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57151U - 一种智能蓝牙音箱后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蓝牙音箱后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57151U
CN216357151U CN202123050867.2U CN202123050867U CN216357151U CN 216357151 U CN216357151 U CN 216357151U CN 202123050867 U CN202123050867 U CN 202123050867U CN 216357151 U CN216357151 U CN 2163571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hole
rear cover
cover plate
moun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5086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徐进
车宝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Zhando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Zhando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Zhando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Zhando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5086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571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571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571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蓝牙音箱后盖,包括后盖板,所述后盖板前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后盖板前后两侧壁之间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第四安装孔、第五安装孔与第六安装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位,利于配合固定件进行后盖板的固定安装布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四周多组配合安装孔位,实际进行后盖与智能蓝牙音箱主体框架之间的配合安装时,其安装牢固性以及安装拆卸便利性良好,且设置有良好的后盖壳体凹陷处的结构加固机构,实际进行后盖的配合安装使用时,其后盖凹陷处的强度良好,耐用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蓝牙音箱后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牙音箱后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蓝牙音箱后盖。
背景技术
蓝牙音箱就是将蓝牙技术应用在传统数码和多媒体音箱上,让使用者可以免除恼人电线的牵绊,自在地以各种方式聆听音乐。自从蓝牙音箱问世以来,随着智能终端的发展受到手机平板等用户的广泛关注。蓝牙技术(Bluetooth)让音箱无线化变为可能。
目前,现有智能蓝牙音箱后盖在于实际配合安装使用时,其缺乏四周多组配合安装孔位,实际进行后盖与智能蓝牙音箱主体框架之间的配合安装时,其安装牢固性以及安装拆卸便利性一般,且缺乏良好的后盖壳体凹陷处的结构加固机构,实际进行后盖的配合安装使用时,其后盖凹陷处的强度一般,耐用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智能蓝牙音箱后盖缺乏良好的配合安装机构与凹陷处的结构加固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蓝牙音箱后盖,包括后盖板,所述后盖板前侧开设有凹槽;
所述后盖板前后两侧壁之间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第四安装孔、第五安装孔与第六安装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位,利于配合固定件进行后盖板的固定安装布置;
所述凹槽内底壁下方固定安装有加强筋,设置有良好的后盖壳体凹陷处的结构加固机构,实际进行后盖的配合安装使用时,其后盖凹陷处的强度良好,耐用性好。
优选的,所述凹槽内底壁上方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贯穿有后盖板后侧壁,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第四安装孔、第五安装孔与第六安装孔各两个且呈对称状设置。
优选的,所述后盖板与加强筋为铝合金材质,所述第一安装孔、第六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第四安装孔与第五安装孔呈自上而下状设置,实际进行后盖与智能蓝牙音箱主体框架之间的配合安装时,其配合固定件进行后盖板固定安装的牢固性以及安装拆卸便利性良好,所述后盖板后侧下方呈凸起状设置,所述凹槽内底壁与加强筋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凹槽内底壁与加强筋连接紧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四周多组配合安装孔位,实际进行后盖与智能蓝牙音箱主体框架之间的配合安装时,其安装牢固性以及安装拆卸便利性良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良好的后盖壳体凹陷处的结构加固机构,实际进行后盖的配合安装使用时,其后盖凹陷处的强度良好,耐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后盖板;2、凹槽;3、第一安装孔;4、第二安装孔;5、第三安装孔;6、第四安装孔;7、第五安装孔;8、加强筋;9、通槽;10、第六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和图3,一种智能蓝牙音箱后盖,包括后盖板1,后盖板1前侧开设有凹槽2,后盖板1前后两侧壁之间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第二安装孔4、第三安装孔5、第四安装孔6、第五安装孔7与第六安装孔10,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位,利于配合固定件进行后盖板1的固定安装布置,凹槽2内底壁下方固定安装有加强筋8,设置有良好的后盖壳体凹陷处的结构加固机构,实际进行后盖的配合安装使用时,其后盖凹陷处的强度良好,耐用性好。
如图2所示,凹槽2内底壁上方开设有通槽9,通槽9贯穿有后盖板1后侧壁,第一安装孔3、第二安装孔4、第三安装孔5、第四安装孔6、第五安装孔7与第六安装孔10各两个且呈对称状设置。
