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03670U - 一种电动葫芦用的吊装载重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葫芦用的吊装载重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03670U
CN216403670U CN202122712326.5U CN202122712326U CN216403670U CN 216403670 U CN216403670 U CN 216403670U CN 202122712326 U CN202122712326 U CN 202122712326U CN 216403670 U CN216403670 U CN 216403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mounting
supporting plate
support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1232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杨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ingchen Hoisti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ingchen Hoisti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ingchen Hoisti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ingchen Hoisti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1232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03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03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036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葫芦用的吊装载重组件,涉及电动葫芦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外壳和吊装载重结构,安装外壳前端面开设有前安装腔,安装外壳后端面开设有后安装腔,前安装腔内开设有轴向支撑孔道,吊装载重结构包括第一竖向支撑板、第二竖向支撑板以及载重吊环,载重吊环左端固定有载重部,载重部上吊设有环链,第一竖向支撑板和第二竖向支撑板上均开设有支撑通孔,支撑通孔内设置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内部用于支撑电动葫芦内部元件;安装外壳前端面设置有第一外部连接结构,安装外壳后端面设置有第二外部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强和提高载重上限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葫芦用的吊装载重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葫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葫芦用的吊装载重组件。
背景技术
电动葫芦是一种特起重设备,安装在天车、龙门吊之上,电动葫芦具有体积小,自重轻,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用于工矿企业,仓储,码头等场所。一般电动葫芦的安装方式采用吊装方式,吊装后再对重物进行吊装载重作业,由于目前电动葫芦的吊装结构和载重结构的结构强度低,导致载重移动过程不稳定,载重上限低,而且还容易发生电动葫芦脱落或电动葫芦外壳结构损坏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葫芦用的吊装载重组件。
一种电动葫芦用的吊装载重组件,包括安装外壳和固定在安装外壳上的吊装载重结构,所述安装外壳前端面开设有前安装腔,所述安装外壳后端面开设有后安装腔,所述前安装腔内开设有穿出所述后安装腔的轴向支撑孔道,所述吊装载重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前安装腔内的第一竖向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后安装腔内的第二竖向支撑板;以及固定在第一竖向支撑板和第二竖向支撑板顶部的载重吊环;其中,所述载重吊环左端延伸出所述安装外壳,所述载重吊环左端固定有载重部,所述载重部上吊设有位于安装外壳左方的环链;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板和第二竖向支撑板上均开设有接通轴向支撑孔道的支撑通孔,所述支撑通孔内设置有固定在安装外壳上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内部用于支撑电动葫芦内部元件;所述安装外壳前端面设置有第一外部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固定电动葫芦前部外壳;所述安装外壳后端面设置有第二外部连接结构,所述第二外部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固定电动葫芦后部外壳。支撑结构直接接触电动葫芦内部元件,电动葫芦内部元件包括了穿设在支撑结构内的转动杆;第一外部连接结构和第二外部连接结构一般采用螺纹连接的形式,也即在安装外壳后端面和前端面分别开设多个螺纹孔,再利用螺栓将电动葫芦前部外壳和后部外壳分别固定在螺纹孔上。
