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09462U - 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09462U
CN216409462U CN202121540549.1U CN202121540549U CN216409462U CN 216409462 U CN216409462 U CN 216409462U CN 202121540549 U CN202121540549 U CN 202121540549U CN 216409462 U CN216409462 U CN 2164094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door body
mounting
vertical beam
middle ver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4054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振兴
张�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4054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094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094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094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其中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包括门体,可枢转的设置于所述门体上的中竖梁,连接于所述门体和所述中竖梁之间的铰链组件,所述中竖梁和所述铰链组件之间具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中竖梁上的安装腔和与所述安装腔配合设置的盖体,所述铰链组件整体安装到所述安装腔内然后通过所述盖体固定于所述中竖梁上。其中制冷设备,包括箱体,还包括上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所述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上,所述中竖梁和所述箱体之间具有导向装置。如此设置,可以使中竖梁的拆装更加方便,整体结构简单,而且能够辅助中竖梁的翻转。

Description

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容积的制冷设备采用带有中竖梁的对开门方式来满足用户存放食物的需要。该制冷设备具有左右两个箱门,左右两个箱门关门后有缝隙,为了密封此缝隙,需要在其中一个冰箱门上安装一种能翻转的中竖梁。在箱门关闭时,中竖梁翻转至和箱门正面平行,箱门打开时,中竖梁翻转至与箱门的侧面平行和箱门的正面垂直。制冷设备和中竖梁之间还需要安装有引导中竖梁翻转的导向装置,导向装置包括安装在制冷设备上的导向槽和安装在中竖梁端部的导向块,导向块在导向槽运动直至中竖梁完全翻转,门体闭合。
但是,导向块在导向槽中运动的过程中会产生阻碍力导致中竖梁无法翻转到位从而导致门体关闭不严。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有一种辅助中竖梁翻转的装置,该装置使用压缩弹簧和两个设有配套的螺旋面的轴状件来实现中竖梁的翻转。但是,此设计存在以下缺陷,此种方式的中竖梁翻转装置结构复杂,不易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包括门体,可枢转的设置于所述门体上的中竖梁,连接于所述门体和所述中竖梁之间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竖梁和所述铰链组件之间具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中竖梁上的安装腔和与所述安装腔配合设置的盖体,所述铰链组件整体安装到所述安装腔内然后通过所述盖体固定于所述中竖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铰链组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门体的支座,设置于所述支座上的铰链轴,配合设置于所述铰链轴上的啮合结构和弹性元件,所述啮合结构具有沿圆周方向固定设置于所述铰链轴上的第一啮合件和与所述第一啮合件相配合设置的第二啮合件,所述弹性元件用于使所述第一啮合件和所述第二啮合件相向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座具有用于连接所述门体的安装部,连接于所述安装部的连接部,所述铰链轴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安装腔和所述盖体之间形成具有供所述连接部穿过且可供所述连接部相对所述盖体旋转一定角度的让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体上设有突出部,所述安装部朝向门体的一侧形成与所述突出部配合设置的装配槽、设置于所述装配槽顶部的限位板,所述装配槽向下开口设置,使得所述安装部通过所述装配槽向下扣持固定于所述突出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腔内设有与所述铰链轴相配合的第一轴座,所述第一轴座内部为半圆柱形空腔,所述盖体具有和所述第一轴座配合设置的第二轴座,所述铰链轴