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13908U - 一种电缆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缆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13908U
CN216413908U CN202122880669.2U CN202122880669U CN216413908U CN 216413908 U CN216413908 U CN 216413908U CN 202122880669 U CN202122880669 U CN 202122880669U CN 216413908 U CN216413908 U CN 2164139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astic arm
cable joint
cavity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8066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凌志
蔡志国
何启飞
吴阅文
曹帅
陈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uay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uay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uay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uay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8066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139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139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139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接头,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固设有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设有倒刺触子;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第二端子用于与电缆连接,所述第二端子设有抵触部;当所述第二端子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时,所述倒刺触子抵持于所述抵触部,且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端子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电缆接头,所述第二端子在与所述第一端子连接时,不仅实现了螺纹连接保证通流性能,还能通过所述倒刺触子抵持于所述抵触部上,从而进一步对所述第二端子进行固定,防止所述第二端子从所述第一端子上脱落,因此,既能保证通流性能又能保证连接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电缆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供电系统建立时需要对电缆进线铺设,铺设电缆的距离较大时,需要将两根电缆通过电缆连接头进行连接。
相关技术中,同一种接头内的铜件连接方式主要为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其中,螺纹连接的优点为接触面积大,通流性能好,但是,螺纹连接使用一段时间后,螺纹有可能会有松动甚至脱落的情况,这样就不能保证通流性能。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缆接头,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缆接头,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螺纹连接使用一段时间后,螺纹有可能会有松动甚至脱落的情况,不能保证通流性能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缆接头,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固设有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设有倒刺触子;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第二端子用于与电缆连接,所述第二端子设有抵触部;当所述第二端子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时,所述倒刺触子抵持于所述抵触部,且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端子螺纹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二端子靠近所述第一端子的一侧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插设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内螺纹配合。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凹槽;所述倒刺触子收容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第二端子插设于所述腔体中。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倒刺触子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安装于所述第一端子;以及弹性臂,所述弹性臂连接所述本体,且所述弹性臂自与所述本体的连接处倾斜延伸,所述弹性臂抵持于所述抵触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臂自与所述本体的连接处向靠近所述第一端子的轴线方向且沿着所述第二端子的插入方向倾斜延伸;或者所述弹性臂自与所述本体的连接处向远离所述第一端子的轴线方向且沿着所述第二端子的插入方向倾斜延伸。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环体以及连接两个所述环体的至少两个连接体,两个所述连接体沿所述环体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列,且所述弹性臂设于两个所述连接体之间,所述弹性臂与所述连接体之间具有间隙。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呈弧形,且所述连接体的中部向靠近所述第一端子的轴线方向凸伸。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触部为弹性垫圈,所述抵触部套设于所述第二端子外。