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60544U - 一种手感柔软的耐磨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感柔软的耐磨面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60544U
CN216360544U CN202122169003.6U CN202122169003U CN216360544U CN 216360544 U CN216360544 U CN 216360544U CN 202122169003 U CN202122169003 U CN 202122169003U CN 216360544 U CN216360544 U CN 2163605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strength
soft
layer
yar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6900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uejian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uejia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uejian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uejia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6900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605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605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605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感柔软的耐磨面料,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面料纱线的形变量较小导致面料的舒适度受限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柔软层、中间层以及高强层,中间层与高强层上设置有形变空腔,当面料本体上受到压力时,高强层处于面料本体的面积增大,面料本体产生一个竖直向上的作用力。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形变空腔,使得柔软层的形变量增多,增加面料本体的舒适性,通过使得高强层上纱线增多,使得面料本体的一侧具有较好的耐磨强度,同时形变空腔使得面料本体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手感柔软的耐磨面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手感柔软的耐磨面料。
背景技术
面料,制作服装以及家纺的重要材料之一,面料自身的性能严重影响其使用场景,也较大影响了衣服以及家纺的风格,在服装越来越追求高性能的情况下,其应用场景也渐渐有了针对性。
在使用过程中,服装或者家纺,人们为追求舒适,一般采用柔软的纱线来制作,但是柔软的纱线不耐磨,导致面料容易破损,面料一般由于自身松软,纱线内部存在空腔使得纱线具有较好的舒适性,但是一根纱线内部空腔面积固定,导致在按压后面料形变量较小,使得弹性形变处于一定限度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面料纱线的形变量较小导致面料的舒适度受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感柔软的耐磨面料,通过设置形变空腔,使得面料本体在压力作用下,使得面料具有更多的形变空间,使得面料本体具有较好的舒适性,使得受到压力时,面料本体一侧高强纱的数量增多,从而使得面料本体的一侧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手感柔软的耐磨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柔软层、中间层以及高强层,所述中间层与高强层上设置有形变空腔,当所述面料本体上受到压力时,所述高强层处于面料本体的面积增大,所述面料本体产生一个竖直向上的作用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柔软层,使得面料本体的一侧具有较好的舒适度,通过设置高强层,使得面料本体的一侧具有较好的耐磨强度,通过设置中间层并在中间层以及高强层上设置形变空腔,使得面料本体上受到压力时,柔软层产生变形并形变至形变空腔内,使得柔软层具有更多的形变量,人体接触柔软层时,会使柔软层与人体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使得柔软层具有更高的舒适度,同时在受到压力时,面料本体远离压力一侧的高强层在面料本体底面的面积增大,使得高强层具有更高的耐磨强度,从而使得面料本体的一侧具有更好的耐磨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料本体采用经线与纬线梭织而成,所述经线包括柔软纱、高强纱,所述柔软纱分为若干组且处于同一平面,所述高强纱阵列分布在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上,若干所述高强纱分为若干组,形变空腔设置在相邻两组高强纱之间,位于靠近柔软纱的高强纱形成中间层,位于远离柔软纱的高强纱形成高强层,所述中间层的高强纱与所述高强层上的高强纱交错分布,所述纬线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柔软纱,使得柔软纱处于同一平面形成柔软层,通过设置高强纱并且使得高强纱位于中间层以及高强层上,使得面料本体上形成中间层以及高强层,通过将中间层的高强纱与高强层上的高强纱交错分布,从而使得中间层能够更加简单的进入至高强层上的形变空腔内,使得高强层上的高强纱的数量增多,从而提高高强纱的耐磨性能,通过将纬线设置为弹性材料,方便中间层与柔软层在压力作用下更加简单的发生变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纬线包括高弹纱以及光滑纱,所述高弹纱设置在柔软层与中间层之间,所