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11807U - 一种匀光膜和背光源封装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匀光膜和背光源封装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11807U
CN216411807U CN202123008942.9U CN202123008942U CN216411807U CN 216411807 U CN216411807 U CN 216411807U CN 202123008942 U CN202123008942 U CN 202123008942U CN 216411807 U CN216411807 U CN 216411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icro
concave
film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0894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圣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enwanxi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enwanxi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enwanxi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enwanxi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0894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11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11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118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膜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匀光膜和背光源封装模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匀光膜,包括基板,基板的第一端面紧密排布有多个微凹透镜,相邻的两个微凹透镜形成部分堆叠,各个微凹透镜相互关系符合各个微凹透镜凹陷底部不全部相互平齐和/或各个微凹透镜凹口不全部相互平齐和/或各个微凹透镜凹陷深度不全部相等。该匀光膜,其微透镜面占空比较高,雾度较高但不影响透光效果,匀光膜匀光效果较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采用该匀光膜的背光源封装模组,其匀光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一种匀光膜和背光源封装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膜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匀光膜和背光源封装模组。
背景技术
LCD显示模组应用场景广泛,现有一种LCD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屏和背光源模组,显示屏本身不发光,借由背光源模组发出的光线成像。背光源模组设有背光灯板,其上设有多个Mini LED光源,每个Mini LED光源发出的光线视作一个点光源,点光源光强集中在中心处。若多个Mini LED光源直接投射在显示屏,则会导致显示屏所成图像光暗不均匀,影响成像画面的视觉效果,因此,通常需要在多个Mini LED光源与显示屏之间配设叠置的多张匀光膜对点光源的光线进行匀光。现有一种匀光膜,其本体为基板,基板的第一端面上设有多个结构形状相同的微结构,光线穿过第一端面时发生折射,使得穿过第一端面后的光线分散从而由点光源变成线光源,而光线在接连穿过多张匀光膜的第一端面后被多次分散从而由点光源变成面光源,面光源光强分布较点光源更分散,显示屏的成像画面的视觉效果亦更好。
单张匀光膜,其匀光效果好坏,与其雾度高低以及其微透镜面占空比有关。匀光膜雾度越高,则光线穿过匀光膜后扩散得越开,匀光效果越好。影响雾度的因素比较复杂,雾度一般与匀光膜材质、表面磨损程度(不规则程度)等因素有关,在材质确定后,若刻意磨损匀光膜表面以追求高雾度,则反而会影响透光效果,故在实际生产中,人们主要通过设计调整匀光膜微透镜面占空比来提高匀光膜匀光效果。但是,现有的匀光膜匀光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匀光膜,其微透镜面占空比较高,雾度较高但不影响透光效果,匀光膜匀光效果较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采用该匀光膜的背光源封装模组,其匀光效果较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匀光膜,包括基板,基板的第一端面紧密排布有多个微凹透镜,相邻的两个微凹透镜形成部分堆叠,各个微凹透镜相互关系符合以下关系一和/或关系二和/或关系三:
关系一:各个微凹透镜凹陷底部不全部相互平齐;
关系二:各个微凹透镜凹口不全部相互平齐;
