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06295U - 收叠式车顶及地面方舱 - Google Patents

收叠式车顶及地面方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06295U
CN216406295U CN202122700518.4U CN202122700518U CN216406295U CN 216406295 U CN216406295 U CN 216406295U CN 202122700518 U CN202122700518 U CN 202122700518U CN 216406295 U CN216406295 U CN 2164062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late
shelter
roof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0051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明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Huaqi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Huaqi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Huaqi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Huaqi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0051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062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062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062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复合材料轻量化结构的收叠式车顶及地面方舱,包括底座、翻盖,底座的一边与翻盖的一边形成铰接,底座上方铰接有前板、左侧板、右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围绕各自铰接处翻转,对顶板形成支撑,或朝向底座上方翻转进行收叠;前板围绕其与底座的铰接处转动成竖向布置,或前板朝向底座上方翻转进行收叠;在翻盖、顶板、前板、左侧板、右侧板翻出后,底座的上方、翻盖的内侧、顶板的内侧、左侧板的内侧、右侧板的内侧、前板的内侧之间围合而成舱的内部空间;在顶板、前板、左侧板、右侧板收叠后,翻盖与底座之间形成的收纳空间,将顶板、前板、左侧板、右侧板进行收纳。

Description

收叠式车顶及地面方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式户外露营方舱,具体涉及收叠式车顶及地面方舱。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自驾游,户外露营,家庭野餐,沙滩休闲等户外活动不再是遥不可及,帐篷作为传统户外活动的必备品也是不断跟新换代,但无论如何变换款式及收叠方式帐篷的本质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保温性,隔音性,安全性无法保证。随着人们对户外出行质量要求的提高,很多方舱类户外活动产品应运而生,但都无法形成产业化,主要是设计不合理,不符合法规,材料无法满足设计结构要求等原因,没有形成新的概念。其中最关键的是折叠干涉,无法密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打开、收叠,质量轻,占用空间少的收叠式车顶及地面方舱。
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收叠式车载方舱,包括底座、翻盖,底座的一边与翻盖的一边形成铰接,翻盖围绕铰接处转动对底座形成封盖,或翻盖围绕铰接处转动到底座的一侧,竖向布置于底座上方;
翻盖上铰接有翻转到底座上方,形成方舱顶部,或翻转到翻盖内侧,形成收叠的顶板;
底座上方铰接有前板、左侧板、右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围绕各自铰接处翻转,对顶板形成支撑,或朝向底座上方翻转进行收叠;
前板围绕其与底座的铰接处转动成竖向布置,或前板朝向底座上方翻转进行收叠;
在前板上安装有门;
在翻盖、顶板、前板、左侧板、右侧板翻出后,底座的上方、翻盖的内侧、顶板的内侧、左侧板的内侧、右侧板的内侧、前板的内侧之间围合而成帐篷的内部空间;
在顶板、前板、左侧板、右侧板收叠后,翻盖与底座之间形成的收纳空间,将顶板、前板、左侧板、右侧板进行收纳。
本申请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底座的上方一侧固定设置有对左侧板向外翻出形成挡位的左挡位部件。
本申请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底座的上方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对右侧板向外翻出形成挡位的右挡位部件。
本申请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左侧板或/和右侧板上装配有窗户。
本申请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底座和/或翻盖和/或顶板和/或前板和/或左侧板和/或右侧板选用轻量化复合板材。
