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66469U - 一种飞力士棒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飞力士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66469U
CN216366469U CN202122828081.2U CN202122828081U CN216366469U CN 216366469 U CN216366469 U CN 216366469U CN 202122828081 U CN202122828081 U CN 202122828081U CN 216366469 U CN216366469 U CN 2163664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rod body
magnet
balancing weight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2808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娟
李敏
张胜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aol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aol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aol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aol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2808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664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664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664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力士棒,它包括具有弹性的杆体;连接在杆体上的手柄,手柄的两端均连接有磁吸部;两个配重装置,分设于杆体的两端,每个配重装置包括多个沿杆体长度方向依次滑动套设在杆体上的配重块,且相邻两个配重块之间磁吸连接;在靠近手柄的配重块脱离其他配重块并沿杆体滑动至手柄处时,该配重块靠近手柄的一端可与手柄的磁吸部磁吸连接;两个端帽,分别连接在杆体的两端,且分别与两个配重装置中位于最外侧的配重块磁吸连接。该飞力士棒结构简单、振动力度可调节且调节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飞力士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具体讲的是一种飞力士棒。
背景技术
飞力士棒,也称菲力仕棒、健身棒或健身振动棒或弹力棒等,其结构一般包括具有弹性的杆体,杆体上设有供用户手握的手柄,杆体的两端连接有配重块。用户在健身训练时,手握紧手柄,然后往返摆动杆体,使杆体沿径向发生左右、前后或上下振动;因杆体的弹性及往复振动从而带动手臂肌肉运动,以起到对手臂肌肉训练的作用;因其体积小,收纳方便,深受用户喜爱。不同用户的力量、以及训练强度的需求不同,再加上配重块的重量不能调节,这就要求购买具有不同重量配重块的飞力士棒,导致购买成本增加。为克服上述缺陷,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一些配重块重量可调的飞力士棒,如公开号为CN211097284U、名称为加载式飞力仕震动训练棒,其结构包括杆子,杆子中间设有手柄,手柄的两端设有多个第一力度调节槽,杆子的两端均设有多个第二力度调节槽,第二力度调节槽的外端设有端帽,杆子上套有多个力度调节圈,力度调节圈置于第一力度调节槽或第二力度调节槽中;其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将适量的力度调节圈卡入杆子两端的力度调节槽中,剩余的力度调节圈卡入手柄两端的力度调节槽中以调节配重块的重量。但该结构的健身棒在使用中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力度调节圈长时间在第一力度调节槽和第二力度调节槽之间滑动切换,势必会导致第一力度调节槽或第二力度调节槽磨损,从而造成力度调节圈在调节后无法固定,或力度调节圈与第一力度调节槽或第二力度调节槽之间出现晃动的活动间隙使力度调节圈连接不牢,在杆子高频振动的过程中出现噪音或力度调节圈脱离调节槽;其次,杆子两端的多个第二力度调节槽的设置是在杆子两端固定连接塑料套,塑料套的外侧壁上开设多个第二力度调节槽,这样结构复杂导致产品组装麻烦,且增加了飞力士棒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振动力度可调节且调节方便的飞力士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飞力士棒:它包括
具有弹性的杆体;
连接在杆体上的手柄,所述手柄的两端均连接有磁吸部;
两个配重装置,分设于杆体的两端,每个配重装置包括多个沿杆体长度方向依次滑动套设在杆体上的配重块,且相邻两个配重块之间磁吸连接;在靠近手柄的配重块脱离其他配重块并沿杆体滑动至手柄处时,该配重块靠近手柄的一端可与手柄的磁吸部磁吸连接;
两个端帽,分别连接在杆体的两端,且分别与两个配重装置中位于最外侧的配重块磁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磁体,配重块靠近手柄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磁体,配重块远离手柄的一端连接有第三磁体,所述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可磁吸连接且相邻配重块之间的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可磁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的两端均设有内凹的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的第一磁体呈环状且紧配合在所述的第一环形凹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配重块的两端均设有内凹的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的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均呈环形设置,且分别紧配合在配重块两端的第二环形凹槽内。
