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04051U - 一种冷凝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凝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04051U
CN216404051U CN202123060208.7U CN202123060208U CN216404051U CN 216404051 U CN216404051 U CN 216404051U CN 202123060208 U CN202123060208 U CN 202123060208U CN 216404051 U CN216404051 U CN 2164040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sludge
condensate
condensed water
treatmen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6020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oqing Sanle Integrated Hous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oqing Sanle Integrated Hous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oqing Sanle Integrated Hous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oqing Sanle Integrated Hous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6020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040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040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040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冷凝水处理系统,包括酸碱调节单元、隔油池和沉淀单元。酸碱调节单元包括调酸池,调酸池用于接收冷凝水并降低通入冷凝水的pH值。隔油池连通于调酸池,隔油池中设有浮油收集装置。沉淀单元包括第一沉淀池,第一沉淀池与隔油池连通,第一沉淀池用于对冷凝水进行絮凝沉淀处理。通过上述结构,该冷凝水处理系统能够解决现有的冷凝水中有异味和冷凝水水质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冷凝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凝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不断重视,人们对工作、生活环境的质量越发关注。在利用蒸养釜生产建筑材料的过程中,通常会对蒸养釜排出的废气进行处理,并对其中的冷凝水进行再次循环利用。
但是,由于冷凝水中含有油类等有机物或其他无机物,使得冷凝水被回收利用时不仅会给产品和生产车间带来异味,影响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还会降低冷凝水的水质,影响冷凝水的再次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凝水处理系统,该冷凝水处理系统能够解决现有的冷凝水中有异味和冷凝水水质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凝水处理系统,该冷凝水处理系统可以包括酸碱调节单元、隔油池和沉淀单元。酸碱调节单元包括调酸池,调酸池用于接收冷凝水并降低通入冷凝水的pH值。隔油池连通于调酸池,隔油池中设有浮油收集装置。沉淀单元包括第一沉淀池,第一沉淀池与隔油池连通,第一沉淀池用于对冷凝水进行絮凝沉淀处理。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呈碱性的冷凝水通入加酸的调酸池被降低pH值,呈碱性的冷凝水发生中和反应呈中性或酸性,防止了冷凝水中的油类物质乳化,以便后续进行油水分离,除去冷凝水中含有的油类物质,同时沉淀单元还除去了杂质,不仅能够提高冷凝水的水质,还能够除去冷凝水中的异味,解决了现有的冷凝水中有异味和冷凝水水质较差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涉及的酸碱调节单元还包括调碱池,调碱池连通于隔油池和第一沉淀池之间,调碱池用于提高冷凝水的pH值。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调碱池能够对经过调酸池处理的冷凝水进行处理,对冷凝水的pH值进行提高,使冷凝水的pH值满足后续处理所需的要求。
基于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涉及的沉淀单元还包括第一混合池,第一混合池连通于第一沉淀池和隔油池之间,第一混合池用于向冷凝水中加入第一絮凝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涉及的调酸池和调碱池中还可以均设置有pH探头。
基于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涉及的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的底部均设置为开口向上的喇叭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冷凝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吸附反应池,吸附反应池中设置有吸附冷凝水中杂质的活性碳,吸附反应池用于向外部车间供水,沿冷凝水流动方向,第一沉淀池、吸附反应池和外部车间依次连通。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吸附反应池中活性碳能够进一步对流入外部车间的冷凝水进行吸附处理,进一步除去冷凝水中的杂质和异味,提高冷凝水的水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涉及的冷凝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处理单元,污泥处理单元包括污泥浓缩池和污泥抽吸泵,污泥抽吸泵的进口分别与第一沉淀池的底部和吸附反应池的底部连通,污泥抽吸泵的出口与污泥浓缩池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涉及的污泥处理单元还包括污泥浓缩脱水器,污泥浓缩脱水器与污泥浓缩池连通以对沉淀物进行脱水。
