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52151U - 一种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52151U
CN216352151U CN202123134760.6U CN202123134760U CN216352151U CN 216352151 U CN216352151 U CN 216352151U CN 202123134760 U CN202123134760 U CN 202123134760U CN 216352151 U CN216352151 U CN 2163521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boosting
pcba board
abutting
rea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3476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罗军
陈月玲
周永健
向师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Boji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Boji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Boji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Boji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3476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521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521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521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能够更加省力地将转接PCBA板于第一PCBA板上进行插拔;具体的,需要将转接PCBA板通过VPX连接器插入第一PCBA板时,将转接PCBA板的VPX连接器对准第一PCBA板,同时转动第一助力杆和第二助力杆,第一抵接条对第一助力杆产生向里的推力,第二抵接条对第二助力杆产生向里的推力,从而助力将转接PCBA板的VPX连接器插入第一PCBA板;当需要将转接PCBA板通过VPX连接器拔出于第一PCBA板时,同时转动第一助力杆和第二助力杆,从而助力将转接PCBA板的VPX连接器拔出于第一PCBA板。

Description

一种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VPX机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VPX系统具有运行稳定可靠的特点及优势,VPX系统成为了当下数据采集和分析领域的优秀方案,很多工程应用都采用了VPX相关的解决方案, VPX系统主要由VPX板卡和装载VPX板卡的VPX机箱组成,VPX机箱用于保护内部VPX板卡,并为VPX板卡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VPX机箱可根据内部结构和容载不同进行分类,例如2UVPX机箱、 4UVPX机箱以及6UVPX机箱等;对于6U VPX机箱而言,机箱内经常需要在两块PCBA板之间单独做一块PCBA板作为转接板,PCBA转接板两端都与另外2块PCBA对插,由于PCBA转接板上用到的VPX连接器进行插拔时需要非常用力,故会在装配时出现PCBA转接板插拔困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6U VPX机箱在装配时会出现PCBA转接板插拔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包括箱体、第一PCBA板、第二PCBA 板、转接PCBA板、第一助力组件、第二助力组件、第一抵接条和第二抵接条;所述箱体包括后壳板、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 PCBA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二PCBA板设置于所述后壳板;所述转接PCBA板固定于所述第二PCBA板,且所述转接 PCBA板通信连接于所述第二PCBA板;所述转接PCBA板能通过VPX连接器与所述第一PCBA板进行插拔连接;
所述第一助力组件和所述第二助力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后壳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助力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后壳板的第一助力杆;所述第一抵接条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内壁,所述第一助力杆能与所述第一抵接条配合抵接,以实现助力推动或拉出所述后壳板;所述第二助力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后壳板的第二助力杆;所述第二抵接条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内壁,所述第二助力杆能与所述第二抵接条配合抵接,以实现助力推动或拉出所述后壳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抵接条平行于所述第一助力杆的转动面;所述第一抵接条的靠近所述后壳板的一端形成有向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抵接体;所述第一助力杆包括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靠近所述后壳板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凸出体;所述第一助力杆能转动至所述第一凸出体与所述第一抵接体抵接,以实现助力所述转接PCBA板插入所述第一PCBA板;所述第一助力杆能转动至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一抵接体抵接,以实现助力所述转接PCBA板拔出所述第一PCBA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抵接条平行于所述第二抵接条;所述第二抵接条的靠近所述后壳板的一端形成有向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抵接体;所述第二助力杆包括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靠近所述后壳板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凸出体;所述第二助力杆能转动至所述第二凸出体与所述第二抵接体抵接,以实现助力所述转接PCBA板插入所述第一PCBA板;所述第二助力杆能转动至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第二抵接体抵接,以实现助力所述转接PCBA 板拔出所述第一PCBA板。