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04950U - 一种应用于大坝生态绿道项目的透水混凝土施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大坝生态绿道项目的透水混凝土施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04950U
CN216404950U CN202122547043.XU CN202122547043U CN216404950U CN 216404950 U CN216404950 U CN 216404950U CN 202122547043 U CN202122547043 U CN 202122547043U CN 216404950 U CN216404950 U CN 2164049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
foundation
stone
green
concrete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4704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凡
陈佳棋
何春丹
王明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Ruimei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Ruimei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Ruimei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Ruimei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4704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049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049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049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大坝生态绿道项目的透水混凝土施工结构,包括坝体以及设置在坝体顶部的绿道结构,所述绿道结构包括有依次由上而下设置的混凝土透水面层、透水混凝土基层和底基层级配碎石层,所述坝体包括有黏土心墙、卵石透水地基和砂壤土坝壳地基,所述黏土心墙设置在绿道结构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的大部分雨水会从内侧的草皮护坡上流到浆砌石排水沟中排走,或者向外排入到河流中,小部分雨水在经过绿道结构时,会透过混凝土透水面层、透水混凝土基层和底基层级配碎石层排入到坝体的卵石地基和砂壤土坝壳地基中,卵石地基和砂壤土坝壳地基因为结构特性无法蓄水,经过地面线和大坝清基线直接排入地下。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大坝生态绿道项目的透水混凝土施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坝施工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大坝生态绿道项目的透水混凝土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大坝生态绿道又称为大坝廊道,是大坝顶部供行人通行的道路,传统的大坝绿道以及大坝本体的施工结构都较为简单,大坝生态绿道和大坝本体的透水性较差,雨水会积存在大坝本体表面内部,无法渗透到地下土壤中,大坝绿道与大坝本体整理强度不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应用于大坝生态绿道项目的透水混凝土施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应用于大坝生态绿道项目的透水混凝土施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坝生态绿道和大坝本体的透水性较差,雨水会积存在大坝本体表面内部,无法渗透到地下土壤中,大坝绿道与大坝本体整理强度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应用于大坝生态绿道项目的透水混凝土施工结构,包括坝体以及设置在坝体顶部的绿道结构,所述绿道结构包括有依次由上而下设置的混凝土透水面层、透水混凝土基层和底基层级配碎石层,所述坝体包括有黏土心墙、卵石透水地基和砂壤土坝壳地基,所述黏土心墙设置在绿道结构的正下方,且所述黏土心墙的两侧向外倾斜呈锥形结构,所述卵石透水地基设置在黏土心墙的两侧,所述砂壤土坝壳地基设置在卵石透水地基的外侧,所述卵石透水地基和砂壤土坝壳地基都呈向外的斜面结构。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绿道结构的内侧设置有路沿石,所述绿道结构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基墩,所述防护基墩的底部通过混凝土基础装配在黏土心墙上。
进一步改进在于:外侧所述砂壤土坝壳地基的表面由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土工布、石子反滤层和干砌块石护坡。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石子反滤层的层厚为15mm,所述干砌块石护坡的层厚为200mm。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坝体的外侧设置有浆砌石齿墙,所述土工布、石子反滤层和干砌块石护坡的下端与浆砌石齿墙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坝体内侧的砂壤土坝壳地基的表面设置有草皮护坡,所述草皮护坡的下端设置有浆砌石排水沟。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卵石透水地基的底部为地面线,所述地面线向内延伸至浆砌石排水沟的表面,所述地面线的下方为大坝清基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应用于大坝生态绿道项目的透水混凝土施工结构包括在坝体上设置有绿道结构,绿道结构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混凝土透水面层、透水混凝土基层和底基层级配碎石层、坝体的中心位置处为基础的黏土心墙,向外依次设置有卵石地基和砂壤土坝壳地基,大部分雨水会从内侧的草皮护坡上流到浆砌石排水沟中排走,或者向外排入到河流中,小部分雨水在经过绿道结构时,会透过混凝土透水面层、透水混凝土基层和底基层级配碎石层排入到坝体的卵石地基和砂壤土坝壳地基中,卵石地基和砂壤土坝壳地基因为结构特性无法蓄水,经过地面线和大坝清基线直接排入地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绿道结构图。
其中:1、坝体;2、绿道结构;3、路沿石;4、防护基墩;5、土工布;6、石子反滤层;7、干砌块石护坡;8、浆砌石齿墙;9、草皮护坡;10、浆砌石排水沟;11、黏土心墙;12、卵石透水地基;13、砂壤土坝壳地基;14、地面线;15、大坝清基线;21、混凝土透水面层;22、透水混凝土基层;23、底基层级配碎石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根据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大坝生态绿道项目的透水混凝土施工结构,包括坝体1以及设置在坝体1顶部的绿道结构2,所述绿道结构2包括有依次由上而下设置的混凝土透水面层21、透水混凝土基层22和底基层级配碎石层23,混凝土透水面层21的作用在于透水,透水混凝土基层22的作用在于渗水、承载地表径流、让水净化的功能,底基层级配碎石层23的作用在于增强强度,同时兼顾防排水功能,所述坝体1包括有黏土心墙11、卵石透水地基12和砂壤土坝壳地基13,所述黏土心墙11设置在绿道结构2的正下方,且所述黏土心墙11的两侧向外倾斜呈锥形结构,黏土心墙(clay core wall),是以黏性土料作成的土石坝中央防渗体。常用黏土、壤土等材料筑成,要求其渗透系数只相当于坝壳材料渗透系数的1/1000以下,且不大于10-5cm/s,其厚度取决于士壤的允许渗透坡降,约为作用水头的1/8~1/4,且不小于3m,过厚对稳定与施工不利,过薄不利于防裂与抗震,所述卵石透水地基12设置在黏土心墙11的两侧,所述砂壤土坝壳地基13设置在卵石透水地基12的外侧,所述卵石透水地基12和砂壤土坝壳地基13都呈向外的斜面结构。
