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94446U - 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94446U
CN216394446U CN202121119486.2U CN202121119486U CN216394446U CN 216394446 U CN216394446 U CN 216394446U CN 202121119486 U CN202121119486 U CN 202121119486U CN 216394446 U CN216394446 U CN 2163944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pull rod
contact lens
clamp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1948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建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AIDU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11948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944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94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944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包括支架、推拉杆、固定框及至少两个夹臂,推拉杆的端部设有镜片吸附装置,且可轴向滑动连接于支架,其中两个夹臂对称设置于推拉杆的两侧,固定框连接于支架,当推拉杆向眼球方向运动时,两个夹头向远离镜片吸附装置的方向运动;当推拉杆向远离眼球方向运动时,两个夹头向眼球方向运动,且可夹持到隐形镜片的边缘。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框实现了对眼眶、上、下眼睑的固定,使眼球最大程度暴露;壳体采用不透光材质使人眼处于黑暗环境,一方面消除眼睑的应激反应,避免了眨眼反射;另一方面固定框能够为整个佩戴装置提升支撑,使装置能够稳定、可靠地贴合于眼框,实现软性角膜接触镜的准确佩戴和摘取。

Description

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属于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软性角膜接触镜,通常也叫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附在角膜表面泪液层上的镜片,通过改变眼睛的屈光能力,而达到矫正近视、远视、散光,以及治疗某些眼部疾病的目的。
软性角膜接触镜因小巧、轻便、佩带美观被人们所接受,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手指或吸盘吸附进行佩戴、用手指或镊子摘取软性角膜接触镜,同时需要另一只手配合对眼皮进行固定,避免眨眼。但这种佩戴方式对人操作的要求较高,并且在佩戴和摘取软性角膜接触镜时,通常都是用手直接接触软性角膜接触镜,而人的手通常是不洁净的,很容易造成病菌等感染。
申请号为“2020203282941”就公开了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器,大致方案是通过两个活动块对上、下眼皮进行支撑,通过两个活动块之间的粘黏体对镜片进行抓取。这种佩戴装置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由于镜片与眼球之间具有负压(泪液使该负压更加明显),在摘取眼镜时,仅仅依靠粘黏体对镜片进行抓取会使镜片容易与粘黏体脱离,造成镜片脱落。申请号为“2020113701819”也公开了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仪,但该专利依然是采用吸盘对镜片进行吸附,尽管吸盘内部有气孔,可实现控制吸盘与镜片之间吸附状态的控制,但依然很难消除使用者眼睑应激反应,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吸盘对镜片吸附的可行性和稳固性。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存在佩戴、摘取时,初始使用者及眼睑有应激反应的使用者无法与眼球准确定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摘取使用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包括支架、推拉杆、固定框及至少两个夹臂,推拉杆的端部设有镜片吸附装置,且可轴向滑动连接于支架,其中两个夹臂对称设置于推拉杆的两侧,固定框连接于支架,夹臂的端部设有用于夹持软性角膜接触镜边缘的夹头,夹头、镜片吸附装置均可延伸至固定框的内部;
推拉杆与夹臂之间还设有连杆摆臂组件,当推拉杆向眼球方向运动时,两个夹头向远离镜片吸附装置的方向运动;
当推拉杆向远离眼球方向运动时,两个夹头向眼球方向运动,且可夹持到隐形镜片的边缘。
优选,前述的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连杆摆臂组件包括摆臂、连杆,推拉杆的两侧设有齿条,摆臂一端通过齿轮铰接于支架,且齿轮啮合于齿条,摆臂另一端铰接于夹臂;
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支架、夹臂。
优选,前述的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连杆、夹臂铰接点处于摆臂、夹臂铰接点与夹头之间。
优选,前述的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固定框的端部设有与人眼轮廓相匹配的翻边开口,翻边开口是硅胶材质,翻边开口是可拆卸结构。
优选,前述的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推拉杆与支架之间还设有弹簧,弹簧驱动推拉杆处于中间状态。
优选,前述的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弹簧包括与推拉杆同轴设置的弹簧一、弹簧二。
优选,前述的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镜片吸附装置是吸盘,吸盘可拆卸连接于推拉杆。
优选,前述的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支架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底板,推拉杆可轴向滑动连接于壳体,齿轮、连杆均铰接于底板。