本申请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底座与翻盖之间,左侧板与底座之间,右侧板与底座之间,翻盖与顶板之间分别设置有阻尼器。
本申请中的一种实施方式:顶板翻出形成方舱顶部时,顶板为倾斜状态,有利于排雨及提升内部空间。
本申请中的一种实施方式:顶板与左侧板之间,顶板与右侧板之间,左侧板与翻盖之间,右侧板与翻盖之间,左侧板与前板之间,右侧板与前板之间,前板与顶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件,保证方舱的防雨性。
本申请中的一种实施方式:翻盖包括翻盖本体,和固定翻盖本体外周的翻盖边框,在帐篷收叠状态时,翻盖边框将底座外周包围在其中。
本申请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底座、左侧板、右侧板、前板、顶板均可以采用本体加边框的结构形式;所述边框为轻质金属边框。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将翻盖打开,翻盖相对于底座呈竖向状态,然后将铰接于翻盖内侧的顶板向外翻出,再依次将左侧板、右侧板、前板翻出呈竖向状态,这样在翻盖内侧、顶板内侧、左侧板内侧、右侧板内侧、前板内侧之间形成方舱的内部空间,使用者可以通过打开门,进入方舱内部空间;而在需要将方舱进行收叠时,则需按照打开时的步骤,相反操作即可。通过对方舱结构的优化改进,提升方舱的打开、收叠的便利性,且收叠后的方舱占用空间少,满足车顶载物法规要求。
本申请的方舱具有质量轻,体积小(收叠后),具有良好的保温及隔音效果,超强的安全性,户外露营不再担心虫蚁及动物的侵扰。方舱结构设计使得方舱撑起与收叠方便快捷,方舱撑起使用阻尼器(液压气弹簧)助力或类似助力方式,一个普通女士在一分钟内可以独立完成撑起及收叠,完全撑起只需要半分钟。
本申请的方舱撑起后具有结构稳定,阻尼器(液压气弹簧)及铰链设计使得板块与板块自锁形成紧固的方厢结构,同时底部和上部设有防雨换气口,换气口内部设有可更换的防尘过滤网使得方舱内在前后窗户关闭的情况下保持空气新鲜。宽敞的空间可以轻松容纳两个成年人休息。
本申请的方舱收叠后底部设计预留了足够的空间,以满足软垫及床上用品所需空间,使用收叠时无需将软垫及床上用品拿出来,方舱收叠后完全密封以免内部物品受潮等。
本申请的方舱整体重量与一个普通成年男士的体重先当,两个成人可以轻易搬运。
本申请的方舱可固定安装在普通乘用汽车的车顶行李架上配备通用行李架卡紧装置,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符合法规要求。可在车顶撑开直接使用,行李架需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否则需要加装较高承载重量的行李架。使用时搭配一个标准可伸缩直梯即可。
本申请的方舱可以在地面使用,方舱配备快速拆装户外脚轮可以在相对平坦的地面及草地拖行至宿营地点撑开使用,可以用于户外餐桌及野餐平台,观景休息平台等,无需担心虫蚁骚扰。
本申请的方舱相同的结构设计可以延伸到医疗方舱,应急方舱,营房等领域。
本申请的方舱采用的结构设计及选材,使其成本与高端布帐篷相当;且避免了传统帐篷的弊端,具有卓越的性价比。
本申请的方舱,提升方舱的打开、收叠的便利性和可靠性,且收叠后的方舱占用空间少,尺寸重量及形状满足乘用车顶载物的法规要求,与传统车顶帐篷相比,具有良好的保温隔音效果,提高使用舒适度及安全性,满足时尚美观的要求。同时也可以用于地面,与传统帐篷相比,具有良好的保温隔音效果,提高使用舒适度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的主体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收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底座具有万向轮时收叠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轻量化复合板材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边框与板块本体结合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101为底座,102为翻盖,103为顶板,104为前板,105为左侧板,106为右侧板,107为门,108为左挡位部件,109为右挡位部件,110为窗户,111为阻尼器,112为翻盖本体,113为翻盖边框,114为外表面涂层,115为纤维增强复合层,116为芯材,117为内表面,118为光伏发电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8示出本申请结构示意图,收叠式车载方舱,包括底座101、翻盖102,底座101通过常规方式安装于车辆的顶部,安装到车顶上后,底座101呈水平方式布置,以作为方舱的底部支持。底座101的一边与翻盖102的一边底部通过铰链形成铰接,翻盖102与底座101的动作,可形成两种状态,一种状态为:翻盖102围绕铰接处转动对底座101形成封盖,即翻盖102转动到底座101的上方,与底座101呈平行状态,翻盖102则对底座101能够形成封盖状态,另一种状态:翻盖102围绕铰接处转动到底座101的一侧,竖向布置于底座101上方,即翻盖102形成打开状态,以便于后续将方舱的其他部件翻出。
翻盖102内侧的上部通过铰接件铰接有翻转到底座101上方,形成方舱顶部,或翻转到翻盖102内侧与翻盖102内侧基本贴合,形成收叠状态的顶板103;即方舱处于收叠状态时,顶板103贴合在翻盖102的内侧,方舱处于打开状态时,顶板103向外翻转,作为方舱的顶部。
底座101上方铰接有前板104、左侧板105、右侧板106;前板104铰接于底座101上方的前方,左侧板105铰接于底座101上方的左边,右侧板106铰接于底座101上方的右边;左侧板105、右侧板106围绕各自铰接处翻转为竖向状态,对顶板103形成支撑,即左侧板105的顶部、右侧板106的顶部分别对顶板103的下方两侧形成支撑;在方舱处于收叠状态时,左侧板105、右侧板106围绕各自铰接处翻转为水平状态,贴合于底座101上方,以便于收纳。