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子靠近所述第一端子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呈环形,所述抵触部安装于所述卡槽内,且所述抵触部部分凸出于所述卡槽。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一端子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与所述第二内螺纹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接头,由于在所述第一端子上设置了所述倒刺触子,在所述第二端子上设置了所述抵触部,所述第二端子在与所述第一端子连接时,不仅实现了螺纹连接保证通流性能,还能通过所述倒刺触子抵持于所述抵触部上,从而进一步对所述第二端子进行固定,防止所述第二端子从所述第一端子上脱落,因此,既能保证通流性能又能保证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接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接头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接头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接头初始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接头紧固初始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接头紧固受压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接头完成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
1、壳体;
2、第一端子;21、倒刺触子;211、本体;2111、环体;2112、连接体;212、弹性臂;22、第一连接部;221、腔体;222、第一内螺纹;223、凹槽;
3、第二端子;31、抵触部;32、第二连接部;321、第一外螺纹;
4、绝缘帽;5、色标环;6、连接头;7、密封圈;8、防水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接头,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螺纹连接使用一段时间后,螺纹有可能会有松动甚至脱落的情况,不能保证通流性能的问题。
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接头,其可以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固设有第一端子2,也即所述第一端子2可以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且与所述壳体1相对固定,所述第一端子2可以设有倒刺触子21,所述倒刺触子21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2的内部,也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2的外部,且所述倒刺触子21可以与所述第一端子2一体成型,也可以与所述第一端子2分体成型后组装于一起;第二端子3,所述第二端子3也位于所述壳体1内,且所述第二端子3用于与电缆连接,所述第二端子3可以设有抵触部31,且所述抵触部31可以位于所述第二端子3的内部,也可以位于所述第二端子3的表面,也即所述抵触部31与所述倒刺触子21对应设置,当所述倒刺触子21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2的内部时,所述抵触部31位于所述第二端子3的外部,当所述倒刺触子21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2的外部时,所述抵触部31位于所述第二端子3的内部;当所述第二端子3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时,所述倒刺触子21可以抵持于所述抵触部31,以阻止所述第二端子3脱离所述第一端子2,且所述第二端子3与所述第一端子2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2和所述第二端子3优选铜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选择其他金属材料。
由于在所述第一端子2上设置了所述倒刺触子21,在所述第二端子3上设置了所述抵触部31,所述第二端子3在与所述第一端子2连接时,通过所述倒刺触子21可以将所述第二端子3的抵触部31阻挡,阻止所述第二端子3向远离所述第一端子2的方向移动,可以对所述第二端子3进行固定,防止所述第二端子3从所述第一端子2上脱落,同时,通过螺纹连接还能增大所述第一端子2与所述第二端子3之间的接触面积,保证通流性能,因此,既能保证通流性能又能保证连接强度,使所述第一端子2与所述第二端子3之间不会松动,且所述倒刺触子21的结构尺寸不需要非常精确。
参见图3至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2可以具有第一连接部22,所述第一连接部22可以具有腔体22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22优选圆筒状,使所述第一连接部22内形成圆形的腔体221,所述腔体221内可以设有第一内螺纹222;所述第二端子3靠近所述第一端子2的一侧具有第二连接部32,所述第二连接部32优选圆柱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形状与所述腔体221的形状匹配,所述第二连接部32可以插设于所述腔体221内,且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外表面具有第一外螺纹321,所述第一外螺纹321可以与所述第一内螺纹222配合,当所述第二端子3与所述第一端子2连接时,通过将所述第二端子3插入所述腔体221内,且旋转所述第二端子3,可以使所述第二端子3通过所述第一外螺纹321与所述第一端子2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内螺纹222设于所述第一端子2内部,且所述第二端子3是插设于所述第一端子2内部与所述第一端子2连接的,在将所述第二端子3与所述第一端子2连接时,所述第二端子3不需要插设于所述第一端子2与所述壳体1之间,便于所述第一端子2与所述第二端子3的安装。
参见图4和图5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2具有第一连接部22,所述第一连接部22具有腔体221,所述腔体221内可以设有凹槽223,也即自所述腔体221的内壁面向所述连接部的外侧凹陷形成所述凹槽223,所述腔体221设有所述凹槽223处的内径大于其他位置的内径;所述倒刺触子21收容于所述凹槽223内,且所述第二端子3插设于所述腔体221中,也即本实施例中,所述倒刺触子21是组装于所述第一端子2内的,当倒刺触子21的弹性减弱或者所述倒刺触子21损坏后,便于更换所述倒刺触子21。
