zh) | 一种自动清洁系统 | |
CN212326291U (zh) | 双滚筒扫地机器人及双滚筒扫地机器人组件 | |
CN210076909U (zh) | 一种自甩干清洗刷 | |
CN218651666U (zh) | 具有滚刷清洗功能的洗地机 | |
CN113812892A (zh) | 清洁基站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 |
CN114788668A (zh) | 一种滚刷自清洗装置及自清洗方法 | |
CN214906476U (zh) | 用于智能洗地机的自清洁-风干组件 | |
CN216417058U (zh) | 清洁基站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 |
CN211460056U (zh) | 一种带梳齿管的清扫装置 | |
CN210810812U (zh) | 扫地机器人及其清洁装置 | |
CN116687299A (zh) | 清洁设备用基站的控制方法 | |
CN218049525U (zh) | 一种带毛刷的单桶清洗机 | |
CN113116226A (zh) | 一种带梳齿管的清扫装置 | |
CN214906473U (zh) | 用于智能洗地机的自清洁组件 | |
CN211134873U (zh) | 一种用于化工设备的清洗装置 | |
CN211355235U (zh) | 一种家用地面清洁机器人 | |
CN211672358U (zh) | 一种糟菜加工用水洗式表面附着灰尘自动清理机构 | |
CN217610870U (zh) | 基座和清洁系统 | |
CN218684170U (zh) | 清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518000 1701, building 2, Yinxing Zhijie, No. 1301-72, sightseeing Road, Xinlan community, Guanlan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inxing Intelligent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building A1, Yinxing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Guanlan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ilver Sta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