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00118U - 一种构造柱植筋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构造柱植筋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00118U
CN216400118U CN202122500600.2U CN202122500600U CN216400118U CN 216400118 U CN216400118 U CN 216400118U CN 202122500600 U CN202122500600 U CN 202122500600U CN 216400118 U CN216400118 U CN 2164001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rod
bar planting
constructional column
dri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0060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兆佳
石悦
刘明林
范艳华
李小平
周瑶
车琪靓
徐安柳
李斌
岳俊平
杨根坐
向永坤
王汉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Construction and Investment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Construction and Investment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Construction and Investment Hold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Construction and Investment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0060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001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001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001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构造柱植筋工具,包括支撑底板、升降支撑杆、脚踏升降装置、把手、升降杆、冲击钻固定杆、冲击钻、接灰槽和移动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脚踏升降装置上的固定轴座与连杆活动连接形成杠杆,升降支撑杆与升降杆套接配合形成伸缩组件,利用脚踏升降装置的杠杆撬动升降杆底端升降实现冲击钻自下而上钻孔;通过两根连杆与固定轴座、抬升座、踏板活动连接形成平行四边形机构,使抬升座平面和踏板平面始终保持水平,并通过定位销插入升降槽上两列相错位的定位孔中的任一定位孔,限定升降杆底端定位板的上升高度,实现冲击钻钻孔高度位置的限定。

Description

一种构造柱植筋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构造柱植筋工具。
背景技术
植筋技术是一项针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可植入普通钢筋,也可植入螺栓式锚筋,现已广泛应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
在结构植筋过程中,由于大部分工程层高为3m、4.5m等,需要对二次结构构造柱植入钢筋,因此需要不同高度人字梯或者不同高度移动式脚手架进行登高作业。然而,在传统的结构植筋作业过程中,登高作业容易出现高坠风险,造成人员伤亡,且人字梯和移动式脚手架多次搬运和攀爬,费时,费力,又费人工,造成工期延误、增加人工费等后果,也给现场施工人员造成工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方便操作,又能保证植入钢筋质量和现场不出现高坠风险,节约成本的控制装置,提高工程施工速度和安全保护的构造柱植筋工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构造柱植筋工具,包括支撑底板(1),支撑底板(1)上方中部设置有与支撑底板(1)垂直的升降支撑杆(2)和脚踏升降装置(3),升降支撑杆(2)外部设置有把手(4),升降支撑杆(2)内滑动设置有升降杆(5),升降杆(5)下端与脚踏升降装置(3)一端活动连接,升降杆(5)上端伸出升降支撑杆(2)连接有可拆卸的冲击钻固定杆(6),冲击钻固定杆(6)中部设置有冲击钻支撑板(61),冲击钻支撑板(61)上方设置有可拆卸的冲击钻(7),冲击钻固定杆(6)下部设置有可拆卸的接灰槽(8),支撑底板(1)下方还设置有移动装置(9)。
升降支撑杆(2)下部前侧设置有升降槽(21),升降支撑杆(2)与支撑底板(1)连接处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22);升降槽(21)两侧设置有两列相错位定位孔(211),定位孔(211)上设置有可调节的定位销(212)。
脚踏升降装置(3)包括固定轴座(31)、连杆(32)、抬升座(33)和踏板(34),固定轴座(31)垂直设置于支撑底板(1)上方,固定轴座(31)上方设置有两根不同高度的可旋转的连杆(32),两根连杆(32)靠升降支撑杆(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抬升座(33),两根连杆(32)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踏板(34),两根连杆(32)相互平行。
