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09840U -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高效穿片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高效穿片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09840U
CN216409840U CN202123343109.XU CN202123343109U CN216409840U CN 216409840 U CN216409840 U CN 216409840U CN 202123343109 U CN202123343109 U CN 202123343109U CN 216409840 U CN216409840 U CN 2164098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water
pipe
waste heat
heat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4310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素银
曹立新
张爱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Xinhengsheng Mechanical Produ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Xinhengsheng Mechanical Produ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Xinhengsheng Mechanical Produ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Xinhengsheng Mechanical Produ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4310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098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098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098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高效穿片换热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油管,所述罐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油管,所述罐体的左侧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罐体的左侧开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机构,所述出水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余热回收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进水口内部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该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高效穿片换热器,采用水冷的方式对罐体内部进行降温,同时水循环,将带有热量的水流收集,回收热量加以应用,同时水源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当中。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高效穿片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高效穿片换热器。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能源供应紧张,油价、煤价大幅上涨,耗能行业步入产业结构调整期,成本竞争异常激烈,我国余热利用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尤其是水泥、钢铁和化工行业中的余热利用技术最具有代表性,化工行业中的化学反应中伴随着热交换,充分利用了这些副产热量,节约生产中的能耗,也降低生产成本,为环境和企业都带来了良好的效益。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各种各样高效穿片换热器,但是普遍存在热量回收无法利用的缺点,现有的换热器在使用完后,内部会残留有大量的热量,而且内部的热量无法收集,造成了很大一部分热量流失,目前常用的手段为在水箱的箱体外部包裹一层厚厚的保温层,虽然减少了热量的散失,但是无法对散失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高效穿片换热器,具备热量回收利用等优点,解决了降温效果差,需要消耗较大的能量维持水箱内水温的平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高效穿片换热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油管,所述罐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油管,所述罐体的左侧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罐体的左侧开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机构,所述出水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余热回收机构;
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进水口内部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
进一步,所述冷却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在进水口内部运输管,所述运输管远离水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型管。
进一步,所述U型管远离运输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管,所述出水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横管。
进一步,所述U型管和横管均为不锈钢管,所述吸水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
进一步,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出水口内部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所述出水管远离罐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罐,所述储水罐的左侧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出气管。
进一步,所述余热回收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出气管下表面的竖管,所述竖管远离出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烘干箱。
进一步,所述出气管远离储水罐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热量收集盒,所述储水罐的下表面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高效穿片换热器,采用水冷的方式对罐体内部进行降温,同时水循环,将带有热量的水流收集,回收热量加以应用,同时水源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当中。
2、该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高效穿片换热器,采用储水罐,将带有高热量的水进行收集,利用水蒸气给烘干设备进行加热,同时通过出水管将热水运输至排出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余热回收机构图。
图中:1罐体、2进油管、3出油管、4进水口、5出水口、6冷却机构、601进水管、602水泵、603吸水管、604水箱、605运输管、606U型管、607横管、608滤网、7余热回收机构、701出水管、702第一阀门、703储水罐、704出气孔、705出气管、706竖管、707烘干箱、708热量收集盒、709排水孔、710排水管、711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高效穿片换热器,包括罐体1,罐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油管2,罐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油管3,罐体1的左侧开设有进水口4,罐体1的左侧开设有出水口5,进水口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机构6,出水口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余热回收机构7。
请参阅图2,为了进行冷却,本实施例中的冷却机构6包括固定连接在进水口4内部的进水管601,进水管60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水泵602,水泵602采用电性连接,水泵6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水管603,吸水管603远离水泵6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604,水箱604作为冷水储存装置。
冷却机构6还包括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在进水口4内部运输管605,运输管605远离水箱6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型管606,U型管606对罐体1内部进行降温,U型管606远离运输管6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管607,出水口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横管607。
由此可见上述的冷却机构6其主要作用在于,通过进水管601将冷水输送至运输管605内,再由运输管605输送至U型管606的内部,通过U型管606,对罐体1内部进行降温。