而在方舱打开状态时,前板104围绕其与底座101的铰接处转动成竖向布置,对顶板103的前方形成支撑;当方舱处于收叠状态时,前板104朝向底座101上方翻转成水平状态,以进行收叠;在前板104上安装有门107。
在翻盖102、顶板103、前板104、左侧板105、右侧板106翻出后,底座101的上方、翻盖102的内侧、顶板103的内侧、左侧板105的内侧、右侧板106的内侧、前板104的内侧之间围合而成方舱的内部空间,即帐篷处于使用状态时。在顶板103、前板104、左侧板105、右侧板106收叠后,翻盖102与底座101之间形成的收纳空间,将顶板103、前板104、左侧板105、右侧板106进行收纳,此状态为方舱的收纳状态,收叠后的高度不超过仅为翻盖102加上底座101的厚度,符合车顶载物法规要求。
在底座101的上方一侧固定设置有对左侧板105向外翻出形成挡位的左挡位部件108,即在左侧板105向外翻出呈竖向状态时,左挡位部件则阻挡左侧板105继续向外翻转;同样,在底座101的上方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对右侧板106向外翻出形成挡位的右挡位部件109。即在右侧板106向外翻出呈竖向状态时,右挡位部件则阻挡右侧板106继续向外翻转。
为了增强方舱内部的通风与亮度,在左侧板105或/和右侧板106上装配有窗户110。
本申请中的底座101和/或翻盖102和/或顶板103和/或前板104和/或左侧板105和/或右侧板106选用轻量化复合板材。复合板材具有保温隔热、隔音降噪、轻量化节能、承重能力强的优势,以此来提升方舱的保温隔热、隔音降噪、轻量化节能、承重能力的能力。如图7轻量化复合板材可以选用高强度轻量化三明治结构,三明治板材外蒙皮为纤维增强复合层115(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上超强耐候性的外表面涂层114,芯材116为高压缩模量轻质发泡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隔音效果及良好的结构强度,内表面117为轻型木质片材或其他轻质环保材料,具有美观,舒适,无异味等特点,复合后的三明治板具有强度高,抗冲击性强,质量轻,保温隔音,外部优良的耐候性,内部环保舒适等特点。
为了在收纳方舱和打开方舱的便利性,在底座101与翻盖102之间,左侧板105与底座101之间,右侧板106与底座101之间,翻盖102与顶板103之间分别设置有阻尼器111。同时通过阻尼器的布置,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增强方舱打开使用状态时的整体强度。
顶板103翻出形成方舱顶部时,顶板103为倾斜状态。在落雨天气,使用方舱时,雨水能够通过倾斜的顶板103°流下。
本申请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方舱的密封性能,在顶板103与左侧板105之间,顶板103与右侧板106之间,左侧板105与翻盖102之间,右侧板106与翻盖102之间,左侧板105与前板104之间,右侧板106与前板104之间,前板104与顶板103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件。通过密封件的布置,一是能够隔音降噪,二是能够方舱的防护功能;密封件采用密封条,板块接触面装有密封条使得方舱具有防雨密封功能。
翻盖102包括翻盖本体112,和固定翻盖本体外周的翻盖边框113,在方舱收叠状态时,翻盖边框114将底座101外周包围在其中。从而收叠后的方舱高度,不高于翻盖102与底座101加起来的厚度。
本申请中的底座101、左侧板105、右侧板106、前板104、顶板103均可以采用本体加边框的结构形式;边框为轻质金属边框。方舱板块边框选用轻质金属材料如铝镁合金或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等,边框型材与各板块本体为胶连和铆接相结合,坚固可靠.经过多次的设计改良及FEA仿真分析,加上多次模具制造及产品试装,形成了独特的断面结构设计如图8,使得边框质量轻强度高,满足方舱频繁收叠及恶劣气候条件下使用的需求。
本申请中的方舱顶板上设有光伏发电板118,方舱内还可安装LED照明及开关,舱内配备锂电池充电宝蓄能。
本申请中方舱内设有隐藏式挂钩,顶棚弹内面安装收纳网,可以收纳衣物等。
如图6,本申请中方舱底座四角处均设置万向轮(万向轮或刹车万向轮)。设置万向轮方便方舱的移动。
本申请使用过程:将翻盖102打开,翻盖102相对于底座101呈竖向状态,然后将铰接于翻盖102内侧的顶板103向外翻出,再依次将左侧板105、右侧板106、前板104翻出呈竖向状态,这样在翻盖102内侧、顶板103内侧、左侧板105内侧、右侧板106内侧、前板104内侧之间形成方舱的内部空间,使用者可以通过打开门107,进入方舱内部空间;而在需要将方舱进行收叠时,则需按照打开时的步骤,相反操作即可;本结构的方舱在打开、收叠时均十分便利,且收叠后的占用空间少,满足车顶载物的法规要求。

Claims (10)

1.收叠式车顶及地面方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翻盖,底座的一边与翻盖的一边形成铰接,翻盖围绕铰接处转动对底座形成封盖,或翻盖围绕铰接处转动到底座的一侧,竖向布置于底座上方;
翻盖上铰接有翻转到底座上方,形成帐篷顶部,或翻转到翻盖内侧,形成收叠的顶板;
底座上方铰接有前板、左侧板、右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围绕各自铰接处翻转,对顶板形成支撑,或朝向底座上方翻转进行收叠;
前板围绕其与底座的铰接处转动成竖向布置,或前板朝向底座上方翻转进行收叠;
在前板上安装有门;
在翻盖、顶板、前板、左侧板、右侧板翻出后,底座的上方、翻盖的内侧、顶板的内侧、左侧板的内侧、右侧板的内侧、前板的内侧之间围合而成方舱的内部空间;