作为改进,所述端帽内设有安装腔,且端帽的侧壁上设有环形导光圈,所述环形导光圈的内圈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安装腔内;所述的安装腔内设有发光体、电源和振动开关,所述的电源与发光体连接,且振动开关连接在电源与发光体的线路上。
作为改进,所述手柄上设有一内凹的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内连接有用于显示时间的显示模块,且显示模块的外侧壁与手柄的外侧壁相平齐。
作为优选,所述的手柄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的内端设有螺纹孔,第二手柄的内端设有外凸的连接柱,且连接柱的外侧壁上设有与螺纹孔的内螺纹相配螺旋连接的外螺纹。
作为优选,所述的杆体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第一杆体的内端与第一手柄的中心孔固定连接,且第二杆体的内端与第二手柄的中心孔固定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飞力士棒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该飞力士棒杆体两端配重装置的重量可调节,使振动力度可调节;具体地,每个配重装置的配重块在手柄和端帽之间可移动,可选择性地将配重块置于手柄处或杆体端部的端帽处,以此来调节杆体端部配重装置的重量,这样位于杆体端部的配重装置的重量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调节。
其次,相邻两个配重块之间磁吸连接,且配重块与手柄之间可磁吸连接,配重块与端帽之间可磁吸连接,这样配重块之间、配重块与手柄之间以及配重块与端帽之间既可以连接在一起,也可以拆开;在配重块移动至手柄处后,同样另一配重块也可向手柄处滑动,并与手柄处的配重块磁吸连接;利用磁吸连接的原理,使配重块的连接及调节的操作非常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省略了在杆体和手柄上开槽或在杆体上安装带槽的塑料套的工序,从而使飞力士棒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降低。
再者,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第三磁体和第四磁体均为环形磁体,其不仅磁性强,使磁吸连接牢固,而且进一步起到增加重量的作用,使用户的肌肉能得到很好的训练;端帽上的环形导光圈、发光体、电源和振动开关的设置,使发光体发出的光可通过环形导光圈向外扩散,当飞力士棒在高频振动时,振动开关导通线路,使发光体发光;当飞力士棒停止振动时,振动开关断开线路,使发光体停止发光;这样设置,使用户在进行飞力士棒锻炼时,趣味性更强,且也可给他人以视觉指示,避免误碰到高频振动的飞力士棒。
另外,手柄上显示模块的设置方便用户在训练时掌握训练的时间及训练的强度,从而更科学地进行肌肉训练;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设置以及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螺纹连接使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可进行拆卸,在产品包装时可缩小包装体积,节约包装成本;用户购买后组装时,只需将第二手柄的连接柱螺旋进第一手柄的螺纹孔内即可,操作也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飞力士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飞力士棒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飞力士棒的手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飞力士棒的配重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飞力士棒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
1、杆体,100、第一杆体,101、第二杆体,2、手柄,200、第一手柄,201、第二手柄,202、第一环形凹槽,203、第一磁体,204、连接柱,205、螺纹孔,206、安装槽,207、显示模块,3、配重装置,300、配重块,301、第二环形凹槽,302、第二磁体,303、第三磁体,4、端帽,400、第三环形凹槽,401、第四磁体,402、安装腔,403、电源,404、振动开关,405、发光体,406、环形导光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飞力士棒,该飞力士棒的结构包括具有弹性的杆体1,该杆体1一般为高弹性的纤维杆或弹簧钢制成的细杆状杆体1;杆体1的中部连接有手柄2,手柄2一般为塑料或橡胶材质,手柄2的两端均连接有磁吸部,所述的磁吸部是指手柄2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磁体203,在本实施例中,手柄2的两端均设有内凹的第一环形凹槽202,所述的第一磁体203呈环状且紧配合在所述的第一环形凹槽202内,该飞力士棒还包括两个配重装置3,两个配重装置3分别连接在杆体的两端,每个配重装置3包括多个沿杆体长度方向依次滑动套设在杆体上的配重块300,且相邻两个配重块300之间磁吸连接;在靠近手柄2的配重块300脱离其他配重块300并沿杆体滑动至手柄2处时,该配重块300靠近手柄的一端可与手柄的磁吸部磁吸连接;杆体1的两端连接有两个端帽4,该两个端帽4分别与两个配重装置3中位于最外侧的配重块300磁吸连接。该飞力士棒杆体1两端配重装置3的重量可调节,使振动力度可调节;具体地,每个配重装置3的配重块300在手柄和端帽4之间可移动,可选择性地将配重块300置于手柄2处或杆体1端部的端帽4处,以此来调节杆体1端部配重装置3的重量,这样位于杆体1端部的配重装置3的重量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配重块300之间磁吸连接,且配重块300与手柄2之间可磁吸连接,配重块300与端帽4之间可磁吸连接,这样配重块300之间、配重块300与手柄2之间以及配重块300与端帽4之间既可以连接在一起,也可以拆开;在配重块300移动至手柄2处后,同样另一配重块300也可向手柄2处滑动,并与手柄2处的配重块300磁吸连接;利用磁吸连接的原理,使配重块300的连接及调节的操作非常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省略了在杆体1和手柄2上开槽或在杆体上安装带槽的塑料套的工序,从而使飞力士棒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降低。