关系三:各个微凹透镜凹陷深度不全部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关系二具体地,各个微凹透镜凹口不全部相互平齐,且并非全部微凹透镜自身凹口平行于第一端面或位于第一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关系三具体地,各个微凹透镜凹陷深度为0.1μm-5μm。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的第二端面排布有多个微凹槽,各微凹槽的凹陷空间为全等的棱锥体,棱锥体的底面为多边形,位于基板的第二端面上,棱锥体为四棱锥或三棱锥,具体地:
微凹槽四棱锥的底面多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各平行四边形在第二端面上排布,每相邻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间隔相邻且相邻边相等并平行,或紧密相邻且相邻边相等并重合;
微凹槽三棱锥的底面多边形为三角形,各三角形在第二端面上排布,每相邻的两个三角形间隔相邻且相邻边相等并平行,或紧密相邻且相邻边相等并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各个微凹槽四棱锥的底面为正方形或非正方形的长方形;所述各个微凹槽三棱锥的底面为正三角形。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匀光膜中,第一端面相邻的两个微凹透镜部分堆叠,如此则第一端面上没有微凹透镜结构的空隙较少,匀光膜占空比较高,而第一端面各个微凹透镜,其各个微凹透镜凹陷底部不全部相互平齐和/或各个微凹透镜凹口不全部相互平齐和/或各个微凹透镜凹陷深度不全部相等,故第一端面表面较为不规则,遂雾度较高,由于无需磨损第一端面表面,不会影响匀光膜透光效果。本匀光膜占空比较高,雾度亦较高,因此匀光膜匀光效果相应较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背光源封装模组,包括背光灯板和叠置在一起的至少两张匀光膜,匀光膜以第一端面作为入射端面,以第二端面作为出射端面,匀光膜都如上所述。
进一步地,各张所述匀光膜是相同的。
进一步地,包括量子点膜,其位于所述背光灯板和所述匀光膜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灯板具体为Mini LED背光灯板。
进一步地,包括位于匀光膜出射端面外的两张增光三棱镜片,增光三棱镜片的出射端面排列有多个横置的三棱镜,同一张增光三棱镜片的各个三棱镜棱轴相互平行,两张增光三棱镜片摆放方向相差90°,角度相差值偏差范围为正负1°内或为正负3°内或为正负5°内或为正负10°内。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封装模组包括多张本实用新型的匀光膜,每张本实用新型的匀光膜均优于现有的匀光膜,故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封装模组与现有技术相比,能更好地分散匀开光线,匀光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种匀光膜(各微凹槽凹陷空间为正四棱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种匀光膜第一端面在显微镜下的局部结构图(俯视图)。
图3是第一种匀光膜第一端面的侧视结构简图(隐去第二端面)。
图4是第一种匀光膜第一端面的侧视结构简图(隐去第二端面,标有凹陷深度D、凹陷底部B和凹口T)。
图5是第一种匀光膜第二端面的俯视图。
图6是第二种匀光膜(各微凹槽凹陷空间为正三棱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二种匀光膜第二端面的俯视图。
图8是背光源封装模组(封装有匀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1-各微凹槽凹陷空间为正四棱锥的匀光膜;12-各微凹槽凹陷空间为正三棱锥的匀光膜;2-基板;21-第一端面;22-第二端面;3-微凹透镜;4-微凹槽;41-凹陷空间;42-相邻边;5-背光源封装模组;51-Mini LED背光灯板;511-Mini LED光源;52-量子点膜;53-增光三棱镜片;6-LCD显示屏;D-凹陷深度;B-凹陷底部;T-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创造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匀光膜11,其包括基板2,基板2第一端面21上紧密排布有多个微凹透镜3(见图2),这些微凹透镜3铺满匀光膜11第一端面21,相邻的两个微凹透镜3部分堆叠,使得第一端面21占空比达到100%。各个微凹透镜3大小不尽相同,具体见图3和图4:各微凹透镜3的凹陷深度D不全部相等,但都在0.1μm-5μm这个范围取值;各个微凹透镜3凹陷底部B不全部相互平齐;各微凹透镜3凹口T不全部相互平齐。部分微凹透镜3其凹口T本身也不平行于第一端面21,各凹口T高于或低于第一端面21或恰好位于第一端面21上。匀光膜11由于微凹透镜3面呈不规则的起伏的波浪状,雾度高于平面状微凹透镜3面。
匀光膜11基板2具有第二端面22,见图5,其上阵列排布有多个微凹槽4,各微凹槽4凹陷空间41皆为全等的正四棱锥,正四棱锥的底面为正方形,位于基板2的第二端面22上。这些底面正方形摆放方向相同,在第二端面22上阵列排布,每相邻的两个底面正方形间隔相邻,相邻两个底面正方形的相邻边42相等并彼此平行。当然,每相邻的两个底面正方形可以不间隔相邻而是改为紧密相邻,则两个底面正方形的相邻边42相应地由彼此平行改为彼此重合即可。另外,匀光膜11各微凹槽4凹陷空间41也可以改为全等的非正四棱锥,则锥底面为非正方形的长方形甚至仅为平行四边形,这种匀光膜匀光效果会略差于如图5所示的底面为正方形的匀光膜11,但依然能把点光源匀开为线光源。