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轴座和所述第二轴座之间,所述第一轴座和所述第二轴座同时限制所述铰链轴的轴向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啮合件沿所述铰链轴轴向的外壁抵持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所述第二啮合件沿所述铰链轴圆周方向的外壁和所述容纳腔之间具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啮合件的沿所述铰链轴圆周方向的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具有自所述安装腔内壁进一步凹设的限位槽和自所述第二啮合件外壁突设并与所述限位槽配合设置的限位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具有沿横向突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的限位块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啮合件上的与所述限位块配合设置的限位面,所述限位面和所述限位块之间的配合面为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啮合件和所述盖体之间具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啮合件沿所述铰链轴圆周方向转动的第二限位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竖梁在所述安装腔的开口侧两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卡扣,所述盖体具有和所述第一卡扣配合设置的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扣持于所述第一卡扣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竖梁在所述安装腔的上下两端的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盖体的安装座,所述盖体具有和所述安装座配合设置的安装盖,所述安装座为中心具有第一安装孔的柱形体,所述安装盖内部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柱形体的空间和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同轴线的第二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铰链轴径向突出有止挡板,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止挡板和所述第一啮合件之间,所述第一啮合件中心有异形通孔,所述铰链轴具有与所述异形通孔相配合的异形轴,所述第二啮合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啮合件固定设置于所述铰链轴上,所述第二啮合件具有容纳腔和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与所述第一啮合件配合设置的啮合部,所述啮合部中心具有用于容纳所述铰链轴的通孔,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和所述啮合部的外壁之间具有相互配合的轴向导向结构,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啮合部和所述容纳腔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元件为压簧或者碟簧。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包括箱体,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上述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所述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上,所述中竖梁和所述箱体之间具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中竖梁上的第一导向件和设置于所述箱体上的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相接触时,所述弹性元件开始释放弹性势能直至所述中竖梁完全翻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使中竖梁的拆装更加方便,整体结构简单,而且能够辅助中竖梁的翻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图3是图2中支座的优选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支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让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铰链组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中第一啮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图10是图9中铰链组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啮合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图1至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整个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100,包括门体10,可枢转的设置于门体上的中竖梁20,连接于门体和中竖梁20之间的铰链组件30,中竖梁20和铰链组件30之间具有安装结构40,安装结构40包括设置于中竖梁20 上的安装腔41和与安装腔41配合设置的盖体42,铰链组件30整体安装到安装腔41内然后通过盖体42固定于中竖梁20上。
