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95350U - 一种血液成分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血液成分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95350U
CN216395350U CN202122852675.7U CN202122852675U CN216395350U CN 216395350 U CN216395350 U CN 216395350U CN 202122852675 U CN202122852675 U CN 202122852675U CN 216395350 U CN216395350 U CN 2163953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dy
centrifugal
separation device
partition plate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5267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Maow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85267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953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953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953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 Centrifuga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血液成分分离装置,包括离心筒、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离心筒的两端分别各具有一个开口,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分别螺纹连接在离心筒的两端,且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分别封闭离心筒两端的两个开口。离心筒内设有第一个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离心筒内分隔成离心腔、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隔板上设有第一流通孔,第二隔板上设有第二流通孔;第一盖体内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一凸柱,第二盖体内设有第二固定板和第二凸柱。本申请实施例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能够将血液中的红细胞、贫血小板血浆以及富血小板血浆隔绝在不同的空间内,使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抽取富血小板血浆,保证不会抽取到血液中的其他成分,从而降低了富血小板血浆的获取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血液成分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液成分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血液是流动在人体的血管、心脏中的一种红色不透明液体,属于人体的结缔组织,血液的主要成分为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血液的细胞外基质,其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以及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血细胞是存在于血浆中的细胞,血细胞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个种类。其中,血小板富含多种促进细胞增生和分化的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能有助于人体组织的再生和修复,使得血小板在临床医疗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相关技术中,为了满足临床医疗等领域对于血小板的需求,常通过对血液进行离心分离的方法获得到血小板。具体的操作是将采取的血液注入到试管中,再将盛有血液的试管放入离心分离设备中进行离心分离,使血液由下至上离心分层为红细胞层、富血小板血浆(PRP,Platelet Pich Plasma)层和贫血小板血浆(PPP,Platelet Poor Plasma)层,再通过针管深入到富血小板血浆层抽取富血小板血浆。
然而,由于富血小板血浆层位于红细胞层与贫血小板血浆层之间,操作人员在抽取富血小板血浆时,难以准确地将针头深入到富血小板血浆层进行抽取操作,使得富血小板血浆的获取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血液成分分离装置,能够使操作人员方便地抽取富血小板血浆,降低了富血小板血浆的获取难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包括离心筒、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离心筒的两端分别各具有一个开口,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分别螺纹连接在所述离心筒的两端,且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分别封闭所述离心筒两端的两个开口;
所述离心筒内设有第一个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分别靠近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
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以及所述离心筒的内壁面之间围合形成离心腔;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一盖体的内壁面之间围合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二盖体的内壁面之间围合形成第二容纳腔;
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离心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第一流通孔,所述述第二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离心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第二流通孔;
所述第一盖体内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一凸柱,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外侧壁连接所述第一盖体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凸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凸柱的另一端正对所述第一流通孔;
所述第二盖体内设有第二固定板和第二凸柱,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外侧壁连接所述第二盖体的内侧壁,所述第二凸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凸柱的另一端正对所述第二流通孔。
