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79108U - 一种新型拱肋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拱肋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79108U
CN216379108U CN202122372381.4U CN202122372381U CN216379108U CN 216379108 U CN216379108 U CN 216379108U CN 202122372381 U CN202122372381 U CN 202122372381U CN 216379108 U CN216379108 U CN 2163791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bution beam
arch rib
inserting hole
novel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7238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晓峰
容敏
肖锐
陈永光
张平
陈杨
宋振达
曹科
张彪
李援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Guangzhou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CGZ
CRECGZ No 2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Guangzhou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CGZ
CRECGZ No 2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Guangzhou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CGZ, CRECGZ No 2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Guangzhou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CGZ
Priority to CN20212237238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791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791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791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拱肋调节装置,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分配梁、第二分配梁以及滑移鞍座,拱肋设置于滑移鞍座上,第一分配梁与第二分配梁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调节拱肋竖向位置的第一调节器,第一分配梁开设有第一插接孔,第二分配梁开设有第二插接孔,第一插接孔与第二插接孔的中心轴重合,使得第一插接孔与第二插接孔相互对接,新型拱肋调节装置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的至少部分插接于第一插接孔与第二插接孔中。通过依次设置的第一分配梁、第二分配梁和滑移鞍座以及设置的第一调节器,实现对拱肋调节,通过插入连接件连接第一分配梁和第二分配梁,连接件具有支撑受压、连接锚固的作用,实现了稳固整个调节装置,防止倾翻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拱肋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拱肋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桥梁工程的逐渐增多,伴随着施工设备也逐渐增多。在桥梁拱肋安装过程中,调节拱肋的安装位置以达到设计的要求以及在调节过程中如何稳定的安装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对桥梁成形和质量影响显著的一项工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拱肋调节装置,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分配梁、第二分配梁以及滑移鞍座,拱肋设置于所述滑移鞍座上,所述第一分配梁与所述第二分配梁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调节拱肋竖向位置的第一调节器,所述第一分配梁开设有第一插接孔,所述第二分配梁开设有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一插接孔与所述第二插接孔的中心轴重合,使得所述第一插接孔与所述第二插接孔相互对接,所述新型拱肋调节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至少部分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孔与所述第二插接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依次设置的第一分配梁、第二分配梁和滑移鞍座以及设置的第一调节器,实现对拱肋调节,通过插入连接件连接第一分配梁和第二分配梁,连接件具有支撑受压、连接锚固的作用,实现了稳固整个调节装置,防止倾翻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钢管本体,所述钢管本体内灌注有混凝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为微膨胀混凝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配梁包括垫梁部组,所述垫梁部组包括两个垫梁部,两个所述垫梁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分配梁的两侧且相对设置,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垫梁部组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拱肋的宽度方向间隔的设有多组所述垫梁部组,其中一组所述垫梁部组的竖向支撑中心轴与拱肋的中心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器的竖向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垫梁部与所述第一分配梁,所述第一调节器的数量与所述垫梁部的数量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配梁的顶面和所述滑移鞍座的底面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分配梁和所述滑移鞍座通过螺栓穿过所述安装孔锚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反力架,设在所述拱肋在横向上翘起的一侧,所述反力架为倒V字型,所述反力架的底部支撑焊接在所述第一分配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力架与所述拱肋之间设有第三调节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移鞍座与所述第二分配梁之间设有滑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件插接第二分配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向示意图;