把手(4)上设置有控制开关(41),控制开关(41)与冲击钻(7)电性连接。
升降杆(5)底端设置有定位板(51),定位板(51)宽度略小于升降槽(21)内侧的宽度。
升降杆(5)与冲击钻固定杆(6)之间可根据植筋高度设置加长杆(52),加长杆(52)设置有多根不同长度尺寸的备用杆。
冲击钻固定杆(6)固定冲击钻(7)的一侧设置有圆弧形的支撑面,其圆弧形支撑面与冲击钻(7)外形相适配,圆弧形支撑面与冲击钻支撑板(61)表面设置有防护层(71),冲击钻(7)通过若干个抱箍(72)与冲击钻固定杆(6)固定。
接灰槽(8)为左右两瓣半圆锥型接灰槽(8)对称拼接而成,接灰槽(8)正中设置有圆弧形凹槽,其圆弧形凹槽与冲击钻固定杆(6)外径相适配,接灰槽(8)上端口设置有线缆卡槽(8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脚踏升降装置上的固定轴座与连杆活动连接形成杠杆,升降支撑杆与升降杆套接配合形成伸缩组件,利用脚踏升降装置的杠杆撬动升降杆底端升降实现冲击钻自下而上钻孔;通过两根连杆与固定轴座、抬升座、踏板活动连接形成平行四边形机构,使抬升座平面和踏板平面始终保持水平,并通过定位销插入升降槽上两列相错位的定位孔中的任一定位孔,限定升降杆底端定位板的上升高度,实现冲击钻钻孔高度位置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脚踏升降装置升降冲击钻,施工人员无需借助楼梯或施工架等攀爬钻孔,只需一名施工人员操作本装置打孔,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投入,并减少了登高作业时坠落的风险,大大提高了安全性;通过升降支撑杆与升降杆套接配合升降,确保冲击钻升降时在同一轴线上,降低冲击钻发生水平偏移的风险;通过定位销与定位孔的配合定位可限定冲击钻的打孔深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打孔精度;通过脚踏升降的方式进行打孔,解放了双手,并利用人体腿部力量大于手部力量的特点,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通过在升降支撑杆上设置扶手,利用施工人员抓握扶手辅助固定本装置,提高施工过程中本装置的稳定性;通过在升降杆与冲击钻固定杆之间加装不同长度的加长杆,以适应不同高度混凝土结构的植筋施工,增大本装置的适用范围,通过本装置的使用率;通过在本装置底部加装移动装置,操作简单,转运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装置所用材料为建筑工程常用材料,取材方便,制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脚踏升降装置的剖面图。
图中标号:
1-支撑底板;
2-升降支撑杆,21-升降槽,211-定位孔,212-定位销,22-加强筋;
3-脚踏升降装置,31-固定轴座,32-连杆,33-抬升座,34-踏板;
4-把手,41-控制开关;
5-升降杆,51-定位板,52-加长杆;
6-冲击钻固定杆,61-冲击钻支撑板;
7-冲击钻,71-防护层,72-抱箍;
8-接灰槽,81-线缆卡槽;
9-移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构造柱植筋工具,包括支撑底板1,支撑底板1上方中部设置有与支撑底板1垂直的升降支撑杆2和脚踏升降装置3,升降支撑杆2外部设置有把手4,升降支撑杆2内滑动设置有升降杆5,升降杆5下端与脚踏升降装置3一端活动连接,升降杆5上端伸出升降支撑杆2连接有可拆卸的冲击钻固定杆6,冲击钻固定杆6中部设置有冲击钻支撑板61,冲击钻支撑板61上方设置有可拆卸的冲击钻7,冲击钻固定杆6下部设置有可拆卸的接灰槽8,支撑底板1下方还设置有移动装置9。
优选地,如图4、5所示,升降支撑杆2下部前侧设置有升降槽21,脚踏升降装置3穿入升降槽21与升降杆5底端活动连接。
优选地,如图1、2、4所示,升降支撑杆2与支撑底板1连接处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22,加强筋22为三角形钢板制作,加强筋22与支撑底板1相垂直,用于提高升降支撑杆2的稳定性。
优选地,如图4所示,升降槽21两侧设置有两列相错位定位孔211,上下两个相邻的错位定位孔垂直间距相等,其定位孔211用于调节定位销212的高度。
优选地,如图4所示,定位孔211上设置有可调节的定位销212,定位销212用于限制升降杆5底端定位板51的升降高度。
优选地,如图2、4、6所示,脚踏升降装置3包括固定轴座31、连杆32、抬升座33和踏板34,固定轴座31垂直设置于支撑底板1上方,固定轴座31上方设置有两根不同高度的可旋转的连杆32,两根连杆32靠升降支撑杆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抬升座33,两根连杆32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踏板34。
优选地,如图4、6所示,两根连杆32相互平行,固定轴座31、抬升座33连接孔位面和踏板34连接孔位面相互平行,连杆32与固定轴座31、抬升座33、踏板34形成平行四边形机构,使抬升座33平面和踏板34平面在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使抬升座33平面与升降杆5底端的定位板51保持面与面接触,减小压强,提高升降杆5的升降效率。
优选地,把手4通过螺栓活动连接于升降支撑杆2上部,操作时施工人员通过抓握把手4以提高本装置稳定性,提高施工安全性,且把手4可通过螺栓调节其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施工人员。
