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60698U - 一种河道坡式生态护岸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道坡式生态护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60698U
CN216360698U CN202122717050.XU CN202122717050U CN216360698U CN 216360698 U CN216360698 U CN 216360698U CN 202122717050 U CN202122717050 U CN 202122717050U CN 216360698 U CN216360698 U CN 2163606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dscape
slope
river
domatic
ecological reve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1705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志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71705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606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606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6069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坡式生态护岸技术领域的一种河道坡式生态护岸,其由主河槽、亲水护岸平台以及堤顶车行道组成,所述亲水护岸平台自主河槽从近侧至远侧依次包括砼挡墙、石笼网坡面、景观人行道、景观坡面以及景观坡面,所述石笼网坡面设置在靠近主河槽的第一坡面上,所述景观坡面设置在远离主河槽的第二坡面上,所述堤顶车行道设置在防浪栏的一侧,其包括车行道以及位于车行道一侧的人工灌木带,本实用新型在主河槽的两侧设计亲水护岸平台以及堤顶车行道,兼具道路功能、景观功能以及护堤功能,通过砼挡墙、石笼网坡面和防浪栏的设置,使得护岸具有防止河岸被雨水、浪等冲刷的作用,避免造成水土流失。

Description

一种河道坡式生态护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坡式生态护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河道坡式生态护岸。
背景技术
护岸是在原有的海岸岸坡上采取人工加固的工程措施,用来防御波浪、水流的侵袭和淘刷及地下水作用,维持岸线稳定。
生态型护岸是指确定加固处理岸坡方案时不仅考虑工程的安全、经济和有效性和人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注意保存和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和食物链的复杂性,积极为水生动物、两栖动物和昆虫等提供栖息空间。
由于护岸位置特殊,在大雨等恶劣天气下易受到雨水等流水的冲刷,使得护岸易造成水土流失,容易造成溃堤,且目前在具有防浪、防洪等基本作用符合的情况下,还需要兼顾景观的美观,而在此种工程上兼顾安全以及景观美感的设计较为困难,传统景观铺设的方式无法直接移植到护岸的工程上,且取水浇灌操作难度也进一步增加。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河道坡式生态护岸,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坡式生态护岸,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坡式生态护岸,其由主河槽、亲水护岸平台以及堤顶车行道组成,所述亲水护岸平台自主河槽从近侧至远侧依次包括砼挡墙、石笼网坡面、景观人行道、景观坡面以及景观坡面,所述石笼网坡面设置在靠近主河槽的第一坡面上,所述景观坡面设置在远离主河槽的第二坡面上,所述堤顶车行道设置在防浪栏的一侧,其包括车行道以及位于车行道一侧的人工灌木带,所述人工灌木带位置隔等量距离从上向下打通一取水通道,位于取水通道底部为蓄水井,用于人工灌木带的灌溉取水。
优选的,所述砼挡墙为梯形内埋石的混凝土砼挡墙。
优选的,所述第二坡面的角度大于第一坡面的角度。
优选的,所述石笼网坡面由多个钢筋混凝土浇筑成型的框型架依次排列而成,并设置在第一坡面上,所述框型架内最底部铺设细沙层,所述细沙层上层叠铺设鹅卵石,且位于框型架最顶部铺设安装一层格宾网。
优选的,所述景观坡面由一级阶梯景观,二级阶梯景观和三级阶梯景观组成,所述一级阶梯景观,二级阶梯景观和三级阶梯景观的布置高度依次下降,并设置在第二坡面上。
优选的,所述一级阶梯景观,二级阶梯景观和三级阶梯景观的内部由正六角形的混凝土预制件组成成蜂窝状,在混凝土预制件内部栽植景观植被。
优选的,所述景观人行道为透水砖进行铺设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主河槽的两侧设计亲水护岸平台以及堤顶车行道,兼具道路功能、景观功能以及护堤功能,通过砼挡墙、石笼网坡面和防浪栏的设置,使得护岸具有防止河岸被雨水、浪等冲刷的作用,避免造成水土流失,在具有混凝土预制件构筑的阶梯景观上进行景观植被的栽植,以及位于高处的堤顶车行道上栽植景观灌木,设置便于取水浇灌的取水通道和蓄水井,进一步解决养护景观植被的问题,可以保持护岸功能的前提下兼具景观艺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石笼网坡面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石笼网坡面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景观坡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景观坡面的混凝土预制件构筑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主河槽,2-亲水护岸平台,3-堤顶车行道,4-砼挡墙,5-石笼网坡面,501-框型架,502-格宾网,503-细沙层,6-景观人行道,7-景观坡面,701-,702-,703-,7001-,8-防浪栏,9-车行道,10-人工灌木带,11-取水通道,12-蓄水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坡式生态护岸,其由主河槽1、亲水护岸平台2以及堤顶车行道3组成。
在本实施例中,亲水护岸平台2自主河槽1从近侧至远侧依次包括砼挡墙4、石笼网坡面5、景观人行道6、景观坡面7以及防浪栏8。
砼挡墙4为梯形内埋石的混凝土砼挡墙,避免河道两侧的堤岸流入到河床中。
石笼网坡面5设置在靠近主河槽1的第一坡面上,石笼网坡面5由多个钢筋混凝土浇筑成型的框型架501依次排列而成,并设置在第一坡面上,框型架501内最底部铺设细沙层503,细沙层503上层叠铺设鹅卵石,鹅卵石防止水流将土壤与沙砾冲刷带走的作用;鹅卵石还可以替换成生物砌砖,生物砌砖为吸氮聚磷材料制成的块状物,砌块内设有一条或多条相互连通的孔道,孔道壁上设有软性丝状物,利用人工制成吸N聚P促生的复合多孔砌块和相互连通的孔道系统,形成植物、微型动物、微生物等组成的复合水质净化系统,可随意组合成人工湿地、生态护岸,根据河道湖泊自然形态和景观需要布置成不同形状,使用十分方便。
位于框型架501最顶部铺设安装一层格宾网502,格宾网502格宾网适用于高流速、冲蚀严重,岸坡渗水多之缓河岸,可保护河床、治理滑坡、防治泥石流、防止落石兼顾环境保护的首选结构型式。
景观坡面7设置在远离主河槽1的第二坡面上,第二坡面的角度大于第一坡面的角度,堤顶车行道3设置在防浪栏8的一侧,其包括车行道9以及位于车行道9一侧的人工灌木带10,人工灌木带10位置隔等量距离从上向下打通一取水通道11,位于取水通道11底部为蓄水井12,用于人工灌木带10的灌溉取水,通常蓄水井12设置深度与为略低于河床深度,便于存水,设置蓄水井12可方便进行取水灌溉人工灌木带10以及景观坡面7上的植被。
景观坡面7由一级阶梯景观701,二级阶梯景观702和三级阶梯景观703组成,一级阶梯景观701,二级阶梯景观702和三级阶梯景观703的布置高度依次下降,并设置在第二坡面上。
一级阶梯景观701,二级阶梯景观702和三级阶梯景观703的内部由正六角形的混凝土预制件7001组成成蜂窝状,在混凝土预制件7001内部栽植景观植被,此种构造其一具有大面积可种植的面积,便于进行植被种植,其二可以进行单位面积内的土层固定,防水土流失。
优选的,景观人行道6为透水砖进行铺设而成,便于雨水快速向下渗透,便于行人行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河道坡式生态护岸,其由主河槽(1)、亲水护岸平台(2)以及堤顶车行道(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护岸平台(2)自主河槽(1)从近侧至远侧依次包括砼挡墙(4)、石笼网坡面(5)、景观人行道(6)、景观坡面(7)以及防浪栏(8),所述石笼网坡面(5)设置在靠近主河槽(1)的第一坡面上,所述景观坡面(7)设置在远离主河槽(1)的第二坡面上,所述堤顶车行道(3)设置在防浪栏(8)的一侧,其包括车行道(9)以及位于车行道(9)一侧的人工灌木带(10),所述人工灌木带(10)位置隔等量距离从上向下打通一取水通道(11),位于取水通道(11)底部为蓄水井(12),用于人工灌木带(10)的灌溉取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坡式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砼挡墙(4)为梯形内埋石的混凝土砼挡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坡式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坡面的角度大于第一坡面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坡式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笼网坡面(5)由多个钢筋混凝土浇筑成型的框型架(501)依次排列而成,并设置在第一坡面上,所述框型架(501)内最底部铺设细沙层(503),所述细沙层(503)上层叠铺设鹅卵石,且位于框型架(501)最顶部铺设安装一层格宾网(502)。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河道坡式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坡面(7)由一级阶梯景观(701),二级阶梯景观(702)和三级阶梯景观(703)组成,所述一级阶梯景观(701),二级阶梯景观(702)和三级阶梯景观(703)的布置高度依次下降,并设置在第二坡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道坡式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阶梯景观(701),二级阶梯景观(702)和三级阶梯景观(703)的内部由正六角形的混凝土预制件(7001)组成成蜂窝状,在混凝土预制件(7001)内部栽植景观植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坡式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人行道(6)为透水砖进行铺设而成。
CN202122717050.XU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河道坡式生态护岸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3606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17050.XU CN216360698U (zh)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河道坡式生态护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17050.XU CN216360698U (zh)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河道坡式生态护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60698U true CN216360698U (zh) 2022-04-22