如此设置,可以实现将铰链组件30快速安装到中竖梁20上,然后将中竖梁20快速安装到门体10上,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同时易于拆卸,可靠性强。
中竖梁20具有本体21和安装在本体21上的盖板22。
本体21具有在门体10打开状态下和门体10外观面11相垂直的第一侧壁 23和在门体10打开状态下与门体10外观面相平行的第二侧壁24。
盖板垂直并相接与第二侧壁24,同时盖板和第一侧壁23平行。在门体10 关闭状态下,盖板与门体10抵持于门体10。
如图2所示,铰链组件30包括用于连接门体10的支座31,设置于支座31 上的铰链轴32,配合设置于铰链轴32上的啮合结构33和弹性元件34,啮合结构33具有沿圆周方向固定设置于铰链轴32上的第一啮合件35和与第一啮合件相配合设置的第二啮合件36,弹性元件34用于使第一啮合件和第二啮合件36 相向运动。
如图3所示,支座31具有用于连接门体10的安装部331,连接于安装部的连接部332。
优选的,门体10上设有突出部12,安装部331朝向门体10的一侧形成与突出部12配合设置的装配槽333、设置于所述装配槽333顶部的限位板334,装配槽333向下开口设置,使得安装部331通过所述装配槽333向下扣持固定于突出部12上。
突出部12为梯形导轨形状,其轨道方向和门体10的外观面11平行。装配槽333为和突出部12相配合的燕尾槽形状。
采用这种结构设计,可以实现快速的将中竖梁20安装到门体10上,结构简单,方便拆卸,可靠性强。
如图4所示,安装部331也可以是带有安装孔335的板状结构,安装部331 上均匀的设置有安装孔335,螺丝经过安装孔335将安装部331安装到门体10 上。
连接部332为整体呈矩形的杆件,上面设有加强筋。连接部332一端连接在安装部331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铰链轴32。安装腔41和盖体42之间形成具有供连接部332穿过且可供连接部332相对中竖梁20旋转一定角度的让位槽 25。
安装腔41设置在中竖梁20本体21内部。安装腔41位于第一侧壁23和第二侧壁24的拐角处,同时与第一侧壁23和第二侧壁24相接。安装腔41的开口朝向盖板22。
如图5所示,让位槽25具有形成在中竖梁20本体21上的第一让位槽251 和形成在盖体42上的第二让位槽252。
第一让位槽251设置于中竖梁20本体21上,位于安装腔41中部偏上的位置,由第一侧壁23和第二侧壁24向内部凹陷形成。
第二让位槽252与第一让位槽251相配合设置,与第一让位槽251构成一个半封闭型的空间。
铰链轴32为阶梯轴,具有和连接部332相连接中轴320,由中轴320上端面向上延伸而成的第二轴322,由中轴320下端面向下延伸而成的第二轴322,第二轴322上设置有啮合结构33和弹性元件34。
第一轴321的轴径小于中轴320,和中轴320之间形成有第一台阶面3210,第一台阶面3210抵持于容纳腔上,用于承接中竖梁20的重量并防止铰链轴32 向上运动。
第二轴322的轴径小于中轴320,第二轴322和中轴320之间形成第二台阶面3220,第二台阶面3220抵持于安装腔41上,用于防止铰链轴32向下运动。
优选的,支座31和第一轴321和中轴320均为尼龙材质,且是一个整体。第二轴322采用金属材质,第二轴322的端部通过注塑包裹在中轴320内。如此设置,可以提高铰链轴32的精度,从而保证中竖梁20旋转的稳定性,同时防止因金属过多导致凝霜现象。
安装腔41内设有与所述铰链轴32相配合的第一轴座411,第一轴座411 内部为半圆柱形空腔,盖体42具有和第一轴321座配合设置的第二轴座421,铰链轴32可转动设置于第一轴座411和第二轴座421之间,第一轴座411和第二轴座421同时限制铰链轴32的轴向位置。
第一轴座411的数量共有两个,分别用于容纳第一轴321和第二轴322。用于容纳第一轴321的第一轴座的下端面抵持于第一台阶面3210上;用于容纳第二轴322的第一轴座411的上端面与第二台阶面3220相接触。两个第一轴座 411分别位于让位槽25上下两个壁面上。与两个第一轴座411相对应,盖体42 上设置有两个与第一轴座411配合设置的第二轴座421。
采用这种结构设计,可以实现铰链轴32的稳固安装,简单方便,易于拆装,同时保证中竖梁20能够平稳旋转。
第二轴322径向突出有止挡板3221,止挡板3221的上端面和用于容纳第二轴322的第一轴座411和第二轴座421的下端面相接触。
弹性元件34抵持于止挡板3221的下端面,并位于止挡板3221和第一啮合件35之间。弹性元件34的最大形变量不小于第一啮合件35和第二啮合件36 的沿铰链轴32轴向的最大相对位移量。采用这种结构设计,能够防止铰链组件 30内部互相干涉,从而保证中竖梁20旋转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弹性元件34为碟簧。采用这种结构设计,使弹性元件34在提供足够的弹性力的同时,结构设计更加紧凑,从而减少对空间的占用。
第一啮合件35整体呈圆柱体形,中间设有异形通孔352。