优选地,载重吊环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顶面设置有吊装部,所述支撑块底面右半部设置有安装部;其中,所述载重部设置在所述支撑块底面左半部,所述吊装部用于吊设在预设安装位置,所述安装部固定在第一竖向支撑板和第二竖向支撑板顶部之间。吊装部对称设置在支撑块顶面,保证重心处于中央,同时载重部和安装部分别设置在支撑块底面左端和右半部,进一步保证重心处于中央,提高吊装结构强度。
优选地,吊装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块顶面左端的左连接头;设置在所述支撑块顶面右端的右连接头;以及设置在左连接头和右连接头之间的吊环;其中,所述吊环用于吊设在预设安装位置。预设安装位置为用户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自行选取。
优选地,载重部包括:固定在支撑块底面左端的支撑凸块;开设在支撑凸块上的安装槽;以及固定在支撑凸块上并且穿过安装槽的栓杆;其中,所述环链吊设在所述栓杆上。环链末端的一节卡设在栓杆上,以此固定住整个环链;栓杆通过穿设的方式进行设置,方便进行拆卸维护。
优选地,第一竖向支撑板和前安装腔之间、第二竖向支撑板和后安装腔之间均设置有螺纹连接结构。通过螺纹连接结构来保证第一竖向支撑板固定在前安装腔内,同样的,通过螺纹连接结构来保证第二竖向支撑板固定在后安装腔内。
优选地,安装外壳顶部开设有安装口,所述载重吊环穿设在所述安装口内。安装口的尺寸尽可能与载重吊环外轮廓尺寸相等,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外界杂质或灰尘进入到安装外壳内部。
优选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外轮廓与所述支撑孔道内轮廓接触。支撑环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支撑结构与支撑孔道之间的接触面积,也就是提高安装外壳与吊装载重结构之间的支撑面积,从而进一步保证具有足够高的结构强度。
优选地,安装外壳底部设置有第三外部连接结构,所述第三外部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固定链条袋。由于电动葫芦还具有链条袋等结构,链条袋用来对收回的环链进行存储,因此需要对链条袋进行连接;通过第三外部连接结构对链条袋直接连接固定,保证其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在本实用新型中,整个吊装载重组件通过载重吊环的设置位置,一方面实现对第一竖向支撑板和第二竖向支撑板进行吊装支撑,另一方面能够固定住环链末端,从而直接对环链直接进行吊装支撑,当环链末端被吊装支撑时,能够在同一牵引力矩的作用下,实现两倍的载重;进一步地,由于载重部设置在载重吊环左端,而整个安装外壳正对环链设置,也就是安装外壳、第一竖向支撑板和第二竖向支撑板均设置在载重吊环右端,从而实现了重力平衡,从而大大提高了作业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地,第一竖向支撑板固定在前安装腔中后,在二者之间设置了支撑结构,同样第二竖向支撑板固定在后安装腔中后,也在二者之间设置了支撑结构,从而增加了支撑面积,让第一竖向支撑板和第二竖向支撑板更加均匀可靠地支撑整个安装外壳,进一步提高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吊装载重结构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葫芦内部元件和链条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在电动葫芦上的结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安装外壳,11-前安装腔,12-支撑结构,13-第一外部连接结构,14-安装口,15-第三外部连接结构,2-吊装载重结构,21-第一竖向支撑板,211-支撑通孔,22-第二竖向支撑板,23-载重吊环,231-载重部,2311-支撑凸块,2312-安装槽,2313-栓杆,232-支撑块,233-吊装部,2331-左连接头,2332-右连接头,2333-吊环,234-安装部,24-支撑结构,3-环链,4-螺纹连接结构,5-电动葫芦内部元件,6-电动葫芦前部外壳,7-电动葫芦后部外壳,8-链条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出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电动葫芦用的吊装载重组件,包括安装外壳1和固定在安装外壳1上的吊装载重结构2,安装外壳1前端面开设有前安装腔11,安装外壳1后端面开设有后安装腔,前安装腔11内开设有穿出后安装腔的轴向支撑孔道,吊装载重结构2包括:固定在前安装腔11内的第一竖向支撑板21;固定在后安装腔内的第二竖向支撑板22;以及固定在第一竖向支撑板21和第二竖向支撑板22顶部的载重吊环23;其中,载重吊环23左端延伸出安装外壳1,载重吊环23左端固定有载重部231,载重部231上吊设有位于安装外壳1左方的环链3;第一竖向支撑板21和第二竖向支撑板22上均开设有接通轴向支撑孔道的支撑通孔211,支撑通孔211内设置有固定在安装外壳1上的支撑结构12,支撑结构12内部用于支撑电动葫芦内部元件5;安装外壳1前端面设置有第一外部连接结构13,第一外部连接结构13用于连接固定电动葫芦前部外壳6;安装外壳1后端面设置有第二外部连接结构,第二外部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固定电动葫芦后部外壳7。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支撑结构12直接接触电动葫芦内部元件5,如图3所示,电动葫芦内部元件5包括了穿设在支撑结构12内的转动杆;第一外部连接结构13和第二外部连接结构一般采用螺纹连接的形式,也即在安装外壳1后端面和前端面分别开设多个螺纹孔,再利用螺栓将电动葫芦前部外壳6和后部外壳分别固定在螺纹孔上。