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53376U - 音频采集设备 - Google Patents

音频采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53376U
CN216353376U CN202122705079.6U CN202122705079U CN216353376U CN 216353376 U CN216353376 U CN 216353376U CN 202122705079 U CN202122705079 U CN 202122705079U CN 216353376 U CN216353376 U CN 216353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dio
sound
circuit board
receiving hole
audio rece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0507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建华
王晓东
陈爽
徐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inglue Zhaoh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inglue Zhaoh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inglue Zhaohu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inglue Zhaoh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0507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533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53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533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录音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音频采集设备,包括:前壳体,在前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收音孔;音频接收器,被设置于前壳体内,并且音频接收器的轴线与收音孔的轴线相交;导音座,被设置于前壳体内并位于音频接收器与收音孔之间;在导音座靠近音频接收器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孔,在靠近收音孔的一侧设有第二开孔,第一开孔与第二开孔相连通,以在导音座的内部形成导音通道。本申请通过在音频接收器与收音孔之间设置导音座,通过导音座在音频接收器与收音孔之间形成导音通道,在避免了将收音孔设置在前壳体的正前方的情况下,保证了音频采集设备的制造过程和录音效果维持不变,保证了录音效果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音频采集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录音设备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音频采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线下数字化行业的日趋发展,音频采集的需求越来越大,录音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录音设备的外观及结构设计,普遍采用模拟式麦克风或者数字麦克风,根据麦克风的结构设计相应的结构,已满足音频采集的需求,更多地是关注如何尽量采集所有的声音,所有的声音包括目标声音和环境声音等,以及声音质量尽量保真。并且随着对部分特定场景的音频采集的方便性、隐蔽性要求越来越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音频采集设备。比如佩戴式音频采集设备、手持式音频采集设备、耳麦式音频采集设备、工牌式音频采集设备以及头戴式音频采集设备等。例如,为了避免因为灰尘堆积而影响使用效果甚至造成损坏,现有的一种带有插接端子结构的录音笔,包括:笔壳、录音笔显示屏、按键和扩音孔,所述笔壳的表面安装有录音笔显示屏,所述笔壳表面位于录音笔显示屏的下方安装有按键,所述笔壳表面开设有多个扩音孔。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在对于隐私保护要求较高的业务场景,如果音频采集设备的扩音孔或收音孔直接开设在音频采集设备的正面,导致其直接朝向佩戴者的沟通对象,就容易使得沟通对象产生焦虑情绪或者误认为在收集自己的声音,导致沟通质量下降或者不愿意沟通。为此,如何在保证音频采集设备的制造过程和录音效果不变的情况下,改变音频采集设备的扩音孔或收音孔的方向,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音频采集设备,以在保证音频采集设备的制造过程和录音效果不变的情况下,改变音频采集设备的收音孔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采集设备包括:
前壳体,在前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收音孔;
音频接收器,被设置于前壳体内,并且音频接收器的轴线与收音孔的轴线相交;
导音座,被设置于前壳体内并位于音频接收器与收音孔之间;