第一啮合件35位于弹性元件34的下方,具有和弹性元件34相接触的抵持板351。抵持板351由第一啮合件35的上端沿径向延伸而成,抵持板351的外径不小于弹性元件34的外径。
异形通孔352形状为两端为圆弧中间为矩形的组合图形。第二轴322与第一啮合件35相配合的部位相配合的设有异形轴3222。采用这种结构设计,可以防止第一啮合件35沿铰链轴32的圆周方向发生转动,同时可以使第一啮合件35可以沿铰链轴32的上下移动。
如图8所示,第一啮合件35的下端面353突出有山形突起350。该山形突起350具有与下端面353平行的过渡面3503。
山形突起350与下端面353相接的两个侧面其中一个为工作面3501,另一个为自由面3502。工作面3501和自由面3502均为倾斜面。
工作面3501根据使用的需要确定相对于铰链轴32的轴向跨越特定的角度。
自由面3502为避让面,用于防止中竖梁20完全翻转后第一啮合件35与第二啮合件36之间产生干涉。
山形突起350的数量共两个,其中一个由另一个沿铰链轴32的轴向旋转 180度阵列而成。采用这种结构设计,能够使第一啮合件35和第二啮合件36 之间的啮合运动更加平稳,同时减少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延长啮合结构33的使用寿命。
第二啮合件36呈圆柱体形,中心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啮合件35的第一通孔361和用于容纳所述铰链轴32的第二通孔362。第一通孔361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362,第一通孔361和第二通孔362的交界为与第一啮合件35相配合的啮合面360。
啮合面360上形成有始终与第一啮合件35相接触的突起3600。与第一啮合件35相配合,突起3600的数量共有两个,其中一个是由另一个沿铰链轴32 的轴向旋转180度阵列而成。突起3600的与第一啮合件35相接触的表面为平滑过渡的曲面。
优选的,第一啮合件35和第二啮合件36的材质为聚甲醛(POM)或尼龙(PA)。该材质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刚性和自润滑性,采用这种材质,能够有效地减少摩擦,抵抗一定强度的冲击。
第二啮合件36固定设置于安装腔41内。第二啮合件36沿铰链轴32轴向的外壁抵持于安装腔41的内壁,第二啮合件36沿铰链轴32圆周方向的外壁和安装腔41之间具有第一限位结构37,第一限位结构37用于限制第二啮合件36 的沿铰链轴32圆周方向的转动。
第一限位结构37具有自安装腔41和第一侧面23相接触的内壁进一步凹设而成的限位槽412,自第二啮合件36外壁突设并与限位槽412配合设置的限位板363。
限位槽412的下端面和安装腔41下端的内壁处于同一平面。限位板363 的下端面和第二啮合件36的下端面处于同一平面。限位板363可以插入限位槽 412用于限制第二啮合件36沿铰链轴32圆周方向的转动和上下运动。
第一限位结构37还具有沿横向突设于安装腔41内的限位块413和设置于第二啮合件36上的与所述限位块413配合设置的限位面364,限位面364和限位块413之间的配合面为平面。
限位块413设置于安装腔41下端和第二侧面24相接触的内壁上,
第二啮合件36下端的外壁面沿第二通孔362的径向相内收缩成限位轴 365,限位面364设置于限位轴365的外壁上。
限位轴365和盖体42之间具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啮合件36沿铰链轴32 圆周方向转动的第二限位结构38。第二限位结构38具有设置于限位轴外壁上的第二限位面366和设置于盖体42上和第二限位面366配合设置的第二限位块 422,第二限位面366和第二限位块422之间的配合面为平面。
中竖梁20在位于安装腔41开口侧与第二侧壁24所在侧的两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卡扣414,盖体42具有和第一卡扣配合设置的第二卡扣424,第二卡扣424 扣持于第一卡扣414上。
中竖梁20在安装腔41的上下两端的形成有用于安装盖体42的安装座415,盖体42具有和安装座配合设置的安装盖425,安装座415为中心具有第一安装孔4151的柱形体,安装内部具有用于容纳柱形体的空间和与所述第一安装孔 4151同轴线的第二安装孔5251。
该铰链组件30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门体10打开时,中竖梁20由翻转状态旋转至原始状态,中竖梁20带动第二啮合件36在铰链轴32上转动,第二啮合件36相对第一啮合件35旋转运动,第二啮合件36上的突起3600从第一啮合件35的工作面3501滑动到过渡面3503,从而推动第一啮合件35向上运动,第一啮合件35向上挤压弹性元件 34,弹性元件34发生弹性形变并蓄能;
当门体10关闭时,中竖梁20由原始状态旋转至翻转状态,第二啮合件36 上的突起3600从过渡面3503运动到工作面3501,并处于工作面3501上时,弹性元件34释放弹性势能,推动第一啮合件35的向下运动,第一啮合件35 推动突起3600在工作面3501上滑动,从而驱使第二啮合件36在铰链轴32上转动,从而驱使中竖梁20的翻转。
图9至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
第二种实施方式和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区别仅在于啮合结构33和弹性元件 34不同,其余结构设计和第一种实施方式均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9所示,第一啮合件35固定设置于铰链轴32上,第二啮合件36具有容纳腔368和设置于容纳腔368内与第一啮合件35配合设置的啮合部367,啮合部367中心具有用于容纳铰链轴32的通孔3671,容纳腔368的内壁和所述啮合部367的外壁之间具有相互配合的轴向导向结构369,弹性元件34设置于啮合部367和容纳腔368之间。