整个吊装载重组件通过载重吊环23的设置位置,一方面实现对第一竖向支撑板21和第二竖向支撑板22进行吊装支撑,另一方面能够固定住环链3末端,从而直接对环链3直接进行吊装支撑,如图4所示,当环链3末端被吊装支撑时,能够在同一牵引力矩的作用下,实现两倍的载重;进一步地,由于载重部231设置在载重吊环23左端,而整个安装外壳1正对环链3设置,也就是安装外壳1、第一竖向支撑板21和第二竖向支撑板22均设置在载重吊环23右端,从而实现了重力平衡,从而大大提高了作业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地,第一竖向支撑板21固定在前安装腔11中后,在二者之间设置了支撑结构12,同样第二竖向支撑板22固定在后安装腔中后,也在二者之间设置了支撑结构12,从而增加了支撑面积,让第一竖向支撑板21和第二竖向支撑板22更加均匀可靠地支撑整个安装外壳1,进一步提高结构强度。
具体地,载重吊环23包括支撑块232,支撑块232顶面设置有吊装部233,支撑块232底面右半部设置有安装部234;其中,载重部231设置在支撑块232底面左半部,吊装部233用于吊设在预设安装位置,安装部234固定在第一竖向支撑板21和第二竖向支撑板22顶部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吊装部233对称设置在支撑块232顶面,保证重心处于中央,同时载重部231和安装部234分别设置在支撑块232底面左端和右半部,进一步保证重心处于中央,提高吊装结构强度。
具体地,吊装部233包括:设置在支撑块232顶面左端的左连接头2331;设置在支撑块232顶面右端的右连接头2332;以及设置在左连接头2331和右连接头2332之间的吊环2333;其中,吊环2333用于吊设在预设安装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安装位置为用户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自行选取。
具体地,载重部231包括:固定在支撑块232底面左端的支撑凸块2311;开设在支撑凸块2311上的安装槽2312;以及固定在支撑凸块2311上并且穿过安装槽2312的栓杆2313;其中,环链3吊设在栓杆2313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环链3末端的一节卡设在栓杆2313上,以此固定住整个环链3;栓杆2313通过穿设的方式进行设置,方便进行拆卸维护。
具体地,第一竖向支撑板21和前安装腔11之间、第二竖向支撑板22和后安装腔之间均设置有螺纹连接结构4。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螺纹连接结构4来保证第一竖向支撑板21固定在前安装腔11内,同样的,通过螺纹连接结构4来保证第二竖向支撑板22固定在后安装腔内。
具体地,安装外壳1顶部开设有安装口14,载重吊环23穿设在安装口14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口14的尺寸尽可能与载重吊环23外轮廓尺寸相等,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外界杂质或灰尘进入到安装外壳1内部。
具体地,支撑结构12包括支撑环,支撑环外轮廓与支撑孔道内轮廓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支撑环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支撑结构12与支撑孔道之间的接触面积,也就是提高安装外壳1与吊装载重结构2之间的支撑面积,从而进一步保证具有足够高的结构强度。
具体地,安装外壳1底部设置有第三外部连接结构15,第三外部连接结构15用于连接固定链条袋8。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和图4所示,由于电动葫芦还具有链条袋8等结构,链条袋8用来对收回的环链3进行存储,因此需要对链条袋8进行连接;通过第三外部连接结构15对链条袋8直接连接固定,保证其结构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电动葫芦用的吊装载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外壳和固定在安装外壳上的吊装载重结构,所述安装外壳前端面开设有前安装腔,所述安装外壳后端面开设有后安装腔,所述前安装腔内开设有穿出所述后安装腔的轴向支撑孔道,所述吊装载重结构包括:
固定在所述前安装腔内的第一竖向支撑板;
固定在所述后安装腔内的第二竖向支撑板;以及
固定在第一竖向支撑板和第二竖向支撑板顶部的载重吊环;其中,
所述载重吊环左端延伸出所述安装外壳,所述载重吊环左端固定有载重部,所述载重部上吊设有位于安装外壳左方的环链;
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板和第二竖向支撑板上均开设有接通轴向支撑孔道的支撑通孔,所述支撑通孔内设置有固定在安装外壳上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内部用于支撑电动葫芦内部元件;
所述安装外壳前端面设置有第一外部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外部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固定电动葫芦前部外壳;
所述安装外壳后端面设置有第二外部连接结构,所述第二外部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固定电动葫芦后部外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葫芦用的吊装载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重吊环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顶面设置有吊装部,所述支撑块底面右半部设置有安装部;其中,