图5是图3的C向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分配梁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分配梁100、第一插接孔110、第二分配梁200、第二插接孔210、垫梁部组220、垫梁部221、连接件300、钢管本体310、混凝土320、滑移鞍座400、圆箍410、第一调节器510、第二调节器520、拱肋600、支架700、反力架8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纵向”、“横向”、“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参照图1~6,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拱肋调节装置,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分配梁100、第二分配梁200以及滑移鞍座400,拱肋600设置于滑移鞍座400上,第一分配梁100固定设置在支架700上,第一分配梁100与第二分配梁200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调节拱肋600的竖向位置的第一调节器510,优选地,第一调节器510为千斤顶。
优选地,滑移鞍座400由钢板组合焊接而成。滑移鞍座400的横向相对的两侧设置为一高一低,具有高度差,拱肋600在横向上倾斜的设置在滑移鞍座400上时,拱肋600一侧翘起,另一侧下沉,拱肋600的两侧形成高度差,滑移鞍座400的两侧中位于拱肋600翘起的一侧则高,位于拱肋600下沉的一侧则低,从而防止拱肋600倾倒。
滑移鞍座400设置在第二分配梁200上,滑移鞍座400与第二分配梁200之间设有滑板,优选地,滑板材质为不锈钢。滑移鞍座400的横向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调节器520,优选地,第二调节器520为千斤顶,第二调节器520固定安装在第二分配梁200上。
第二分配梁200的顶面和滑移鞍座400的底面均开设有安装孔,通过螺栓将第二分配梁200和滑移鞍座400锚固,优选地,安装孔为长椭圆形。现场正式安装拱肋600时,当需要调节拱肋600横向位置时,解除螺栓,通过第二调节器520调节拱肋600的横向位置,调节到位后,安装螺栓紧固定位,防止错误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其他一些的实施例中,拱肋600的横截面为圆角矩形,滑移鞍座400与拱肋600的接触面设为凹槽面,与拱肋600的侧面形状、线形、尺寸一致,以此对拱肋600形成包裹状,滑移鞍座400与第二分配梁的接触面设为平面。优选地,滑移鞍座400与拱肋600之间连接有圆箍410,圆箍410的两侧面分别与滑移鞍座400的凹槽面和拱肋600的侧面形状、线形、尺寸一致。进一步优选地,圆箍410设置两个,分别位于横截面为圆角矩形的拱肋600的侧面的圆角处。根据拱肋600的形状结构特点,拱肋600的侧部逐渐随弧度进行变化,拱肋600安装抄垫始终只存在一个同一水平接触点,通过滑移鞍座400与圆箍410组合作为抄垫结构,均与拱肋600的圆弧结构形状、线形、尺寸相符,使拱肋600安装抄垫将点转化为面接触,减少了拱肋600的局部应力,增加了待安装拱肋600的稳定性。优选地,圆箍410与滑移鞍座400之间设有滑板,以减少圆箍410和滑移鞍座400的刚性接触,进一步优选地,滑板材质为不锈钢。
在本实用新型其他一些的实施例中,新型拱肋600调节装置还包括反力架800,反力架800设在倾斜的拱肋600在横向上翘起的一侧。反力架800结构型式成倒V字型,底部支撑焊接在第一分配梁100上。优选地,反力架800与拱肋600之间设有第三调节器,第三调节器固定安装在反力架800上,优选地,第三调节器为千斤顶。当第一调节器510和第二调节器520无法将拱肋600调整至设计状态时,第三调节器起到辅助调节拱肋600的作用。
进一步地,第一分配梁100开设有第一插接孔110,第二分配梁200开设有第二插接孔210,第一插接孔110与第二插接孔210的中心轴重合,使得第一插接孔110与第二插接孔210相互对接。优选地,第一插接孔110和第二插接孔210的直径相同。新型拱肋调节装置还包括连接件300,连接件300的至少部分插接于第一插接孔110与第二插接孔210中。优选地,连接件300包括钢管本体310,钢管本体310内灌注有混凝土320,进一步优选地,混凝土320为微膨胀混凝土。通过插入连接件300,连接第一分配梁100和第二分配梁200,连接件300具有支撑受压、连接锚固的作用,以稳固整个调节装置,防止倾翻。通过钢管本体310内灌注微膨胀混凝土,提高了承载能力,改善了连接件300的弹性性质,而且在受到破坏时具有较大的塑性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其他一些的实施例中,第二分配梁200包括垫梁部组220,垫梁部组220包括两个垫梁部221,两个垫梁部221分别位于第二分配梁200的两侧且相对设置,连接件300位于垫梁部组220之间。沿拱肋600的宽度方向间隔的设有多组垫梁部组220,其中一组垫梁部组220的竖向支撑中心轴与拱肋600的中心重合。第一调节器510的竖向的两端分别抵接垫梁部221与第一分配梁100,第一调节器510的数量与垫梁部221的数量相同。优选地,垫梁部组220设为三组,即垫梁部221设为六个,第一调节器510也设为六个。在本实用新型其他一些的实施例中,垫梁部221为单独构件,通过焊接与第一分配梁100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多个垫梁部221,加宽了第二分配梁200的支撑面积,增大了第二分配梁200上的滑移鞍座400等部件的稳定性,设置的多个第一调节器510,实现了对不同位置的精准调节。
本实用新型通过双层分配梁、滑移鞍座400加配圆箍410、调节器以及反力架800,具有定位安装稳固、调节精确、结构简单的作用。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拱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分配梁、第二分配梁以及滑移鞍座,拱肋设置于所述滑移鞍座上,所述第一分配梁与所述第二分配梁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调节拱肋竖向位置的第一调节器;