参见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倒刺触子21可以包括:本体211,所述本体211安装于所述第一端子2;以及弹性臂212,所述弹性臂212连接所述本体211,所述弹性臂212可以与所述本体211一体成型,且所述弹性臂212自与所述本体211的连接处倾斜延伸,所述弹性臂212抵持于所述抵触部31,具体的,所述弹性臂212的一端连接所述本体211,另一端抵持于所述抵触部31,所述弹性臂212自与所述本体211的连接处向靠近所述抵触部31的方向倾斜延伸,倾斜延伸的所述弹性臂212保证了一定的弹性,使得所述第二端子3在从所述第一端子2上取下时,所述弹性臂212可以越过所述抵触部31之后还能够恢复原状。
参见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臂212自与所述本体211的连接处可以向靠近所述第一端子2的轴线方向且沿着所述第二端子3的插入方向倾斜延伸,也即此时所述倒刺触子21安装于所述第一端子2的内部,所述弹性臂212是向靠近所述第一端子2的轴线方向倾斜延伸的,且所述弹性臂212沿着所述第二端子3的插入方向倾斜延伸,使得所述第二端子3在插入所述第一端子2的过程中,所述第二端子3顺着所述弹性臂212的延伸方向逐步与所述弹性臂212接触,并最终所述弹性臂212卡住所述抵触部31;或者所述弹性臂212可以自与所述本体211的连接处向远离所述第一端子2的轴线方向且沿着所述第二端子3的插入方向倾斜延伸,也即此时所述倒刺触子21安装于所述第一端子2的外部,所述弹性臂212是向远离所述第一端子2的轴线方向倾斜延伸的,当所述第二端子3与所述第一端子2组装于一起后,所述弹性臂212抵持于所述第二端子3的内部。
参见图1所示,进一步,所述本体211可以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环体2111以及连接两个所述环体2111的至少两个连接体2112,本实施例中,所述环体2111优选圆环状,分别位于所述本体211的相对两端,两个所述连接体2112沿所述环体2111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列,两个所述连接体2112的结构可以相同,且所述弹性臂212设于两个所述连接体2112之间,所述弹性臂212与所述连接体2112之间具有间隙,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211优选设有四个所述连接体2112,且设有四个所述弹性臂212,所述连接体2112与所述弹性臂212间隔设置,也即每两个所述连接体2112之间设有一个所述弹性臂212,通过设置所述环体2111和所述连接体2112,可以减轻所述本体211的重量。
参见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2112优选呈弧形,且所述连接体2112的中部向靠近所述第一端子2的轴线方向凸伸,也即所述连接体21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环体2111连接,而所述连接体2112的中部向所述本体211的内部凸伸,呈弧形的所述连接体2112保证了所述本体211具有一定的弹性。
参见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抵触部31为弹性垫圈,所述抵触部31套设于所述第二端子3外,将所述抵触部31设计为具有弹性的垫圈,且优选塑料材质,所述抵触部31具有一定的柔性,便于所述第二端子3在从所述第一端子2取出时,所述抵触部31易发生变形;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抵触部31也可以是与所述第二端子3一体成型的凸块。
参见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子3靠近所述第一端子2的一侧可以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呈环形,所述抵触部31可以安装于所述卡槽内,且所述抵触部31部分凸出于所述卡槽,通过在所述第二端子3上设置所述卡槽,使得所述抵触部31可以部分收容于所述卡槽内,不易从所述第二端子3上脱落。
参见图4所示,进一步,所述壳体1内可以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一端子2的外表面可以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可以与所述第二内螺纹配合,实现所述壳体1与所述第一端子2的连接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优选绝缘管。
参见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所述第一端子2远离所述第二端子3的一端可以设有绝缘帽4,所述绝缘帽4优选与所述第一端子2螺纹连接,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沿着所述壳体1的轴向方向还可以依次安装有色标环5、连接头6和密封圈7,且所述壳体1的前端可以安装有防水接头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接头的组装过程可以包括以下几种状态:
参见图4所示为初始状态,此时所述第一端子2与所述第二端子3为自由状态,且所述第二端子3可以已经压接好电缆,并安装好所述抵触部31。
参见图5所示为紧固初始状态,此时所述第二端子3与所述第一端子2接触,可以开始旋转所述第二端子3。
参见图6所示为紧固受压状态,此时所述第二端子3与所述第一端子2紧固过程中,所述抵触部31由于向右移动,使得所述倒刺触子21上的弹性臂212受力向外位移。
参见图7所示为完成状态,此时所述第二端子3与所述第一端子2紧固完成,所述倒刺触子21上的弹性臂212的末端越过所述抵触部31,所述弹性臂212回弹抵住所述抵触部31的端面,将所述第二端子3卡住防止脱落。假设此时所述第二端子3与所述第一端子2的螺纹松动需要的力为F1(预估为20N),所述倒刺触子21上的弹性臂212与所述抵触部31失效的力为F2(预估为35~38N),以及极限拆卸力为F3(预估为40N)。
在实际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端子3与所述第一端子2为螺纹连接,接触面大通流性能好,并且由于所述倒刺触子21使得F2>F1,所述第二端子3与所述第一端子2之间不会松动甚至脱落。需要维修或更换零件时,拆卸力F3>F2即可,此时的抵触部31由于变形而功能丧失,可能需要更换,拆卸后只需要更换一个所述抵触部31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内固设有第一端子(2),所述第一端子(2)设有倒刺触子(21);
第二端子(3),所述第二端子(3)位于所述壳体(1)内,且所述第二端子(3)用于与电缆连接,所述第二端子(3)设有抵触部(31);
当所述第二端子(3)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时,所述倒刺触子(21)抵持于所述抵触部(31),且所述第二端子(3)与所述第一端子(2)螺纹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子(2)具有第一连接部(22),所述第一连接部(22)具有腔体(221),所述腔体(221)内设有第一内螺纹(222);
所述第二端子(3)靠近所述第一端子(2)的一侧具有第二连接部(32),所述第二连接部(32)插设于所述腔体(221)内,且所述第二连接部(32)具有第一外螺纹(321),所述第一外螺纹(321)与所述第一内螺纹(222)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子(2)具有第一连接部(22),所述第一连接部(22)具有腔体(221),所述腔体(221)内设有凹槽(223);