在导音座靠近音频接收器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孔,在靠近收音孔的一侧设有第二开孔,第一开孔与第二开孔相连通,以在导音座的内部形成导音通道。
可选地,装置还包括:
防尘罩,被夹设于导音座与前壳体之间,以在前壳体内形成密封结构。
可选地,导音座包括:
第一导引接触面,被设置为与音频接收器对应设置;
第二导引接触面,被设置为与防尘罩相抵接,并与第一导引接触面相互垂直;
第一开孔开设于第一导引接触面上,第二开孔开设于第二导引接触面上,以形成弯折或弧线型的导音通道。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固定装置,被设置于前壳体内,在固定装置上形成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
电路板,被配置为通过第二固定部限位设置在固定装置上;
导音座,进一步被设置为与第一固定部限位连接。
可选地,音频接收器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电路板上,音频接收器的轴线与电路板的所在平面相垂直,音频接收器的轴线与收音孔的轴线相垂直。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主控单元,被设置于电路板一侧的中部;
数据处理单元,被设置于电路板上并与主控单元相邻;
传输供电单元,被设置于电路板的底部;
存储单元,被设置于电路板另一侧的中部,并与主控单元相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开关组件,被设置于前壳体内,以控制音频采集设备的工作状态;
状态指示装置,被设置于前壳体内,以显示智能音频采集设备的工作状态。
可选地,开关组件包括:
开关本体,被设置于电路板上;
滑动件,被设置于前壳体的侧壁上并形成滑动结构;
滑动拨杆,被配置为一端与开关本体限位连接,另一端与滑动件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开关本体通过滑动拨杆实现开关本体的开启或关闭。
可选地,状态指示装置,包括:
导光柱,呈L型结构并被设置为与固定装置相抵接;
指示灯,被设置为一端与导光柱相连接,另一端沿前壳体的侧壁露出。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后壳体,被设置为与前壳体相配合以形成音频采集设备的整体结构;
佩戴组件,被设置于后壳体上,以使得音频采集设备具有与佩戴组件对应的佩戴方式。
可选地,佩戴组件包括:
背夹板,被设置为通过铰接轴与后壳体铰接;
弹性件,被设置为套设在铰接轴上并发生弹性形变,以使得背夹板与后壳体之间形成夹紧状态。
可选地,音频接收器为数字麦克风,数字麦克风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音频采集设备,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通过将收音孔开设在音频采集设备前壳体的侧壁上,使其不直接朝向佩戴者的沟通对象,从而减少沟通对象产生焦虑情绪或者误认为在收集自己的声音的可能性,降低沟通对象的心理压力。同时,通过在音频接收器与收音孔之间设置导音座,通过导音座在音频接收器与收音孔之间形成导音通道,在避免了将收音孔设置在前壳体的正前方的情况下,保证了音频采集设备的制造过程和录音效果维持不变,保证了录音效果的可靠性。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音频采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音频采集设备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音频采集设备的剖视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和电路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状态指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佩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前壳体,2-后壳体,3-音频接收器,4-导音座,51-第一开孔,52-第二开孔,6-收音孔,7-防尘罩,8-固定装置,9-电路板,10-电池,11-第一固定部, 12-第二固定部,13-开关组件,131-开关本体,132-滑动件,133-滑动拨杆, 14-状态指示装置,151-导光柱,152-指示灯,16-背夹板,17-铰接轴,18-弹性件,19-主控单元,20-数据处理单元,21-传输供电单元,22-存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 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但是如何,在一些要求隐蔽性比较高、要去佩戴舒适性比较高的使用场景下,实现特定的录音功能,并且为后续的数字化提供基础数据,成为一个细分的技术领域,有很多技术难题亟待解决。
