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81503U - 一种泥水盾构隧道进、排泥管的固定托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泥水盾构隧道进、排泥管的固定托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81503U
CN216381503U CN202123072307.7U CN202123072307U CN216381503U CN 216381503 U CN216381503 U CN 216381503U CN 202123072307 U CN202123072307 U CN 202123072307U CN 216381503 U CN216381503 U CN 2163815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mud
bearing structure
support
fixing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7230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祥涛
郑德文
杨臣贤
张仲宇
赵子翰
李阳
王旭阳
马纯梁
袁立涛
王闯
王浩
丛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 Ltd
Beijing No 4 Municip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 Ltd
Beijing No 4 Municip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 Ltd, Beijing No 4 Municip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7230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815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815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815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泥水盾构隧道进、排泥管的固定托架,涉及管道托架技术领域,解决了管线竖向固定和振动的问题,包括固定结构、支撑结构和承托结构;所述承托结构具有两个用于安置进、排泥管的支撑平台,两个所述支撑平台在竖向上依次排布;所述固定结构和所述支撑结构在竖向上自上而下依次排布,所述固定结构和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承托结构的同一侧;所述固定结构邻近所述承托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承托结构连接,所述固定结构远离所述承托结构的一端具有固定托盘,所述固定托盘设置有用于穿过管片螺栓的安装孔;所述支撑结构邻近所述承托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承托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固定竖向排布管线并减小振动。

Description

一种泥水盾构隧道进、排泥管的固定托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托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泥水盾构隧道进、排泥管的固定托架。
背景技术
泥水盾构隧道进、排泥管的排布方式与盾构机结构形式相关,传统泥水盾构进排泥管沿管片圆弧排布,但工程中后续变更为泥水平衡模式的盾构机进排泥管通常为垂直排布。该进排泥管为有压硬质管线,若按照传统方式固定,会导致施工步骤复杂、管线振动加剧,不利于管线寿命。因此,为应对泥水盾构进排泥管竖向排布的情况,确有必要发明一种能够固定竖向排布管线并减小振动的固定托架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泥水盾构隧道进、排泥管的固定托架,能够固定竖向排布管线并减小振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泥水盾构隧道进、排泥管的固定托架,包括固定结构、支撑结构和承托结构;
所述承托结构具有两个用于安置进、排泥管的支撑平台,两个所述支撑平台在竖向上依次排布;
所述固定结构和所述支撑结构在竖向上自上而下依次排布,所述固定结构和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承托结构的同一侧;所述固定结构邻近所述承托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承托结构连接,所述固定结构远离所述承托结构的一端具有固定托盘,所述固定托盘设置有用于穿过管片螺栓的安装孔;所述支撑结构邻近所述承托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承托结构连接。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该固定托架利用管片螺栓穿过固定托盘上设置的安装孔可固定连接在管片上,通过相对上下设置的两个支撑平台来分别安置进泥管和排泥管,使进排泥管可在管片内竖向排布;支撑结构在固定结构的同侧下方位置,可作为支座依靠进排泥管和其自身的重力抵靠在管片内壁上,使进、排泥管架空设置在管片内侧。该种固定托架安装时仅需要利用管片连接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无其他多余结构,安装位置确定简易、精确,能较好解决泥水盾构隧道竖向排布进、排泥管固定问题,减小管道振动对固定效果、隧道结构的影响。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支撑平台与所述支撑结构位于分别所述固定托架横向上的相对两侧。