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88006U - 一种下沉式计算机散热风扇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沉式计算机散热风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88006U
CN216388006U CN202123142523.4U CN202123142523U CN216388006U CN 216388006 U CN216388006 U CN 216388006U CN 202123142523 U CN202123142523 U CN 202123142523U CN 216388006 U CN216388006 U CN 2163880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support frame
pivot
fan structure
impe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4252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安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ete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Zeta Model 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Zeta Model 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Zeta Model 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4252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880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880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880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沉式计算机散热风扇结构,包括安装座、马达和叶轮,安装座设有安装槽,安装座位于安装槽的底壁设有支撑架,马达枢转安装于支撑架的下壁,且马达设有枢转轴,叶轮设于支撑架的上壁,所述叶轮包括轴体以及沿轴体周向分布的叶体,所述枢转轴穿过支撑架后与轴体相连接。通过将马达安装至支撑架的下壁位置,因此叶轮不需要在其中部设置于马达大小相适的电机槽,从而有效缩小了轴体的直径,因此有效增加了叶体的相对长度,从而缩小了流体盲区,同时增加了流体运动区的相对面积,因此有效降低了噪声,且提高了散热的效果;同时因为轴体较小且枢转轴长度较长,因此马达的枢转阻力有效降低,有效提高了马达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下沉式计算机散热风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风扇产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沉式计算机散热风扇结构。
背景技术
计算机散热风扇一般用于提供给散热器和机箱使用对相应的发热元件进行散热。市面上一般的散热风扇尺寸大小由直径2.5cm到30cm都有,厚度由6mm到76mm都有,而根据不同运作要求,可采用罕见的AC(交流,由家用插座取电)和常见的D电源(直流,经计算机火牛或主板取电),大多使用二相摩打(两组铜线圈,共四单元),在转速不高情况下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现有的计算机风扇一般包括壳体、电机以及叶轮,其中电机固定安装于壳体的上壁,叶轮的中部设有内凹的电机槽,从而实现电机与叶轮之间的安装,因此现有风扇的中部一般为凸状设置,因此其中部会存在流体盲区,当电机转动时将流体带动时,中部是流体盲区,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搅流,影响散热流体的稳定运行,同时流体盲区和流体运动区会产生一定的流体摩擦,进而产生噪声,硬性了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下沉式计算机散热风扇结构,旨在改进散热风扇的结构,缩小流体盲区的产生,同时降低流体盲区与流体运动区之间额的摩擦,降低噪音,同时因为流体运动区的增加可以有效提高散热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下沉式计算机散热风扇结构,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座位于安装槽的底壁设有支撑架;
马达,所述马达枢转安装于支撑架的下壁,且马达设有枢转轴;
叶轮,所述叶轮设于支撑架的上壁,所述叶轮包括轴体以及沿轴体周向分布的叶体,所述枢转轴穿过支撑架后与轴体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的中部设有枢转部,所述枢转部设有枢转孔,所述枢转轴安装于枢转孔内。
优选地,所述枢转部向下延伸有固定部。
优选地,所述叶体呈多曲面状。
优选地,所述叶体从轴体向外逐渐扩径设置。
优选地,所述叶体的外侧宽度是叶体的内侧宽度的1.1倍至1.3倍。
优选地,所述叶体沿轴体的周向间隔设有九个。
优选地,所述叶体从轴体向外的倾斜角度逐渐增加。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位于固定部的外围设有内凹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马达形状相适。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马达安装至支撑架的下壁位置,因此叶轮不需要在其中部设置于马达大小相适的电机槽,从而有效缩小了轴体的直径,因此有效增加了叶体的相对长度,从而缩小了流体盲区,同时增加了流体运动区的相对面积,因此有效降低了噪声,且提高了散热的效果;同时因为轴体较小且枢转轴长度较长,因此马达的枢转阻力有效降低,有效提高了马达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中,1为安装座,11为安装槽,12为支撑架,2为马达,21为枢转轴,3为叶轮,31为轴体,32为叶体,41为枢转部,42为枢转孔,43为固定部,5为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至3所示,一种下沉式计算机散热风扇结构,包括:
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设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座1位于安装槽11的底壁设有支撑架12;
马达2,所述马达2枢转安装于支撑架12的下壁,且马达2设有枢转轴21;
叶轮3,所述叶轮3设于支撑架12的上壁,所述叶轮3包括轴体31以及沿轴体31周向分布的叶体32,所述枢转轴21穿过支撑架12后与轴体31相连接。
通过将马达2安装至支撑架12的下壁位置,因此叶轮3不需要在其中部设置于马达2大小相适的电机槽,从而有效缩小了轴体31的直径,因此有效增加了叶体32的相对长度,从而缩小了流体盲区,同时增加了流体运动区的相对面积,因此有效降低了噪声,且提高了散热的效果;同时因为轴体31较小且枢转轴21长度较长,因此马达2的枢转阻力有效降低,有效提高了马达2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12的中部设有枢转部41,所述枢转部41设有枢转孔42,所述枢转轴21安装于枢转孔42内,在具体实施例中,枢转轴21和枢转孔42之间设有轴承,从而减少马达2的转动时枢转轴21与枢转孔42之间的阻力,同时避免了枢转轴21偏心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枢转部41向下延伸有固定部43。从而可以伸入到马达2内,方便马达2的安装和固定,同时也增加了枢转轴21的长度与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叶体32呈多曲面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叶体32从轴体31向外逐渐扩径设置。其叶体32的外侧宽度大于内侧宽度,从而增加了叶轮3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流体的搅动率,进而提高了散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叶体32的外侧宽度是叶体32的内侧宽度的1.1倍至1.3倍。