第一啮合件35固定设置于铰链轴32上,位于止挡板3221的下方,与铰链轴32为一体式结构。第一啮合件35下端面353突出有山形突起350,该山形突350起上表面为平滑曲面。
山形突起350的数量共两个,其中一个由另一个沿铰链轴32的轴向旋转 180度阵列而成。采用这种结构设计,能够使第一啮合件35和第二啮合件36 之间的啮合运动更加平稳,同时减少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延长铰链组件30的使用寿命。
如图11所示,啮合部367的中间具有通孔,用于容纳铰链轴32。啮合部 367的上端面具有与第一啮合件35相配合的啮合面3670。啮合面具有突出部 3671和凹陷部3672。突出部3671的顶面和凹陷部3672的底面均平行于的第一啮合件35的下端面353。
突出部3671和凹陷部3672的数量均为两个,其中一个由另一个沿铰链轴 32的轴向旋转180度阵列而成。
突出部3671和凹陷部3672交接面其中一个为工作面3673,另一个为自由面3674。工作面3673和自由面3674均为平滑过渡的曲面。
工作面3673根据使用的需要相对于铰链轴32的轴向跨越特定的角度。
自由面3674为避让面,用于防止中竖梁20翻转后第一啮合件35与第二啮合件36之间产生干涉。
容纳腔368内壁上沿铰链轴32的轴向设有限位槽3682。限位槽3682的数量共有三个,均匀的布置在容纳腔368的内壁上。
啮合部367的外壁上具有与限位槽3682相配合的限位柱3672。限位柱3672 可以插入限位槽3682内,并沿限位槽3682上下滑动。采用这种结构设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容纳腔368的上端与止挡板3221相接触,下端面抵持于安装腔41下端的内壁,用于限制第二啮合件36的上下移动。
容纳腔368沿铰链轴32圆周方向的外壁和安装腔41之间具有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用于限制第二啮合件36的沿铰链轴32圆周方向的转动。
第一限位结构具有自安装腔41和第一侧面相接触的内壁进一步凹设而成的限位槽412,自容纳腔368外壁突设并与限位槽412配合设置的限位板363。
限位槽412的下端面和安装腔41下端的内壁处于同一平面。限位板363 的下端面和第二啮合件36的下端面处于同一平面。限位板363可以插入限位槽 412用于限制第二啮合件36沿铰链轴32圆周方向的转动和上下运动。
第一限位结构还具有设置于安装腔41与第二侧壁24相接触的内壁的第一限位面416和设置于容纳腔368外壁和第一限位面416相接触的第二限位面3683,第一限位面416和第二限位面3683之间的配合面为平面。
弹性元件34设置于容纳腔368内,位于啮合部367的下方并与安装腔41 下端的内壁相接触。
弹性元件34的最大形变量不小于第一啮合件35和第二啮合件36的沿铰链轴32轴向的最大相对位移量。采用这种结构设计,能够防止铰链组件30内部互相干涉,从而保证中竖梁20旋转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弹性元件34为压簧。采用这种结构设计,使弹性元件34在提供足够的弹性力的同时,结构设计更加紧凑,从而减少对空间的占用。
该弹性啮合闭门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门体10打开时,中竖梁20由翻转状态旋转至原始状态,门体10转动带动容纳腔368的转动,容纳腔368带动啮合部367相对于第一啮合件35转动,第一啮合件35的山形突起350从凹陷部3672经工作面3673滑动至突出部 3671,推动啮合部367向下运动,啮合部367向下挤压弹性元件34,弹性元件 34发生弹性形变并蓄能;
当门体10关闭时,中竖梁20由原始状态旋转至翻转状态,第一啮合件35 的山形突起350从突出部3671运动到工作面3673上,弹性元件34释放弹性势能,推动啮合部367向下运动,工作面3673挤压山形突起350,山形突起350 产生反作用力驱使啮合部367在铰链轴32上转动,从而驱使门体10闭合。
图12至图13示出了一种制冷设备200。
如图12所示,制冷设备200包括箱体210,制冷设备200还包括上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100,所述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100设置于所述箱体210上,所述中竖梁20和所述箱体210之间具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中竖梁20上的第一导向件221和设置于所述箱体210上的第二导向件222。
第一导向件221为设置于中竖梁20端部的导向块,第二导向件222为设置于箱体210上和第一导向件221配合设置的导向槽。当门体10关闭到一定角度时,导向块进入导向槽内,在导向槽内运动,从而起到引导中竖梁20翻转的作用。
当门体10关闭到第一导向件221和第二导向件222相接触时,中竖梁20 开始翻转,铰链组件30中的弹性元件34开始释放弹性势能直至中竖梁20完全翻转。