优选地,如图1-3所示,控制开关41活动设置与把手4上,便于施工人员抓握把手4的同时方便操作控制开关41,控制开关41还可取下单独操作,控制开关41与冲击钻7电性连接。
优选地,升降杆5底端设置有定位板51,定位板51宽度略小于升降槽21内侧的宽度,便于定位板51在升降槽21内升降。
优选地,如图2所示,升降杆5与冲击钻固定杆6之间可根据植筋高度设置加长杆52,以适应高楼层混凝土结构的植筋工作。
优选地,加长杆52设置有多种不同长度尺寸的备用杆,备用杆可根据需要制作300mm、500mm、700mm等不同的长度,以适应不同高度混凝土结构的植筋工作。
优选地,如图2所示,冲击钻固定杆6固定冲击钻7的一侧设置有圆弧形的支撑面,其圆弧形支撑面与冲击钻7外形相适配,增大冲击钻7与冲击钻固定杆6的接触面积,提高冲击钻7的稳固性。
优选地,如图2所示,圆弧形支撑面与冲击钻支撑板61表面设置有防护层71,其防护层为棉质或橡胶等柔性材料,防护层71一方面避免冲击钻7与冲击钻固定杆6的刚性摩擦,减少对冲击钻7外表面的磨损;另一方面防护层71在冲击钻7与冲击钻固定杆6之间形成减震层,减小冲击钻7工作时的震动。
优选地,如图1、3所示,冲击钻7通过若干个抱箍72与冲击钻固定杆6固定,提高冲击钻7的稳固性。
优选地,如图2所示,接灰槽8为左右两瓣半圆锥型接灰槽8对称拼接而成,便于接灰槽8装卸,同时也方便清理接灰槽8。
优选地,如图2所示,接灰槽8正中设置有圆弧形凹槽,其圆弧形凹槽与冲击钻固定杆6外径相适配,便于将接灰槽8安装到冲击钻固定杆6上,减小接灰槽8与冲击钻固定杆6的安装空隙,避免工作过程中出现漏灰等情况。
优选地,如图1所示,接灰槽8上端口设置有线缆卡槽81,便于固定冲击钻7线缆,避免冲击钻7工作过程中线缆在接灰槽8上端口滑动,影响施工人员操作。
优选地,所述的移动装置9为四个动滑轮或两个动滑轮、两个定滑轮的组合,移动装置9便于施工人员转运本装置,提高植筋施工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
施工前,检查冲击钻是否稳固,在抬升座和定位板的接触面上添加润滑油,减小抬升座和定位板接触面的摩擦力,根据混凝土结构高度,选择加装加长杆,通过加装加长杆将冲击钻钻尖与混凝土结构的间距控制在200毫米内,并更换打孔需要的钻头。
混凝土植筋打孔时,将本装置移动至需要植筋的混凝土结构下方,施工人员缓慢踩踏踏板,使钻头接触混凝土结构,并记录此时升降杆底端定位板所对应的升降槽上定位孔的位置,然后施工人员缓慢抬脚,使升降杆复位,施工人员根据植筋孔的深度调节定位销的位置(相邻定位孔的垂直距离固定,施工人员只需根据定位钻尖时记录的孔位,在此孔位的基础上向上数相应的定位孔数量即可计算出所需要的钻孔高度),定位销固定后,施工人员缓慢踩踏踏板,使钻头靠近混凝土结构,根据钻尖与待打孔点的位置,拉动扶手调整本装置的位置,使钻尖与带打孔点的位置重合,踩下动滑轮刹车将移动装置固定,然后按住启动开关,缓慢踩踏踏板使冲击钻缓慢上升,直至定位销挡住定位板,冲击钻无法上升时,冲击钻钻尖到达植筋孔所需深度,保持此高度使冲击钻空转几秒后再将脚缓慢抬起,使冲击钻下降复位,钻头脱离混凝土结构后再关闭冲击钻开关,然后打开移动装置动滑轮开关,将本装置推到下一个待打孔点的位置,重复执行上述打孔操作。
更换钻头时,将本装置放倒,拧松冲击钻夹头,取下钻头,将需要使用的钻头插入冲击钻夹头内,拧紧夹头,然后扶起本装置即可。
加装加长杆时,将本装置放倒,将冲击钻固定杆拆下,然后将相应的加长杆安装到升降杆上,最后把冲击钻固定杆安装到加长杆上,然后扶起本装置即可。
工作时,施工人员踩踏踏板,踏板向下运动,踏板通过连杆和固定轴座形成的杠杆带动抬升座向上运动,向上运动的抬升座推动升降杆在升降支撑杆内向上运动,升降杆带动加长杆和冲击钻固定杆向上运动,冲击钻固定杆带动冲击钻向上运动实现植筋钻孔。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构造柱植筋工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了描述,以上工作原理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同内。

Claims (10)

1.一种构造柱植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板(1),支撑底板(1)上方中部设置有与支撑底板(1)垂直的升降支撑杆(2)和脚踏升降装置(3),升降支撑杆(2)外部设置有把手(4),升降支撑杆(2)内滑动设置有升降杆(5),升降杆(5)下端与脚踏升降装置(3)一端活动连接,升降杆(5)上端伸出升降支撑杆(2)连接有可拆卸的冲击钻固定杆(6),冲击钻固定杆(6)中部设置有冲击钻支撑板(61),冲击钻支撑板(61)上方设置有可拆卸的冲击钻(7),冲击钻固定杆(6)下部设置有可拆卸的接灰槽(8),支撑底板(1)下方还设置有移动装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植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支撑杆(2)下部前侧设置有升降槽(21),升降支撑杆(2)与支撑底板(1)连接处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植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槽(21)两侧设置有两列相错位定位孔(211),定位孔(211)上设置有可调节的定位销(2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植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踏升降装置(3)包括固定轴座(31)、连杆(32)、抬升座(33)和踏板(34),固定轴座(31)垂直设置于支撑底板(1)上方,固定轴座(31)上方设置有两根不同高度的可旋转的