本申请实施例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能够将血液中的红细胞、贫血小板血浆以及富血小板血浆隔绝在不同的空间内,使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抽取富血小板血浆,保证不会抽取到血液中的其他成分,从而降低了富血小板血浆的获取难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具有若干个第一过液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具有若干个第二过液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所述第一盖体包括筒体和底盖,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具有开口;所述离心筒由所述筒体的其中一个开口插入至所述筒体内,所述底盖盖合在所述筒体的其中另一个开口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所述底盖的朝向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一面具有密封凸块,所述密封凸块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盖体的内侧壁相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所述底盖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底盖。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所述第一凸柱包括第一连接柱和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一密封板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另一端;
所述第二凸柱包括第二连接柱和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二密封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隔板,所述第二密封板连接在所述第二密封柱的另一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所述第一密封板和所述第二密封板均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所述离心筒的侧壁具有连通所述离心腔的输液孔,所述输液孔内设有密封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离心筒; 10a-离心腔;
11-第一隔板; 111-第一流通孔;
12-输液孔; 13-第二隔板;
131-第二流通孔; 20-第一盖体;
20a-第一容纳腔; 21-筒体;
22-底盖; 221-密封凸块;
23-第一凸柱; 231-第一连接柱;
232-第一连接板; 24-第一固定板;
241-第一过液孔; 30-第二盖体;
30a-第二容纳腔; 31-第二凸柱;
311-第二连接柱; 312-第二密封板;
32-第二固定板; 321-第二过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相关技术中,血液经过离心后,根据血液中各成分的比重,将分为红细胞层、富血小板血浆(PRP,Platelet Pich Plasma)层和贫血小板血浆(PPP,Platelet Poor Plasma)层。其中,红细胞的比重最大,将沉于试管的最底部,形成红细胞层;富血小板血浆的比重次之,将位于红细胞层之上,形成富血小板血浆层;贫血小板血浆的比重最小,将位于富血小板血浆层之上,形成贫血小板血浆层。因此,富含血小板的富血小板血浆层位于红细胞层与贫血小板血浆层之间。抽取富血小板血浆时,操作人员需要将注射器针管的针头穿过贫血小板血浆层,以深入到富血小板血浆层进行抽取操作。然而,由于富血小板血浆层相对较薄,难以准确地将针头深入到富血小板血浆层进行抽取操作,使得富血小板血浆的获取难度较大。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血液成分分离装置,包括离心筒、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能够将血液中的红细胞、贫血小板血浆以及富血小板血浆隔绝在不同的空间内,使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抽取富血小板血浆,保证不会抽取到血液中的其他成分,从而降低了富血小板血浆的获取难度。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血液成分分离装置,包括离心筒10、第一盖体20和第二盖体30,其中:
离心筒10为空心的筒体21,离心筒10的两端分别各具有一个开口,在离心筒10的靠近两个开口处的外壁面上设有外螺纹。
第一盖体20和第二盖体30的内侧壁面上均具有内螺纹,第一盖体20和第二盖体30的内螺纹分别与离心筒10两端的外螺纹连接以分别封闭离心筒10两端的两个开口。
离心筒10内设有第一个隔板和第二隔板13,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13分别靠近第一盖体20和第二盖体30。第一隔板11、第二隔板13以及离心筒10的内壁面之间围合形成离心腔10a,离心腔10a为血液离心分离的操作空间。
第一隔板11与第一盖体20的内壁面之间围合形成第一容纳腔20a,第一容纳腔20a用于容纳经过离心后的血液中特定的某一类成分,例如富血小板血浆。
第二隔板13与第二盖体30的内壁面之间围合形成第二容纳腔30a,第二容纳腔30a用于容纳经过离心后的血液中特定的某一类成分,例如红细胞。
第一隔板11上设有连通离心腔10a与第一容纳腔20a的第一流通孔111,第一流通孔111用于将离心腔10a内的成分导入第一容纳腔20a。述第二隔板13上设有连通离心腔10a与第二容纳腔30a的第二流通孔131,第二流通孔131用于将离心腔10a内的成分导入第二容纳腔30a。
第一盖体20内设有第一固定板24和第一凸柱23,第一固定板24的外侧壁连接第一盖体20的内侧壁,第一固定板24用于固定第一凸柱23。第一凸柱23的一端连接第一固定板24,第一凸柱23的另一端正对第一流通孔111。这样,通过旋转第一盖体20,第一盖体20将顺着与离心筒10的外螺纹转动,从而能调节第一盖在离心筒10上的轴向位置,并调节第一凸柱23与第一流通孔111之间的距离,从而通过第一凸柱23实现第一流通孔111的开闭。
第二盖体30内设有第二固定板和第二凸柱31,第二固定板的外侧壁连接第二盖体30的内侧壁,第二固定板用于固定第二凸柱31。第二凸柱31的一端连接第二固定板,第二凸柱31的另一端正对第二流通孔131。通过旋转第二盖体30,第二盖体30将顺着与离心筒10的外螺纹转动,从而能调节第二盖在离心筒10上的轴向位置,并调节第二凸柱31与第二流通孔131之间的距离,从而通过第二凸柱31实现第二流通孔131的开闭。
在具体操作时,血液的离心分离包括两次分离操作,分别为初次离心分离和二次离心分离。
进行初次离心分离时,先分别旋转第一盖体20和第二盖体30,使第一凸柱23和第二凸柱31分别堵住第一流通孔111以及第二流通孔131,保证第一容纳腔20a、第二容纳腔30a均与离心腔10a处于阻隔状态。再向离心腔10a内注入待离心分离的血液,并将血液成分分离装置的第一盖体20朝上放入至离心分离机中进行离心分离,使血液中比重最大的红细胞沉于离心腔10a底部,形成红细胞层;使血液中含有血小板的血浆位于红细胞层之上,形成血浆层。然后,旋转第二盖体30至第二凸柱31与第二流通孔131之间具有间隙,使第二流通孔131打开,沉于离心腔10a底部的红细胞层通过第二流通孔131流入第二容纳腔30a。直至红细胞层由离心腔10a中完全排出到第二容纳腔30a后,再旋转第二盖体30至第二凸柱31堵住第二流通孔131,使第二流通孔131关闭,以避免血浆层流入第二容纳腔30a。经过初次离心分离后,离心腔10a内只保留含有血小板的血浆层。
为了得到血小板浓度高的富血小板血浆,在初次离心分离完成后,将血液成分分离装置翻转至其第二盖体30朝上放入至离心分离机中进行离心分离,使血浆层离心分离成位于离心腔10a底部的富血小板血浆层和位于富血小板血浆层之上的贫血小板血浆层。然后,旋转第一盖体20至第一凸柱23与第一流通孔111之间具有间隙,使第一流通孔111打开,沉于离心腔10a底部的富血小板血浆层通过第一流通孔111流入第一容纳腔20a。直至富血小板血浆层由离心腔10a中完全排出到第一容纳腔20a后,再旋转第一盖体20至第二凸柱31堵住第一流通孔111,使一流通孔关闭,以避免贫血小板血浆层流入第一容纳腔20a。经过二次离心分离后,贫血小板血浆层保留在离心腔10a中,富血小板血浆层保留在第一容纳腔20a中。这时,即可方便地抽取第一容纳腔20a中的富血小板血浆,保证不会抽取到血液中的其他成分,从而降低了富血小板血浆的获取难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能够将血液中的红细胞、贫血小板血浆以及富血小板血浆隔绝在不同的空间内,使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抽取富血小板血浆,保证不会抽取到血液中的其他成分,从而降低了富血小板血浆的获取难度。