所述载重部设置在所述支撑块底面左半部,所述吊装部用于吊设在预设安装位置,所述安装部固定在第一竖向支撑板和第二竖向支撑板顶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葫芦用的吊装载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部包括:
设置在所述支撑块顶面左端的左连接头;
设置在所述支撑块顶面右端的右连接头;以及
设置在左连接头和右连接头之间的吊环;其中,
所述吊环用于吊设在预设安装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葫芦用的吊装载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重部包括:
固定在支撑块底面左端的支撑凸块;
开设在支撑凸块上的安装槽;以及
固定在支撑凸块上并且穿过安装槽的栓杆;其中,
所述环链吊设在所述栓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葫芦用的吊装载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板和前安装腔之间、第二竖向支撑板和后安装腔之间均设置有螺纹连接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葫芦用的吊装载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外壳顶部开设有安装口,所述载重吊环穿设在所述安装口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葫芦用的吊装载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外轮廓与所述支撑孔道内轮廓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葫芦用的吊装载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外壳底部设置有第三外部连接结构,所述第三外部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固定链条袋。
CN202122712326.5U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电动葫芦用的吊装载重组件 Active CN216403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12326.5U CN216403670U (zh)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电动葫芦用的吊装载重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12326.5U CN216403670U (zh)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电动葫芦用的吊装载重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03670U true CN216403670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98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12326.5U Active CN216403670U (zh)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电动葫芦用的吊装载重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036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403670U (zh) 一种电动葫芦用的吊装载重组件
CN212105072U (zh) 一种新型建筑施工用的吊篮装置
CN216711368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塔架吊装吊具
CN207726605U (zh) 一种用于短桅杆高空提升的抓斗设备
CN2892792Y (zh) 烟草香料用塑料圆桶吊钩
CN210683020U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起重臂快装接头
CN210286473U (zh) 一种新型四轮吊钩装置
CN111792527A (zh) 一种具有防摇摆机构的单梁起重机
CN216687180U (zh) 一种用于综合管廊施工安装的吊装运输设备
CN214359742U (zh) 一种门式起重机的防倾覆装置
CN213955247U (zh) 一种新型工矿灯吊架
CN218434467U (zh) 行星轮万能起吊装置
CN220283305U (zh) 一种用于吊运偏心型定日镜的吊具
CN104860190A (zh) 连杆式吊具
CN213202116U (zh) 一种电动葫芦悬挂梁
CN213651602U (zh) 板材吊装设备
CN220596773U (zh) 一种双桥梁式起重机的吊梁
CN216785462U (zh) 一种起重机用电动葫芦挂接结构
CN209876273U (zh) 一种方便固定的弹簧支吊架
CN216303101U (zh) 一种用于自动扶梯改装的摇臂吊装设备
CN213475148U (zh) 一种挤压筒衬套吊装用吊绳定位架
CN214989656U (zh) 一种高分子量聚乙烯吊装绳
CN215402577U (zh) 一种用于铝电解立式导杆的防脱吊具装置
CN217756673U (zh) 一种可调节上限位置的双链电动葫芦
CN216235559U (zh) 一种起重机械安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