再次参见图4所示,手柄2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磁体203,配重块300靠近手柄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磁体302,配重块300远离手柄2的一端连接有第三磁体303,第一磁体203和第二磁体302可磁吸连接且相邻配重块300之间的第二磁体302和第三磁体303可磁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配重块300的两端均设有内凹的第二环形凹槽301,所述的第二磁体302和第三磁体303均呈环形设置,且分别紧配合在配重块300两端的第二环形凹槽301内;所述端帽4靠近配重装置3一端的端面设有第三环形凹槽400,所述的第三环形凹槽400内连接有呈环形设置的第四磁体401。这样设置,结构简单,第一磁体203、第二磁体302、第三磁体303和第四磁体401的安装非常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配重块300之间磁吸连接,且配重块300与手柄2之间可磁吸连接,配重块300与端帽4之间可磁吸连接,这样配重块300之间、配重块300与手柄2之间以及配重块300与端帽4之间既可以连接在一起,也可以拆开;在配重块300移动至手柄2处后,同样另一配重块300也可向手柄2处滑动,并与手柄处的配重块300磁吸连接;利用磁吸连接的原理,使配重块300的连接及调节的操作非常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省略了在杆体和手柄上开槽或在杆体上安装带槽的塑料套的工序,从而使飞力士棒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降低。
再次参见图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端帽4内设有安装腔402,且端帽4的侧壁上设有环形导光圈406,所述环形导光圈406的内圈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安装腔402内;所述的安装腔402内设有发光体405、电源403和振动开关404,所述的电源403与发光体405连接,且振动开关404连接在电源403与发光体405的线路上。本实施例的发光体405为LED灯,振动开关404为现有技术产品,其在振动的过程中会导通线路,停止振动时,断开电路;环形导光圈406为用透明塑料制成的环形导光圈406,所述的电源403为两节纽扣电池;当飞力士棒在高频振动时,振动开关404导通线路,使发光体405发光;当飞力士棒停止振动时,振动开关404断开线路,使发光体405停止发光;这样设置,使用户在进行飞力士棒锻炼时,趣味性更强,且也可给他人以视觉指示,避免误碰到高频振动的飞力士棒。
再次参见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手柄2上设有一内凹的安装槽206,所述的安装槽206内连接有用于显示时间的显示模块207,且显示模块207的外侧壁与手柄2的外侧壁相平齐。本实施例的显示模块207为LED显示屏,可显示时间,其为现有技术产品;手柄2上显示模块207的设置方便用户在训练时掌握训练的时间及训练的强度,从而更科学地进行肌肉训练;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手柄2上设置显示模块207的开关,在按下后开始计时等。
再次参见图2和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手柄2包括第一手柄200和第二手柄201,所述第一手柄200的内端设有螺纹孔205,第二手柄201的内端设有外凸的连接柱204,且连接柱204的外侧壁上设有与螺纹孔205的内螺纹相配螺旋连接的外螺纹。所述的杆体1包括第一杆体100和第二杆体101,第一杆体100的内端与第一手柄200的中心孔固定连接,且第二杆体101的内端与第二手柄201的中心孔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杆体100和第二杆体101的设置以及第一手柄200和第二手柄201的螺纹连接使第一手柄200和第二手柄201可进行拆卸,在产品包装时可缩小包装体积,节约包装成本;用户购买后组装时,只需将第二手柄201的连接柱204螺旋进第一手柄200的螺纹孔205内即可,操作也非常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飞力士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具有弹性的杆体;
连接在杆体上的手柄,所述手柄的两端均连接有磁吸部;
两个配重装置,分设于杆体的两端,每个配重装置包括多个沿杆体长度方向依次滑动套设在杆体上的配重块,且相邻两个配重块之间磁吸连接;在靠近手柄的配重块脱离其他配重块并沿杆体滑动至手柄处时,该配重块靠近手柄的一端可与手柄的磁吸部磁吸连接;
