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65335U - 一种下颌支抗钛板和下颌定位支抗钛板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颌支抗钛板和下颌定位支抗钛板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65335U
CN216365335U CN202123044824.3U CN202123044824U CN216365335U CN 216365335 U CN216365335 U CN 216365335U CN 202123044824 U CN202123044824 U CN 202123044824U CN 216365335 U CN216365335 U CN 216365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dibular
anchorage
titanium plate
positioning
lower j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4482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国华
柳稚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12304482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65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65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653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下颌支抗钛板和下颌定位支抗钛板组件。下颌支抗钛板包括适于与下颌颏部贴合的固位部、以及适于分别与两侧下颌尖牙或乳尖牙牙颈部贴合的两个下颌牵引钩;固位部与各下颌牵引钩分别通过弧形过渡部连接,弧形过渡部包括第一过渡段和第二过渡段,固位部上设有多个固位孔。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骨性反合的III类牵引,手术损伤小,牙根损失风险小,更为经济,实现骨性牵引且牵引效率更高,下颌支抗钛板配合下颌定位导板使用,实现下颌支抗钛板的准确、快速植入,避开前牙牙根。

Description

一种下颌支抗钛板和下颌定位支抗钛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下颌支抗钛板和下颌定位支抗钛板组件。
背景技术
骨性III类错合,俗称地包天,临床上表现上下颌骨矢状向关系不协调,常见的原因为上颌骨发育不足、下颌发育过度,或者二者同时存在。
对于成年患者,此类骨关系不调需要正颌正畸联合治疗,即正颌手术调整颌骨相对位置,正畸治疗协调牙齿关系。
对于生长发育期的患儿,如果表现为上颌骨发育不足,可通过前牵引上颌骨,改善上下颌骨相对矢状向关系,获得令患儿及其家属满意的面型,改善咬合关系,减少颌骨异常带来的咬合异常及创伤。
现有主流牵引方法为面具前牵引。口内牙齿设计个性化铸造式矫治器,通过橡皮经将口内矫治器的牵引钩与面具相连,实现牵引上颌骨的目的。面具前牵引具有生活不便利性,无法实现长时间配戴:面具牵引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普及度较高,但是面具较大,覆盖患儿面部,前牵引时患儿由于面具遮挡及固定需要,无法正常饮水、说话。由于面具佩戴时段会给患儿带来较多不变,因此,佩戴时间仅限于患儿在家时间,无法在上学时使用,使得牵引效率较低。
另有外国学者报道,通过在下颌骨双侧前牙区植入钛板,上颌骨磨牙区植入钛钉或钛板,通过上下颌交互牵引,实现上颌骨前牵的目的。常规钛板植入后交互牵引,钛板植入时有损伤牙胚的风险:矫治上颌骨发育不足,一般选择在患儿生长发育阶段,特别是生长发育高峰期,利用患儿本身的生长潜力进一步高效刺激上颌骨的发育。但是在这个阶段患儿也处在替牙期。患儿治疗黄金时期(生长发育高峰期)可能存在尖牙未替换,常规下颌尖牙区钛板植入时需要避开尖牙牙胚,手术难度较大,牙胚损伤风险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颌定位及支抗钛板组件,仅植入于患儿下颌正中,完美避开替换中的尖牙牙胚,用于上下颌骨交互牵引,实现刺激上颌骨发育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颌支抗钛板,包括与下颌颏部贴合的固位部、以及分别与两侧下颌尖牙或乳尖牙牙颈部贴合的两个下颌牵引钩;所述固位部与各所述下颌牵引钩分别通过弧形过渡部连接,所述弧形过渡部包括第一过渡段和第二过渡段,所述第一过渡段的颌侧面适于贴合自下颌颏部骨面延伸至尖牙或乳尖牙根方近中处的下颌区;所述第二过渡段的颌侧面适于贴合自尖牙或乳尖牙根方近中处延伸至下颌尖牙或乳尖牙牙颈部;所述固位部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固位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颌牵引钩上套设有弹性连接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颌牵引钩为圆弧形弯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位孔的孔径为2mm~2.2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位孔的个数为3~5个。