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58635U - 一种野外救护穿刺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野外救护穿刺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58635U
CN216358635U CN202122908601.0U CN202122908601U CN216358635U CN 216358635 U CN216358635 U CN 216358635U CN 202122908601 U CN202122908601 U CN 202122908601U CN 216358635 U CN216358635 U CN 2163586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nctional layer
rescue
puncture
indwelling needle
cotton swa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0860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玲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7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7th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290860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586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586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586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野外救护穿刺包。包括第一功能层、第二功能层和照明组件,其中第一功能层被配置为安装救护用具,救护用具包括留置针、输液接头、贴膜、止血带、凝胶和棉签,留置针、输液接头、贴膜、止血带和棉签分别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功能层内侧,凝胶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功能层外侧,留置针被配置为插入皮肤,输液接头用于与留置针连通,贴膜被配置为固定留置针,止血带被配置为绑扎用户设定部位;第二功能层通过魔术贴与第一功能层相连接,照明组件设置于第二功能层内。通过上述装置组成穿刺包,使穿刺包便于携带,增大救治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野外救护穿刺包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野外救护穿刺包。
背景技术
战地救护是指战时参战人员在战场上负伤,对负伤者进行及时的止血、包扎、补液等抢救,使伤亡人数减少到最低程度。在战场救护时救护人员需要准备多种独立救护用具,携带多种独立救护用具不利于携带,容易对救护用具造成损伤,发明人发现,对于复杂的战场救护环境,没有独立的野外救护穿刺包,导致战场救护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野外救护穿刺包,以解决发明人认识到的对于复杂的战场救护环境,没有独立的野外救护穿刺包,导致战场救护效率较低技术问题。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野外救护穿刺包,包括
第一功能层,所述第一功能层被配置为安装救护用具,所述救护用具包括留置针、输液接头、贴膜、止血带、凝胶和棉签,所述留置针、所述输液接头、所述贴膜、所述止血带和所述棉签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功能层内侧,所述凝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功能层外侧,所述留置针被配置为插入皮肤,所述输液接头用于与所述留置针连通,所述贴膜被配置为固定所述留置针,所述止血带被配置为绑扎用户设定部位;
第二功能层,所述第二功能层通过魔术贴与所述第一功能层相连接;以及
照明组件,所述照明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功能层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留置针位于所述第一功能层的一侧,所述棉签位于所述第一功能层的另一侧,所述输液接头位于所述棉签的一侧,所述贴膜位于所述输液接头的一侧,所述止血带位于所述贴膜的一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功能层与所述第二功能层的材质具有柔性,所述第一功能层设置有抗菌涂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功能层与所述第二功能层上设置有卡扣结构,所述第二功能层上连接有导丝,通过所述导丝使所述第一功能层与所述第二功能层绑扎于用户设定部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功能层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魔术贴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消毒组件,所述消毒组件包括塑封盒和消毒机构,所述消毒机构设置于所述塑封盒内,所述消毒机构包括驱动轴、调节件和引流器,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引流器连接,所述棉签设置于所述消毒机构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被配置为密封所述消毒机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被配置为储存消毒液体,所述调节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过孔,消毒液体可通过所述第一过孔流出,所述引流器上开设有第二过孔,消毒液体可通过所述第二过孔流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引流器开设有滑槽,所述调节件能够容置于所述滑槽,并能沿着所述滑槽转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被配置为限制所述调节件旋转。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救护人员在救护过程中,将穿刺包在伤员身上取下,取下凝胶,救护人员进行手部消毒处理,将第一功能层与第二功能层分离开,根据实际救护工作取下留置针、输液接头、贴膜、止血带和棉签进行救治;当救治环境处于黑暗处或夜间时,打开第二功能层,取出照明组件,反复折弯后使照明组件发出光亮,进而通过照明组件改善救治环境,增大救治效率;在塑封盒内取出消毒机构,将固定件与引流器分开,旋转调节件,使调节件沿着引流器的滑槽转动,使调节件上的第一过孔与引流器上的第二过孔对齐,进而调节器内的消毒液体经过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流入引流器前端的空间,棉签用消毒部位处于引流器前端的空间,进而可以对棉签进行消毒处理,旋转封盖使封盖与驱动轴分开,取出棉签,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棉签。
通过第一功能层与第二功能层使留置针、输液接头、贴膜、止血带、凝胶和棉签等救护用具组合成一个穿刺包,第一功能层与第二功能层基体具有柔性,进而可以通过第一功能层与第二功能层进行折叠,对用户指定位置进行捆绑,进而使本公开提供的穿刺包便于携带,救治用具受到第一功能层的保护,使救护用具保持在无菌环境中,更加有利于救护人员的救治工作。
通过照明组件一方面可以改善救助环境,增大救治效率;另一方面用户在野外环境中可将照明组件取出进行照明,增加照明组件的实用性。