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内壁的第三抵接条;所述第三抵接条平行于所述第一抵接条;所述第一助力组件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后壳板的第三助力杆;所述第三助力杆的转动面平行于所述第一助力杆的转动面,且所述第三助力杆的转动轴心线和所述第一助力杆的转动轴心线共线;所述第三抵接条的靠近所述后壳板的一端形成有向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三抵接体;所述第三助力杆包括第三杆体;所述第三杆体靠近所述后壳板的一端形成有第三凸出体;所述第三助力杆能转动至所述第三凸出体与所述第三抵接体抵接,以实现助力所述转接PCBA板插入所述第一PCBA板;所述第三助力杆能转动至所述第三杆体与所述第三抵接体抵接,以实现助力所述转接PCBA板拔出所述第一PCBA板。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内壁的第四抵接条;所述第四抵接条平行于所述第二抵接条;所述第二助力组件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后壳板的第四助力杆;所述第四助力杆的转动面平行于所述第二助力杆的转动面,且所述第四助力杆的转动轴心线和所述第二助力杆的转动轴心线共线;所述第四抵接条的靠近所述后壳板的一端形成有向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方向延伸的第四抵接体;所述第四助力杆包括第四杆体;所述第四杆体靠近所述后壳板的一端形成有第四凸出体;所述第四助力杆能转动至所述第四凸出体与所述第四抵接体抵接,以实现助力所述转接PCBA板插入所述第一PCBA板;所述第四助力杆能转动至所述第四杆体与所述第四抵接体抵接,以实现助力所述转接PCBA板拔出所述第一PCBA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助力杆和所述第三助力杆的结构和尺寸一致;所述第一助力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的远离所述第一凸出体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杆体的远离所述第三凸出体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后壳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处形成有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助力部件还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三固定块均固定于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助力杆通过铆钉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顶部;所述第三助力杆通过铆钉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固定块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助力杆和所述第四助力杆的结构和尺寸一致;所述第二助力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杆体的远离所述第二凸出体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杆体的远离所述第四凸出体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后壳板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处形成有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助力部件还包括第二固定块和第四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和所述第四固定块均固定于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助力杆通过铆钉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顶部;所述第四助力杆通过铆钉转动连接于所述第四固定块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第一抵接条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三抵接条固定于所述第三凹槽;所述第二侧板开设有第二凹槽和第四凹槽;所述第二抵接条固定于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四抵接条固定于所述第四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能够更加省力地将转接 PCBA板于第一PCBA板上进行插拔,降低VPX机箱的安装难度和成本,提高VPX机箱的可维护性;具体的,需要将转接PCBA板通过VPX连接器插入第一PCBA板时,只需要手持后壳板,将转接PCBA板的VPX连接器对准第一PCBA板,然后将第一助力杆和第一抵接条配合接触,并将第二助力杆和第二抵接条配合接触,然后同时转动第一助力杆和第二助力杆,第一抵接条对第一助力杆产生向里的推力,从而对后壳板产生向里的推力,第二抵接条对第二助力杆产生向里的推力,从而对后壳板产生向里的推力,从而助力将转接PCBA板的VPX连接器插入第一PCBA板,然后通过螺钉将后壳板拧紧固定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即可;当需要将转接PCBA板通过VPX连接器拔出于第一PCBA板时,先拧开螺钉,以松开后壳板,然后同时转动第一助力杆和第二助力杆,第一抵接条对第一助力杆产生向外的推力,从而对后壳板产生向外的推力,第二抵接条对第二助力杆产生向外的推力,从而对后壳板产生向外的推力,从而助力将转接PCBA板的VPX连接器拔出于第一PCBA 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1);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
图4为图3中A处细节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第一侧板;120、第二侧板;130、第一PCBA板;140、第一支撑板; 150、第二PCBA板;160、第二支撑板;170、转接PCBA板;180、第一抵接条;190、第三抵接条;210、第一安装槽;220、第一底板;230、第二安装槽;240、第二底板;250、第一固定块;260、第三固定块;270、第一助力杆;280、第三助力杆;290、第一连接杆;310、铆钉;320、阻尼垫圈;330、第二固定块;340、第四固定块;350、第二助力杆;360、第四助力杆;370、第二连接杆;380、后壳板;390、第四凹槽;410、第四抵接条;420、第四抵接体;430、第四凸出体;440、第四杆体。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