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下颌定位支抗钛板组件,包括下颌定位导板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颌支抗钛板;所述下颌定位导板包括下牙支持部和定位部,所述下牙支持部和定位部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定位部上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固位孔一一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牙支持部上设有与下牙相配合的下牙容纳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牙容纳槽的个数为6~8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牙支持部自下颌一侧尖牙或乳尖牙延伸至另一侧的下颌尖牙或乳尖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子连接部和第二子连接部,所述第一子连接部和第二子连接部对称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孔的个数为3~5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孔的孔径为2mm~2.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下颌支抗钛板以及下颌定位支抗钛板组件具体以下优势:
1)较已有的颌骨间牵引,手术损伤小,牙根损伤风险小。
2)较已有的下颌骨双侧钛板植入,钛板、钛钉植入量减少,更为经济实惠。
3)通过植入下颌支抗钛板,可以实现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的24小时颌骨间牵引,牵引效率更高。
4)下颌支抗钛板配合下颌定位导板使用,实现下颌支抗钛板的准确、快速植入,避开尖牙牙以及前牙牙根。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下颌支抗钛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下颌支抗钛板具体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下颌定位支抗钛板组件中定位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下颌定位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下颌定位导板具体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1 固位部
111 固位孔
12 下颌牵引钩
13 弧形过渡部
131 第一过渡段
132 第二过渡段
21 下牙支持部
211 下牙容纳槽
22 定位部
221 定位孔
23 连接部
231 第一子连接部
232 第二子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下颌支抗钛板,包括适于与下颌颏部贴合的固位部11、以及适于分别与两侧下颌尖牙或乳尖牙牙颈部贴合的两个下颌牵引钩12;两个下颌牵引钩12基本对称分布。所述固位部11与各所述下颌牵引钩12分别通过弧形过渡部13连接,两个弧形过渡连接部23基本呈对称分布。所述弧形过渡部13包括第一过渡段131和第二过渡段132,所述第一过渡段131的颌侧面适于贴合自下颌颏部骨面延伸至尖牙或乳尖牙根方近中处的下颌区;其中,第一过渡段131的颌侧面是应用时与下颌骨预贴合的面。所述第二过渡段132的颌侧面适于贴合自尖牙或乳尖牙根方近中处延伸至下颌尖牙或乳尖牙牙颈部;第二过渡段132的颌侧面是应用时与下颌骨预贴合的面。所述固位部11上设有多个固位孔111。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骨性反合的III类牵引,患儿前牵引,例如9~12岁等。此类患儿下颌切牙与侧切牙已经替换完毕,而下颌切牙与侧切牙根方的下颌颏部骨量较多,在下颌颏部植入本实用新型的下颌支抗钛板可最大程度规避对牙胚及牙根损伤风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下颌支抗钛板中,下颌牵引钩12与相应的下颌尖牙或乳尖牙牙颈部贴合具体是指,牵引钩是贴合在双侧下颌尖牙或乳尖牙区出粘膜后的位置,暴露于口腔中,也可以微调,基本位于下颌尖牙或乳尖牙近中远中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下颌支抗钛板中,所述下颌牵引钩12上套设有用于连接下颌牵引钩12和上颌牵引钩的弹性连接件(未画出)。所述弹性连接件例如可以是橡皮筋,应用时,可以用弹性连接件例如橡皮筋将下颌牵引钩12与现有的上颌牵引器上的上颌牵引钩连接后,给予上颌一个朝向口腔外的力,刺激上颌骨头前长,同时给下颌一个朝向口腔内部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下颌往前长,通过力的相互作用进行颌间牵引。牵引基本复合生物力学要求。其中,现有的上颌牵引器位置根据医生习惯安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下颌支抗钛板中,所述下颌牵引钩12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只需要将构住弹性连接件即可。如图1所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下颌牵引钩12为圆弧形弯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下颌支抗钛板中,所述固位孔111的孔径例如可以是2mm~2.2mm、2mm~2.1mm、2.1mm~2.2mm等。更具体的可以是2.1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下颌支抗钛板中,所述固位孔111的个数例如可以为3~5个、3~4个、或4~5个。