述高弹纱还设在中间层以及高强层之间,一根所述光滑纱从一组柔软纱上方穿过,并通过所述光滑纱与中间层上高强纱之间的间隙,再绕过中间层的高强纱并从相邻柔软纱与高强纱的间隙穿过,之后循环,一根所述光滑纱从高强层下方穿过并从一组高强纱与中间层上的高强纱之间的间隙穿过,绕过中间层的光滑纱并从其与高强层相邻一组高强纱之间的间隙穿过,之后循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高弹纱设置在柔软层与中间层之间,光滑纱绕经处于同一竖直面上的一组柔软纱以及一组高强纱,此时高弹纱设置在柔软层以及中间层之间并且设置在中间层以及高弹层之间,使得高弹纱与光滑纱之间形成形变空腔,通过设置高弹纱,使得纬线具有较好的强度,高弹纱设置在柔软层与中间层之间,使得柔软纱进入形变空腔中,同时在高强层上的相邻两组高强纱之间存在空腔,使得在面料受到压力时,压力作用在柔软纱上,柔软纱变形时会给纬线施加一个向下的作用力,纬线上的作用力作用在中间层上,使得中间层上的高强纱进入高强层上的空腔中,从而使得面料本体的底面具有更多的高强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中间层上的所述高强纱的直径大于柔软纱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中间层上的高强纱的直径大于柔软纱的直径,使得中间层上的高强纱位于高强层上的形变空腔中时,使得柔软层在产生较大形变时,中间层完成柔软层的支撑,防止柔软层过度形变,导致柔软层失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软纱采用棉纤维加捻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软纱采用棉纤维加捻而成,棉纤维具有较高的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强纱采用强力粘胶纤维加捻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强纱采用强力粘胶纤维加捻而成,强力粘胶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同时具有较高的舒适度以及易染色的功能,方便后续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弹纱采用涤纶全拉伸丝以及氨纶纤维加捻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弹纱采用涤纶全拉伸丝以及氨纶纤维加捻而成,氨纶纤维使得高弹丝具有较好的弹性,涤纶全拉伸丝使得高弹纱具有较高的光滑度,使得与纬线具有较高的光滑度,从而使得面料本体触摸起来更加顺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光滑纱采用涤纶全拉伸丝加捻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滑纱采用涤纶全拉伸丝加捻而成,光滑丝为纬线,经过面料本体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光滑纱减少面料本体下表面纬线的摩擦,增加上表面的顺滑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高弹纱以及光滑纱,使得纺织时,于柔软纱与高强纱之间形成形变空腔,使得柔软纱在受到压力时具有更大的形变量,增加人体与柔软纱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面料触摸起来更柔软,形变空腔使得纱线之间的距离扩大,从而使得面料具有更好的透气性,同时高弹纱作为面料本体的承力件,使得表层具有更好的弹性,面料本体底面设置高强纱,使得面料本体底面具有更高的耐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料本体;2、柔软层;3、中间层;4、高强层;5、柔软纱;6、高强纱;7、高弹纱;8、光滑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种手感柔软的耐磨面料,如图1所示,包括面料本体1,面料本体1上设置有柔软层2以及耐磨层,面料本体1采用经线与纬线梭织而成,经线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柔软纱5以及高强纱6,纬线包括光滑纱8以及高弹纱7,柔软纱5形成柔软层2,高强纱6形成耐磨层。
如图所示,柔软纱5采用棉纤维加捻而成,棉纤维增加柔软纱5表面的舒适度,高强纱6采用强力粘胶纤维加捻而成,强力粘胶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以及舒适性,使得面料本体1的耐磨层具有较高的耐磨强度,在制成服装时,耐磨层具有较好的染色性能,光滑纱8采用涤纶全拉伸丝加捻而成,由于纬线经过面料本体1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涤纶全拉伸丝纺织而成的面料本体1表面光滑,使得面料本体1触摸起来更加柔顺,舒适感更高,高弹纱 7采用涤纶全拉伸丝以及氨纶纤维加捻而成,使得高弹丝保持弹性的同时,使得高弹纱7保持柔顺,防止纬线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发生磨损。
如图所示,一根光滑纱8从一组柔软纱5上方穿过,通过光滑纱8与中间层3上高强纱6之间的间隙,再绕过中间层3的高强纱6并从相邻柔软纱 5与高强纱6的间隙穿过,之后循环,一根光滑纱8从高强层4下方穿过并从一组高强纱6与中间层3上的高强纱6之间的间隙穿过,绕过中间层3的高强纱6并从其与高强层4相邻一组高强纱6之间的间隙穿过,之后循环,两根高弹纱7设置在中间层3的两侧,使得高弹纱7与光滑纱8之间围成形变空腔,形变空腔增大柔软层2的形变距离,柔软层2与人体接触时,柔软层2发生较大的形变,使得柔软层2与人体接触的面积增大,从而提高柔软层2的舒适度,相邻一组高强层4之间与中间层3的高强纱6之间也形成形变空腔,使得在压动柔软层2时,部分作用力作用在中间层3的高强纱6上,使得高强纱6压住中间层3与耐磨层之间的高弹纱7,使得高弹纱7发生变形,使得中间层3的高强纱6运动至耐磨层上相邻两组高强纱6之间,使得耐磨层上的高强纱6数量增大,从而提高面料本体1的耐磨性能,中间层3 上的高强纱6的横截面积大于耐磨层上高强纱6的横截面积,从而使得中间层3上的高强纱6处于耐磨层以及柔软层2上。
工作原理