目前针对线下销售和服务场景的录音设备,普遍采用手持式和佩戴式的较多。手持式录音设备,与传统的录音笔比较相似,麦克风的结构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采用模拟全向麦克风,制造的工艺和方式为焊接的方式;第二种情况是采用数字麦克风,数字麦克风的制造工艺和方式为通过贴片的方式,由机器焊接在电路板上,所以造成麦克风的收音孔方向与电路板的平面垂直,但是针对一些特殊的录音场景,不能将麦克风的收音孔的开口方向与电路板垂直。比如针对一些隐私保护要求比较高的场景,不希望麦克风的收音孔的开口方向直接朝向佩戴者的沟通对象,这样容易让沟通对象产生焦虑情绪或者误认为在收集自己的声音,导致沟通质量下降或者不愿意沟通。所以,如何针对数字麦克风在制造过程比较简单保持贴片方向与电路板垂直的情况下,改变麦克风收音孔的方向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上,在一些需要关注隐私保护的场景,如何实现只对佩戴者工作人员的声音进行采集,而对沟通环境的其余环境声音、沟通对象的声音进行消除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音频采集设备,包括前壳体 1、音频接收器3和导音座4,在前壳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收音孔6,音频接收器3被设置于前壳体1内,并且音频接收器3的轴线与收音孔6的轴线相交,即音频接收器3与收音孔6在空间上呈错位设置,导音座4被设置于前壳体1 内并位于音频接收器3与收音孔6之间,在导音座4靠近音频接收器3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孔51,在靠近收音孔6的一侧设有第二开孔52,第一开孔51与第二开孔52相连通,以在导音座4的内部形成导音通道,该导音通道起始于收音孔6并途径第二开孔52和第一开孔51,最终到达音频接收器3的所在位置处,从而形成一个声波传递通道,起到音频采集的作用。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音频采集设备,通过将收音孔6开设在音频采集设备前壳体1的侧壁上,使其不直接朝向佩戴者的沟通对象,从而减少沟通对象产生焦虑情绪或者误认为在收集自己的声音的可能性,降低沟通对象的心理压力。同时,通过在音频接收器3与收音孔6之间设置导音座4,通过导音座 4在音频接收器3与收音孔6之间形成导音通道,在避免了将收音孔6设置在前壳体1的正前方的情况下,保证了音频采集设备的制造过程和录音效果维持不变,保证了录音效果的可靠性。
可选地,结合图2所示,本申请的音频采集设备还包括用于密封的防尘罩 7,防尘罩7被夹设于导音座4与前壳体1之间,以在前壳体1内形成密封结构,即该防尘罩7为弹性体,导音座4的一个端面通过与防尘罩7相抵接,从而形成一个密封结合面。具体而言,导音座4包括第一导引接触面和第二导引接触面(图中未示出),第一导引接触面被设置为与音频接收器3对应设置,第二导引接触面被设置为与防尘罩7相抵接并与第一导引接触面相互垂直,其中,第一开孔51开设于第一导引接触面上,第二开孔52开设于第二导引接触面上,两个导引开孔在空间上立体相交,形成导通的导引孔,进而形成了弯折或弧线型的导音通道,同时,为了保证音频的导引效果,导音通道的相交处采用平滑过渡处理,避免出现尖角或者尖棱。
这样,能更好地在收音孔6与音频接收器3成错位设置的情况下,保证收音孔6接收到的音频能够无损的被音频接收器3所接收。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3和图4所示,本申请的音频采集设备还包括固定装置8、用于安装电子元件的电路板9和电池10,固定装置8 被设置于前壳体1内并与前壳体1的内侧形成连接,从而与前壳体1共同形成音频采集设备的骨架结构,并且在固定装置部8上形成有第一固定部11和第二固定部12,导音座4进一步被设置为与第一固定部11限位连接,电路板9 被配置为通过第二固定部12限位设置在定位装置部8上,从而实现对导音座 4的限位固定,同时,固定装置8也用于对电池10进行固定,电池10的作用是对音频采集设备进行供电。
这样,能更好地通过在导音座4的相应位置设置定位装置,实现对导音座 4的精确定位,同时,固定装置部8对导音座4的装配精度提供保证,装配工艺简单,只需要将导音座4放置在固定装置8上方的制定位置即可实现精确的限位固定。
具体而言,音频接收器3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电路板9上,音频接收器 3的轴线与电路板9的所在平面相垂直,音频接收器3的轴线与收音孔6的轴线相垂直,即音频接收器3可以是数字麦克风,通过将数字麦克风垂直焊接在电路板9上,使得数字麦克风与收音孔6之间的夹角在60°至120°之间,例如可以是80°、90°、100°或110°。
本申请通过将数字麦克风机器以焊接的方式安装在电路板9上,该麦克风的朝向与电路板9所在的平面呈垂直设置,这样的结构制造工艺简单,成本较低,装配方便,效率较高。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5和图6所示,本申请的音频采集设备还包括主控单元19、数据处理单元20、传输供电单元21和存储单元22,其中,主控单元19被设置于电路板9一侧的中部,数据处理单元20被设置于电路板9上并与主控单元19相邻,传输供电单元21被设置于电路板9的底部,存储单元22被设置于电路板9另一侧的中部并与主控单元19相对设置。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本申请的音频采集设备还包括开关组件13和状态指示装置14,其中,开关组件13被设置于前壳体1内,以控制音频采集设备的工作状态,实现对设备的开启和关闭功能,状态指示装置14被设置于前壳体1内,以显示智能音频采集设备的工作状态,比如工作状态的指示、低电量指示、故障状态指示等。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结合图7所示,开关组件13可以是滑动式开关,包括开关本体131、滑动件132和滑动拨杆133,其中,开关本体 131被设置于电路板9上,滑动件132被设置于前壳体1的侧壁上并形成滑动结构,用于实现用户操作,滑动拨杆133被配置为一端与开关本体131限位连接,另一端与滑动件132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开关本体131通过滑动拨杆133 实现开关本体131的开启或关闭,即用户通过拨动滑动件132以实现对开关本体131的相关操作。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结合图8和图9所示,状态指示装置 14包括导光柱151和指示灯152,导光柱151呈L型结构并被设置为与固定装置8相抵接,指示灯152被设置为一端与导光柱151相连接,另一端沿前壳体1的侧壁露出。
