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58782U - 加载式飞力士棒 - Google Patents

加载式飞力士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58782U
CN216358782U CN202122863658.3U CN202122863658U CN216358782U CN 216358782 U CN216358782 U CN 216358782U CN 202122863658 U CN202122863658 U CN 202122863658U CN 216358782 U CN216358782 U CN 2163587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connecting part
balancing weight
threaded
sti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6365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娟
李敏
张胜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aol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aol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aol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aol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6365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587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587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587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载式飞力士棒,它包括杆体;手柄,手柄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螺纹连接部;两个配重装置,每个配重装置包括多个沿杆体长度方向依次滑动套设在杆体上的配重块;配重块靠近手柄的一端设有第二螺纹连接部,配重块远离手柄的一端设有第三螺纹连接部,且相邻两个配重块之间通过第二螺纹连接部和第三螺纹连接部螺旋连接;在靠近手柄的配重块脱离其他配重块并沿杆体滑动至手柄处时,该配重块的第二螺纹连接部可与手柄的第一螺纹连接部螺旋连接;两个端帽,分别连接在杆体的两端,且分别与两个配重装置中位于最外侧的配重块螺纹连接。该加载式飞力士棒振动力度可调节且配重块安装牢固稳定。

Description

加载式飞力士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具体讲的是一种加载式飞力士棒。
背景技术
飞力士棒,也称菲力仕棒、健身棒或健身振动棒或弹力棒等,其结构一般包括具有弹性的杆体,杆体上设有供用户手握的手柄,杆体的两端连接有配重块。用户在健身训练时,手握紧手柄,然后往返摆动杆体,使杆体沿径向发生左右、前后或上下振动;因杆体的弹性及往复振动从而带动手臂肌肉运动,以起到对手臂肌肉训练的作用;因其体积小,收纳方便,深受用户喜爱。不同用户的力量、以及训练强度的需求不同,再加上配重块的重量不能调节,这就要求购买具有不同重量配重块的飞力士棒,导致购买成本增加。为克服上述缺陷,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一些配重块重量可调的飞力士棒,如公开号为CN211097284U、名称为加载式飞力仕震动训练棒,其结构包括杆子,杆子中间设有手柄,手柄的两端设有多个第一力度调节槽,杆子的两端均设有多个第二力度调节槽,第二力度调节槽的外端设有端帽,杆子上套有多个力度调节圈,力度调节圈置于第一力度调节槽或第二力度调节槽中;其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将适量的力度调节圈卡入杆子两端的力度调节槽中,剩余的力度调节圈卡入手柄两端的力度调节槽中以调节配重块的重量。但该结构的健身棒在使用中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力度调节圈长时间在第一力度调节槽和第二力度调节槽之间滑动切换,势必会导致第一力度调节槽或第二力度调节槽磨损,从而造成力度调节圈在调节后无法固定,或力度调节圈与第一力度调节槽或第二力度调节槽之间出现晃动的活动间隙使力度调节圈连接不牢,在杆子高频振动的过程中出现噪音或力度调节圈脱离调节槽;其次,杆子两端的多个第二力度调节槽的设置是在杆子两端固定连接塑料套,塑料套的外侧壁上开设多个第二力度调节槽,这样结构复杂导致产品组装麻烦,且增加了飞力士棒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振动力度可调节且配重块安装牢固稳定的加载式飞力士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加载式飞力士棒:它包括
具有弹性的杆体;
连接在杆体上的手柄,所述手柄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螺纹连接部;
两个配重装置,分设于杆体的两端,每个配重装置包括多个沿杆体长度方向依次滑动套设在杆体上的配重块;所述配重块靠近手柄的一端设有第二螺纹连接部,配重块远离手柄的一端设有第三螺纹连接部,且相邻两个配重块之间通过第二螺纹连接部和第三螺纹连接部螺旋连接;在靠近手柄的配重块脱离其他配重块并沿杆体滑动至手柄处时,该配重块的第二螺纹连接部可与手柄的第一螺纹连接部螺旋连接;
