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75622U - 一种内衬组件、包装及产品套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衬组件、包装及产品套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75622U
CN216375622U CN202122826412.9U CN202122826412U CN216375622U CN 216375622 U CN216375622 U CN 216375622U CN 202122826412 U CN202122826412 U CN 202122826412U CN 216375622 U CN216375622 U CN 216375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te
rigid support
opening
liner assembly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2641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濮艳清
傅秋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2641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75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75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756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包装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内衬组件、包装及产品套装,内衬组件包括:第一刚性支撑板以及第二刚性支撑板;第一刚性支撑板具有覆盖有第一薄膜的第一开口;第二刚性支撑板具有覆盖有第二薄膜的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向设置,以使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之间形成用于容置产品的容置空间。当利用上述内衬组件包装产品时,产品分别挤压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此时,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均因变形而张紧,以对产品压紧固定,占用体积较小,而不必采用占用体积的珍珠棉固定;其中,第一刚性支撑板和第二刚性支撑板起到骨架支撑作用,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可以自适应不规则形状的产品,并具有缓冲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内衬组件、包装及产品套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衬组件、包装及产品套装。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木材包装(常见的有木板制品和人造木板板材制成的包装,如木箱、木桶、木匣、木夹板、纤维板箱、胶合板箱及木质托盘等),多为用木板和竹材等制成的直方体结构,产品直接放入木板包装,并利用其他缓冲内衬如珍珠棉(EPE)完成固定,一般需要多块缓冲内衬固定。利用珍珠棉内衬固定产品,占用体积较大,仓储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衬组件、包装及产品套装,用于减小占用体积,提高仓储利用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内衬组件,包括第一刚性支撑板以及第二刚性支撑板;第一刚性支撑板具有覆盖有第一薄膜的第一开口;第二刚性支撑板具有覆盖有第二薄膜的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向设置,以使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之间形成用于容置产品的容置空间。
当利用上述内衬组件包装产品时,产品分别挤压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此时,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均因变形而张紧,以对产品压紧固定,占用体积较小,而不必采用占用体积的珍珠棉固定;其中,第一刚性支撑板和第二刚性支撑板起到骨架支撑作用,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可以自适应不规则形状的产品,并具有缓冲作用。其中,第一刚性支撑板和第二刚性支撑板均为刚性结构,承载区强度较大,成型后强度好,结构稳定,装配方便,可重复利用,开启多次,并便于堆叠存放。
可选地,所述第一刚性支撑板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个开口形成所述第一开口;和/或,所述第二刚性支撑板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个开口形成所述第二开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刚性支撑板背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连接有多个由缓冲材料制成的第一垫高件,多个所述第一垫高件环绕所述第一通孔间隔分布;和/或,所述第二刚性支撑板背离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连接有多个由缓冲材料制成的第二垫高件,多个所述第二垫高件环绕所述第二通孔间隔分布。
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垫高件背离所述第二刚性支撑板的一侧覆盖有第一盖板;和/或,多个所述第二垫高件背离所述第一刚性支撑板的一侧覆盖有第二盖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刚性支撑板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形成所述第一开口;和/或,所述第二刚性支撑板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形成所述第二开口。