另外,通过旋转第一盖体20、第二盖体30就能使红细胞、贫血小板血浆以及富血小板血浆隔绝在不同的空间内,操作方式简单易学。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只有一次注入过程和抽取过程,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血液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隔绝,能够避免血液被外界成分污染。
为了便于操作,血液成分分离装置的离心筒10、第一盖体20以及第二盖体30均为透明材质,这样能够方便操作人员观察血液成分分离装置内各层血液成分的分布情况和流动情况。还可在此基础上,在离心筒10、第一盖体20以及第二盖体30上设置相应的刻度线,以进一步方便操作。
并且,离心筒10、第一盖体20、第二盖体30、第一隔板11、第二隔板13、第一固定板24、第二固定板32、第一凸柱23以及第二凸柱31均能作为单独的部件进行开模并制造,再组装在一起构成血液成分分离装置,降低了血液成分分离装置的制造难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24上具有若干个第一过液孔241,第二固定板32上具有若干个第二过液孔321。第一过液孔241和第二过液孔321用于使第一容纳腔20a、第二容纳腔30a内的成分通过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
本申请实施例中,离心筒10的侧壁具有连通离心腔10a的输液孔12,输液孔12内设有密封塞(图未示出)。输液孔12用于朝离心腔10a内输入待离心分离的血液,密封塞能够密封输液孔12,以隔绝离心腔10a与外界环境。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盖体20包括筒体21和底盖22,筒体21的两端分别具有开口,离心筒10由筒体21的其中一个开口插入至筒体21内,底盖22盖合在筒体21的其中另一个开口上。这样筒体21和底盖22为可拆卸结构,可采用硬质材料制作筒体2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底盖22,从而能够使用注射器穿过底盖22以抽取第一容纳腔20a中的成分。
另外,底盖22的朝向第一容纳腔20a的一面具有密封凸块221,密封凸块221的外侧壁与第一盖体20的内侧壁相抵,这样能够增加第一容纳腔20a的密封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凸柱23包括第一连接柱231和第一密封板232,第一连接柱231的一端连接第一隔板11,第一密封板232连接在第一连接柱231的另一端。第二凸柱31包括第二连接柱311和第二密封板312,第二密封柱的一端连接第二隔板13,第二密封板312连接在第二密封柱的另一端。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分别用于堵住第一流通孔111和第二流通孔131。
其中,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均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板,这样当第一密封板232和第二密封板312压在第一流通孔111和第二流通孔131上时,接触面能够形成一定变形并嵌入到第一流通孔111和第二流通孔131内,从而增加第一密封板232和第二密封板312的密封性。
在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血液成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心筒、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离心筒的两端分别各具有一个开口,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分别螺纹连接在所述离心筒的两端,且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分别封闭所述离心筒两端的两个开口;
所述离心筒内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分别靠近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
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以及所述离心筒的内壁面之间围合形成离心腔;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一盖体的内壁面之间围合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二盖体的内壁面之间围合形成第二容纳腔;
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离心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第一流通孔,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离心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第二流通孔;
所述第一盖体内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一凸柱,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外侧壁连接所述第一盖体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凸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凸柱的另一端正对所述第一流通孔;
所述第二盖体内设有第二固定板和第二凸柱,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外侧壁连接所述第二盖体的内侧壁,所述第二凸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凸柱的另一端正对所述第二流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具有若干个第一过液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具有若干个第二过液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包括筒体和底盖,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具有开口;所述离心筒由所述筒体的其中一个开口插入至所述筒体内,所述底盖盖合在所述筒体的其中另一个开口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的朝向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一面具有密封凸块,所述密封凸块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盖体的内侧壁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底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柱包括第一连接柱和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一密封板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另一端;
所述第二凸柱包括第二连接柱和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二密封柱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隔板,所述第二密封板连接在所述第二密封柱的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板和所述第二密封板均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板。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筒的侧壁具有连通所述离心腔的输液孔,所述输液孔内设有密封塞。