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支撑结构和固定结构位于固定托架的一侧,支撑平台位于固定托架的另一侧,这样相比于将支撑结构、固定结构和支撑平台一同设置在固定托架的横向上的同一侧,可适当地增加支撑平台到固定托盘上的安装孔的距离,提高进、排泥管到安装孔的力臂,可使支撑结构更稳定地抵靠在管片内壁上,可适当减小振动对固定效果的影响。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远离所述承托结构的一端具有止振缓冲垫。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振缓冲垫作为固定支座与管片之间的缓冲件,可进一步减小管道振动对固定效果、隧道结构的影响。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承托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竖杆和两连接于所述竖杆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作为所述支撑平台;
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横向设置的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竖杆和所述固定托盘;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的一端连接所述竖杆。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固定托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节约施工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横杆与所述竖杆的夹角为90°。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固定支座斜向设置,所述固定支座连接所述竖杆的一端的设置高度高于所述固定支座远离所述竖杆的一端的设置高度。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斜向设置的固定支座与横向设置的横杆能更好地适应管片的弧度,使进、排泥管能更稳固地固定在管片上,减少振动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座与所述竖杆的夹角为65°。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固定支座在横向上的投影长度小于所述横杆的长度。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固定支座的长度小于所述横杆的长度。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横杆、所述竖杆、所述固定支座和所述支撑架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竖杆的夹角为90°。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横杆、所述竖杆、所述固定支座和所述支撑架设置为工字钢制成的结构件。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工字钢为工程常用材料,不仅易得而且加工方便,使得固定托架的制作十分方便,可极大节约施工成本,可在地面制作完成后运送到隧道中安装使用,节约施工工期。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支撑架与竖杆的连接处、所述固定托盘与所述横杆的连接处、所述横杆与竖杆的连接处、所述固定支座与竖杆的连接处均通过焊缝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固定支座与所述竖杆的连接点位位于两所述支撑架之间。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固定支座与竖杆的连接点位位于两支撑架之间,既能够保证竖杆在两支撑架之间位置的结构强度,也能尽量地减小固定托架所占用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该固定托架利用管片螺栓穿过固定托盘上设置的安装孔可固定连接在管片上,通过相对上下设置的两个支撑平台来分别安置进泥管和排泥管,使进排泥管可在管片内竖向排布;支撑结构在固定结构的同侧下方位置,可作为支座依靠进排泥管和其自身的重力抵靠在管片内壁上,使进、排泥管架空设置在管片内侧。该种固定托架安装时仅需要利用管片连接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无其他多余结构,安装位置确定简易、精确,能较好解决泥水盾构隧道竖向排布进、排泥管固定问题,减小管道振动对固定效果、隧道结构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固定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主视视角下固定托架的结构以及与管片和进排泥管的安装结构;
图中标记为:
1、固定托盘;11、安装孔;2、止振缓冲垫;3、横杆;4、固定支座;5、竖杆;6、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泥水盾构隧道进、排泥管的固定托架,能够固定竖向排布管线并减小振动,如图1、图2所示,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
本实施例的该种固定托架包括固定结构、支撑结构和承托结构。
承托结构用于安置进、排泥管,并用于连接固定结构和支撑结构。
承托结构具有两个用于安置进、排泥管的支撑平台,两个支撑平台在竖向上按照上下位关系依次排布。
固定结构用于与管片连接使固定托架整体连接在管片上,支撑结构作为固定托架的支座使固定托架能稳定在管片上。
固定结构和支撑结构在竖向上自上而下依次排布,固定结构和支撑结构设置于承托结构在横向上的同一侧。固定结构邻近承托结构的一端与承托结构固定连接,固定结构远离承托结构的一端具有一固定托盘1,该固定托盘1设置有纵向贯穿的安装孔11,安装孔11用于穿过管片螺栓。
支撑结构邻近承托结构的一端与承托结构固定连接,支撑结构远离承托结构的一端用于抵靠在管片的内壁上为固定托架提供支撑。