可选地,所述第二刚性支撑板背离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连接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支撑腿。
可选地,所述第一刚性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刚性支撑板绕铰接轴铰接,以使所述内衬组件可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当所述内衬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向设置;当所述内衬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朝向同一个方向。
可选地,所述第一刚性支撑板还设有第一锁定结构,所述第二刚性支撑板还设有第二锁定结构;当所述内衬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定结构与所述第二锁定结构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刚性支撑板和所述第二刚性支撑板锁定。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包装,包装包括外包装,以及,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内衬组件;所述内衬组件位于所述外包装内。
所述的包装与上述的内衬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产品套装,产品套装包括产品和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包装,其中,所述产品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分别被所述第一薄膜和所述第二薄膜利用弹性张紧力压紧。
所述的产品套装与上述的包装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内衬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内衬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c为图1a所示结构加上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时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内衬组件中第二刚性支撑板与第二薄膜配合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内衬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图2b所示内衬组件的产品套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内衬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内衬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文中出现的“A和/或B”均表示A,B,或者,A和B三种情况。
参考图1a至图3b(图中灰色部分表示第一薄膜M1或第二薄膜M2,其中,图1c中未示出第一薄膜M1或第二薄膜M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衬组件包括:分体的第一刚性支撑板11和第二刚性支撑板21;第一刚性支撑板11具有覆盖有第一薄膜M1的第一开口;第二刚性支撑板21具有覆盖有第二薄膜M2的第二开口;第一刚性支撑板11用于与第二刚性支撑板21相对设置,且当第一刚性支撑板11与第二刚性支撑板21相对设置时,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向设置,以使第一薄膜11和第二薄膜21之间形成用于容置产品的容置空间。其中,“第一开口”可参考各图中位于第一表面P1的开口,“第二开口”可参考个图中位于第二表面P2的开口。在图1a至图1c,以及,图3a和图3b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呈圆形,在图2a至图2c中则呈方形,但并不限于上述形状,具体可根据所要包装的产品4的外轮廓形状进行选择。第一表面P1和第二表面P2也均示例性地为方形,以确保两者能够完全匹配对接,提高空间利用率。第一薄膜M1与第一刚性支撑板11的固定可以采取薄膜兜袋、胶水粘接,和钉合固定等方式。第一薄膜M1和第二薄膜M2均可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薄膜,以提供缓冲效果,以及对不同形状和不同尺寸的产品4的适应能力。第一薄膜M1和第二薄膜M2还具有防潮的作用,也可以在第一表面P1和第二表面P2之间放置胶垫,以提高防潮效果。其中,第一刚性支撑板11和第二刚性支撑板21均为刚性结构,如胶合板材、密度板材、纤维板材、实木板材等制备的刚性木材;钢板、金属板等同类型的刚性板材也适用;承载区强度较大,刚性结构无法通过折叠使两者相对,仅能通过分离(即不通过铰链等中间物连接)或者铰接的方式(两种方式均为分体设计),使第一刚性支撑板11和第二刚性支撑板21可以在装配和打开两种状态间切换。该内衬组件能适用于大于30kg的重型产品,成型后强度好,结构稳定,装配方便,适用形态不规则的产品,由于木板强度好不易变形,可做到重复利用,可重复开启多次,并便于堆叠存放。
当利用上述内衬组件包装产品4时,产品4分别挤压第一薄膜M1和第二薄膜M2,此时,第一薄膜M1和第二薄膜M2均因变形而张紧,以对产品4压紧固定,占用体积较小,而不必采用占用体积的珍珠棉固定;其中,第一刚性支撑板11和第二刚性支撑板21起到骨架支撑作用,第一薄膜M1和第二薄膜M2可以自适应不规则形状的产品4,并具有缓冲作用。
其中,第一刚性支撑板11和第二刚性支撑板21为分体的结构,而不是两者一体式连在一起的结构,如是一体式的结构需通过折叠才能使第一刚性支撑板11与第二刚性支撑板21相对设置,浪费材料成本,且对产品包装时操作复杂,对于刚性的材料折叠,需要克服的强度大,甚至会造成材料损伤,而将第一刚性支撑板11和第二刚性支撑板21设置为分体的结构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其中,对产品4进行避让的结构设计可以有多种形式,如:第一刚性支撑板11形成有第一通孔U1,第一通孔U1的一个开口形成第一开口;和/或,第二刚性支撑板21形成有第二通孔U2,第二通孔U2的一个开口形成第二开口。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刚性支撑板11呈可以是方板,第一刚性支撑板11背离第一开口的一侧连接有多个第一垫高件12,多个第一垫高件12环绕第一通孔U1间隔分布,上述多个第一垫高件12可以对产品4环绕保护,并在垂直于第一表面P1的方向上进行垫高,防止产品4直接与外包装5接触而因颠簸等缘故损坏,第一垫高件12在第一表面P1的方向上可高于产品4凸出于第一通孔U1外的部分的尺寸,以防止产品4的磕碰;和/或,第二刚性支撑板21背离第二开口的一侧连接有多个第二垫高件22,多个第二垫高件22环绕第二通孔U2间隔分布,其效果分析可参考前文第一垫高件12的设置。