所述第一分配梁开设有第一插接孔,所述第二分配梁开设有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一插接孔与所述第二插接孔的中心轴重合,使得所述第一插接孔与所述第二插接孔相互对接,所述新型拱肋调节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至少部分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孔与所述第二插接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拱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钢管本体,所述钢管本体内灌注有混凝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拱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为微膨胀混凝土。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拱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配梁包括垫梁部组,所述垫梁部组包括两个垫梁部,两个所述垫梁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分配梁的两侧且相对设置,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垫梁部组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拱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拱肋的宽度方向间隔的设有多组所述垫梁部组,其中一组所述垫梁部组的竖向支撑中心轴与拱肋的中心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拱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器的竖向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垫梁部与所述第一分配梁,所述第一调节器的数量与所述垫梁部的数量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拱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配梁的顶面和所述滑移鞍座的底面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分配梁和所述滑移鞍座通过螺栓穿过所述安装孔锚固。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拱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力架,设在所述拱肋在横向上翘起的一侧,所述反力架为倒V字型,所述反力架的底部支撑焊接在所述第一分配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拱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架与所述拱肋之间设有第三调节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拱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鞍座与所述第二分配梁之间设有滑板。
CN202122372381.4U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新型拱肋调节装置 Active CN2163791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2381.4U CN216379108U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新型拱肋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2381.4U CN216379108U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新型拱肋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79108U true CN216379108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42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72381.4U Active CN216379108U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新型拱肋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791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76886B1 (ko) 교정바와 교정너트를 이용한 교량 상부 거더의 횡변위를 제어하는 시공방법 및 이에 의한 교량상부구조
CN216379108U (zh) 一种新型拱肋调节装置
CN109707146A (zh) 简易悬挑式滑动脚手架施工方法
CN110593556A (zh) 格栅组合模架系统
CN214574002U (zh) 一种钢支撑调节装置
CN214329278U (zh) 一种钢结构梁柱连接装配结构
JP3073932B2 (ja) 床構造材
CN109680923A (zh) 一种悬挑脚手架底部平台的安装结构和搭建方法
JP7208682B1 (ja) Pca部材固定装置
CN220450688U (zh) 一种用于盖梁钢棒法施工的承载系统
CN215106030U (zh) 十字型钢框架及装配式建筑
CN220486223U (zh) 一种桥梁支撑结构及桥梁
CN214498360U (zh) 一种简易悬挑构件锚固件
CN220100339U (zh) 一种圆钢管与楼承板的连接装置及楼板建筑体系
KR102450861B1 (ko) 가로보 시공용 연결 철근을 이용한 교량 상부 구조 및 그 시공 방법
CN220725706U (zh) 一种建筑施工挑架装置
CN216839933U (zh) 一种车间框架装配结构
CN213925818U (zh) 一种架设主桁的焊接式下弦杆的定位装置
CN216840033U (zh) 一种连接件及集成预应力扁钢带的增强型轻钢龙骨墙
CN210562263U (zh) 一种塔吊基础转换节
JP7214514B2 (ja) 移動足場用レール台座
JP2002194897A (ja) 鉄骨柱の目違い修正用治具
CN212426684U (zh) 一种钢拱桥拱座预埋支架及预埋结构
CN220342289U (zh) 多功能柔性光伏支架
CN215670072U (zh) 一种钢构件的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