基于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涉及的污泥处理单元还包括污泥进料泵,污泥进料泵的进口连通于污泥浓缩池,污泥进料泵的出口连通于污泥浓缩脱水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涉及的冷凝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收集池,收集池用于收集冷凝水并向调酸池提供冷凝水。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凝水处理系统,该冷凝水处理系统包括酸碱调节单元、隔油池和沉淀单元,在该冷凝水处理系统中,冷凝水依次通过调酸池、隔油池和沉淀单元。呈碱性的冷凝水通入调酸池后发生中和反应,使得冷凝水呈中性或酸性,以便后续进行油水分离除去冷凝水中含有的油类物质,同时沉淀单元还除去了冷凝水中的杂质,能有效降低冷凝水中的异味、提高冷凝水水质。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冷凝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符号标示相同的元件,其中,1、酸碱调节单元;11、调酸池;12、调碱池;2、隔油池;21、浮油收集装置;311、第一混合池;312、第二混合池;32、第一沉淀池;33、第二沉淀池;34、搅拌器;4、吸附反应池;5、pH探头;6、污泥处理单元;61、污泥浓缩池;62、污泥抽吸泵;63、污泥浓缩脱水器;631、固体排出口;632、液体排出口;64、污泥进料泵;7、收集池;8、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图1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凝水处理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冷凝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冷凝水处理系统可以包括隔油池2和沉淀单元。隔油池2中设有浮油收集装置21,冷凝水通入隔油池2中,冷凝水中的油类物质会漂浮在冷凝水的表面,浮油收集装置21会对表面的油类物质进行收集,以便将油类物质收集至浮油车间进行回收利用或者进行委外处理。沉淀单元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混合池311和第一沉淀池32,第一混合池311与隔油池2连通,第一混合池311用于向冷凝水中加入絮凝剂,加入絮凝剂后的冷凝水进入第一沉淀池32中,发生絮凝沉淀,在第一沉淀池32中产生絮状物质并沉淀,使得冷凝水中的杂质沉淀而分离出来。
通过上述结构。该冷凝水处理系统能够除去冷凝水中含有的油类等杂质,能有效降低冷凝水中有异味,提高冷凝水水质,解决了现有的冷凝水中有异味和冷凝水水质较差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隔油池2中的浮油收集装置21会将漂浮于隔油池2上层的浮油进行收集,同时浮油收集装置21在进行浮油收集过程中收集的冷凝水会由浮油收集装置21底部的排水口排至隔油池2、第一混合池311或其他可收纳冷凝水的收集容器中,以便继续进行处理。
浮油收集装置21可以是设置于隔油池2中的撇油器、油水分离器等装置,其能够将油类物质从冷凝水中分离出来。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浮油收集装置21。
第一混合池311是用于向冷凝水中添加絮凝剂的容器,絮凝剂能够在第一混合池311中均匀分散在冷凝水中,提高絮凝剂的效果。优选地,第一混合池311中可以设置搅拌器34,搅拌器34通过对冷凝水的搅拌,能够大幅提高絮凝剂在第一混合池311中均匀分散的速率。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第一混合池311中是否设置搅拌器34进行选择,以满足实际需要。
第一沉淀池32设置为其中的冷凝水流速缓慢,使得冷凝水中的絮状物质快速沉淀,以除去冷凝水中杂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沉淀单元还包括第二混合池312,第一混合池311连通于调碱池12和第二混合池312之间,第一混合池311用于向冷凝水中加入第一絮凝剂,第二混合池312连通于第一沉淀池32和第一混合池311之间,第二混合池312用于向冷凝水中加入第二絮凝剂。
可以理解的是,沉淀单元还包括第三混合池、第四混合池等,使得通过混合池能够向冷凝水中加入第三絮凝剂、第四絮凝剂等,使该混合池能够通过加入两种或多种絮凝剂来提高除去冷凝水中的杂质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其对水中胶体和颗粒物具有高度电中和及桥联作用,并可强力去除微有毒物及重金属离子。第二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能够对水中悬浮的颗粒起到良好的凝聚作用,从而实现对冷凝水的澄清。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絮凝剂和第二絮凝剂还可以是其他能够对水进行处理或净化的物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第一絮凝剂和第二絮凝剂的物质种类进行选择。
在一些实施例中,沉淀单元还包括第二沉淀池33,第二沉淀池33与第一沉淀池32连通,第二沉淀池33中的冷凝水通入外部车间,也就是说,第二沉淀池33连通于第一沉淀池32和外部车间之间,对流入外部车间的冷凝水再次进行沉淀,以除去冷凝水中杂质。第二沉淀池33的工作原理与第一沉淀池32一致,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优选地,第一沉淀池32和第二沉淀池33的底部均设置为开口向上的喇叭状,第一沉淀池32和第二沉淀池33中的沉淀物在重力作用下会在喇叭状的底部堆积而集中,便于对沉积物进行收集。
该冷凝水处理系统还可以包括吸附反应池4,吸附反应池4连通于第一沉淀池32和第二沉淀池33之间,且吸附反应池4用于向外部车间供水,沿所述冷凝水流动方向,第一沉淀池32、吸附反应池4和外部车间依次连通。吸附反应池4中加有活性碳,活性碳用于吸附冷凝水中的杂质,流经吸附反应池4的冷凝水会被活性碳进一步除杂质和臭味后再通入至外部车间,实现再次利用。