另外,在不放置第二盖板G2(后文有说明)时,还方便利用叉车进行叉入搬运。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垫高件12由缓冲材料(如缓冲效果较好的木材)制成,以在纵向和横向上进行缓存,对产品4进行保护;和/或,每个第二垫高件22由缓冲材料制成,其效果分析可参考前文第一垫高件12的分析。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垫高件12背离第二刚性支撑板21的一侧覆盖有第一盖板G1,以对产品进行保护,具体可以在方形的第一刚性支撑板11的每个角部放置一个第一垫高件12,便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同时有利于减量化;和/或,多个第二垫高件22背离第一刚性支撑板11的一侧覆盖有第二盖板G2,参考第一盖板G1的效果描述。
在上述结构中,第一盖板G1、第一垫高件12和第一刚性支撑板11均是分体式的结构,降低生产工艺难度,直接在生产好各个零件后进行组装即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将第一刚性支撑板11和第二刚性支撑板21的厚度增加,其中,第一通孔U1的深度较大,可以利用第一通孔U1的围壁对产品4进行保护,该结构一体加工成型,结构强度较好,第一通孔U1的深度较大,可以完全隐藏其中的产品4的部分结构,并且,利用第一薄膜M1对产品4进行悬空包装,在产品4运输过程中产生颠簸时,可以避免产品4对限位的结构进行冲击。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刚性支撑板11形成有第一凹槽T1,第一凹槽T1的开口形成第一开口,该结构可一体式加工成型,结构更加牢固,并且,第一凹槽T1的槽底可以对产品4进行保护和限位,可以在槽底设置一定的缓冲层,解决冲击槽底损伤的问题;和/或,第二刚性支撑板21形成有第二凹槽T2,第二凹槽T2的开口形成第二开口,参考第一刚性支撑板11的效果分析。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刚性支撑板21背离第二开口的一侧连接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支撑腿6,以方便叉车叉入进行搬运。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刚性支撑板11与第二刚性支撑板21绕铰接轴铰接(如通过铰链3),以使内衬组件可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当内衬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向设置;当内衬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朝向同一个方向。通过铰接的方式,只需合拢并贴靠第一刚性支撑板11与第二刚性支撑板21即可,操作方便。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刚性支撑板11还设有第一锁定结构13,第二刚性支撑板21还设有第二锁定结构23;当内衬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锁定结构13与第二锁定结构23配合,以将第一刚性支撑板11和第二刚性支撑板21锁定,以防止第一刚性支撑板11和第二刚性支撑板21在运输的过程中分离,加强对产品4的固定。第一锁定结构13和第二锁定结构23中,一个可以为锁扣中的连接凸部,另一个为连接凹部,连接凹部与连接凸部可以卡接形成锁扣或榫卯结构,实现锁定。该种方式对内衬组件进行锁定可以开启锁定重复多次,利用率高。第一锁定结构13可以位于第一刚性支撑板11中远离铰链3的一端,并靠近第一表面M1的位置,第二锁定结构23位于第二刚性支撑板21中远离铰链3的一端,并靠近第二表面M2的位置,且两者也可以位于第一表面M1和第二表面M2的其它侧边,数量也均可以为多个,并间隔设置。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第一刚性支撑板11与第二刚性支撑板12相对设置时,内衬组件的外轮廓呈长方体,以便于以较为规整的形状堆叠存放。
应当说明的是,在图1a至图1c,图2a至图2c,以及,图3a和图3b中的第一刚性支撑板11和第二刚性支撑板12可以交叉配合形成新的内衬组件,例如,图1a至图1c中的第一刚性支撑板11和图3a至图3b中的第二刚性支撑板21可以成对配合。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装,参考图2c,包装包括外包装5,以及,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内衬组件;内衬组件位于外包装5内。效果参考前文的内衬组件。以上各图中,内衬组件的整体轮廓均大致为长方体结构,为此,外包装5可以为与之匹配的长方体木箱,以与内衬组件的外轮廓匹配,并提供保护,也便于堆放。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产品套装,产品套装包括产品4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包装,其中,产品4位于上述容置空间内,并分别被第一薄膜M1和第二薄膜M2利用弹性张紧力压紧。效果参考上述实施例的包装。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内衬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刚性支撑板以及第二刚性支撑板;
所述第一刚性支撑板具有覆盖有第一薄膜的第一开口;
所述第二刚性支撑板具有覆盖有第二薄膜的第二开口;
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向设置,以使所述第一薄膜和所述第二薄膜之间形成用于容置产品的容置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支撑板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个开口形成所述第一开口;
和/或,
所述第二刚性支撑板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个开口形成所述第二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支撑板背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连接有多个由缓冲材料制成的第一垫高件,多个所述第一垫高件环绕所述第一通孔间隔分布;