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先把上述匀光膜11及其他器件一同封装成例如图8所示的背光源封装模组5,其位于LCD显示屏6背面。背光源封装模组5从背面到正面依次设有MiniLED背光灯板51、量子点膜52、叠置在一起的两张匀光膜11以及叠置在一起的两张增光三棱镜片53,其中,Mini LED背光灯板51正面设有多个对准LCD显示屏6的Mini LED光源511。两张相同的匀光膜11对齐叠置在一起,都以第一端面21作为入射端面并以第二端面22作为出射端面。增光三棱镜片53的出射端面排列有多个横置的三棱镜(图中未示出),同一张增光三棱镜片53的各个三棱镜棱轴(图中未示出)相互平行,两张增光三棱镜片53摆放方向相差90°(即两张增光三棱镜片53棱轴在出射端面的投影互相垂直)。依次把量子点膜52、两张匀光膜11和两张增光三棱镜片53对齐叠置后放在Mini LED背光灯板51的正面,并用封装胶把量子点膜52、两张匀光膜11和两张增光三棱镜片53一并封装在Mini LED背光灯板51上,封装完成后即得到所需的背光源封装模组5。Mini LED背光灯板51的Mini LED光源511朝LCD显示屏6发出光线,每个Mini LED光源511可以看作一个点光源,点光源光线首先穿过量子点膜52,随后光线依次穿过两张匀光膜11,被两张匀光膜11扩散匀开,由点光源匀开成线光源,线光源再依次经两张增光三棱镜片53增光后,投射到LCD显示屏6背面,LCD显示屏6由此显示出光暗均匀、视觉效果好的图像。
另一种匀光膜见图6和图7,匀光膜第二端面22的各微凹槽4凹陷空间41不是四棱锥,而是全等的正三棱锥,锥底面为正三角形,位于基板2第二端面22上。匀光膜12各底面正三角形彼此间隔相邻排布,每相邻的两个底面正三角形的相邻边42相等并平行。同理,每相邻的两个底面正三角形可以不为间隔相邻而是改为紧密相邻,则两个底面正三角形的相邻边42相应地由彼此平行改为彼此重合。非优选地,匀光膜12各微凹槽4凹陷空间41同样可以改为全等的非正三棱锥,即锥底面为非正三角形的一般三角形,这种匀光膜匀光效果会略差于如图7所示的底面为正三角形的匀光膜12,但依然能把点光源匀开为线光源。凹陷空间41为三棱锥的匀光膜12封装到背光源封装模组5的方式同上述凹陷空间41为四棱锥的匀光膜11,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背光源封装模组5的匀光膜数量为两张。在其他实施例中,匀光膜数量也可以为三张或更多。此外,上述所有角度相差值偏差范围可以都为正负1°内(例如角度相差45°的,可以偏差至相差44°~46°的范围)或都为正负3°内或都为正负5°内或都为正负10°内,只要在此偏差范围内,匀光膜的匀光效果均优于现有技术。
如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实施方式,不以此限定专利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创造的基础上作出非实质性的变化或替换,仍落入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匀光膜,包括基板,基板的第一端面紧密排布有多个微凹透镜,其特征是,相邻的两个微凹透镜形成部分堆叠,各个微凹透镜相互关系符合以下关系一和/或关系二和/或关系三:
关系一:各个微凹透镜凹陷底部不全部相互平齐;
关系二:各个微凹透镜凹口不全部相互平齐;
关系三:各个微凹透镜凹陷深度不全部相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匀光膜,其特征是,所述关系二具体地,各个微凹透镜凹口不全部相互平齐,且并非全部微凹透镜自身凹口平行于第一端面或位于第一端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匀光膜,其特征是,所述关系三具体地,各个微凹透镜凹陷深度为0.1μm-5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匀光膜,其特征是:所述基板的第二端面排布有多个微凹槽,各微凹槽的凹陷空间为全等的棱锥体,棱锥体的底面为多边形,位于基板的第二端面上,棱锥体为四棱锥或三棱锥,具体地:
微凹槽四棱锥的底面多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各平行四边形在第二端面上排布,每相邻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间隔相邻且相邻边相等并平行,或紧密相邻且相邻边相等并重合;
微凹槽三棱锥的底面多边形为三角形,各三角形在第二端面上排布,每相邻的两个三角形间隔相邻且相邻边相等并平行,或紧密相邻且相邻边相等并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匀光膜,其特征是:所述各个微凹槽四棱锥的底面为正方形或非正方形的长方形;所述各个微凹槽三棱锥的底面为正三角形。
6.一种背光源封装模组,包括背光灯板和叠置在一起的至少两张匀光膜,匀光膜以第一端面作为入射端面,以第二端面作为出射端面,其特征是,匀光膜都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封装模组,其特征是,各张所述匀光膜是相同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封装模组,其特征是,包括量子点膜,其位于所述背光灯板和所述匀光膜之间。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封装模组,其特征是,所述背光灯板具体为Mini LED背光灯板。
10.如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封装模组,其特征是,包括位于匀光膜出射端面外的两张增光三棱镜片,增光三棱镜片的出射端面排列有多个横置的三棱镜,同一张增光三棱镜片的各个三棱镜棱轴相互平行,两张增光三棱镜片摆放方向相差90°,角度相差值偏差范围为正负1°内或为正负3°内或为正负5°内或为正负10°内。