优选,前述的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壳体的侧部设有长槽,推拉杆的侧部设有侧延伸部,长槽内设有可滑动的滑动按钮,滑动按钮连接侧延伸部。
优选,前述的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壳体是不透光材质。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框实现了对眼眶、上、下眼睑的固定,使眼球最大程度暴露;壳体的不透光材质是人眼处于黑暗环境,一方面消除眼睑的应激反应,避免了眨眼反射)另一方面固定框能够为整个佩戴装置提升支撑,使装置能够稳定、可靠地贴合于眼框,实现软性角膜接触镜与眼球的准确定位,通过移动杆的运动带动软性角膜接触镜移动,实施佩戴。
在摘取软性角膜接触镜的过程中,通过固定框实现了对眼眶、上、下眼睑的固定,使眼球最大程度暴露;壳体采用不透光材质使人眼处于黑暗环境,一方面消除眼睑的应激反应,避免了眨眼反射;另一方面能够为整个佩戴装置提升支撑,两个硅胶夹头能够准确夹住软性角膜接触镜,软性角膜接触镜发生变形,内部负压消失,且可避免软性角膜接触镜软性角膜接触镜从装置脱落,提升了操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初始使用者,及眼睑有应激反应者和其他使用者对于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操作经验及技巧的依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佩戴状态结构示意图(隐藏壳体、固定框);
图4是本实用新型摘取状态结构示意图(隐藏壳体、固定框);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壳体;2-固定框;3-推拉杆;4-夹臂;5-摆臂;6-连杆;7-弹簧一;8-弹簧二;9-软性角膜接触镜;11-长槽;12-滑动按钮;13-底板;21-翻边开口;31-吸盘;32-侧延伸部;33-齿条;34-挡圈;41-夹头;51-齿轮;91-眼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包括支架、推拉杆3、固定框2及至少两个夹臂4,推拉杆3的端部设有镜片吸附装置,且可轴向滑动连接于支架,其中两个夹臂4对称设置于推拉杆3的两侧,固定框2连接于支架,夹臂4的端部设有用于夹持软性角膜接触镜边缘的夹头41,夹头41、镜片吸附装置均可延伸至固定框2的内部。固定框2的中间呈镂空结构,该镂空结构套接在支架的端部,固定框2的端部设有与人眼轮廓相匹配的翻边开口21,翻边开口21最好采用硅胶材质,提升佩戴的舒适性。其中,镜片吸附装置是吸盘31。其中壳体1最好采用不透光材质,这样当其贴合于面部时,能够为人提供暗环境,使使用者看不到软性角膜接触镜9,降低应激反应。
推拉杆3与夹臂4之间需要实现一定的联动,具体是通过两者之间的连杆摆臂组件实现,在佩戴时,不需要使用到夹头41,即当推拉杆3向眼球方向运动时,两个夹头41向远离镜片吸附装置的方向运动,避免接触到眼部,其中夹头41的前端在保证对软性角膜接触镜抓取的同时需要足够的圆润,避免损伤眼部,必要时可配置硅胶材质。
在摘取软性角膜接触镜时,推拉杆3需要向远离眼球的方向运动,两个夹头41向镜片吸附装置的方向运动,且可夹持到隐形镜片的边缘。
具体的:连杆摆臂组件包括摆臂5、连杆6,推拉杆3的两侧设有齿条33,摆臂5一端通过齿轮51铰接于支架,且齿轮51啮合于齿条33,摆臂5另一端铰接于夹臂4,连杆6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支架、夹臂4。并且连杆6、夹臂4铰接点处于摆臂5、夹臂4铰接点与夹头41之间。
其中,推拉杆3与支架之间还设有弹簧,弹簧驱动推拉杆3处于中间状态,所谓的中间状态是指处于佩戴状态与摘取状态之间。弹簧提供的弹性力便于使用者的操作与控制。由于弹簧需要提升两个平行于推拉杆3轴向且方向相反的力,因此弹簧包括与推拉杆3同轴设置的弹簧一7、弹簧二8,其弹簧一7设置套接于推拉杆3,在推拉杆3的侧部设有用于顶住弹簧一7端部的挡圈34,弹簧一7的另一端顶住支架,弹簧二8则设置在推拉杆3的端部。弹簧一7、弹簧二8分别向推拉杆3提供两个相反方向的力。
本实施例的支架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1内部的底板13,推拉杆3可轴向滑动连接于壳体1,齿轮51、连杆6均铰接于底板13。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是通过驱动推拉杆3轴向运动的方式进行工作的,具体结构是:壳体1的侧部设有长槽11,推拉杆3的侧部设有侧延伸部32,长槽11内设有可滑动的滑动按钮12,滑动按钮12连接侧延伸部32。滑动按钮12的表面最好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纹路。
结合图3及图4:当需要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9时,不需要使用夹头41,通过吸盘31吸附软性角膜接触镜9,然后通过滑动按钮12驱动推拉杆3向人眼的方向运动,在推拉杆3运动的过程中,侧部的齿条33、齿轮51配合,摆臂5驱动夹臂4向远离人眼的方向运动,再者,夹臂4的尾端(夹头41的相对端)向推拉杆3轴心的方向运动,两个夹头41之间的距离增加。然后将翻边开口21贴合于眼眶及上眼皮,对上眼皮进行固定,避免眨眼反射,通过操作滑动按钮12,将吸盘31上的软性角膜接触镜9佩戴到眼球。最后使吸盘31与软性角膜接触镜9分离即可。
当需要取下软性角膜接触镜9时,将翻边开口21贴合于眼眶及上眼皮,然后将推拉杆3向后移动,两个夹头41对软性角膜接触镜9的边缘进行夹持,使软性角膜接触镜9发生变形,这样外部空气就很容易进入至软性角膜接触镜9与眼球之间,使负压消失,便于软性角膜接触镜9的取下。
现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通过固定框2实现了对眼眶、上、下眼睑的固定,使眼球最大程度暴露;壳体1的不透光材质是人眼处于黑暗环境,一方面消除眼睑的应激反应,避免了眨眼反射;另一方面能够为整个佩戴装置提升支撑,使软性角膜接触镜9能够稳定、可靠的贴合于眼球。
在摘取软性角膜接触镜9的过程中,通过固定框2实现了对眼眶、上、下眼睑的固定,使眼球最大程度暴露;壳体1采用不透光材质使人眼处于黑暗环境,一方面消除眼睑的应激反应,避免了眨眼反射;另一方面能够为整个佩戴装置提升支撑,两个硅胶夹头41能够准确夹住软性角膜接触镜9,软性角膜接触镜9发生变形,内部负压消失,轻松实现摘取,且可避免软性角膜接触镜9从装置脱落,提升了操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实施例能够降低初始使用者,及眼睑有应激反应者和其他使用者对于软性角膜接触镜9佩戴操作经验及技巧的依赖程度。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结构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推拉杆(3)、固定框(2)及至少两个夹臂(4),所述推拉杆(3)的端部设有镜片吸附装置,且可轴向滑动连接于支架,其中两个夹臂(4)对称设置于推拉杆(3)的两侧,所述固定框(2)连接于支架,所述夹臂(4)的端部设有用于夹持软性角膜接触镜边缘的夹头(41),所述夹头(41)、镜片吸附装置均可延伸至固定框(2)的内部;