Family

ID=81189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1705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360698U (zh)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河道坡式生态护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606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1697B (zh) 硬质钢筋混凝土护岸斜坡生态修复方法
WO2016172991A1 (zh) 一种无动力滨河景观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系统
CN105839592B (zh) 一种连体式蜂巢砌块及其应用
CN110761241B (zh) 城市河道生态提防
CN112211159A (zh) 一种生态护岸与生态驳岸组合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8612047B (zh) 一种河湖岸坡的生态修护结构
CN209873714U (zh) 城市山区河道护岸结构
CN205276215U (zh) 一种卡锁式堆叠的生态砌块
CN113152354B (zh) 一种感潮河段前置原位水生态修复结构和方法
CN211057724U (zh) 一种应对水文变化的消落带生态护坡系统
CN216360698U (zh) 一种河道坡式生态护岸
CN213358503U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自然型岸坡防护结构
CN215562318U (zh) 生态护岸
CN216839238U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生态护岸结构
CN214939850U (zh) 一种既省地又美观的直立式护岸结构
CN212506106U (zh) 一种阶梯式生态驳岸结构
CN210857111U (zh) 一种复合式河道生态护坡结构
CN210507515U (zh) 一种绿化型重力式挡土墙
CN211395241U (zh) 一种人行碧道
CN216864998U (zh) 一种生态海堤迎水坡排水结构
CN210946673U (zh) 一种模块化生态驳岸
CN220813671U (zh) 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护岸系统结构
CN220813664U (zh) 人工鱼礁生态框及海堤生态化改造系统
CN215715005U (zh) 一种护岸河堤
CN219260878U (zh) 一种阶梯式生态护岸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4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