如图1所示,所述固位孔111的个数优选为3个,3个固定孔呈三角形分布,三角形具有较高的稳固性,提供足够的力学支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下颌支抗钛板中,下颌支抗钛板的形状类似于倒Y字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下颌定位支抗钛板组件,包括下颌定位导板和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下颌支抗钛板;所述下颌定位导板包括下牙支持部21和定位部22,所述下牙支持部21和定位部22通过连接部23连接;所述定位部22上设有多个定位孔221;所述定位孔221与所述固位孔111一一对应。通过将下颌定位导板在下颌颏部准确定位后,更准确的获知固位孔111的位置,进而实现导板的准确、快速植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下颌定位支抗钛板组件中,如图4所示,所述下牙支持部21上设有与下牙相配合的下牙容纳槽211,下牙容纳槽211与下牙相配合具体是指,每个下牙与对应的下牙容纳槽211一一对应,且下牙容纳槽211的尺寸与下牙的尺寸基本一致,从而使得下牙容纳槽211可以很好的容纳下牙,且不会使得下牙在下牙容纳槽211中晃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下颌定位支抗钛板组件中,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下牙容纳槽211的个数可以为6~8个、6~7个、或7~8个等。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下颌定位支抗钛板组件中,如图5所示,所述下牙支持部21自下颌一侧尖牙或乳尖牙延伸至另一侧的下颌尖牙或乳尖牙。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下颌定位支抗钛板组件中,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部23包括第一子连接部231和第二子连接部232,所述第一子连接部231和第二子连接部232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下颌定位支抗钛板组件中,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221的个数可以为3~5个、3~4个或4~5个。优选的,所述定位孔221的个数与固位孔111个数相等,如图5所示,优选为3个。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下颌定位支抗钛板组件中,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221的孔径与固定孔相等,例如可以是2mm~2.2mm、2mm~2.1mm、2.1mm~2.2mm等。更具体的可以是2.1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下颌定位支抗钛板组件及下颌定位支抗钛板组件的使用过程如下:
1)如图5所示,先将下颌定位导板的下牙支持部21通过下牙容纳槽211就位于下牙处,下牙支持部21自下颌一侧尖牙或乳尖牙延伸至另一侧的下颌尖牙或乳尖牙。然后通过定位部22定位下颌颏部的正中位置,通常情况下,约在下颌中切牙根方5mm处。然后标记好定位部22的三个定位孔221对应的位置。
2)取下下颌定位导板,如图2所示,在三个定位孔221的标记位置处对应将固位部11的固位孔111放入,然后调整第一过渡段131自下颌颏部贴合下颌骨骨面延伸至尖牙或乳尖牙根方近中处;调整第二过渡段132自尖牙或乳尖牙根方近中处延伸至下颌尖牙或乳尖牙牙颈部,此时两个下颌牵引钩12应分别位于两侧下颌尖牙或乳尖牙牙颈部(已去除粘膜)处。
3)按照医生习惯将现有的上颌牵引器置于上颌部位,并通过橡皮筋将上颌牵引器的上颌牵引钩和下颌牵引钩12连接后,可以给予上颌一个朝向口腔外的力,刺激上颌骨头前长,同时给下颌一个朝向口腔内部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下颌往前长,通过力的相互作用进行颌间牵引。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下颌支抗钛板以及下颌定位支抗钛板组件:
1)较已有的颌骨间牵引,手术损伤小,牙根损伤风险小。
2)较已有的下颌骨双侧钛板植入,钛板、钛钉植入量减少,更为经济实惠。
3)通过植入下颌支抗钛板,实现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的24小时颌骨间牵引,牵引效率更高。
4)下颌支抗钛板配合下颌定位导板使用,实现下颌支抗钛板的准确、快速植入,避开尖牙牙以及前牙牙根。
综上,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下颌支抗钛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适于与下颌颏部贴合的固位部(11)、以及适于分别与两侧下颌尖牙或乳尖牙牙颈部贴合的两个下颌牵引钩(12);所述固位部(11)与各所述下颌牵引钩(12)分别通过弧形过渡部(13)连接,所述弧形过渡部(13)包括第一过渡段(131)和第二过渡段(132),所述第一过渡段(131)的颌侧面适于贴合自下颌颏部骨面延伸至尖牙或乳尖牙根方近中处的下颌区;所述第二过渡段(132)的颌侧面适于贴合自尖牙或乳尖牙根方近中处延伸至下颌尖牙或乳尖牙牙颈部;所述固位部(11)上设有多个固位孔(1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支抗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牵引钩(12)上套设有弹性连接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支抗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牵引钩(12)为圆弧形弯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支抗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孔(111)的孔径为2mm~2.2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支抗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孔(111)的个数为3~5个。