工作时,通过高弹纱7以及光滑纱8围成形变空腔,形变空腔使得人体压在面料本体1柔软一侧时,使得柔软层2发生弹性变形,使得柔软纱5的形变量增多,使得柔软纱5变形时沿其长度方向发生较大变形,使得柔软纱 5沿面料本体1厚度方向发生较多变形,从而使得柔软纱5与人体接触的面积更大,从而提高面料本体1的柔软程度,高强层4上相邻两组高强纱6之间也存在形变空腔,使得中间层3在压力作用下也产生形变,使得中间层3 位于耐磨层上,从而使得耐磨层上高强纱6数量增多,从而使得耐磨层的耐磨强度提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手感柔软的耐磨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柔软层(2)、中间层(3)以及高强层(4),所述中间层(3)与高强层(4)上设置有形变空腔,所述面料本体(1)采用经线与纬线梭织而成,所述经线包括柔软纱(5)以及高强纱(6),所述柔软纱(5)分为若干组且处于同一平面,所述高强纱(6)阵列分布在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上,若干所述高强纱(6)分为若干组,形变空腔设置在相邻两组高强纱(6)之间,位于靠近柔软纱(5)的高强纱(6)形成中间层(3),位于远离柔软纱(5)的高强纱(6)形成高强层(4),所述中间层(3)的高强纱(6)与所述高强层(4)上的高强纱(6)交错分布,所述纬线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感柔软的耐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线包括高弹纱(7)以及光滑纱(8),所述高弹纱(7)设置在柔软层(2)与中间层(3)之间,所述高弹纱(7)还设在中间层(3)以及高强层(4)之间,一根所述光滑纱(8)从一组柔软纱(5)上方穿过,并通过所述光滑纱(8)与中间层(3)上的高强纱(6)之间的间隙,再绕过中间层(3)的所述高强纱(6)并从相邻柔软纱(5)与高强纱(6)的间隙穿过,之后循环,一根所述光滑纱(8)从高强层(4)下方穿过并从一组高强纱(6)与中间层(3)上的高强纱(6)之间的间隙穿过,绕过中间层(3)的所述高强纱(6)并从与高强层(4)相邻一组高强纱(6)之间的间隙穿过,之后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感柔软的耐磨面料,其特征在于:位于中间层(3)上的所述高强纱(6)的直径大于柔软纱(5)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感柔软的耐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纱(5)采用棉纤维加捻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感柔软的耐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纱(6)采用强力粘胶纤维加捻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感柔软的耐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弹纱(7)采用涤纶全拉伸丝以及氨纶纤维加捻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感柔软的耐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纱(8)采用涤纶全拉伸丝加捻而成。
CN202122169003.6U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手感柔软的耐磨面料 Active CN2163605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9003.6U CN216360544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手感柔软的耐磨面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9003.6U CN216360544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手感柔软的耐磨面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60544U true CN216360544U (zh) 2022-04-22

Family

ID=81188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69003.6U Active CN216360544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手感柔软的耐磨面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605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360544U (zh) 一种手感柔软的耐磨面料
CN114086290B (zh) 表里换层超柔软多层面料的设计与织造方法
CN215163475U (zh) 一种速干型针织面料
CN214383291U (zh) 一种梭织复合面料
CN209775763U (zh) 一种提花面料
CN217729864U (zh) 耐磨舒适化纤布料
CN220720506U (zh) 耐磨聚酯梭织物
CN214882123U (zh) 一种激光雕孔面料
CN215850076U (zh) 一种高强度坯布
CN220349263U (zh) 高韧抗拉涤塔夫
CN216074181U (zh) 一种抑菌耐磨面料
CN219927153U (zh) 耐磨涤纶织物
CN216338222U (zh) 一种防皱高弹面料
CN220927331U (zh) 一种高速靴压造纸机用毛毯
CN220619280U (zh) 耐磨弹性织物
CN214606300U (zh) 一种抗菌梭织面料
CN217729861U (zh) 高强耐磨棉麻交织布
CN219312206U (zh) 抗静电保暖化纤织物
CN218466042U (zh) 一种防缩水抗拉面料
CN220746201U (zh) 一种抗静电桃皮绒面料
CN219903691U (zh) 高摩擦涤纶面料
CN218838835U (zh) 抗皱涤纶台布
CN219903662U (zh) 悬垂型涤纶面料
CN220314390U (zh) 一种抗起球涤纶织物
CN212765121U (zh) 一种新型高强度耐变形条绒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