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62733U - 低频共振吸声复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低频共振吸声复合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062733U CN213062733U CN202021581675.7U CN202021581675U CN213062733U CN 213062733 U CN213062733 U CN 213062733U CN 202021581675 U CN202021581675 U CN 202021581675U CN 213062733 U CN213062733 U CN 2130627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w frequency
- glass fiber
- sound absorption
- composite structure
- sound absorb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低频共振吸声复合结构,包括复合低频吸声板和包覆在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外表面的阻燃透声饰布层,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包括从外向内依次叠合成型的外层玻纤板、纳米级共振塑料膜和内层玻纤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形美观、安装便捷、具有优良的阻燃、吸声、抗压性能的吸声复合软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学材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频共振吸声复合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多孔性材料的低频吸声性能差,为解决中、低频吸声问题,往往采用共振吸声结构。当入射声波的频率与共振吸声结构的固有频率一致时,共振吸声结构就会发生共振现象,其吸声频谱以共振频率为中心出现吸收峰,当远离共振频率时,吸声系数就很低。由于低频声波比高频声波容易激发共振,因此共振吸声结构其主要吸声频带在低频。
目前,最常见的共振吸声结构为空腔共振吸声结构,它是在结构中封闭有一定的空腔,并通过有一定深度的小孔与声场空间连通。在各种穿孔板、狭缝板背后设置空气层以及专门制作的带孔颈的空心砖或空心砌块等形成的吸声结构,是对空腔共振吸声结构最常见的实际应用。
然而,空腔共振吸声结构为了保障其吸声性能,空气层往往需要设计得足够厚,因而空腔共振吸声结构的体积通常较大,在安装后会对室内空间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由于作为罩面的穿孔板、狭缝板材料通常具有较强的吸水性,穿孔处易粉化堵塞,因此长期使用会导致吸声效果进一步降低,另一方面,穿孔板、狭缝板的装饰效果也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形美观、安装便捷、具有优良的阻燃、吸声、抗压性能的低频吸声复合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频共振吸声复合结构,其关键在于,包括复合低频吸声板和包覆在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外表面的阻燃透声饰布层,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包括从外向内依次叠合成型的外层玻纤板、纳米级共振塑料膜和内层玻纤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纳米级共振塑料膜内外两侧的叠合面分别通过点涂的粘接剂粘接在所述外层玻纤板和所述内层玻纤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阻燃透声饰布层通过点涂的粘接剂与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的外表面粘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粘接剂为白乳胶。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玻纤板的容重小于所述内层玻纤板的容重。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玻纤板的容重为32-100kg/m3。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层玻纤板的容重为64-200kg/m3。
更进一步地,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呈矩形方块状,其尺寸均为600mm×1200mm×50mm。
更进一步地,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的各条边缘倒角且倒角角度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选用纳米级塑料共振膜替代空腔共振吸声结构中的空气层,使其与外层玻纤板和内层玻纤板匹配叠合形成质地轻薄的复合低频吸声板,安装后对室内空间的影响较小,明显优于空腔共振吸声结构,同时在外层玻纤板、纳米级共振塑料膜和内层玻纤板的共同作用下,也显著提高了对低频噪声的吸声系数;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复合低频吸声板的外表面裹覆一层阻燃透声饰布,在保障美观的同时,兼具了透声和阻燃效果;
3、安装方式灵活多样,可通过承载龙骨或直接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墙体或屋顶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层玻纤板、2-纳米级共振塑料膜、3-内层玻纤板、4-复合低频吸声板、5-阻燃透声饰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低频共振吸声复合结构,其关键在于,包括复合低频吸声板4和包覆在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外表面的阻燃透声饰布层5,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包括从外向内依次叠合成型的外层玻纤板1、纳米级共振塑料膜2和内层玻纤板3。
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选用纳米级塑料共振膜2替代空腔共振吸声结构中的空气层,使其与外层玻纤板1和内层玻纤板3匹配叠合形成质地轻薄的复合低频吸声板4,安装后对室内空间的影响较小,明显优于空腔共振吸声结构,同时在外层玻纤板1、纳米级共振塑料膜2和内层玻纤板3的共同作用下,也显著提高了对低频噪声的吸声系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复合低频吸声板4的外表面裹覆一层阻燃透声饰布5,在保障美观的同时,兼具了透声和阻燃效果;安装方式灵活多样,可通过承载龙骨或直接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墙体或屋顶上。
具体地,所述纳米级共振塑料膜2内外两侧的叠合面分别通过点涂的粘接剂粘接在所述外层玻纤板1和所述内层玻纤板3上。
具体地,所述阻燃透声饰布5通过点涂的粘接剂与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4的外表面粘接。
具体地,所述粘接剂为白乳胶。由于白乳胶具有环保、无毒的特点,因此安装后对人体无害。
具体地,所述外层玻纤板1的容重小于所述内层玻纤板3的容重。
具体地,所述外层玻纤板1的容重为32-100kg/m3.