应当理解,前述的一般描述和接下来的具体实施方式两者均是为了举例和说明的目的并且未必限制本公开。并入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公开的主题。同时,说明书和附图用来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穿刺包展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穿刺包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功能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消毒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消毒机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消毒机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消毒机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穿刺包绑扎用户设定部位示意图。
图标:
100-第一功能层;101-留置针;102-输液接头;103-贴膜;104-止血带;105-凝胶;106-棉签;107-塑封盒;108-消毒机构;109-驱动轴;110-调节件;111-引流器;112-封盖;113-第一过孔;114-第二过孔;115-滑槽;116-固定件;200-第二功能层;201-卡扣结构;202-开口;203-导丝;300-照明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8,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野外救护穿刺包,包括
第一功能层100,第一功能层100被配置为安装救护用具,救护用具包括留置针101、输液接头102、贴膜103、止血带104、凝胶105和棉签106,留置针101、输液接头102、贴膜103、止血带104和棉签106分别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功能层100内侧,留置针101位于第一功能层100内侧的左侧,棉签106位于第一功能层100内侧的右侧,输液接头102位于棉签106的左侧,贴膜103位于输液接头102的下侧,止血带104位于贴膜103的下侧,凝胶105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功能层100外侧,留置针101被配置为插入皮肤,输液接头102用于与留置针101连通,贴膜103被配置为固定留置针101,止血带104被配置为绑扎用户设定部位,止血带104可以用作常规的止血带使用,同时可用作用户伤口止血,凝胶105被配置为对救护人员救护工作前消毒,棉签106被配置为对用户皮肤消毒,在具体设置时,第一功能层100上可拆卸连接有卡件,卡件被配置为固定止血带104。
第二功能层200,第二功能层200通过魔术贴与第一功能层100相连接,第一功能层100与第二功能层200的材质具有柔性,在具体使用时,第一功能层100与第二功能层200可进行折叠,第一功能层100设置有抗菌涂层,进而使第一功能层100内的救护用具保持在无菌环境中,避免使用救护用具救护时造成细菌感染,第二功能层200的材质优选的采用防水、防刮性能的材料制作,进而使穿刺包具有良好的抗水、抗划破性能,在具体设置时,在第二功能层200内侧可拆卸连接有手套,供救护人员使用。
照明组件300,照明组件300设置于第二功能层200内,照明组件300被配置为照明使用,第二功能层200的一侧开设有开口202,开口202通过魔术贴连接,通过开口202可将照明组件300取出,照明组件300可设置为荧光棒,反复折弯荧光棒使荧光棒发光,进而在夜间或黑暗处救护时进行照明,本公开在具体实施中,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照明组件300取出进行照明。
请参阅图2和图3,第一功能层100与第二功能层200上设置有卡扣结构201,第一功能层100上安装有子扣,第二功能层200上安装有母扣,通过子母扣组成的卡扣结构201增强第一功能层100与第二功能层200的连接牢固性,第二功能层200上连接有导丝203,通过导丝203使第一功能层100与第二功能层200绑扎于用户设定部位,导丝203表面上可以附着魔术贴的方式固定在用户设定部位,也可通过捆绑的方式固定在用户设定部位。
需要说明的是,留置针101、输液接头102、贴膜103、止血带104和棉签106分别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功能层100内侧,凝胶105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功能层100外侧,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是魔术贴、可撕条、双面胶、一次性胶带等其中之一。第一功能层100与第二功能层200的第一功能层100与第二功能层200绑扎于用户设定位置,可以是用户胳膊或腿部上,第一功能层100与第二功能层200也可进行折叠处理,每个用户携带一个穿刺包,绑扎在用户胳膊或腿部上,在救护人员进行救护时直接取下进行救治。当照明组件300取出后,伤员伤口经过绷带包扎后,第二功能层200可对处理后的伤口进行捆绑,进一步保护伤员伤口。
请参阅图4、图5、图6和图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消毒组件,消毒组件包括塑封盒107和消毒机构108,塑封盒107通过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功能层100内侧,消毒机构108可拆卸连接于塑封盒107内,消毒机构108包括驱动轴109、调节件110和引流器111,驱动轴109通过调节件110与引流器111连接,棉签106设置于消毒机构108内,驱动轴109的右端设置有封盖112,封盖112与驱动轴109螺纹连接,封盖112的外侧设置有防滑螺纹,防滑螺纹被配置为增大手部对封盖112的摩擦力,通过打开封盖112,可以将棉签106取出,在打开封盖112之前,棉签106处于密封环境中,进而使棉签106处于无菌环境中。
请参阅图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调节件110被配置为储存消毒液体,调节件110的右端可拆卸连接于驱动轴109的左端,调节件110的左端开设有第一过孔113,消毒液体可通过第一过孔113流出,引流器111上开设有第二过孔114,消毒液体可通过第二过孔114流出,引流器111开设有滑槽115,调节件110能够容置于滑槽115内,并能沿着滑槽115转动,调节件110上设置有固定件116,固定件116的另一端设置于引流器111上,固定件116被配置为限制调节件110旋转,通过拉动固定件116的左端使固定件116与引流器111分开,在具体设置时,第一过孔113与第二过孔114错位安装,通过旋转调节件110使第一过孔113与第二过孔114连通,消毒液体可以是酒精、碘等医用消毒液体,可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进行填充。
具体的,该一种野外救护穿刺包的工作原理是:救护人员在救护过程中,将穿刺包在伤员身上取下,取下凝胶105,救护人员进行手部消毒处理,将第一功能层100与第二功能层200分离开,根据实际救护工作取下留置针101、输液接头102、贴膜103、止血带104和棉签106进行救治;
当救治环境处于黑暗处或夜间时,打开第二功能层200,取出照明组件300,反复折弯后使照明组件300发出光亮,进而通过照明组件300改善救治环境,增大救治效率;