吸附反应池4中除了可以是通过添加活性碳对冷凝水进行吸附除臭外,还可以是在吸附反应池4中设置活性碳过滤器进行吸附除臭,活性碳过滤器作为一个整体在维护中能够进行整体替换,使得后续维护方便,节省维护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冷凝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收集池7,收集池7用于收集冷凝水,收集池7与隔油池2连通,使得该冷凝水处理系统中的冷凝水在流入隔油池2之前先暂存在收集池7中,收集池7能够对冷凝水的水量和水质起到一定缓冲作用,能够保证向该冷凝水处理系统中位于收集池7下游的部件以稳定的水量和均匀的水质送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冷凝水处理系统还包括酸碱调节单元1,酸碱调节单元1包括调酸池11,调酸池11连通于隔油池2和收集池7之间,调酸池11中通入收集池7收集的冷凝水,使得冷凝水流经调酸池11后进入隔油池2。调酸池11为用于向冷凝水中加酸的容器,用于调节冷凝水的pH值,以满足后续处理的酸碱度要求。
由于蒸养釜排出的废气呈碱性,使得其中的冷凝水也呈碱性,呈碱性的冷凝水通入加酸的调酸池11中后,呈碱性的冷凝水发生中和反应pH值降低,呈中性甚至呈酸性,防止了冷凝水中的油类物质乳化,以便后续进行油水分离、沉淀以及吸附,以使冷凝水满足后续处理的酸碱度要求。
进一步地,酸碱调节单元1还包括调碱池12,调碱池12连通于隔油池2和混合池之间,使得冷凝水流经调碱池12后进入混合池。调碱池12为用于向冷凝水中加碱的容器,用于提高冷凝水的pH值,使冷凝水呈中性,以满足后续处理的酸碱度要求。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经调酸池11处理的冷凝水呈中性甚至呈酸性,设置调碱池12加碱以确保冷凝水呈中性很有必要,能够确保冷凝水呈中性,保证冷凝水的处理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酸池11和调碱池12中均设置有pH探头5,pH探头5用于检测调酸池11和调碱池12中冷凝水的pH值,有利于保证该冷凝水处理系统中流动的冷凝水的pH值处于要求范围内,保证该冷凝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冷凝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处理单元6,污泥处理单元6用于对第一沉淀池32、第二沉淀池33和吸附反应池4中的沉积物进行处理。具体地,污泥处理单元6包括污泥浓缩池61和污泥抽吸泵62,污泥抽吸泵62的进口分别与第一沉淀池32的底部、第二沉淀池33的底部和吸附反应池4的底部连通,污泥抽吸泵62的出口与污泥浓缩池61连通。
污泥浓缩池61是用于对沉积物进行收集的容器,对沉积物的集中收取便于对沉积物进行集中处理,有助于提高处理效率。污泥抽吸泵62能够对水中的沉积物进行抽吸并排放至指定位置,使第一沉淀池32的底部的沉积物、第二沉淀池33的底部的沉积物和吸附反应池4的底部的沉积物顺利转移至污泥浓缩池61中。
优选地,污泥处理单元6还包括污泥浓缩脱水器63,污泥浓缩脱水器63与污泥浓缩池61连通以对沉淀物进行脱水,污泥浓缩脱水器63对沉淀物脱水后在固体排出口631排出泥饼,不仅减小了占用空间,还便于后续对沉淀物的处理;在液体排出口632排出滤液,滤液可以排至第一沉淀池32、第二沉淀池33、吸附反应池4或设置的收集容器中,以便继续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污泥处理单元6还包括污泥进料泵64,污泥进料泵64的进口连通于污泥浓缩池61,污泥进料泵64的出口连通于污泥浓缩脱水器63,污泥进料泵64能够对污泥浓缩池61中的沉积物进行抽吸并排放至污泥浓缩脱水器63,使污泥浓缩池61中的沉积物顺利转移至污泥浓缩脱水器63。
在上述方案中,污泥进料泵64能够提高污泥浓缩脱水器63的进料速度,有利于提高污泥浓缩脱水器63处理沉淀物的速率,有助于提高该冷凝水处理系统的工作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该冷凝水处理系统中的合适位置处设有开关阀8,以对该冷凝水处理系统中的部件进行控制。例如,第一沉淀池32和第二沉淀池33之间设有开关阀8,吸附反应池4和第二沉淀池33之间设有开关阀8,污泥浓缩池61和第二沉淀池33之间设有开关阀8,污泥进料泵64处设有开关阀8,污泥抽吸泵62处设有开关阀8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开关阀8。可以理解的是,开关阀8既可以是手动阀,也可以是电磁阀,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所描述和说明的实施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因此应当理解为,上述实施例仅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在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的所有修改例和等同配置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内容。而说明书中使用“更好的”、“优选的”、“优选地”或者“更优选的”等词语说明的技术特征并非本实用新型的必要技术特征,当实施例中缺少该技术特征时,该实施例所保护的内容也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冷凝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酸碱调节单元(1),所述酸碱调节单元(1)包括调酸池(11),所述调酸池(11)用于接收冷凝水并降低所述冷凝水的pH值;
隔油池(2),所述隔油池(2)连通于所述调酸池(11),所述隔油池(2)中设有浮油收集装置(21);