两个端帽,分别连接在杆体的两端,且分别与两个配重装置中位于最外侧的配重块磁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力士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磁体,配重块靠近手柄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磁体,配重块远离手柄的一端连接有第三磁体,所述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可磁吸连接且相邻配重块之间的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可磁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力士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两端均设有内凹的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的第一磁体呈环状且紧配合在所述的第一环形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飞力士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的两端均设有内凹的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的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均呈环形设置,且分别紧配合在配重块两端的第二环形凹槽内;所述端帽靠近配重装置一端的端面设有第三环形凹槽,所述的第三环形凹槽内连接有呈环形设置的第四磁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力士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帽内设有安装腔,且端帽的侧壁上设有环形导光圈,所述环形导光圈的内圈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安装腔内;所述的安装腔内设有发光体、电源和振动开关,所述的电源与发光体连接,且振动开关连接在电源与发光体的线路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力士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设有一内凹的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内连接有用于显示时间的显示模块,且显示模块的外侧壁与手柄的外侧壁相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力士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的内端设有螺纹孔,第二手柄的内端设有外凸的连接柱,且连接柱的外侧壁上设有与螺纹孔的内螺纹相配螺旋连接的外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飞力士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体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第一杆体的内端与第一手柄的中心孔固定连接,且第二杆体的内端与第二手柄的中心孔固定连接。
CN202122828081.2U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飞力士棒 Active CN2163664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28081.2U CN216366469U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飞力士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28081.2U CN216366469U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飞力士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66469U true CN216366469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53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28081.2U Active CN216366469U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飞力士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664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27090B2 (en) Training bat with visual feedback of proper swing
CN112512645B (zh) 击球时自行发电来发光的挥杆练习器
CN216366469U (zh) 一种飞力士棒
CN108635739A (zh) 心率哑铃及其健身监管方法
CN110604927B (zh) 一种自发光玩具跳跳球
WO2015192484A1 (zh) 一种具有led动态显示功能的跳绳
CN216358782U (zh) 加载式飞力士棒
CN112516520A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多功能体育健身器材
KR102256720B1 (ko) 타격 타이밍 연습장치
CN205994982U (zh) 一种智能羽毛球拍
CN206597269U (zh) 一种拇指训练记录装置
US20030087733A1 (en) Sport and amusement apparatus
CN113546365A (zh) 一种多功能伸缩哑铃
CN208405890U (zh) 心率哑铃
CN206560634U (zh) 一种便携式健身器
CN206560672U (zh) 一种手持式健身器具
CN220276235U (zh) 一种新型跳跳杆
CN202387159U (zh) 一种肱三头肌训练仪器
CN214286613U (zh) 发光篮球
CN215505329U (zh) 一种多功能伸缩哑铃
CN206881052U (zh) 一种多功能羽毛球
KR100705987B1 (ko) 발광 부재와 음향 부가 구비된 기능성 공기 돌
CN216934559U (zh) 一种发光跳绳
CN219738525U (zh) 一种打击乐演奏棒
CN215609048U (zh) 一种无绳跳绳球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