在塑封盒107内取出消毒机构108,将固定件116与引流器111分开,旋转调节件110,使调节件110沿着引流器111的滑槽115转动,使调节件110上的第一过孔113与引流器111上的第二过孔114对齐,进而调节器内的消毒液体经过第一过孔113和第二过孔114流入引流器111前端的空间,棉签106用消毒部位处于引流器111前端的空间,进而可以对棉签106进行消毒处理,旋转封盖112使封盖112与驱动轴109分开,取出棉签106,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棉签106。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野外救护穿刺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功能层,所述第一功能层被配置为安装救护用具,所述救护用具包括留置针、输液接头、贴膜、止血带、凝胶和棉签,所述留置针、所述输液接头、所述贴膜、所述止血带和所述棉签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功能层内侧,所述凝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功能层外侧,所述留置针被配置为插入皮肤,所述输液接头用于与所述留置针连通,所述贴膜被配置为固定所述留置针,所述止血带被配置为绑扎用户设定部位;
第二功能层,所述第二功能层通过魔术贴与所述第一功能层相连接;以及
照明组件,所述照明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功能层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救护穿刺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置针位于所述第一功能层的一侧,所述棉签位于所述第一功能层的另一侧,所述输液接头位于所述棉签的一侧,所述贴膜位于所述输液接头的一侧,所述止血带位于所述贴膜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救护穿刺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层与所述第二功能层的材质具有柔性,所述第一功能层设置有抗菌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救护穿刺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层与所述第二功能层上设置有卡扣结构,所述第二功能层上连接有导丝,通过所述导丝使所述第一功能层与所述第二功能层绑扎于用户设定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救护穿刺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能层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魔术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救护穿刺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消毒组件,所述消毒组件包括塑封盒和消毒机构,所述消毒机构设置于所述塑封盒内,所述消毒机构包括驱动轴、调节件和引流器,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引流器连接,所述棉签设置于所述消毒机构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野外救护穿刺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被配置为密封所述消毒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野外救护穿刺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被配置为储存消毒液体,所述调节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过孔,消毒液体可通过所述第一过孔流出,所述引流器上开设有第二过孔,消毒液体可通过所述第二过孔流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野外救护穿刺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器开设有滑槽,所述调节件能够容置于所述滑槽,并能沿着所述滑槽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野外救护穿刺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被配置为限制所述调节件旋转。
CN202122908601.0U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野外救护穿刺包 Active CN2163586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08601.0U CN216358635U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野外救护穿刺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08601.0U CN216358635U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野外救护穿刺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58635U true CN216358635U (zh) 2022-04-22

Family

ID=81191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08601.0U Active CN216358635U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野外救护穿刺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586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07589B2 (ja) 医療用物品固定システム
US20080103451A1 (en) Self-Securing Bandage for Drain Tubes
CN111228011A (zh) 一种无菌的腹部伤口覆盖观察器械
CN216358635U (zh) 一种野外救护穿刺包
CN115364338B (zh) 一种胸腔引流管换药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529179A (zh) 冷敷式急救肢体固定器
CN110123526B (zh) 一种医用敷料
CN210673372U (zh) 一种伤口缝合器
CN209848109U (zh) 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
CN209347411U (zh) 眼科术后一次性防护眼罩
CN210205566U (zh) 一种引流管防脱落装置及应用其的防脱落引流装置
CN210542805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留置引流导管及其配套使用的固定装置
CN210903191U (zh) 一种护理外科用止血装置
CN214382444U (zh) 防水敷贴袋
CN214387569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小儿血液科护理用止血装置
CN212522107U (zh) 一种用于引流管创口的防感染装置
CN220360610U (zh) 一种防牵拉引流管、t管固定保护自粘敷贴
CN215079234U (zh) 一种高效的急诊内科用止血装置
CN219539049U (zh) 一种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冲洗、引流装置
CN219614028U (zh) 一种术中使用一次性无菌包手装置
CN213432041U (zh) 一种现场便携式胸外科胸腔引流装置
CN221106706U (zh) 一种血液透析导管固定、防水及潮湿警示装置
CN213029890U (zh) 一种带有眼镜固定装置的医用吸汗带
CN215608634U (zh) 一种造口术后伤口护理装置
CN213100282U (zh) 一种无菌型血液透析导管固定器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