连杆(32),两根连杆(32)靠升降支撑杆(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抬升座(33),两根连杆(32)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踏板(34),两根连杆(32)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植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4)上设置有控制开关(41),控制开关(41)与冲击钻(7)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植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杆(5)底端设置有定位板(51),定位板(51)宽度略小于升降槽(21)内侧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植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杆(5)与冲击钻固定杆(6)之间可根据植筋高度设置加长杆(52),加长杆(52)设置有多根不同长度尺寸的备用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植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击钻固定杆(6)固定冲击钻(7)的一侧设置有圆弧形的支撑面,其圆弧形支撑面与冲击钻(7)外形相适配,圆弧形支撑面与冲击钻支撑板(61)表面设置有防护层(7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植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击钻(7)通过若干个抱箍(72)与冲击钻固定杆(6)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植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灰槽(8)为左右两瓣半圆锥型接灰槽(8)对称拼接而成,接灰槽(8)正中设置有圆弧形凹槽,其圆弧形凹槽与冲击钻固定杆(6)外径相适配,接灰槽(8)上端口设置有线缆卡槽(81)。
CN202122500600.2U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构造柱植筋工具 Active CN2164001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00600.2U CN216400118U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构造柱植筋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00600.2U CN216400118U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构造柱植筋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00118U true CN216400118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97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00600.2U Active CN216400118U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构造柱植筋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001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31532Y (zh) 一种移动式建筑顶板钻孔装置
JP5201634B2 (ja) 工事用足場における足場台昇降構造
CN203438194U (zh) 助力榔头
CN216400118U (zh) 一种构造柱植筋工具
CN110578476B (zh) 边坡钻孔施工平台
CN204234812U (zh) 楼层顶面或大梁底面钻孔施工架体
CN111319011A (zh) 用于混凝土结构植筋的操作装置及植筋钻孔方法
CN207332279U (zh) 一种移动式机电安装平台
CN211803983U (zh) 一种简易上扬植筋钻孔工具
CN204024078U (zh) 用于梁板底部植筋的钻机工作架
CN211647294U (zh) 一种间距可调爬模的防坠装置
CN210500860U (zh) 二次结构构造柱顶部植筋辅助器
CN208215704U (zh) 一种混凝土结构钻孔辅助装置
CN203248090U (zh) 一种用于顶部钻孔的可调支撑架
CN206436195U (zh) 一种多功能植筋架
CN218700206U (zh) 构造柱顶部植筋快速钻孔装置
CN219211721U (zh) 轻便式打孔支架
CN206438985U (zh) 一种安全便捷植筋架
CN220129159U (zh) 一种用于高空仰面打孔的冲击钻装置
CN213563609U (zh) 植筋钻孔装置
CN201196037Y (zh) 游梁式抽油机毛辫子吊装器
CN213679714U (zh) 一种可升降式建筑施工装置
CN220144825U (zh) 植筋钻孔辅助装置
CN219771598U (zh) 一种塔吊的休息装置
CN215702975U (zh) 一种可适用混凝土锚固钻孔延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