本申请通过将状态指示装置14设置为包含导光柱151,导光柱的结构可以是L型结构,或是其他可以导通的通道结构,并通过内部定位装置8的支撑,具有防止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内凹/内陷现象的发生的功能。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9所示,本申请的音频采集设备还包括后壳体2和佩戴组件,其中,后壳体2被设置为与前壳体1 相配合以形成音频采集设备的整体结构,佩戴组件被设置于后壳体2上,以使得音频采集设备具有与佩戴组件对应的佩戴方式,用于将音频采集设备通过夹紧的方式固定在佩戴者的衣物上。具体而言,佩戴组件可以通过弹簧结构和杠杆原理实现设备固定,包括背夹板16和弹性件18,其中,背夹板16被设置为通过铰接轴17与后壳体2铰接,弹性件18被设置为套设在铰接轴17上并发生弹性形变,以使得背夹板16与后壳体2之间形成夹紧状态。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结合图5所示,音频接收器3可以是数字麦克风,数字麦克风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例如,在电路板9的四个顶角处分别焊接有一个数字麦克风从而形成四麦克风阵列,再通过信号处理技术,能够判断出不同的声源位置,同时根据声源位置不同,对不同的声音分别进行抑制和增强,最终实现单向录音功能。上述单向录音功能,就是只保留佩戴者例如工作人员的音频信息,对周围的环境音频信息和沟通对象的音频信息进行抑制消除,以此来达到隐私保护的功效。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2)

1.一种音频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壳体(1),在所述前壳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收音孔(6);
音频接收器(3),被设置于所述前壳体(1)内,并且所述音频接收器(3)的轴线与所述收音孔(6)的轴线相交;
导音座(4),被设置于所述前壳体(1)内并位于所述音频接收器(3)与所述收音孔(6)之间;
在所述导音座(4)靠近所述音频接收器(3)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孔(51),在靠近所述收音孔(6)的一侧设有第二开孔(52),所述第一开孔(51)与所述第二开孔(52)相连通,以在所述导音座(4)的内部形成导音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防尘罩(7),被夹设于所述导音座(4)与前壳体(1)之间,以在所述前壳体(1)内形成密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频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座(4)包括:
第一导引接触面,被设置为与所述音频接收器(3)对应设置;
第二导引接触面,被设置为与所述防尘罩(7)相抵接,并与所述第一导引接触面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开孔(51)开设于所述第一导引接触面上,所述第二开孔(52)开设于所述第二导引接触面上,以形成弯折或弧线型的导音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装置(8),被设置于所述前壳体(1)内,在所述固定装置(8)上形成有第一固定部(11)和第二固定部(12);
电路板(9),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固定部(12)限位设置在所述固定装置(8)上;
所述导音座(4),进一步被设置为与所述第一固定部(11)限位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频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接收器(3)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电路板(9)上,所述音频接收器(3)的轴线与所述电路板(9)的所在平面相垂直,所述音频接收器(3)的轴线与所述收音孔(6)的轴线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频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控单元(19),被设置于所述电路板(9)一侧的中部;
数据处理单元(20),被设置于所述电路板(9)上并与所述主控单元(19)相邻;
传输供电单元(21),被设置于所述电路板(9)的底部;
存储单元(22),被设置于所述电路板(9)另一侧的中部,并与所述主控单元(19)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音频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开关组件(13),被设置于所述前壳体(1)内,以控制所述音频采集设备的工作状态;
状态指示装置(14),被设置于所述前壳体(1)内,以显示所述音频采集设备的工作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频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13)包括:
开关本体(131),被设置于电路板(9)上;
滑动件(132),被设置于所述前壳体(1)的侧壁上并形成滑动结构;