本实施例的固定托架利用管片螺栓穿过固定托盘1上设置的安装孔11可固定连接在管片上,通过相对上下设置的两个支撑平台来分别安置进泥管和排泥管,使进排泥管可在管片内竖向排布;支撑结构在固定结构的同侧下方位置,可作为支座依靠进排泥管和其自身的重力抵靠在管片内壁上,使进、排泥管架空设置在管片内侧。该种固定托架安装时仅需要利用管片连接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无其他多余结构,安装位置确定简易、精确,能较好解决泥水盾构隧道竖向排布进、排泥管固定问题,减小管道振动对固定效果、隧道结构的影响。
作为本实施例固定托架的一种优选的结构布置方案,固定托架的支撑平台与支撑结构位于分别固定托架横向上的相对两侧,使固定托架的整体结构具有在横向方向上清晰的左右划分,比如以承托结构的部分为界,承托结构上具有的支撑平台同承托结构上连接的支撑结构和固定结构分别位于固定托架整体的右侧和左侧位置。此优选方案中,支撑结构和固定结构位于固定托架的一侧,支撑平台位于固定托架的另一侧,这样相比于将支撑结构、固定结构和支撑平台一同设置在固定托架的横向上的同一侧,可适当地增加支撑平台到固定托盘1上的安装孔11的距离,提高进、排泥管到安装孔的力臂,可使支撑结构更稳定地抵靠在管片内壁上,可适当减小振动对固定效果的影响。
作为本实施例支撑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在支撑结构远离承托结构的一端设置有一橡胶制成的止振缓冲垫2。止振缓冲垫2作为固定支座4与管片之间的缓冲件,可进一步减小管道振动对固定效果、隧道结构的影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托架采用了一种简单、易造的结构,具体的,承托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竖杆5和两连接于竖杆5的支撑架6。固定托架以该支撑架6作为安置进、排泥管的支撑平台。
固定结构包括横向设置的横杆3,横杆3邻近竖杆5的一端与竖杆5的顶端固定连接诶,横杆3远离竖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托盘1,固定托盘1为一竖向设置的钢板,固定托盘1的中心位置设置安装孔11。
支撑结构包括长条的固定支座4,固定支座4的邻近竖杆5的一端与竖杆5固定连接,固定支座4远离竖杆5的一端用于与管片的内壁抵靠,固定支座4远离竖杆5的一端的端面可增加连接一块橡胶制成的止振缓冲垫2。
本实施例的固定托架的横杆3、竖杆5、固定支座4和支撑架6优选为工字钢制成的结构件,除了工字钢外,还可采用圆钢管制作。支撑架6与竖杆5的连接处、固定托盘1与横杆3的连接处、横杆3与竖杆5的连接处、固定支座4与竖杆5的连接处均采用电焊焊接。
该种结构的固定托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节约施工成本,工字钢为工程常用材料,不仅易得而且加工方便,使得固定托架的制作十分方便,可极大节约施工成本,可在地面制作完成后运送到隧道中安装使用,节约施工工期。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本实施例的固定托架的横杆3、竖杆5、固定支座4和支撑架6的轴线位于同一竖平面上,横杆3与竖杆5的夹角为90°,支撑架6与竖杆5的夹角为90°,固定支座4斜向设置,固定支座4连接竖杆5的一端的设置高度高于固定支座4远离竖杆5的一端的设置高度,并具体设置固定支座4与竖杆5的夹角为65°,固定支座4的长度小于横杆3的长度。
本实施例的固定托架中,斜向设置的固定支座与横向设置的横杆3能更好地适应管片的弧度,使进、排泥管能更稳固地固定在管片上,减少振动的影响。
优选的,固定支座4与所述竖杆5的连接点位位于两支撑架6之间。固定支座4与竖杆5的连接点位位于两支撑架6之间时,既能够保证竖杆5在两支撑架6之间位置的结构强度,也能尽量地减小固定托架所占用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托架的结构均采用工字钢、橡胶垫等通用材料,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极大节约了施工成本。固定托架可在地面制作完成后运送到隧道中安装使用,节约施工工期。固定托架安装时仅需要利用管片连接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无其他多余结构,安装位置确定简易、精确。固定托架能较好解决泥水盾构隧道竖向排布进、排泥管固定问题,极大减小管道振动对固定效果、隧道结构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泥水盾构隧道进、排泥管的固定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结构、支撑结构和承托结构;
所述承托结构具有两个用于安置进、排泥管的支撑平台,两个所述支撑平台在竖向上依次排布;
所述固定结构和所述支撑结构在竖向上自上而下依次排布,所述固定结构和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承托结构的同一侧;所述固定结构邻近所述承托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承托结构连接,所述固定结构远离所述承托结构的一端具有固定托盘(1),所述固定托盘(1)设置有用于穿过管片螺栓的安装孔(11);所述支撑结构邻近所述承托结构的一端与所述承托结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水盾构隧道进、排泥管的固定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与所述支撑结构位于分别所述固定托架横向上的相对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水盾构隧道进、排泥管的固定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远离所述承托结构的一端具有止振缓冲垫(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泥水盾构隧道进、排泥管的固定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竖杆(5)和两连接于所述竖杆(5)的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作为所述支撑平台;