在顶板、前板、左侧板、右侧板收叠后,翻盖与底座之间形成的收纳空间,将顶板、前板、左侧板、右侧板进行收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叠式车顶及地面方舱,其特征在于,在底座的上方一侧固定设置有对左侧板向外翻出形成挡位的左挡位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收叠式车顶及地面方舱,其特征在于,在底座的上方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对右侧板向外翻出形成挡位的右挡位部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叠式车顶及地面方舱,其特征在于,在左侧板或/和右侧板上装配有窗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叠式车顶及地面方舱,其特征在于,底座和/或翻盖和/或顶板和/或前板和/或左侧板和/或右侧板选用房车复合板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叠式车顶及地面方舱,其特征在于,在底座与翻盖之间,左侧板与底座之间,右侧板与底座之间,翻盖与顶板之间分别设置有阻尼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叠式车顶及地面方舱,其特征在于,顶板翻出形成方舱顶部时,顶板为倾斜状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叠式车顶及地面方舱,其特征在于,顶板与左侧板之间,顶板与右侧板之间,左侧板与翻盖之间,右侧板与翻盖之间,左侧板与前板之间,右侧板与前板之间,前板与顶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叠式车顶及地面方舱,其特征在于,翻盖包括翻盖本体,和固定翻盖本体外周的翻盖边框,在帐篷收叠状态时,翻盖边框将底座外周包围在其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叠式车顶及地面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左侧板、右侧板、前板、顶板均可以采用本体加边框的结构形式;所述边框为轻质金属边框。
CN202122700518.4U 2021-11-05 2021-11-05 收叠式车顶及地面方舱 Active CN2164062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0518.4U CN216406295U (zh) 2021-11-05 2021-11-05 收叠式车顶及地面方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0518.4U CN216406295U (zh) 2021-11-05 2021-11-05 收叠式车顶及地面方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06295U true CN216406295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98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00518.4U Active CN216406295U (zh) 2021-11-05 2021-11-05 收叠式车顶及地面方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062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4080756A1 (ja) キャンピングカー
US11584289B2 (en) Tent for vehicle and vehicle including the same
US2225993A (en) Trailer
CA2317348C (en) Two piece camper attachment
US4222604A (en) Caravan or campervan construction
US3351373A (en) Habitable vehicle
CN216406295U (zh) 收叠式车顶及地面方舱
US5961176A (en) Motor home with collapsible body
CN114135121A (zh) 收叠式车顶及地面方舱
US3259422A (en) Sleeper unit for station wagons and the like
US5788319A (en) Camping unit for pick-up trucks, vans, boats and the like
CN104477102A (zh) 一种可接帐篷的多功能车顶行李箱
US3823974A (en) Folding camper
CN204236357U (zh) 一种可接帐篷的多功能车顶行李箱
US20210122285A1 (en) Truck mattress and cover
CN214647888U (zh) 一种可升降房车保温顶盖结构及升顶结构
CN207550044U (zh) 一种前翻隐藏式越野露营折叠帐篷拖车
CN207072285U (zh) 可装置于货车或拖车的露营屋结构
CN217730319U (zh) 皮卡旅行拓展卧舱
CN220096233U (zh) 一种皮卡车载露营装置
WO2007140697A1 (en) A pickup truck
CN218150155U (zh) 一种自动车顶帐篷
CN215055939U (zh) 带车边篷的折叠车顶帐篷
CN215671438U (zh) 一种汽车用随车车顶帐篷
US2475928A (en) Camp trail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