如此设置,铰链组件30可以辅助中竖梁20克服导向装置之间产生的阻碍中竖梁20反转的力,实现中竖梁20的完全翻转,从而保证门体10完全闭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中竖梁翻转装置结构复杂,不易安装的问题。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此设置,可以实现将铰链组件30快速安装到中竖梁20上,然后将中竖梁20快速安装到门体10上,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同时易于拆卸,可靠性强。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包括门体,可枢转的设置于所述门体上的中竖梁,连接于所述门体和所述中竖梁之间的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竖梁和所述铰链组件之间具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中竖梁上的安装腔和与所述安装腔配合设置的盖体,所述铰链组件整体安装到所述安装腔内然后通过所述盖体固定于所述中竖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组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门体的支座,设置于所述支座上的铰链轴,配合设置于所述铰链轴上的啮合结构和弹性元件,所述啮合结构具有沿圆周方向固定设置于所述铰链轴上的第一啮合件和与所述第一啮合件相配合设置的第二啮合件,所述弹性元件用于使所述第一啮合件和所述第二啮合件相向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具有用于连接所述门体的安装部,连接于所述安装部的连接部,所述铰链轴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安装腔和所述盖体之间形成具有供所述连接部穿过且可供所述连接部相对所述盖体旋转一定角度的让位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上设有突出部,所述安装部朝向门体的一侧形成与所述突出部配合设置的装配槽、设置于所述装配槽顶部的限位板,所述装配槽向下开口设置,使得所述安装部通过所述装配槽向下扣持固定于所述突出部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内设有与所述铰链轴相配合的第一轴座,所述第一轴座内部为半圆柱形空腔,所述盖体具有和所述第一轴座配合设置的第二轴座,所述铰链轴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轴座和所述第二轴座之间,所述第一轴座和所述第二轴座同时限制所述铰链轴的轴向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啮合件沿所述铰链轴轴向的外壁抵持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所述第二啮合件沿所述铰链轴圆周方向的外壁和所述安装腔之间具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啮合件的沿所述铰链轴圆周方向的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具有自所述安装腔内壁进一步凹设的限位槽和自所述第二啮合件外壁突设并与所述限位槽配合设置的限位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具有沿横向突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的限位块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啮合件上的与所述限位块配合设置的限位面,所述限位面和所述限位块之间的配合面为平面。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啮合件和所述盖体之间具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啮合件沿所述铰链轴圆周方向转动的第二限位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竖梁在所述安装腔的开口侧两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卡扣,所述盖体具有和所述第一卡扣配合设置的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扣持于所述第一卡扣上。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竖梁在所述安装腔的上下两端的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盖体的安装座,所述盖体具有和所述安装座配合设置的安装盖,所述安装座为中心具有第一安装孔的柱形体,所述安装盖内部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柱形体的空间和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同轴线的第二安装孔。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轴径向突出有止挡板,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止挡板和所述第一啮合件之间,所述第一啮合件中心有异形通孔,所述铰链轴具有与所述异形通孔相配合的异形轴,所述第二啮合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啮合件固定设置于所述铰链轴上,所述第二啮合件具有容纳腔和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与所述第一啮合件配合设置的啮合部,所述啮合部中心具有用于容纳所述铰链轴的通孔,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和所述啮合部的外壁之间具有相互配合的轴向导向结构,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啮合部和所述容纳腔之间。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压簧或者碟簧。