请参考附图1-附图4,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的一实施例中,本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包括箱体、第一PCBA板 130、第二PCBA板150、转接PCBA板170、第一助力组件、第二助力组件、第一抵接条180和第二抵接条(未示出);箱体包括后壳板380、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20;第一PCBA板130设置于第一侧板110 和第二侧板120之间,具体的,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20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40,第一PCBA板130固定于第一支撑板140;第二PCBA板150 设置于后壳板380;转接PCBA板170固定于第二PCBA板150,且转接PCBA 板170通信连接于第二PCBA板150,具体的,第二PCBA板150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板160,转接PCBA板170固定于第二支撑板160,且转接PCBA板170上设置有VPX连接器(未标号);转接PCBA板170能通过VPX连接器与第一PCBA板130进行插拔连接。
第一助力组件和第二助力组件分别设置于后壳板380的两侧;第一助力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后壳板380的第一助力杆270;第一抵接条180设置于第一侧板110的内壁,第一助力杆270能与第一抵接条180配合抵接,以实现助力推动或拉出后壳板380;第二助力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后壳板380的第二助力杆350;第二抵接条设置于第二侧板120的内壁,第二助力杆350能与第二抵接条配合抵接,以实现助力推动或拉出后壳板380。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能够更加省力地将转接PCBA板170于第一PCBA板130上进行插拔,具体的,需要将转接PCBA 板170通过VPX连接器插入第一PCBA板130时,只需要手持后壳板380,将转接PCBA板170的VPX连接器对准第一PCBA板130,然后将第一助力杆270和第一抵接条180配合接触,并将第二助力杆350和第二抵接条配合接触,然后同时转动第一助力杆270和第二助力杆350,第一抵接条180对第一助力杆270产生向里的推力,从而对后壳板380产生向里的推力,第二抵接条对第二助力杆350产生向里的推力,从而对后壳板380产生向里的推力,从而助力将转接PCBA板170的VPX连接器插入第一PCBA板130,然后通过螺钉将后壳板380拧紧固定于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20即可完成机箱的安装;当需要将转接PCBA板170通过VPX连接器拔出于第一PCBA板 130时,先拧开螺钉,以松开后壳板380,然后同时转动第一助力杆270和第二助力杆350,第一抵接条180对第一助力杆270产生向外的推力,从而对后壳板380产生向外的推力,第二抵接条对第二助力杆350产生向外的推力,从而对后壳板380产生向外的推力,从而助力将转接PCBA板170的VPX连接器拔出于第一PCBA板130。
此外,上述第一抵接条180平行于第一助力杆270的转动面;第一抵接条180的靠近后壳板380的一端形成有向远离第一侧板110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抵接体(未标号);第一助力杆270包括第一杆体;第一杆体靠近后壳板 380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凸出体(未标号);第一助力杆270能转动至第一凸出体与第一抵接体抵接,以实现助力转接PCBA板170插入第一PCBA板130;第一助力杆270能转动至第一杆体与第一抵接体抵接,以实现助力转接PCBA 板170拔出第一PCBA板130。
同时,第一抵接条180平行于第二抵接条;第二抵接条的靠近后壳板380 的一端形成有向远离第二侧板120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抵接体(未示出);第二助力杆350包括第二杆体(未示出);第二杆体靠近后壳板380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凸出体(未示出);第二助力杆350能转动至第二凸出体与第二抵接体抵接,以实现助力转接PCBA板170插入第一PCBA板130;第二助力杆350能转动至第二杆体与第二抵接体抵接,以实现助力转接PCBA板170 拔出第一PCBA板130。
此外,本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还包括设置于第一侧板110内壁的第三抵接条190;第三抵接条190平行于第一抵接条180;第一助力组件还包括转动连接于后壳板380的第三助力杆280;第三助力杆280的转动面平行于第一助力杆270的转动面,且第三助力杆280的转动轴心线和第一助力杆270 的转动轴心线共线;第三抵接条190的靠近后壳板380的一端形成有向远离第一侧板110的方向延伸的第三抵接体(未标号);第三助力杆280包括第三杆体(未标号);第三杆体靠近后壳板380的一端形成有第三凸出体(未标号);第三助力杆280能转动至第三凸出体与第三抵接体抵接,以实现助力转接PCBA板170插入第一PCBA板130;第三助力杆280能转动至第三杆体与第三抵接体抵接,以实现助力转接PCBA板170拔出第一PCBA板130。
同时,本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还包括设置于第二侧板120内壁的第四抵接条410;第四抵接条410平行于第二抵接条;第二助力组件还包括转动连接于后壳板380的第四助力杆360;第四助力杆360的转动面平行于第二助力杆350的转动面,且第四助力杆360的转动轴心线和第二助力杆350的转动轴心线共线;第四抵接条410的靠近后壳板380的一端形成有向远离第二侧板120的方向延伸的第四抵接体420;第四助力杆360包括第四杆体440;第四杆体440靠近后壳板380的一端形成有第四凸出体430;第四助力杆360 能转动至第四凸出体430与第四抵接体420抵接,以实现助力转接PCBA板 170插入第一PCBA板130;第四助力杆360能转动至第四杆体440与第四抵接体420抵接,以实现助力转接PCBA板170拔出第一PCBA板130。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助力杆270、第二助力杆350、第三助力杆280 和第四助力杆360的结构和尺寸均一致,第一助力杆270和第三助力杆280 的结构和尺寸一致;第一助力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杆290;第一连接杆29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杆体的远离第一凸出体的一端;第一连接杆290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三杆体的远离第三凸出体的一端。