如图1所示,后盖板1与加强筋8为铝合金材质,第一安装孔3、第六安装孔10、第二安装孔4、第三安装孔5、第四安装孔6与第五安装孔7呈自上而下状设置,实际进行后盖与智能蓝牙音箱主体框架之间的配合安装时,其配合固定件进行后盖板1固定安装的牢固性以及安装拆卸便利性良好,后盖板1后侧下方呈凸起状设置,凹槽2内底壁与加强筋8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凹槽2内底壁与加强筋8连接紧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后盖板1前后两侧壁之间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第二安装孔4、第三安装孔5、第四安装孔6、第五安装孔7与第六安装孔10,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位,利于配合固定件进行后盖板1的固定安装布置,第一安装孔3、第六安装孔10、第二安装孔4、第三安装孔5、第四安装孔6与第五安装孔7呈自上而下状设置,实际进行后盖与智能蓝牙音箱主体框架之间的配合安装时,其配合固定件进行后盖板1固定安装的牢固性以及安装拆卸便利性良好,凹槽2内底壁下方固定安装有加强筋8,设置有良好的后盖壳体凹陷处的结构加固机构,实际进行后盖的配合安装使用时,其后盖凹陷处的强度良好,耐用性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智能蓝牙音箱后盖,包括后盖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板(1)前侧开设有凹槽(2);
所述后盖板(1)前后两侧壁之间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第二安装孔(4)、第三安装孔(5)、第四安装孔(6)、第五安装孔(7)与第六安装孔(10);
所述凹槽(2)内底壁下方固定安装有加强筋(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蓝牙音箱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内底壁上方开设有通槽(9),所述通槽(9)贯穿有后盖板(1)后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蓝牙音箱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3)、第二安装孔(4)、第三安装孔(5)、第四安装孔(6)、第五安装孔(7)与第六安装孔(10)各两个且呈对称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蓝牙音箱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板(1)与加强筋(8)为铝合金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蓝牙音箱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3)、第六安装孔(10)、第二安装孔(4)、第三安装孔(5)、第四安装孔(6)与第五安装孔(7)呈自上而下状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蓝牙音箱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板(1)后侧下方呈凸起状设置,所述凹槽(2)内底壁与加强筋(8)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
CN202123050867.2U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智能蓝牙音箱后盖 Active CN2163571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0867.2U CN216357151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智能蓝牙音箱后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0867.2U CN216357151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智能蓝牙音箱后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57151U true CN216357151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62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50867.2U Active CN216357151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智能蓝牙音箱后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571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8196B (zh) 扬声器及其制造方法
TW200408291A (en) Speaker arrangement for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210093440U (zh) 扬声器箱
CN216357151U (zh) 一种智能蓝牙音箱后盖
CN212785773U (zh) 一种金属外壳天线的蓝牙耳机
CN202455529U (zh) 扬声器
CN206341412U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
CN206923027U (zh) 扬声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14851804U (zh) 一种双面发声的微型扬声器
CN205987352U (zh) 扬声器模组
CN212086480U (zh) 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654791A (zh) 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5142511U (zh) 扬声器模组
CN209608718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壳
CN201718040U (zh) 微型发声器
CN205726403U (zh) 一种扬声器及终端
CN210491040U (zh) 一种内置音箱的一体化电视机结构后壳
CN220586449U (zh) 一种新型扬声器
CN219499419U (zh) 一种扩音手机壳
CN217335895U (zh) 高强度同轴喇叭
CN216313362U (zh) 一种k歌麦克风
CN207939687U (zh) 一种一体式音箱话筒
CN218587309U (zh) 一种新型降噪耳机
CN216752001U (zh) 一种壳体结构及微型扬声器
CN213754899U (zh) 一种耳机腔体防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