当叶体32的外侧宽度过大时,叶体32的阻力则增加,进而使噪声更大,且阻力增加对马达2的磨损也会增加;当叶体32的外侧宽度过小时,其散热效果则降低。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叶体32沿轴体31的周向间隔设有九个。在保证流体运动的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噪声的产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叶体32从轴体31向外的倾斜角度逐渐增加,从而降低流体盲区的产生,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外围的流体运动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12位于固定部43的外围设有内凹的定位槽5,所述定位槽5与马达2形状相适。其中马达2可以通过螺丝、卡合或胶水粘合固定在支撑架12上,从而方便马达2的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下沉式计算机散热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座位于安装槽的底壁设有支撑架;
马达,所述马达枢转安装于支撑架的下壁,且马达设有枢转轴;
叶轮,所述叶轮设于支撑架的上壁,所述叶轮包括轴体以及沿轴体周向分布的叶体,所述枢转轴穿过支撑架后与轴体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式计算机散热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中部设有枢转部,所述枢转部设有枢转孔,所述枢转轴安装于枢转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沉式计算机散热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部向下延伸有固定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式计算机散热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体呈多曲面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式计算机散热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体从轴体向外逐渐扩径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式计算机散热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体的外侧宽度是叶体的内侧宽度的1.1倍至1.3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式计算机散热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体沿轴体的周向间隔设有九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式计算机散热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体从轴体向外的倾斜角度逐渐增加。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沉式计算机散热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位于固定部的外围设有内凹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马达形状相适。
CN202123142523.4U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下沉式计算机散热风扇结构 Active CN2163880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42523.4U CN216388006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下沉式计算机散热风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42523.4U CN216388006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下沉式计算机散热风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88006U true CN216388006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24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42523.4U Active CN216388006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下沉式计算机散热风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880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32680B2 (ja) 電子機器の冷却装置
US20050089411A1 (en) Axial flow type cooling fan with shrouded blades
EP1650799A2 (en) Heat radiating apparatus
US20050095131A1 (en) Axial flow fan with multiple segment blades
JP2000012751A (ja) 冷却ファン装置
CN111963480B (zh) 离心风扇框体结构
CN100533341C (zh)
CN216388006U (zh) 一种下沉式计算机散热风扇结构
CN201639437U (zh) 一种电机风扇
CN218549663U (zh) 一种降噪散热型交流电动机
CN212364953U (zh) 一种新型电脑主板散热器
CN110022032B (zh) 电机组件和烤箱
CN208548809U (zh) 一种散热型一体式电动机
CN211950970U (zh) 一种风轮及电暖气
CN218542705U (zh) 一种具有导流结构的风扇叶片
CN209994168U (zh) 一种工业吊扇
CN217633106U (zh) 一种组合式风扇结构
CN211209427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机
CN216714820U (zh) 一种可调节流体方向的风扇结构
CN216343046U (zh) 具有散热功能的水泵后盖及应用其的水泵
CN220172994U (zh) 具有双重散热的电机
CN212569679U (zh) 笔记本电脑辅助散热器
CN220337147U (zh) 一种内循环离心式水泵
CN218514212U (zh) 一种具有自降温功能的电风扇电机外壳
CN214945129U (zh) 一种设有减噪结构的风扇壳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3

Address after: 511510, 6th Floor, Building 1, Guangdong Zhongqing Industrial Co., Ltd., No. 9 East Huaqing Industrial Avenue, Guangzhou (Qingyuan) Industrial Transfer Industrial Park, Shijiao Town, Qingcheng District, Qingy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ete Technology (Guangdo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0000 floor 3 and floor 4 of Building 2 and floor 4 of Building 1, No. 21, Lingdong Road, Huad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ZETA MODEL AIRCRAF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