两个端帽,分别连接在杆体的两端,且分别与两个配重装置中位于最外侧的配重块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的两端均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的外周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头上的外螺纹形成所述的第一螺纹连接部;所述配重块靠近手柄的一端设有内凹的插孔,所述插孔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螺纹连接部的外螺纹相配螺旋连接的内螺纹,所述的插孔及插孔内壁上的内螺纹形成所述的第二螺纹连接部。
作为优选,所述配重块远离手柄的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的外周壁上设有与相邻配重块的第二螺纹连接部的内螺纹相配螺旋连接的外螺纹。
作为优选,所述端帽靠近配重块的一端设有供配重块的第二连接头插接的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孔内壁上设有与第二连接头上外螺纹相配螺旋连接的内螺纹。
作为优选,所述插孔的内底壁上设有可与第一连接头或第二连接头的外端面相抵的环形凸台。
作为优选,所述端帽内设有安装腔,且端帽的侧壁上设有环形导光圈,所述环形导光圈的内圈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安装腔内;所述的安装腔内设有发光体、电源和振动开关,所述的电源与发光体连接,且振动开关连接在电源与发光体的线路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螺纹连接部的形状和大小尺寸与第三螺纹连接部的形状和大小尺寸相同。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加载式飞力士棒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该飞力士棒杆体两端配重装置的重量可调节,使振动力度可调节;具体地,每个配重装置的配重块在手柄和端帽之间可移动,可选择性地将配重块置于手柄处或杆体端部的端帽处,以此来调节杆体端部配重装置的重量,这样位于杆体端部的配重装置的重量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调节。
其次,相邻两个配重块之间通过第二螺纹连接部和第三螺纹连接部螺旋连接,这样配重块之间既可以连接在一起,也可以拆开;而且配重块也可滑动至手柄处,使配重块的第二螺纹连接部与手柄端部的第一螺纹连接部连接,同样另一配重块也可向手柄处滑动,并与手柄处的配重块连接;这样配重块之间、配重块与手柄之间以及配重块与端帽之间均采用螺纹连接,这样使配重块之间、配重块与端帽之间以及配重块与手柄之间的连接都比较牢固稳定,且配重块的连接操作也比较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省略了在杆体和手柄上开槽或在杆体上安装带槽的塑料套的工序,从而使飞力士棒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降低。
再者,配重块的插孔内底壁上环形凸台的设置,用于防止配重块之间过渡拧紧导致很难旋出的不足;端帽上的环形导光圈、发光体、电源和振动开关的设置,使发光体发出的光可通过环形导光圈向外扩散,当飞力士棒在高频振动时,振动开关导通线路,使发光体发光;当飞力士棒停止振动时,振动开关断开线路,使发光体停止发光;这样设置,使用户在进行飞力士棒锻炼时,趣味性更强,且也可给他人以视觉指示,避免误碰到高频振动的飞力士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加载式飞力士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载式飞力士棒的配重块与手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加载式飞力士棒的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加载式飞力士棒的配重块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加载式飞力士棒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加载式飞力士棒的端帽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
1、杆体,2、手柄,200、第一螺纹连接部,201、第一连接头,3、配重装置,300、配重块,301、第二螺纹连接部,302、第三螺纹连接部,303、插孔,304、第二连接头,305、环形凸台,4、端帽,400、连接孔,401、环形导光圈,402、安装腔,403、电源,404、振动开关,405、发光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加载式飞力士棒,该飞力士棒的结构包括具有弹性的杆体1,该杆体1一般为高弹性的纤维杆或弹簧钢制成的细杆状杆体1;杆体1的中部连接有手柄2,手柄2一般为塑料或橡胶材质,手柄2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螺纹连接部200,在本实施例中,手柄2的两端均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头201,所述第一连接头201的外周壁上设有外螺纹,第一连接头201上的外螺纹形成所述的第一螺纹连接部200。