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14028U - 一种术中使用一次性无菌包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术中使用一次性无菌包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14028U
CN219614028U CN202320796382.8U CN202320796382U CN219614028U CN 219614028 U CN219614028 U CN 219614028U CN 202320796382 U CN202320796382 U CN 202320796382U CN 219614028 U CN219614028 U CN 2196140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sterile
guide pipe
bag body
disposable ster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9638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桂娥
黄德绪
胡波
李丽丽
杨春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079638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140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140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140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术中使用一次性无菌包手装置,属于手术室技术领域,该一种术中使用一次性无菌包手装置,包括无菌袋,所述无菌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底部连通设置有导气管一端,所述导气管包括导管,所述导管中段设置有消毒腔,所述消毒腔内填充有消毒棉,所述导管另一端连通设置有通气头,所述无菌袋顶端开口处设置有收紧固定部,通过在无菌袋袋口处设置松紧带,并通过魔术贴圆毛面和魔术贴刺毛面配合使搭扣可以快速的收紧袋口,且可随意调节袋口松紧度,使用时更加便捷简单,提升包手或包脚的效率,并通过设置透明观察窗使得术中医生可通过透明面来观察术肢手/脚的血液循环状况,提升使用时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术中使用一次性无菌包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室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术中使用一次性无菌包手装置。
背景技术
四肢手术中,因手部、脚部的生理结构问题,在术前消毒的过程中,指缝、指尖等位置消毒较为困难,会存在消毒不到位的风险,因此除涉及手部/脚部手术外,其他四肢手术中通常会进行包手/包脚的操作,减少术中接触到消毒不到位的位置的机会,从而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包手、包脚装置通常有以下几种:布类治疗巾/中单、一次性使用治疗巾/中单、一次性使用无菌手套。以上几种包手/包脚方法均存在缺陷:布类的治疗巾/中单进行包手/包脚时,需要使用无菌绷带进行缠绕固定,包和拆的过程均耗时较长,且布类使用过程中存在细小纤维絮脱落,进入伤口,形成异物的风险;一次性使用治疗巾和中单包手/包脚时会通过粘贴来进行固定,粘胶会与患者皮肤紧密粘合,在手术结束拆除包手/包脚装置的过程中容易损伤粘合处皮肤;一次性无菌手套包手/包脚时如果过紧容易形成止血带效应,影响患者术肢的末梢循环;以上三种装置用于包手/包脚时,操作较为复杂,耗时相对较长,且三种装置在包完手/脚后,术中均不能通过肉眼来观察术肢的末梢循环状况。
如何发明一种装置来改善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术中使用一次性无菌包手装置,旨在改善现有技术用于包手/包脚时,操作较为复杂,耗时相对较长,且现有技术在包完手/脚后,术中均不能通过肉眼来观察术肢的末梢循环状况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术中使用一次性无菌包手装置,包括无菌袋,所述无菌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底部连通设置有导气管一端,所述导气管包括导管,所述导管中段设置有消毒腔,所述消毒腔内填充有消毒棉,所述导管另一端连通设置有通气头,所述无菌袋顶端开口处设置有收紧固定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无菌袋和导气管材质均为医用PVC材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袋体一侧表面上设置有透明观察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袋体表面上设置有半开口内壁为圆弧形的卡扣,所述卡扣内壁圆弧半径小于导管管径半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消毒腔表面一侧开设有填充口,所述填充口上通过螺纹啮合安装有密封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通气头远离导管一端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滤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收紧固定部包括松紧带,所述松紧带周圈表面底端与袋体袋口处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松紧带周圈表面设置有魔术贴圆毛面,所述松紧带周圈表面上还固定连接有搭扣一端,所述搭扣一侧表面设置有魔术贴刺毛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术中使用一次性无菌包手装置,使用时,通过在无菌袋袋口处设置松紧带,并通过魔术贴圆毛面和魔术贴刺毛面配合使搭扣可以快速的收紧袋口,且可随意调节袋口松紧度,使用时更加便捷简单,提升包手或包脚的效率,并通过设置透明观察窗使得术中医生可通过透明面来观察术肢手/脚的血液循环状况,提升使用时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侧整体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导气管整体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通气头整体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中: 1-无菌袋;2-导气管;3-收紧固定部;101-袋体;102-透明观察窗;201-导管;202-消毒腔;203-填充口;204-密封盖;205-通气头;206-滤孔;301-松紧带;302-魔术贴圆毛面;303-魔术贴刺毛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术中使用一次性无菌包手装置,包括无菌袋1,无菌袋1包括袋体101,袋体101底部连通设置有导气管2一端,导气管2包括导管201,导管201中段设置有消毒腔202,消毒腔202内填充有消毒棉,导管201另一端连通设置有通气头205,无菌袋1顶端开口处设置有收紧固定部3。
进一步的,无菌袋1和导气管2材质均为医用PVC材质,PVC作为医用材料已有多年历史,其具有抗化学腐蚀性,对氧化剂、还原剂以及强酸都有很强的抵抗力,而且耐磨,易于生产、使用安全、成本低廉。
进一步的,袋体101一侧表面上设置有透明观察窗102,在实际使用中,某些特定情况下如患者手脚处涂抹有不可见光的药剂,袋体101整体表面可涂抹遮光涂料用于遮光,而透明观察窗102处为透明材质,可避开光照方向可在术中医生通过透明面来观察术肢手/脚的血液循环状况。