滑动拨杆(133),被配置为一端与所述开关本体(131)限位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件(132)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所述开关本体(131)通过所述滑动拨杆(133)实现开关本体(131)的开启或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频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指示装置(14),包括:
导光柱(151),呈L型结构并被设置为与固定装置(8)相抵接;
指示灯(152),被设置为一端与所述导光柱(151)相连接,另一端沿所述前壳体(1)的侧壁露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音频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后壳体(2),被设置为与所述前壳体(1)相配合以形成音频采集设备的整体结构;
佩戴组件,被设置于所述后壳体(2)上,以使得所述音频采集设备具有与所述佩戴组件对应的佩戴方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音频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组件包括:
背夹板(16),被设置为通过铰接轴(17)与所述后壳体(2)铰接;
弹性件(18),被设置为套设在所述铰接轴(17)上并发生弹性形变,以使得所述背夹板(16)与后壳体(2)之间形成夹紧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音频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接收器(3)为数字麦克风,所述数字麦克风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
CN202122705079.6U 2021-11-05 2021-11-05 音频采集设备 Active CN216353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5079.6U CN216353376U (zh) 2021-11-05 2021-11-05 音频采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5079.6U CN216353376U (zh) 2021-11-05 2021-11-05 音频采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53376U true CN216353376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35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05079.6U Active CN216353376U (zh) 2021-11-05 2021-11-05 音频采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533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78014B2 (en) Electronic equipment
US7933123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wo-piece housing
JP2001251542A (ja) 携帯型撮像機器
CN101163300A (zh) 移动终端和其输出控制方法
KR20190067872A (ko) 와치타입 단말기
CN110933210B (zh) 电子设备
US7724318B2 (en) Electronic equipment with display panel and protective plate
CN216353376U (zh) 音频采集设备
US10263658B2 (en) Protective cov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it
CN112701521B (zh) 电子设备
US1187154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vapor chamber
CN107172535B (zh) 一种密封装置
JP2013167864A (ja) 蓋取り付け構造及び電子機器
CN112492430A (zh)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录音方法
CN108307280B (zh) 电子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7427248U (zh) 受话器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07395805B (zh) 终端的壳体组件及终端
JP6805919B2 (ja) 電子機器
JP2005251551A (ja) 操作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カメラ又は電子機器
CN216561423U (zh) 智能手表
KR20210036406A (ko) 휴대용 음향기기
CN115996341B (zh) 降噪结构、拾音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0899526U (zh) 一种麦克风
CN201146567Y (zh) 一种带数字化播放器的平板电视机
JP2009135410A (ja) シールドケース及び無線端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