杆体1上连接有两个配重装置3,该两个配重装置3分设于杆体1的两端,每个配重装置3包括多个沿杆体1长度方向依次滑动套设在杆体1上的配重块300;配重块300靠近手柄2的一端设有第二螺纹连接部301,配重块300远离手柄2的一端设有第三螺纹连接部302,且相邻两个配重块300之间通过第二螺纹连接部301和第三螺纹连接部302螺旋连接;在靠近手柄2的配重块300脱离其他配重块300并沿杆体1滑动至手柄2处时,该配重块300的第二螺纹连接部301可与手柄2的第一螺纹连接部200螺旋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配重块300之间通过第二螺纹连接部301和第三螺纹连接部302螺旋连接,这样配重块300之间既可以连接在一起,也可以拆开,当配重装置3中位于最内侧或靠近手柄2的配重块300,在旋松状态下与其他配重块300脱离,然后将该配重块300滑动至手柄2处,使该配重块300的第二螺纹连接部301与手柄2端部第一连接头201的外螺纹螺旋连接,以此完成配重块300的位置调节。用户在训练时,可选择性地将配重块300置于手柄2处或杆体1端部的端帽4处,以此来调节杆体1端部配重装置3的重量,这样位于杆体1端部的配重装置3的重量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调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纹连接部200的形状和大小尺寸与第三螺纹连接部302的形状和大小尺寸相同,这样便于加工生产。
本实施例加载式飞力士棒的杆体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端帽4,端帽4的内端与配重装置3中位于最外侧或靠近端帽4的配重块300螺纹连接。这样配重块300之间、配重块300与手柄2之间以及配重块300与端帽4之间均采用螺纹连接,这样使配重块300之间、配重块300与端帽4之间以及配重块300与手柄2之间的连接都比较牢固稳定,且配重块300的连接操作也比较方便。
再次参见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配重块300靠近手柄2的一端设有内凹的插孔303,所述插孔303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螺纹连接部200的外螺纹相配螺旋连接的内螺纹,所述的插孔303及插孔303内壁上的内螺纹形成所述的第二螺纹连接部301。在其他实施例中,配重块300靠近手柄2的一端也可设置为外凸且外侧壁有外螺纹的连接头,而手柄2的端部也可形成供连接头插入的孔,且孔内壁上设有与连接头上外螺纹相配螺旋连接的内螺纹。
再次参见图3和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配重块300靠近手柄2的一端设有内凹的插孔303,所述插孔303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螺纹连接部200或第三螺纹连接部302的外螺纹相配螺旋连接的内螺纹;所述配重块300远离手柄2的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二连接头304,所述第二连接头304的外周壁上设有与相邻配重块300的第二螺纹连接部301的内螺纹相配螺旋连接的外螺纹。这样相邻配重块300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头304上的外螺纹与插孔303内壁的内螺纹的螺旋连接而连接在一起,使配重装置3的配重块300之间连接的更加稳定、牢固。在本实施例中,插孔303的内底壁上设有可与第一连接头201或第二连接头304的外端面相抵的环形凸台305。环形凸台305的设置,用于防止配重块300之间过渡拧紧导致很难旋出的不足,从而使配重块300之间连接和拆卸均省力、方便。
再次参见图6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端帽4靠近配重块300的一端设有供配重块300的第二连接头304插接的连接孔400,连接孔400内壁上设有与第二连接头304上外螺纹相配螺旋连接的内螺纹。这样设置,使配重块300的第二连接头304可螺纹连接在端帽4的连接孔400内,使配重装置3与端帽4的连接更加牢固、稳定。在本实施例中,端帽4内设有安装腔402,且端帽4的侧壁上设有环形导光圈401,所述环形导光圈401的内圈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安装腔402内;所述的安装腔402内设有发光体405、电源403和振动开关404,所述的电源403与发光体405连接,且振动开关404连接在电源403与发光体405的线路上。本实施例的发光体405为LED灯,振动开关404为现有技术产品,其在振动的过程中会导通线路,停止振动时,断开电路;环形导光圈401为用透明塑料制成的环形导光圈401,所述的电源403为两节纽扣电池;当飞力士棒在高频振动时,振动开关404导通线路,使发光体405发光;当飞力士棒停止振动时,振动开关404断开线路,使发光体405停止发光;这样设置,使用户在进行飞力士棒锻炼时,趣味性更强,且也可给他人以视觉指示,避免误碰到高频振动的飞力士棒。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加载式飞力士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具有弹性的杆体;
连接在杆体上的手柄,所述手柄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螺纹连接部;
两个配重装置,分设于杆体的两端,每个配重装置包括多个沿杆体长度方向依次滑动套设在杆体上的配重块;所述配重块靠近手柄的一端设有第二螺纹连接部,配重块远离手柄的一端设有第三螺纹连接部,且相邻两个配重块之间通过第二螺纹连接部和第三螺纹连接部螺旋连接;在靠近手柄的配重块脱离其他配重块并沿杆体滑动至手柄处时,该配重块的第二螺纹连接部可与手柄的第一螺纹连接部螺旋连接;