CN202123008942.9U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匀光膜和背光源封装模组 Active CN216411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08942.9U CN216411807U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匀光膜和背光源封装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08942.9U CN216411807U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匀光膜和背光源封装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11807U true CN216411807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304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08942.9U Active CN216411807U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匀光膜和背光源封装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118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9894A (zh) * 2021-12-01 2022-05-17 广州森万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匀光膜和背光源封装模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9894A (zh) * 2021-12-01 2022-05-17 广州森万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匀光膜和背光源封装模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0389B (zh) 採用螢光多光束元件的多視角背光板、顯示器及方法
CN110621932B (zh) 使用有源发射器阵列的多视图背光体、显示器和方法
US8432512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8240906B2 (en) Backlight unit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060012993A1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illumination unit and light flux control member
US11630346B2 (en) Back light unit for backlit displays
WO2013081125A1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を有する表示装置
US10877316B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822158B2 (en) Back light unit for backlit displays
CN216411807U (zh) 一种匀光膜和背光源封装模组
US11906842B2 (en) Optical film for back light unit and back light unit including same
US20090040155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4019727A (zh) 一种用于背光源封装模组的匀光膜、背光源封装模组
CN210982932U (zh) 三维显示装置
CN216622914U (zh) 具有双面微结构的匀光膜和背光源封装模组
US20200292881A1 (en) Multilayer of light diffusers,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4509894A (zh) 一种匀光膜和背光源封装模组
CN216817124U (zh) 一种用于背光源封装模组的匀光膜、背光源封装模组
TW202307533A (zh) 光學片積層體、背光單元、液晶顯示裝置、資訊設備、以及背光單元之製造方法
CN217279200U (zh) 一种具有间隙微凹槽结构的匀光膜、背光源封装模组
KR20240019337A (ko) 광학 시트 적층체, 백라이트 유닛, 액정표시장치, 정보기기, 및 백라이트 유닛의 제조방법
JP5321044B2 (ja) 面光源装置、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20240111186A1 (en) Back Light Unit for Backlit Displays
US11933999B2 (en) Optical structure film and light source module
JP7275341B1 (ja) 光拡散シート、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液晶表示装置、情報機器、及び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