6.一种下颌定位支抗钛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颌定位导板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下颌支抗钛板;所述下颌定位导板包括下牙支持部(21)和定位部(22),所述下牙支持部(21)和定位部(22)通过连接部(23)连接;所述定位部(22)上设有多个定位孔(221);所述定位孔(221)与所述固位孔(111)一一对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颌定位支抗钛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牙支持部(21)上设有与下牙相配合的下牙容纳槽(211)。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颌定位支抗钛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牙容纳槽(211)的个数为6~8个。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颌定位支抗钛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牙支持部(21)自下颌一侧尖牙或乳尖牙延伸至另一侧的下颌尖牙或乳尖牙。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颌定位支抗钛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3)包括第一子连接部(231)和第二子连接部(232),所述第一子连接部(231)和第二子连接部(232)对称分布;
和/或,所述定位孔(221)的个数为3~5个;
和/或,所述定位孔(221)的孔径为2mm~2.2mm。
CN202123044824.3U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下颌支抗钛板和下颌定位支抗钛板组件 Active CN216365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44824.3U CN216365335U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下颌支抗钛板和下颌定位支抗钛板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44824.3U CN216365335U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下颌支抗钛板和下颌定位支抗钛板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65335U true CN216365335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22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44824.3U Active CN216365335U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下颌支抗钛板和下颌定位支抗钛板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653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713628T3 (es) Aparato bucal para corregir problemas de prognatismo mandibular de clase III
Reisberg Dental and prosthodontic care for patients with cleft or craniofacial conditions
Quinn Extraction of four second molars
JPH01259856A (ja) 小児の歯列矯正固定具
CN212466214U (zh) 一种牵引竖直游离端阻生磨牙的矫治装置
CN217828109U (zh) 牙科器械及牙科器械套组
CN211512126U (zh) 用于错颌畸形治疗的牙科器械、牙科器械套组及矫治系统
CN106344185B (zh) 辅助下颌前伸及内收上前牙的矫正装置
CN216365335U (zh) 一种下颌支抗钛板和下颌定位支抗钛板组件
CN102813556B (zh) 一种利用种植支抗压低第二磨牙的支架
CN202821671U (zh) 一种利用种植支抗压低第二磨牙的支架
CN210541881U (zh) 一种前牵引上颌骨同时实现正畸牙三维移动的复合装置
CN220442752U (zh) 新型错颌矫治装置
CN219184214U (zh) 一种矫治器
Fields Jr et al. Removable partial prosthesis partially supported by an endosseous blade implant
CN213963706U (zh) 一种骨支持式隐形矫正器
Kook et al. Palatal and Ramal Plate Applications
CN212679295U (zh) 可摘式三维调控横腭托
CN216933534U (zh) 磨牙直立簧
CN112043426B (zh) 一种牙周膜牵张成骨近中移动磨牙的装置及矫治方法
CN214908450U (zh) 个体化骨牵引支抗、支抗系统
CN215019360U (zh) 一种埋伏牙牵引装置
CN213851150U (zh) 一种辅助隐形矫治近中移动磨牙的牵引件及装置
CN220876951U (zh) 一种咬合调节器组
CN213665867U (zh) 一种微种植支抗钉导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