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80061U - 一种声音低频陷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声音低频陷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80061U
CN216380061U CN202120073150.0U CN202120073150U CN216380061U CN 216380061 U CN216380061 U CN 216380061U CN 202120073150 U CN202120073150 U CN 202120073150U CN 216380061 U CN216380061 U CN 2163800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resonance
glass fiber
structural frame
fram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7315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07315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800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800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800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驻波吸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声音低频陷阱,背板外侧固定有实木装饰板;背板和实木装饰板分别与结构框体连接,背板、实木装饰板和结构框体相连形成腔体。腔体正面内部通过卡扣安装有多个共振片,共振片间为填充环保玻璃纤维棉。卡扣为纤维板,共振片为纤维板/PVC,玻璃纤维棉利用无纺布包裹。结构框体正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布艺装饰板。本实用新型主要特点为独立模块单元,通过正确的摆放进行驻波吸收及能量转换,从而解决室内低频吸收问题。本实用新型中腔体复合填充玻璃纤维棉进行复合吸声,通过玻璃纤维的填充避免了腔体共鸣又可以很好覆盖传统低频陷阱设计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声音低频陷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驻波吸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声音低频陷阱。
背景技术
目前,声波在封闭空间存在着反射及衍射,衍射波在各个墙面的边界处由于时间相同,相位相反很容易导致声波的叠加或抵消,形成驻波影响。目前室内的大部分声学缺陷都是由驻波引起的。传统的驻波吸声都采用同质化的玻璃纤维棉堆栈进行能量转换,空间占用大、成本高,转换效率低,由于材质的声学特别单一很难将驻波有效进行吸收。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室内驻波吸音结构空间占用大、制作成本高,并且吸收效率低。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很难通过单一材质解决驻波在不同空间的频率响应变化。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本实用新型通过解决驻波可以有效提升室内空间低频浑浊及音染问题,可以让视听空间更真实自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声音低频陷阱。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声音低频陷阱设置有背板;背板外侧固定有实木装饰板;背板和实木装饰板分别与结构框体连接,背板、实木装饰板和结构框体相连形成腔体。
进一步,所述腔体正面内部通过卡扣安装有多个共振片,共振片间为填充环保玻璃纤维棉。
进一步,所述卡扣为纤维板,共振片为纤维板/PVC,玻璃纤维棉利用无纺布包裹。
进一步,所述结构框体正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布艺装饰板。
进一步,所述声音低频陷阱采用采用三角设计结构,600*600*600半开式腔体结构。
进一步,所述背板为多层板,结构框体为多层板。
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主要针对封闭室内空间驻波吸声特点进行的专项声学设计构件,本实用新型主要特点为独立模块单元,通过正确的摆放进行驻波吸收及能量转换,从而解决室内低频吸收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腔体复合填充玻璃纤维棉进行复合吸声,通过玻璃纤维的填充避免了腔体共鸣又可以很好覆盖传统低频陷阱设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架为共振片结构,内部采用共振片进行能量转换主介质,共振片为共振频率较低的纤维板/PVC板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中共振片排列按室内简振模型数据进行设计及排列,这样可以达到更佳的吻合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框体正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布艺装饰板7,保证声波能全面进行空间能量转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声音低频陷阱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声音低频陷阱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实木装饰板和布艺装饰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背板;2、实木装饰板;3、卡扣;4、共振片;5、玻璃纤维棉;无纺布包裹;6、结构框体;7、布艺装饰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声音低频陷阱,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声音低频陷阱中背板1外侧固定有实木装饰板2,背板1和实木装饰板2分别与结构框体6连接,结构框体6正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布艺装饰板7。背板1、实木装饰板2和结构框体6相连形成腔体,腔体正面内部通过卡扣3安装有多个共振片4,共振片4间为填充环保玻璃纤维棉。卡扣3将共振片4与腔体连接。声音低频陷阱采用三角设计结构,600*600*600半开式腔体结构,结构材料为实木/多层板结构组合而成。