进一步的,袋体101表面上设置有半开口内壁为圆弧形的卡扣,卡扣内壁圆弧半径小于导管201管径半径,可在袋体101表面设置若干卡扣,用于对导管201进行夹持固定,避免因导管201垂挂牵拉的影响导致袋体101在患者手部或脚部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3和图4,消毒腔202表面一侧开设有填充口203,填充口203上通过螺纹啮合安装有密封盖204,使用时打开密封盖204向填充口203内填充酒精棉,在保证导管201畅通透气的前提下,酒精棉可对进入导管201的空气进行消毒,提升使用时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通气头205远离导管201一端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滤孔206,滤孔206会对进入通气头205的空气进行过滤,避免杂质进入导管201内部,进一步保持流通气体的纯净度。
请参阅图1,收紧固定部3包括松紧带301,松紧带301周圈表面底端与袋体101袋口处固定连接,松紧带301通过胶贴或无缝缝合等方式固定连接于袋体101袋口处,从而保证袋体101内部的气密性,撑开松紧带301使患者手部或脚部套入袋体101内部后,松紧带301会在患者手臂或腿部收紧套牢。
进一步的,松紧带301周圈表面设置有魔术贴圆毛面302,松紧带301周圈表面上还固定连接有搭扣一端,搭扣一侧表面设置有魔术贴刺毛面303,在松紧带301收紧于患者肢体上时,在通过魔术贴圆毛面302和魔术贴刺毛面303的配合使搭扣粘贴在松紧带301表面,从而提升收紧力度防止袋体101滑落,提升使用时的牢固性。
工作原理:使用时撑开松紧带301将患者的手部或脚部套入袋体101内,并使透明观察窗102朝向方便的一侧,方便医生可通过透明面来观察术肢手/脚的血液循环状况,将松紧带301上设置的搭扣通过魔术贴圆毛面302和魔术贴刺毛面303的配合将松紧带301收紧,使袋体101稳固套在患者肢体部位,固定方式简单便捷,提升术中的效率,打开密封盖204向消毒腔202内填充消毒棉,消毒棉填充程度以可保证气体流通为前提,安装上密封盖204后,在术中袋体101可通过导管201与外界连通,外界空气通过通气头205进入导管201再进入消毒腔202,消毒腔202内的消毒棉对空气中的病菌消毒杀菌,后再由另一段导管201进入袋体101内部,保证袋体101内部的透气性,防止术中因患者体温在密闭空间内产生水蒸气而遮挡透明观察窗102,提升了装置使用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术中使用一次性无菌包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菌袋,所述无菌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底部连通设置有导气管一端,所述导气管包括导管,所述导管中段设置有消毒腔,所述消毒腔内填充有消毒棉,所述导管另一端连通设置有通气头,所述无菌袋顶端开口处设置有收紧固定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中使用一次性无菌包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袋和导气管材质均为医用PVC材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中使用一次性无菌包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一侧表面上设置有透明观察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中使用一次性无菌包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表面上设置有半开口内壁为圆弧形的卡扣,所述卡扣内壁圆弧半径小于导管管径半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中使用一次性无菌包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腔表面一侧开设有填充口,所述填充口上通过螺纹啮合安装有密封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中使用一次性无菌包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头远离导管一端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滤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中使用一次性无菌包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固定部包括松紧带,所述松紧带周圈表面底端与袋体袋口处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术中使用一次性无菌包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带周圈表面设置有魔术贴圆毛面,所述松紧带周圈表面上还固定连接有搭扣一端,所述搭扣一侧表面设置有魔术贴刺毛面。
CN202320796382.8U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术中使用一次性无菌包手装置 Active CN2196140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6382.8U CN219614028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术中使用一次性无菌包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6382.8U CN219614028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术中使用一次性无菌包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14028U true CN219614028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92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96382.8U Active CN219614028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术中使用一次性无菌包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140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614028U (zh) 一种术中使用一次性无菌包手装置
CN107349039A (zh) 一种胸腹手术后用安全防护罩
CN211049824U (zh) 一种乳腺外科温热护理装置
CN214018814U (zh) 一种气管切开护理套件
CN215018398U (zh) 一种肾内科用护理止血带
CN206714916U (zh) 一种一次性吸痰管护理包
CN208065307U (zh) 一种外科手术创口换药护理带
CN220530421U (zh) 一种便携式胸水腹水引流包
CN212522107U (zh) 一种用于引流管创口的防感染装置
CN213589508U (zh) 一种手术用四肢消毒套
CN214859704U (zh) 一种三用水封瓶胸腰带
CN213759744U (zh) 一种便携式局部防护及护理装置
CN212699983U (zh) 一种带有伸缩保护套的一次性呼吸通道
CN104474626A (zh) 一种一次性三腔无菌供氧封闭式吸痰管
CN215079843U (zh) 一种骨科手术用一次性四肢套
CN215134377U (zh) 一种胸心外科护理用气胸急救器
CN213697075U (zh) 一种血液透析用压脉带
CN213549849U (zh) 一种种植牙预后辅助用口罩
CN214807719U (zh) 一种重症医学临床用引流装置
CN208770660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腹部用芒硝外敷袋
CN216823658U (zh) 一种用于单侧乳头内陷微创牵拉矫形的手术盒
CN209951672U (zh) 一种胆道引流管换药护理套件
CN214966599U (zh) 一种外科手术用无菌脚套
CN212262013U (zh) 一种臭氧大自血疗法用整合无菌输血治疗包
CN107981980A (zh) 一种拆换方便的新生儿用永磁护脐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