具体地,所述内层玻纤板3的容重为64-200kg/m3。
在本实施方式中,容重不同的外层玻纤板1与内层玻纤板3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吸声性能,同时,内层采用容重为64-200kg/m3的玻纤板还可以明显增加复合低频吸声板的抗压强度。
具体地,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4呈矩形方块状,所述外层玻纤板1与所述内层玻纤板3的尺寸均为600mm×1200mm×50mm。
具体地,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的各条边缘倒角且倒角角度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在同时保障施工要求和室内声环境要求的情况下,外层玻纤板与内层玻纤板的容重和尺寸可作灵活选择。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低频共振吸声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低频吸声板和包覆在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外表面的阻燃透声饰布层,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包括从外向内依次叠合成型的外层玻纤板、纳米级共振塑料膜和内层玻纤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共振吸声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级共振塑料膜内外两侧的叠合面分别通过点涂的粘接剂粘接在所述外层玻纤板和所述内层玻纤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频共振吸声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透声饰布层通过点涂的粘接剂与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的外表面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低频共振吸声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为白乳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共振吸声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玻纤板的容重小于所述内层玻纤板的容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频共振吸声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玻纤板的容重为32-100kg/m3。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低频共振吸声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玻纤板的容重为64-200kg/m3。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所述的低频共振吸声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呈矩形方块状,其尺寸均为600mm×1200mm×5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频共振吸声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低频吸声板的各条边缘倒角且倒角角度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581675.7U CN213062733U (zh) | 2020-08-03 | 2020-08-03 | 低频共振吸声复合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581675.7U CN213062733U (zh) | 2020-08-03 | 2020-08-03 | 低频共振吸声复合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062733U true CN213062733U (zh) | 2021-04-27 |
Family
ID=75581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581675.7U Active CN213062733U (zh) | 2020-08-03 | 2020-08-03 | 低频共振吸声复合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062733U (zh) |
-
2020
- 2020-08-03 CN CN202021581675.7U patent/CN21306273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056385B2 (ja) | 吸音体 | |
CN204303339U (zh) | 一种复合吸声结构 | |
AU2010205258A1 (en) | Soundproof panel and soundproof structure | |
US6073723A (en) | Acoustic damping material | |
JP2007162227A (ja) | 吸音ボード | |
JP6222628B2 (ja) | ペーパーコア材を使った吸音パネル | |
CN213062733U (zh) | 低频共振吸声复合结构 | |
WO2002009486A2 (en) | Acoustic structures | |
CN207019366U (zh) | 一种降噪装置 | |
JP5286949B2 (ja) | 吸音構造 | |
CN113380219B (zh) | 一种可弯曲折叠的空气夹层式柔性声反射结构及其应用 | |
CN213449259U (zh) | 吸声复合软包 | |
JPH0312885Y2 (zh) | ||
JP2840130B2 (ja) | 吸音体 | |
CN212896888U (zh) | 超低频共振吸声结构 | |
CN210271770U (zh) | 一种多层的穿孔声学超材料吸声结构 | |
CN209603324U (zh) | 内置隔声材料的多排孔混凝土墙板 | |
CN106917480B (zh) | 一种多功能陶瓷复合板 | |
KR102618356B1 (ko) | 학습 환경 및 업무 환경의 개선을 위한 건축용 패널 | |
CN212765189U (zh) | 一种音乐播放隔音结构 | |
CN221741635U (zh) | 一种室内吸声结构 | |
CN213062479U (zh) | 表面无孔式吸音板 | |
JP4053776B2 (ja) | 電波吸収部材 | |
CN221398704U (zh) | 一种双面吸声型声屏障 | |
CN209703899U (zh) | 一种隔热隔音的复合铝装饰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