15.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权利要求2-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所述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设置于所述箱体上,所述中竖梁和所述箱体之间具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中竖梁上的第一导向件和设置于所述箱体上的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相接触时,所述弹性元件开始释放弹性势能直至所述中竖梁完全翻转。
CN202121540549.1U 2021-07-07 2021-07-07 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Active CN2164094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40549.1U CN216409462U (zh) 2021-07-07 2021-07-07 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40549.1U CN216409462U (zh) 2021-07-07 2021-07-07 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09462U true CN216409462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81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40549.1U Active CN216409462U (zh) 2021-07-07 2021-07-07 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0946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3741A1 (zh) * 2021-06-30 2023-01-05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用于冰箱门体的竖梁组件及冰箱
WO2024068423A1 (en) * 2022-09-30 2024-04-04 BSH Hausgeräte GmbH A multi-door cooling device comprising a vertical door ba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3741A1 (zh) * 2021-06-30 2023-01-05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用于冰箱门体的竖梁组件及冰箱
WO2024068423A1 (en) * 2022-09-30 2024-04-04 BSH Hausgeräte GmbH A multi-door cooling device comprising a vertical door ba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409462U (zh) 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US9482041B2 (en) Door actuator
CN111503967B (zh) 一种冰箱
CN110080643B (zh) 铰链及具有该铰链的家居装置
CN203515082U (zh) 用于冰箱的铰链装置
CN115597294A (zh) 用于制冷设备的门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110821324A (zh) 一种冷柜
KR100307805B1 (ko) 덮개부재의 개폐구조
CN211500202U (zh) 车门、车门锁及控制机构
CN216110258U (zh) 闭门装置及具有其的冰箱
CN216406501U (zh) 闭门装置及具有其的冰箱
CN219387534U (zh) 可换向锁体
CN115596307A (zh) 闭门装置及具有其的冰箱
CN115596308A (zh) 闭门装置及具有其的冰箱
CN215930231U (zh) 冰箱及其开关门机构
KR100518689B1 (ko) 터치 스위치 및 터치 스위치를 구비한 냉장고
CN112211517B (zh) 一种冰箱
CN113606832A (zh) 冰箱及其开关门机构
CN109708395B (zh) 离合自动开门装置及冰箱
CN110886559A (zh) 车门、车门锁及控制机构
CN220624360U (zh) 一种隐藏式扣手结构及移动空调
CN214740652U (zh) 一种具有缓冲定位关闭的铰链
CN218347161U (zh) 铰链组件及具有其的冰箱
CN219509473U (zh) 一种开门器
CN115682520A (zh) 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