所述绿道结构2的内侧设置有路沿石3,所述绿道结构2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基墩4,所述防护基墩4的底部通过混凝土基础装配在黏土心墙11上。
外侧所述砂壤土坝壳地基13的表面由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土工布5、石子反滤层6和干砌块石护坡7。
所述石子反滤层6的层厚为15mm,所述干砌块石护坡7的层厚为200mm。
所述坝体1的外侧设置有浆砌石齿墙8,所述土工布5、石子反滤层6和干砌块石护坡7的下端与浆砌石齿墙8连接。
所述坝体1内侧的砂壤土坝壳地基13的表面设置有草皮护坡9,所述草皮护坡9的下端设置有浆砌石排水沟10。
所述卵石透水地基12的底部为地面线14,所述地面线14向内延伸至浆砌石排水沟10的表面,所述地面线14的下方为大坝清基线15。
该应用于大坝生态绿道项目的透水混凝土施工结构包括在坝体1上设置有绿道结构2,绿道结构2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混凝土透水面层21、透水混凝土基层22和底基层级配碎石层23、坝体1的中心位置处为基础的黏土心墙11,向外依次设置有卵石地基12和砂壤土坝壳地基13,大部分雨水会从内侧的草皮护坡9上流到浆砌石排水沟10中排走,或者向外排入到河流中,小部分雨水在经过绿道结构2时,会透过混凝土透水面层21、透水混凝土基层22和底基层级配碎石层23排入到坝体1的卵石地基12和砂壤土坝壳地基13中,卵石地基12和砂壤土坝壳地基13因为结构特性无法蓄水,经过地面线14和大坝清基线15直接排入地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应用于大坝生态绿道项目的透水混凝土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坝体(1)以及设置在坝体(1)顶部的绿道结构(2),所述绿道结构(2)包括有依次由上而下设置的混凝土透水面层(21)、透水混凝土基层(22)和底基层级配碎石层(23),所述坝体(1)包括有黏土心墙(11)、卵石透水地基(12)和砂壤土坝壳地基(13),所述黏土心墙(11)设置在绿道结构(2)的正下方,且所述黏土心墙(11)的两侧向外倾斜呈锥形结构,所述卵石透水地基(12)设置在黏土心墙(11)的两侧,所述砂壤土坝壳地基(13)设置在卵石透水地基(12)的外侧,所述卵石透水地基(12)和砂壤土坝壳地基(13)都呈向外的斜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大坝生态绿道项目的透水混凝土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绿道结构(2)的内侧设置有路沿石(3),所述绿道结构(2)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基墩(4),所述防护基墩(4)的底部通过混凝土基础装配在黏土心墙(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大坝生态绿道项目的透水混凝土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外侧所述砂壤土坝壳地基(13)的表面由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土工布(5)、石子反滤层(6)和干砌块石护坡(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大坝生态绿道项目的透水混凝土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子反滤层(6)的层厚为15mm,所述干砌块石护坡(7)的层厚为20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大坝生态绿道项目的透水混凝土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1)的外侧设置有浆砌石齿墙(8),所述土工布(5)、石子反滤层(6)和干砌块石护坡(7)的下端与浆砌石齿墙(8)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大坝生态绿道项目的透水混凝土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1)内侧的砂壤土坝壳地基(13)的表面设置有草皮护坡(9),所述草皮护坡(9)的下端设置有浆砌石排水沟(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大坝生态绿道项目的透水混凝土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卵石透水地基(12)的底部为地面线(14),所述地面线(14)向内延伸至浆砌石排水沟(10)的表面,所述地面线(14)的下方为大坝清基线(15)。
CN202122547043.XU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应用于大坝生态绿道项目的透水混凝土施工结构 Active CN2164049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47043.XU CN216404950U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应用于大坝生态绿道项目的透水混凝土施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47043.XU CN216404950U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应用于大坝生态绿道项目的透水混凝土施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04950U true CN216404950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97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47043.XU Active CN216404950U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应用于大坝生态绿道项目的透水混凝土施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049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93788U (zh) 一种透水路面雨水入渗结构
CN209722631U (zh) 一种城市道路路面排水结构
CN109098064A (zh) 避免路面雨水沉积的海绵城市道路结构
CN110438938B (zh) 用于构建海绵城市的河道岸堤结构
CN112391997B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生态河道堤岸结构
CN207700330U (zh) 一种下凹式绿地生态植草沟
CN216404950U (zh) 一种应用于大坝生态绿道项目的透水混凝土施工结构
CN209584751U (zh) 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
CN207793792U (zh) 一种路面透水铺装结构
CN208685390U (zh) 海绵城市铺装路面结构
CN214656073U (zh) 一种海绵城市天然透水采石铺装结构
CN211522732U (zh) 一种透水路面结构
CN108411728A (zh) 路面排水系统
CN213740409U (zh) 一种海绵城市排水路面
CN211498326U (zh) 一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CN211815262U (zh) 一种便于排水的透水砖
CN209958480U (zh) 一种景区绿化蓄水池结构
CN211522709U (zh) 一种园林路面透水结构
CN210288015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透水人行道
CN210712405U (zh) 一种可透水截水的城市路面结构
CN211395241U (zh) 一种人行碧道
CN209924091U (zh) 一种降低路基水位及排出路面的矩形边沟结构
CN208250846U (zh) 路面排水系统
CN206521804U (zh) 挖方路段排水系统
CN110565578A (zh) 一种适用于山地海绵城市建设的双层生态河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