所述倒刺触子(21)收容于所述凹槽(223)内,且所述第二端子(3)插设于所述腔体(221)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触子(21)包括:
本体(211),所述本体(211)安装于所述第一端子(2);
以及弹性臂(212),所述弹性臂(212)连接所述本体(211),且所述弹性臂(212)自与所述本体(211)的连接处倾斜延伸,所述弹性臂(212)抵持于所述抵触部(3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臂(212)自与所述本体(211)的连接处向靠近所述第一端子(2)的轴线方向且沿着所述第二端子(3)的插入方向倾斜延伸;
或者所述弹性臂(212)自与所述本体(211)的连接处向远离所述第一端子(2)的轴线方向且沿着所述第二端子(3)的插入方向倾斜延伸。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211)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环体(2111)以及连接两个所述环体(2111)的至少两个连接体(2112),两个所述连接体(2112)沿所述环体(2111)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列,且所述弹性臂(212)设于两个所述连接体(2112)之间,所述弹性臂(212)与所述连接体(2112)之间具有间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体(2112)呈弧形,且所述连接体(2112)的中部向靠近所述第一端子(2)的轴线方向凸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部(31)为弹性垫圈,所述抵触部(31)套设于所述第二端子(3)外。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端子(3)靠近所述第一端子(2)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呈环形,所述抵触部(31)安装于所述卡槽内,且所述抵触部(31)部分凸出于所述卡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内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一端子(2)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与所述第二内螺纹配合。
CN202122880669.2U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电缆接头 Active CN2164139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80669.2U CN216413908U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电缆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80669.2U CN216413908U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电缆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13908U true CN216413908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303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80669.2U Active CN216413908U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电缆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139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44975B1 (ko) 다극 커넥터
CA2175300C (en) Shroud seal for shrou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EP0599602B1 (en) Coaxial connector for corrugated conduit
US7374455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 cable having a radially facing conductive surface and method of operatively assembling the connector assembly
US11177616B2 (en) Electrical plug with a protective conductor contact and protective conductor connector element formed integrally therewith for grounding exterior parts
JP2010153268A (ja) アース構造及び該アース構造を用いた電気コネクタ
US911813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resilient latches
JP2016540361A (ja) プッシュロック電気コネクタ
JP4550305B2 (ja) 機器接続用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CN216413908U (zh) 一种电缆接头
CN109428204B (zh) 一种波纹弹簧及插头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112563809B (zh) 一种弯式连接器
JP5258802B2 (ja) プラグ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これとレセプタクル電気コネクタと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CN209981543U (zh) 一种具有密封功能的电源插座
CN220272787U (zh) 多定位圆形插头
CN220122268U (zh) 屏蔽连接件、屏蔽组件和连接器
CN217086924U (zh) 导电端子、端子组件、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220306593U (zh) 一种储能连接器
CN221651810U (zh) 端子
CN219268074U (zh) 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
KR100849029B1 (ko) 내진동 커넥터
JPH086389Y2 (ja) コネクタ
CN221057702U (zh) 一种插头连接器
CN219498322U (zh) 一种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20984902U (zh) 一种用于高压电连接器的连接端子及连接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