请参阅图3,为了收集热量,本实施例中的余热回收机构7包括固定连接在出水口5内部的出水管701,出水管70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702,第一阀门702控制出水管701开放,出水管701远离罐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罐703,储水罐703的左侧开设有出气孔704,出气孔70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出气管705,出气管705将热气说输送至竖管706当中。
余热回收机构7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出气管705下表面的竖管706,竖管706将热气排放至烘干箱707当中,竖管706远离出气管7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烘干箱707,出气管705远离储水罐7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气口708,储水罐703的下表面开设有排水孔709,排水孔70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710,排水管7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阀门711,且第二阀门711控制热水的排放。
由此可见上述的余热回收机构7,其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储水罐703将带有热量的水源进行收集,且给烘干箱707和热量收集盒708进行加热。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1)打开水泵602,水泵602将水箱604内部的冷水通过吸水管603抽取,再进过滤网608时进行过滤,避免杂质的进入,然后通过进水管601将冷水输送至运输管605内,再由运输管605输送至U型管606的内部,通过U型管606对罐体1内部进行降温,进过罐体1内部的冷水吸热,带走罐体1内部的热量,并且从横管607的内部输送至出水管701的内部,再由出水管701运输至储水罐703的内部,第一阀门702控制出水管701开放,可以有效的起到保护的作用,且刚进入罐体1内部的水温还不能及时吸热,可以通过第一阀门702将其关闭,待完全受热之后再将其打开。
(2)由出水管701输送的带有热量的热水,进入储水罐703当中,经过储水罐703左侧的出气孔704将热气排放至出气管705的内部,再有出气管705将热气输送至竖管706当中,竖管706将热气排放至烘干箱707当中,通过热气对烘干箱707进行加热,同时出气管705内部的热气输送至热量收集盒708的内部,对热量收集盒708进行加热,且热量收集盒708与烘干箱707平行,两者之间配合烘干效果更好,储水罐703内部的热水还可以由底部的排水孔709输送至排水管710的内部,且第二阀门711控制热水的排放。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高效穿片换热器,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油管(2),所述罐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油管(3),所述罐体(1)的左侧开设有进水口(4),所述罐体(1)的左侧开设有出水口(5),所述进水口(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机构(6),所述出水口(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余热回收机构(7);
所述冷却机构(6)包括固定连接在进水口(4)内部的进水管(601),所述进水管(60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水泵(602),所述水泵(6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水管(603),所述吸水管(603)远离水泵(6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6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高效穿片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6)还包括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在进水口(4)内部运输管(605),所述运输管(605)远离水箱(6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型管(6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高效穿片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606)远离运输管(6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管(607),所述出水口(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横管(60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高效穿片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606)和横管(607)均为不锈钢管,所述吸水管(6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60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高效穿片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机构(7)包括固定连接在出水口(5)内部的出水管(701),所述出水管(70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702),所述出水管(701)远离罐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罐(703),所述储水罐(703)的左侧开设有出气孔(704),所述出气孔(70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出气管(7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高效穿片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机构(7)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出气管(705)下表面的竖管(706),所述竖管(706)远离出气管(7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烘干箱(70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高效穿片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705)远离储水罐(7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热量收集盒(708),所述储水罐(703)的下表面开设有排水孔(709),所述排水孔(70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710),所述排水管(7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阀门(711)。
CN202123343109.XU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高效穿片换热器 Active CN2164098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43109.XU CN216409840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高效穿片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43109.XU CN216409840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高效穿片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09840U true CN216409840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86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43109.XU Active CN216409840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高效穿片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098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69590A (zh) 一种皂脚连续生产脂肪酸系统及其方法
CN205065770U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16409840U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高效穿片换热器
CN210292897U (zh) 一种饲料生产的蒸汽冷凝水热量回收利用系统
CN203240955U (zh) 用于热泵的胶球清洗装置
CN205031921U (zh) 汽提塔二次蒸汽的热能及溶剂回收系统
CN206267892U (zh) 汽轮发电机组蒸汽循环系统
CN209214139U (zh) 一种制冷系统液态冷媒热回收节能装置
CN209604217U (zh) 一种空压机
CN208419663U (zh) 一种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03907724U (zh) 一种利用蒸汽冷凝水预热生活热水系统
CN106517243A (zh) 一种高温氨气回收装置
CN205482473U (zh) 余热回收装置
CN101870502B (zh) 一种太空水处理蒸发系统
CN216482152U (zh) 蒸汽冷凝水回用系统
CN220541798U (zh) 一种低压乏汽和冷凝水热能高效利用系统
CN220564348U (zh) 一种热废水节能系统
CN209326427U (zh) 一种造纸高温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18563765U (zh) 一种低浓度瓦斯输送管路排水装置
CN213577454U (zh) 一种除氧器排氧门的乏汽回收装置
CN216745580U (zh) 一种焦化厂生产用的低阻力初冷器
CN204678301U (zh) 一种蒸汽再生节能系统
CN215295868U (zh) 一种新型凝结水回收装置
CN108825467A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107906587A (zh) 一种一体式承压水源供热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