沉淀单元,所述沉淀单元包括第一沉淀池(32),所述第一沉淀池(32)与所述隔油池(2)连通,所述第一沉淀池(32)用于对所述冷凝水进行絮凝沉淀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酸碱调节单元(1)还包括调碱池(12),所述调碱池(12)连通于所述隔油池(2)和所述第一沉淀池(32)之间,所述调碱池(12)用于提高所述冷凝水的pH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单元还包括第一混合池(311),所述第一混合池(311)连通于所述第一沉淀池(32)和所述隔油池(2)之间,所述第一混合池(311)用于向所述冷凝水中加入第一絮凝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酸池(11)和所述调碱池(12)中均设置有pH探头(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32)的底部设置为开口向上的喇叭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吸附反应池(4),所述吸附反应池(4)中设置有吸附所述冷凝水中杂质的活性碳,所述吸附反应池(4)用于向外部车间供水,沿所述冷凝水流动方向,所述第一沉淀池(32)、所述吸附反应池(4)和所述外部车间依次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凝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处理单元(6),所述污泥处理单元(6)包括污泥浓缩池(61)和污泥抽吸泵(62),所述污泥抽吸泵(62)的进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沉淀池(32)的底部和所述吸附反应池(4)的底部连通,所述污泥抽吸泵(62)的出口与所述污泥浓缩池(6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凝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单元(6)还包括污泥浓缩脱水器(63),所述污泥浓缩脱水器(63)与所述污泥浓缩池(61)连通以对沉淀物进行脱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凝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单元(6)还包括污泥进料泵(64),所述污泥进料泵(64)的进口连通于所述污泥浓缩池(61),所述污泥进料泵(64)的出口连通于所述污泥浓缩脱水器(63)。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凝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收集池(7),所述收集池(7)用于收集所述冷凝水并向所述调酸池(11)提供所述冷凝水。
CN202123060208.7U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冷凝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164040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60208.7U CN216404051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冷凝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60208.7U CN216404051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冷凝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04051U true CN216404051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83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60208.7U Active CN216404051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冷凝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040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9490A (zh) 一种磷化及化学镀镍混合综合废水处理工艺及自动化设备
US20030136686A1 (en) High volume electrolytic water treatment system and process for treating wastewater
US4149953A (en) Apparatus for removing impurities from waste water
WO2003086981A1 (en) Contaminant removal apparatus installation method
CN115925193A (zh) 一种碳酸锂行业含铊废水处理工艺
TW589284B (en) Liquid treat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892276A (zh) 一种炼铅厂的废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216404051U (zh) 一种冷凝水处理系统
CN216073408U (zh) 一种矿区井下水循环利用系统
JP6395877B2 (ja) 嫌気性消化処理方法及び嫌気性消化処理装置
RU2264993C1 (ru) Способ очистки нефтесодержащих сточных вод
CN205442867U (zh) 一种高效气浮分离装置
JPH03118896A (ja) 液状物質から固相を分離する方法、特に排水浄化方法
CN209065501U (zh) 一种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KR200194158Y1 (ko) 폐수처리 시스템
CN113443758A (zh) 垃圾渗滤液全量化预处理装置、处理系统以及处理方法
CN208995260U (zh) 一种炼铅厂的废水处理系统
FI95234C (fi) Menetelmä ja laite vesiliuosten tai vastaavien puhdistamiseksi
KR920008098B1 (ko) 폐유 및 폐수처리장치
GB2106490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flotation treatment of effluent
KR101885134B1 (ko) 폐수처리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8996823A (zh) 一种铸造行业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8667321U (zh) 一种燃煤电厂废水回收处理装置
CN109231539A (zh) 一种餐饮废水除油处理方法
CN213357164U (zh) 一种一体化反应分离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