同时,后壳板380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10;第一安装槽210处形成有第一底板220;第一助力部件还包括第一固定块250和第三固定块260;第一固定块250和第三固定块260均固定于第一底板220;第一助力杆270通过铆钉310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块250的顶部,第一助力杆270和第一固定块250之间还设置有阻尼垫圈320;第三助力杆280通过铆钉310转动连接于第三固定块260的底部,第三助力杆280和第三固定块260之间还设置有阻尼垫圈320。
此外,第二助力杆350和第四助力杆360的结构和尺寸一致;第二助力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杆370;第二连接杆370的一端连接于第二杆体的远离第二凸出体的一端;第二连接杆370的另一端连接于第四杆体440的远离第四凸出体430的一端;第一连接杆290平行于第二连接杆370,且第一连接杆 290平行于后壳板380,第一助力杆270的转动面平行于第二助力杆350的转动面,且第一助力杆270的转动面垂直于后壳板380。
同时,后壳板380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30;第二安装槽230处形成有第二底板240;第二助力部件还包括第二固定块330和第四固定块340;第二固定块330和第四固定块340均固定于第二底板240;第二助力杆350通过铆钉310转动连接于第二固定块330的顶部,第二助力杆350和第二固定块330之间还设置有阻尼垫圈320;第四助力杆360通过铆钉310转动连接于第四固定块340的底部,第四助力杆360和第四固定块340之间还设置有阻尼垫圈320。
此外,第一侧板110开设有第一凹槽(未标号)和第三凹槽(未标号);第一抵接条180固定于第一凹槽;第三抵接条190固定于第三凹槽;第二侧板120开设有第二凹槽(未标号)和第四凹槽390;第二抵接条固定于第二凹槽;第四抵接条410固定于第四凹槽39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完善了本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的结构和功能,如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以第四抵接条410和第四助力杆360为例来进行示意说明,第四抵接体420能够和第四凸出体430配合接触;当需要将转接PCBA板170通过VPX连接器插入第一PCBA板130时,只需要手持后壳板380,将转接PCBA板170的VPX连接器对准第一PCBA板130,同时转动第一连接杆290和第二连接杆350(彼此相向转动),第四凸出体430在转动过程中会与第四抵接体420的内壁活动抵接,因第四抵接体420固定,使得第四抵接体420对第四凸出体430产生向里的作用力,进而带动后壳板380 向里运动,从而实现助力将转接PCBA板170的VPX连接器插入第一PCBA 板130;当需要将转接PCBA板170通过VPX连接器拔出于第一PCBA板130时,同时转动第一连接杆290和第二连接杆350(彼此背离转动),第四杆体 440在转动过程中会与第四抵接体420的外壁活动抵接,因第四抵接体420固定,使得第四抵接体420对第四杆体440产生向外的作用力,进而带动后壳板380向外运动,从而助力将转接PCBA板170的VPX连接器拔出于第一 PCBA板1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第一PCBA板、第二PCBA板、转接PCBA板、第一助力组件、第二助力组件、第一抵接条和第二抵接条;所述箱体包括后壳板、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PCBA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二PCBA板设置于所述后壳板;所述转接PCBA板固定于所述第二PCBA板,且所述转接PCBA板通信连接于所述第二PCBA板;所述转接PCBA板能通过VPX连接器与所述第一PCBA板进行插拔连接;
所述第一助力组件和所述第二助力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后壳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助力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后壳板的第一助力杆;所述第一抵接条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内壁,所述第一助力杆能与所述第一抵接条配合抵接,以实现助力推动或拉出所述后壳板;所述第二助力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后壳板的第二助力杆;所述第二抵接条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内壁,所述第二助力杆能与所述第二抵接条配合抵接,以实现助力推动或拉出所述后壳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条平行于所述第一助力杆的转动面;所述第一抵接条的靠近所述后壳板的一端形成有向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抵接体;所述第一助力杆包括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靠近所述后壳板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凸出体;所述第一助力杆能转动至所述第一凸出体与所述第一抵接体抵接,以实现助力所述转接PCBA板插入所述第一PCBA板;所述第一助力杆能转动至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一抵接体抵接,以实现助力所述转接PCBA板拔出所述第一PCBA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条平行于所述第二抵接条;所述第二抵接条的靠近所述后壳板的一端形成有向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抵接体;所述第二助力杆包括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靠近所述后壳板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凸出体;所述第二助力杆能转动至所述第二凸出体与所述第二抵接体抵接,以实现助力所述转接PCBA板插入所述第一PCBA板;所述第二助力杆能转动至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第二抵接体抵接,以实现助力所述转接PCBA板拔出所述第一PCBA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内壁的第三抵接条;所述第三抵接条平行于所述第一抵接条;所述第一助力组件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后壳板的第三助力杆;所述第三助力杆的转动面平行于所述第一助力杆的转动面,且所述第三助力杆的转动轴心线和所述第一助力杆的转动轴心线共线;所述第三抵接条的靠近所述后壳板的一端形成有向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三抵接体;所述第