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48457U - 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48457U
CN216348457U CN202122557248.6U CN202122557248U CN216348457U CN 216348457 U CN216348457 U CN 216348457U CN 202122557248 U CN202122557248 U CN 202122557248U CN 216348457 U CN216348457 U CN 2163484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detecting member
detection
piece
detection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5724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磊
郑拓
李世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5724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484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484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484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极片涂膜区的正反面错位值,该测量装置包括平台、检测组件和控制部件。所述平台用于放置待测量的极片,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平台沿厚度方向的两端,所述控制部件与所述第一检测件和所述第二检测件电连接或信号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检测件和所述第二检测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平台运动,所述第一检测件用于测量涂膜区的正面的边缘的位置,所述第二检测件用于测量涂膜区的反面的边缘的位置,所述控制部件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件和所述第二检测件的测量结果得到涂膜区的正反面错位值。该测量装置能够一次性检测极片上的多个涂膜区,从而提升极片涂膜区正反面错位值的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极片为正反双面涂膜,在涂膜工艺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褶皱,导致正反两面的涂膜区可能会出现错位或歪斜的情况,影响极片与极耳的焊接,降低了电池的工作寿命,因此,需要对极片涂膜区的正反两面的边缘错位值进行测量,从而根据该错位值调整涂膜区的位置来提高极片正反面涂膜区的对齐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测量装置,能够检测极片涂膜区正反面的错位值,且检测效率较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测量装置,包括平台、检测组件和控制部件。平台用于放置待测量的极片,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分别设置于平台沿厚度方向的两端,控制部件与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电连接或信号连接。其中,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能够相对于平台运动,第一检测件用于测量涂膜区的正面的边缘的位置,第二检测件用于测量涂膜区的反面的边缘的位置,控制部件用于根据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的测量结果得到涂膜区的正反面错位值。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相对于平台运动的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能够一次性对极片上的多个涂膜区的正反面错位值进行测量,从而提高涂膜区的正反面错位值的检测效率,进而有助于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产品的一致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平台设置有标记部,该标记部用于标记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的初始位置;第一检测件用于测量涂膜区的正面的边缘与标记部之间的第一距离,第二检测件用于测量涂膜区的反面的边缘与标记部之间的第二距离,控制部件用于根据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的差值得到涂膜区的正反面错位值。通过设置标记部,能够对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的初始位置进行标记,在对各个涂膜区的正反面错位值进行检测时,只需分别测量标记部与该涂膜区的正反面边缘的距离,再对两个距离值进行相减即可得到该涂膜区的正反面错位值,降低了测量的难度。同时,将固定设置的标记部作为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的初始位置,能够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的运动方向,平台的两端均设置有标记部。通过在平台的两端分别设置标记部,能够对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沿平台运动的位移进行限制。同时,两端均具有标记部,使得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可以从平台的任意一端开始运动,即两个标记部中的任一个可以作为起点,另一个可以作为终点。当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检测完一个极片的涂膜区的正反面错位值后,无需将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进行复位,就能够对下一个待测量的极片进行检测,从而提高了测量装置的检测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量装置还具有与平台平行设置的导轨,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能够沿导轨运动。通过设置平行于平台的导轨,能够对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的运动起导向作用,使得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能够沿平台运动,以便对极片上的各个涂膜区的正反面错位值进行测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轨的长度为L1,平台的长度为L2,L1≥L2。导轨的长度L1大于或等于平台的长度L2,使得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在沿导轨运动的过程中,能够对平台上放置的待测量的极片上每个涂膜区进行检测,从而保证了测量装置的检测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组件还具有移动架,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均安装于移动架,移动架能够沿导轨滑动。通过设置移动架,能够保证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在沿导轨运动时能够保持同步,从而提升测量装置的检测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平台具有沿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的运动方向延伸的通孔,第二检测件能够通过通孔测量涂膜区的反面的边缘。通过在平台上设置通孔,第二检测件能够透过通孔对涂膜区的反面的边缘进行测量。通孔的长度大于极片的长度,方便第二检测件能够对全部涂膜区的反面进行测量,同时,通孔的宽度小于极片的宽度,防止极片从通孔中掉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平台设置有定位线,定位线用于标记极片的放置位置。通过设置定位线,能够对极片进行限位,从而保证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能够对极片的涂膜区的正反面进行测量,不会影响测量装置的测量精度和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检测件与第二检测件的检测线的连线垂直于平台。通过设置第一检测件与第二检测件的镜头的连线垂直于平台,使得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在沿平台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在同一直线上,提高了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在运动过程中的同步率,同时保证了测量装置的测量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量装置还具有压块,压块能够使极片边缘贴合于平台的表面。通过将压块放置于极片上,使得极片能够平整地放置于平台上,便于检测组件对极片的涂膜区的正反面错位值进行测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测量装置上放置有极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平台;