其中,背板1为多层板,卡扣3为纤维板3,共振片4为纤维板/PVC,玻璃纤维棉5利用无纺布包裹;结构框体6为多层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进行具体使用时,由CARA软件进行封闭空间模态,计算得出空间的驻波频率主要基点,从而推算出低频陷阱设计频率进行共振片膜片制作。通过设计频率制作共振片4并进行合理排列构成驻波吸声单元。利用膜片共振进行机械能向热能转换,同时通过复合填充的玻璃纤维棉5增加墙体声波转换效率,从而达到大大降低驻波影响的效果。而低频陷阱的堆栈式结构改进为共振结构,直接改善了声音低频陷阱的频带狭窄、吸收单一不准确。其中,低频陷阱原理:构建一个自振频率特性较低的腔体,采用实木或者胶合木设计通过CARA软件进行封闭空间模态计算得出空间的驻波频率主要基点推算出低频陷阱设计频率。通过设计频率制作共振片并进行合理排列构成驻波吸声单元。单元为单一组合而成可以方便快捷进行安装堆放。通过低频陷阱的堆栈式结构改进为共振结构,直接改善了声音低频陷阱的频带狭窄、吸收单一不准确。低频陷井针对性强,按设计基频排练的共振片可以改善特定空间的驻波影响,是传统堆栈式的驻波吸声赛宾量的2-3倍。所用材质均为国家EO级环保材质。独立模块,安装方便,可以随时拆卸,重复利用率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声音低频陷阱,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低频陷阱设置有:
背板;
背板外侧固定有实木装饰板;背板和实木装饰板分别与结构框体连接,背板、实木装饰板和结构框体相连形成腔体;
所述腔体正面内部通过卡扣安装有多个共振片,共振片间为填充环保玻璃纤维棉;
所述卡扣为纤维板,共振片为纤维板/PVC,玻璃纤维棉利用无纺布包裹;
所述结构框体正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布艺装饰板;
所述声音低频陷阱采用三角设计结构,600*600*600半开式腔体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声音低频陷阱,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为多层板,结构框体为多层板。
CN202120073150.0U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声音低频陷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3800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73150.0U CN216380061U (zh)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声音低频陷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73150.0U CN216380061U (zh)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声音低频陷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80061U true CN216380061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16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7315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380061U (zh)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声音低频陷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800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87254B (zh) 一种提高隔吸声性能的微穿孔波纹-蜂窝超材料板结构
CN103971671A (zh) 一种复合低频共振吸声结构
CN216380061U (zh) 一种声音低频陷阱
CN103606441B (zh) 一种变压器降噪吸声装置
CN112780000A (zh) 一种声音低频陷阱
CN202907136U (zh) 一种有效减少驻波的音箱播放器
CN207019366U (zh) 一种降噪装置
WO2021000179A1 (zh) 扬声器模组
CN215483719U (zh) 一种声音漫反射模块装置
CN113066463B (zh) 变压器油箱声振控制用吸隔声结构、变压器油箱及变压器
CN210086530U (zh) 阵列式薄膜消声单元
CN211370173U (zh) 一种家用的木质隔音门
CN210369396U (zh) 吸声板及吸声隔墙系统
CN214884540U (zh) 一种吸声三角结构
CN112779999A (zh) 一种声音漫反射模块装置
CN202073048U (zh) 一种声屏障
CN219863491U (zh) 一种隔音效果好的隔音墙
CN215166735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隔音板
CN218547976U (zh) 一种装配式声学超材料隔声模块
CN211114524U (zh) 一种室内装修用的隔音墙板
CN217280024U (zh) 布艺角位低频吸音体
CN215108538U (zh) 一种隔音木门
CN213062733U (zh) 低频共振吸声复合结构
CN215252419U (zh) 一种用于声屏障的微孔陶粒金属吸声板
CN220132764U (zh) 一种光伏声屏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4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