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横向设置的横杆(3),所述横杆(3)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竖杆(5)和所述固定托盘(1);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固定支座(4),所述固定支座(4)的一端连接所述竖杆(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泥水盾构隧道进、排泥管的固定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4)斜向设置,所述固定支座(4)连接所述竖杆(5)的一端的设置高度高于所述固定支座(4)远离所述竖杆(5)的一端的设置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泥水盾构隧道进、排泥管的固定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4)在横向上的投影长度小于所述横杆(3)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泥水盾构隧道进、排泥管的固定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4)的长度小于所述横杆(3)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泥水盾构隧道进、排泥管的固定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3)、所述竖杆(5)、所述固定支座(4)和所述支撑架(6)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泥水盾构隧道进、排泥管的固定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6)与所述竖杆(5)的夹角为90°。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泥水盾构隧道进、排泥管的固定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3)、所述竖杆(5)、所述固定支座(4)和所述支撑架(6)设置为工字钢制成的结构件。
CN202123072307.7U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泥水盾构隧道进、排泥管的固定托架 Active CN2163815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72307.7U CN216381503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泥水盾构隧道进、排泥管的固定托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72307.7U CN216381503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泥水盾构隧道进、排泥管的固定托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81503U true CN216381503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22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72307.7U Active CN216381503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泥水盾构隧道进、排泥管的固定托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815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381503U (zh) 一种泥水盾构隧道进、排泥管的固定托架
CN103057836B (zh) 一种变压器出线装置的运输固定支架
CN204142656U (zh) 螺旋焊管焊缝双x射线检测装置
CN209079885U (zh) 一种索道支架装置
CN110439578A (zh) 一种盾构机的基座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CN216112547U (zh) 天花吊顶风管支吊架安装结构
CN206180546U (zh) 输变电路防震锤
CN109094577A (zh) 一种索道支架装置
CN205713113U (zh) 一种pcf板支撑结构
CN207656163U (zh) 一种车架平叉工装的组合夹具
CN208685594U (zh) 一种光伏电站使用的新型预应力管桩
CN220622981U (zh) 一种调节式泵管附墙固定架
CN207760484U (zh) 一种喷水织机机架
CN206031737U (zh) 一种船舶排气管吊架
CN201809040U (zh) 一种用于碱回收炉省煤器吊装的移动装载平台
CN218088986U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推流器支架
CN209385804U (zh) 一种装配式电缆支架
CN220688248U (zh) 一种钢结构管桁架内部的双层风管支架
CN210685470U (zh) 一种施工电梯地下室顶板局部加固结构
CN215825150U (zh) 一种管中管运输定位装置
CN216380129U (zh) 一种岩板幕墙的外侧折线固定结构
CN213746777U (zh) 一种具有预埋加固底座结构的火炬塔
CN217927511U (zh) 一种管线支撑装置
CN216007791U (zh) 一种基于轻型顶模支撑系统的抗侧导向装置
CN210216161U (zh) 一种桥梁顶升平移用高强度限位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