所述推拉杆(3)与夹臂(4)之间还设有连杆摆臂组件,当推拉杆(3)向眼球方向运动时,两个夹头(41)向远离镜片吸附装置的方向运动;
当推拉杆(3)向远离眼球方向运动时,两个夹头(41)向眼球方向运动,且可夹持到隐形镜片的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摆臂组件包括摆臂(5)、连杆(6),所述推拉杆(3)的两侧设有齿条(33),所述摆臂(5)一端通过齿轮(51)铰接于支架,且齿轮(51)啮合于齿条(33),摆臂(5)另一端铰接于夹臂(4);
所述连杆(6)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支架、夹臂(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6)、夹臂(4)铰接点处于摆臂(5)、夹臂(4)铰接点与夹头(4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2)的端部设有与人眼轮廓相匹配的翻边开口(21),所述翻边开口(21)是硅胶材质,所述翻边开口(21)是可拆卸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3)与支架之间还设有弹簧,所述弹簧驱动推拉杆(3)处于中间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包括与推拉杆(3)同轴设置的弹簧一(7)、弹簧二(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吸附装置是吸盘(31),所述吸盘(31)可拆卸连接于推拉杆(3)。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1)内部的底板(13),所述推拉杆(3)可轴向滑动连接于壳体(1),所述齿轮(51)、连杆(6)均铰接于底板(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侧部设有长槽(11),所述推拉杆(3)的侧部设有侧延伸部(32),所述长槽(11)内设有可滑动的滑动按钮(12),所述滑动按钮(12)连接侧延伸部(3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是不透光材质。
CN202121119486.2U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 Active CN2163944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19486.2U CN216394446U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19486.2U CN216394446U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94446U true CN216394446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81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19486.2U Active CN216394446U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944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92204A (en) Soft contact lens apparatus
KR102154537B1 (ko) 콘택트렌즈를 안구에 장착 및 분리하기 위한 휴대장치
KR20110095568A (ko) 콘택트렌즈 착용장치
CN216394446U (zh) 一种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
JPH01135349A (ja)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の着脱器具
CN109044608A (zh) 一种便携式隐形眼镜自动摘戴装置
CN106773113A (zh) 镜腿折叠式眼镜
JP6185642B1 (ja)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装着具
CN113967122B (zh) 一种可前后调节的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
CN2831176Y (zh) 新型隐形眼镜配戴器
CN200991351Y (zh) 多功能弹力开睑器
CN215459245U (zh) 眼科手术用遮盖罩
CN218305293U (zh) 角膜接触镜摘戴辅助器
CN211049837U (zh) 一种医用睫毛剪
KR20050000280A (ko) 콘택트렌즈 착탈장치
CN213092041U (zh) 一种眼镜
JP5726355B1 (ja) ソフトコンタクトレンズ取外器具及びソフトコンタクトレンズ取外器具を使用する方法。
KR200330914Y1 (ko) 콘택트렌즈 착탈장치
CN217938517U (zh) 便携式软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装置
KR102187356B1 (ko) 콘택트렌즈 착탈장치
CN202119989U (zh) 可折叠的无鼻托眼镜
CN215019284U (zh) 用于手术显微镜目镜端的激光保护装置
CN219375363U (zh) 一种协同康复机器人的上肢康复治疗结构
CN216318353U (zh) 一种眼药水滴眼辅助装置
CN214586283U (zh) 一种眼科手术用防护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08

Address after: Room 1501, Building 1, No. 8 Zhujiawan Stree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1805A-28

Patentee after: Suzhou AIDU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2399 5-2-205, urban oasis, Yunyang street, Danyang City,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ai Jianzhon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