两个端帽,分别连接在杆体的两端,且分别与两个配重装置中位于最外侧的配重块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式飞力士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两端均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的外周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头上的外螺纹形成所述的第一螺纹连接部;所述配重块靠近手柄的一端设有内凹的插孔,所述插孔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螺纹连接部的外螺纹相配螺旋连接的内螺纹,所述的插孔及插孔内壁上的内螺纹形成所述的第二螺纹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载式飞力士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远离手柄的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的外周壁上设有与相邻配重块的第二螺纹连接部的内螺纹相配螺旋连接的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载式飞力士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帽靠近配重块的一端设有供配重块的第二连接头插接的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孔内壁上设有与第二连接头上外螺纹相配螺旋连接的内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载式飞力士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的内底壁上设有可与第一连接头或第二连接头的外端面相抵的环形凸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式飞力士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帽内设有安装腔,且端帽的侧壁上设有环形导光圈,所述环形导光圈的内圈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安装腔内;所述的安装腔内设有发光体、电源和振动开关,所述的电源与发光体连接,且振动开关连接在电源与发光体的线路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式飞力士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螺纹连接部的形状和大小尺寸与第三螺纹连接部的形状和大小尺寸相同。
CN202122863658.3U 2021-11-18 2021-11-18 加载式飞力士棒 Active CN2163587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63658.3U CN216358782U (zh) 2021-11-18 2021-11-18 加载式飞力士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63658.3U CN216358782U (zh) 2021-11-18 2021-11-18 加载式飞力士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58782U true CN216358782U (zh) 2022-04-22

Family

ID=81192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63658.3U Active CN216358782U (zh) 2021-11-18 2021-11-18 加载式飞力士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587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3162101A1 (ko) 골프 티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6358782U (zh) 加载式飞力士棒
CN108635739A (zh) 心率哑铃及其健身监管方法
WO2015192484A1 (zh) 一种具有led动态显示功能的跳绳
CN216366469U (zh) 一种飞力士棒
KR20110029336A (ko) 전자기 유도에 의해 발광하는 라켓 및 그 발광 방법
CN216092062U (zh) 一种健身棒
CN112007316A (zh) 一种自发电彩灯循环弹跳器
CN216092061U (zh) 一种新型健身棒
CN218458578U (zh) 运动手柄
CN208405890U (zh) 心率哑铃
CN215025643U (zh) 一种可发光的健身摆动棒
CN211486442U (zh) 一种新型体育训练用羽毛球拍
CN212631555U (zh) 一种自发电彩灯循环弹跳器
CN202920927U (zh) 一种改进的发光羽毛球
CN218499242U (zh) 一种利用光纤发光的挂脖式耳机
CN2921555Y (zh) 球棒造型的手电筒
CN211132915U (zh) 一种塑胶槌头槌球杆
CN102469758A (zh) 贴片机吸嘴
CN211752336U (zh) 棒球击打练习器
CN215231849U (zh) 一种发光光纤跳绳
CN212214181U (zh) 一种快速插接筋膜枪
CN206730438U (zh) 一种发光羽毛球
CN211676188U (zh) 一种便于夜间练习的羽毛球
KR100529413B1 (ko) 골프 스윙 가이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