三助力杆包括第三杆体;所述第三杆体靠近所述后壳板的一端形成有第三凸出体;所述第三助力杆能转动至所述第三凸出体与所述第三抵接体抵接,以实现助力所述转接PCBA板插入所述第一PCBA板;所述第三助力杆能转动至所述第三杆体与所述第三抵接体抵接,以实现助力所述转接PCBA板拔出所述第一PCBA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内壁的第四抵接条;所述第四抵接条平行于所述第二抵接条;所述第二助力组件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后壳板的第四助力杆;所述第四助力杆的转动面平行于所述第二助力杆的转动面,且所述第四助力杆的转动轴心线和所述第二助力杆的转动轴心线共线;所述第四抵接条的靠近所述后壳板的一端形成有向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方向延伸的第四抵接体;所述第四助力杆包括第四杆体;所述第四杆体靠近所述后壳板的一端形成有第四凸出体;所述第四助力杆能转动至所述第四凸出体与所述第四抵接体抵接,以实现助力所述转接PCBA板插入所述第一PCBA板;所述第四助力杆能转动至所述第四杆体与所述第四抵接体抵接,以实现助力所述转接PCBA板拔出所述第一PCBA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助力杆和所述第三助力杆的结构和尺寸一致;所述第一助力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的远离所述第一凸出体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杆体的远离所述第三凸出体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处形成有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助力部件还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三固定块均固定于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助力杆通过铆钉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顶部;所述第三助力杆通过铆钉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固定块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助力杆和所述第四助力杆的结构和尺寸一致;所述第二助力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杆体的远离所述第二凸出体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杆体的远离所述第四凸出体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板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处形成有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助力部件还包括第二固定块和第四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和所述第四固定块均固定于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助力杆通过铆钉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顶部;所述第四助力杆通过铆钉转动连接于所述第四固定块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第一抵接条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三抵接条固定于所述第三凹槽;所述第二侧板开设有第二凹槽和第四凹槽;所述第二抵接条固定于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四抵接条固定于所述第四凹槽。
CN202123134760.6U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 Active CN2163521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34760.6U CN216352151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34760.6U CN216352151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52151U true CN216352151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63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34760.6U Active CN216352151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521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03465B2 (ja) 基板ユニット
CN201094117Y (zh) 扩充卡固定结构组合
US8535081B2 (en) Solar cell panel connector and panel coupling body
CN216352151U (zh) 一种6uvpx机箱的助拔助推结构
CN109327992B (zh) 助拔器、插拔组件及通讯设备
CN201408380Y (zh) 服务器
US20090320267A1 (en) Expansion card carrie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CN106025624B (zh) 移动终端和柔性电路板的连接固定装置
CN204883529U (zh) 外接卡固定框架
CN103455113A (zh) 硬盘固定组件及电脑机箱
CN218383833U (zh) 机箱组件及计算机
CN213907218U (zh) 一种快速连接结构及其应用的理线架
CN220172441U (zh) 一种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906722Y (zh) 适配卡的固定结构
CN1972025A (zh) 电连接器
CN208127530U (zh) 一种高稳固性pcmcia卡座
CN103309402A (zh) 计算机用的助力把手及安装有其的计算机
CN215773852U (zh) 电控盒和空调设备
CN216118623U (zh) 一种硬盘装置
CN219555350U (zh) 底座模块、控制器及工业机器设备
CN217823080U (zh) 一种稳固装配的车箱电池
CN2886856Y (zh) 电连接器
CN217509265U (zh) 一种新型的板卡助拔器
CN219329002U (zh) 用于网卡的安装结构及机箱
CN217770595U (zh) 一种快拆易维护式电子元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