CN202122852675.7U 2021-11-21 2021-11-21 一种血液成分分离装置 Active CN2163953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52675.7U CN216395350U (zh) 2021-11-21 2021-11-21 一种血液成分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52675.7U CN216395350U (zh) 2021-11-21 2021-11-21 一种血液成分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95350U true CN216395350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303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52675.7U Active CN216395350U (zh) 2021-11-21 2021-11-21 一种血液成分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9535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50509A (zh) * 2022-09-02 2022-11-18 杭州锐健马斯汀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分离装置
CN116570971A (zh) * 2023-07-14 2023-08-11 苏州益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杂质分离器
CN117126716A (zh) * 2023-09-06 2023-11-28 浏阳市三力医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使用富血小板血浆专用离心管及其附件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50509A (zh) * 2022-09-02 2022-11-18 杭州锐健马斯汀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分离装置
CN115350509B (zh) * 2022-09-02 2023-11-24 杭州锐健马斯汀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分离装置
CN116570971A (zh) * 2023-07-14 2023-08-11 苏州益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杂质分离器
CN116570971B (zh) * 2023-07-14 2023-09-29 苏州益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杂质分离器
CN117126716A (zh) * 2023-09-06 2023-11-28 浏阳市三力医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使用富血小板血浆专用离心管及其附件
CN117126716B (zh) * 2023-09-06 2024-04-05 浏阳市三力医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使用富血小板血浆专用离心管及其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395350U (zh) 一种血液成分分离装置
KR101197974B1 (ko) 신속한 원심분리가 가능한 원심분리용 용기
EP2495302B1 (en) Bio-device for extracting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an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JP5748648B2 (ja) 細胞分離装置及び遠心分離方法
US9463270B2 (en) Ingredient separator
CN110026297B (zh) 体液分离装置
CN111254045B (zh) 包含干细胞的体液细胞分离及浓缩试剂盒
KR101197908B1 (ko) 원심분리용 용기
CN108654141B (zh) 一种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
CN216677077U (zh) 一种血液分离组件
WO2014104640A1 (ko) 버피코트 추출키트
KR101489264B1 (ko) 줄기세포 분리 키트 및 줄기세포 분리 방법
CN216396710U (zh) 血液分离器具
CN210935419U (zh) 一种富血小板血浆离心装置
JP2013132241A (ja) 細胞分離装置
KR101847471B1 (ko) 성분 분리기, 이를 포함하는 성분 분리 키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성분 분리방법
US11896984B2 (en) Container for centrifugation
KR20140111401A (ko) 원심분리 키트. 원심분리 방법 및 혈소판 농축혈장
WO2022224656A1 (ja) 筒体キットおよびガスケット
CN114100871A (zh) 血液分离器具
KR101749932B1 (ko) 지방조직 유래 기질혈관분획 분리용 키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지방조직 유래 기질혈관분획의 분리 방법
CN115501923A (zh) 一种离心分离管及其使用方法与应用
CN212702460U (zh) 一种连体式富血小板血浆离心装置
CN212702463U (zh) 一种富血小板血浆离心装置
KR20200037973A (ko) 혈액 처리용 기구 및 이를 이용한 혈액 처리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30

Address after: 412000 No. 801, building 1, Cao Ping Road, construction office, Lusong District, Zhu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zhou Guohao enterprise management partnership (L.P.)

Address before: 412000 room 801, building 1, 23 Chezhan Road, Lusong District, Zhu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ang Ho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15

Address after: 412000 floor 3, building 11, zone B,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Park, No. 88, Changtang Road, Yunlong demonstration zone, Zhu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zhou maowu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12000 No. 801, building 1, Cao Ping Road, construction office, Lusong District, Zhu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zhou Guohao enterprise management partnership (L.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