和/或,
所述第二刚性支撑板背离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连接有多个由缓冲材料制成的第二垫高件,多个所述第二垫高件环绕所述第二通孔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衬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垫高件背离所述第二刚性支撑板的一侧覆盖有第一盖板;和/或,
多个所述第二垫高件背离所述第一刚性支撑板的一侧覆盖有第二盖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支撑板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形成所述第一开口;
和/或,
所述第二刚性支撑板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形成所述第二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刚性支撑板背离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连接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支撑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刚性支撑板绕铰接轴铰接,以使所述内衬组件可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其中,
当所述内衬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向设置;
当所述内衬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朝向同一个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支撑板还设有第一锁定结构,所述第二刚性支撑板还设有第二锁定结构;
当所述内衬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锁定结构与所述第二锁定结构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刚性支撑板和所述第二刚性支撑板锁定。
9.一种包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包装,以及,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内衬组件;所述内衬组件位于所述外包装内。
10.一种产品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产品和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装,其中,所述产品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分别被所述第一薄膜和所述第二薄膜利用弹性张紧力压紧。
CN202122826412.9U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内衬组件、包装及产品套装 Active CN216375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26412.9U CN216375622U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内衬组件、包装及产品套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26412.9U CN216375622U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内衬组件、包装及产品套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75622U true CN216375622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53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26412.9U Active CN216375622U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内衬组件、包装及产品套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756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82733A (en) Freight cradle with replaceable deformable cushioning insert
CN1772571B (zh) 用于家用设备的伸展罩式包装的包装箱、方法及成套工具
US5918551A (en) Trestle stage
CN103754492B (zh) 包装结构
US5743421A (en) Instant crate
CN216375622U (zh) 一种内衬组件、包装及产品套装
CA2281714C (en) Loading unit for air freight
KR101225468B1 (ko) 판재 형상의 중량물 포장용 조립식 박스
CN212402135U (zh) 一种用于医疗设备的包装箱
US10913589B2 (en) Compression resistant package for wall and ceiling tile
CN212830296U (zh) 一种高强度包装纸箱
US5121696A (en) Packing pallet
KR101815280B1 (ko) 물품 포장박스
CN217146834U (zh) 一种包装箱
JP3219707U (ja) パレット及びそれが適用される包装構造
JP5950184B2 (ja) セラミックハニカム部材の梱包体
JPH06329175A (ja) 緩衝包装材組立体
KR101069279B1 (ko) 강도 보강된 골판지 포장박스
CN217228248U (zh) 一种具有缓冲保护功能的纸箱
JPH07171877A (ja) 合成樹脂製構造板
CN215884524U (zh) 一种包装箱
CN217754946U (zh) 一种具有抗压裂功能的包装纸箱
CN216710098U (zh) 一种家具包装箱
CN215044862U (zh) 一种防护性强的环保包装箱
CN217146904U (zh) 一种用于柜体的包装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