11-标记部;
12-通孔;
13-定位线;
2-检测组件;
21-第一检测件;
22-第二检测件;
23-移动架;
3-导轨;
4-压块;
5-极片;
51-正面;
52-反面;
53-涂膜区;
54-集流体;
6-控制部件。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极片涂膜工艺是将稳定性好、粘度好、流动性好的活性物质均匀地涂覆在正负极集流体上,涂膜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性能,例如:极片的涂膜区密度太小时,电池的容量可能达不到所需的标准容量,涂膜区的密度太大时,则容易造成活性物质浪费;涂膜区的尺寸过大或过小时,可能导致电池内部正极不能完全被负极包住,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出来,移动到没有被负极完全包住的电解液中,正极实际容量不能高效发挥,严重的时候,在电池内部会形成锂枝晶,容易刺穿隔膜导致电池内部电路短路;涂膜区的厚度太薄或太厚也会影响极片的后续工艺,无法保持电池的一致性,因此,必须对极片涂膜的质量进行检查。其中,极片的涂膜区指的是极片的集流体上涂覆活性物质的区域,由于在极片的集流体的多个位置均涂覆活性物质,因此,该极片具有多个涂膜区。
为了提升锂离子二次电池成品的能量密度,提高电池的容量,为保证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容量和产品的一致性,需要使涂膜区的正反两面的边缘对齐。然而,锂离子二次电池通常采用铝箔或铜箔作为极片的集流体,由于铝箔和铜箔的材质过于轻薄,在涂膜工艺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褶皱,导致正反两面的涂膜区可能会出现错位或歪斜的情况。影响极片与极耳的焊接,降低了电池的工作寿命,因此,需要对极片涂膜区的正反两面的边缘错位值进行测量。
申请人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在极片的工业生产线上设置在线测量装置测量极片涂膜区正反面的边缘错位值,其中,该在线测量装置包括检测件,该检测件用于检测涂膜区正反面边缘的错位值。但是,在线测量装置在生产线上的安装位置不够灵活,无法全面测量极片的涂膜区,且该在线测量装置的检测件为固定件,一次只能够检测一个涂膜区的正反面边缘的错位值,当需要测量该极片的其他涂膜区的正反面边缘错位值时,需要人工调整极片与检测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检测效率较低。
基于以上考虑,为了缓解涂膜区正反面边缘的错位值检测效率较低的问题,申请人研究发现,可以将检测件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极片放置区域移动的结构,使得检测件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对极片上多个涂膜区的正反面边缘的错位值进行测量,从而提高极片涂膜区正反面的错位值的检测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测量装置能够一次性测量极片上多个涂膜区正反面边缘的错位值,相比于传统的在线测量装置,能够解决极片涂膜区的正反面错位值的检测效率较低的问题。同时,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测量装置为离线测量装置,能够在脱离生产线的情况下,将极片放置于测量装置的平台上进行自动测量,对比现有的人工使用软尺进行测量的离线测量方法,本申请提供的测量装置还能够提高极片涂膜区正反面错位值的离线测量精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测量装置上放置有极片5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极片5的结构图。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极片5的涂膜区53的正反面错位值,该测量装置包括平台1、检测组件2和控制部件6。平台1用于放置待测量的极片5,检测组件2包括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分别设置于平台1沿厚度方向的两端,控制部件6与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电连接或信号连接。其中,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能够相对于平台1运动,第一检测件21用于测量涂膜区53的正面51的边缘的位置,第二检测件22用于测量涂膜区53的反面52的边缘的位置,控制部件6用于根据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的测量结果得到涂膜区53的正反面错位值。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极片5包括集流体54和分别位于极片5的正面51和反面52上的涂膜区53,该涂膜区53由涂覆于集流体54上的活性物质层形成,由于在极片5的集流体54的多个位置均涂覆有活性物质层,因此,该极片5具有多个涂膜区53。其中,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涂覆于正极集流体的表面,未涂敷正极活性物质层的集流体凸出于已涂覆正极活性物质层的集流体,未涂敷正极活性物质层的集流体作为正极极耳。当电池为锂离子二次电池时,正极集流体的材料可以为铝,正极活性物质可以为钴酸锂、磷酸铁锂、三元锂或锰酸锂等。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涂覆于负极集流体的表面,未涂敷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集流体凸出于已涂覆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集流体,未涂敷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集流体作为负极极耳。当电池为锂离子二次电池时,负极集流体的材料可以为铜,负极活性物质可以为石墨或硅等。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极片5可以为正极片或负极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检测件21与第二检测件22的运动方向应与极片5上多个涂膜区53的排列方向一致,以便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在沿平台1运动的过程中,能够对极片5上全部的涂膜区53的正反面错位值进行测量。基于此,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的运动方向具体可以为平台1的长度方向。
如图1的实施例所示,待测量的极片5水平放置于平台1的表面,且第一检测件21朝向涂膜区53的正面51,且第二检测件22朝向涂膜区53的反面52。当测量装置开始工作时,第一检测件21与第二检测件22相对于平台1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能够对极片5上每一个涂膜区53的正反面的边缘的位置进行测量。具体地,当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到达极片5的某个涂膜区53的边缘时,第一检测件21能够测量并记录该涂膜区53的正面51的边缘的位置,第二检测件22能够测量并记录该涂膜区53的反面52的边缘的位置,且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能够将全部测量结果传送给控制部件6,控制部件6再对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件21的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件22的检测结果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极片5上每个涂膜区53的正反面错位值。通过设置相对于平台1运动的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能够一次性对极片5上的多个涂膜区53的正反面错位值进行测量,从而提高涂膜区53的正反面错位值的检测效率,进而有助于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产品的一致性。
其中,对平台1的形状和尺寸不作限制,但应当至少具备一个水平面用于放置待测量的极片5,且该水平面的面积尺寸不应小于极片5的面积尺寸,以使极片5能够水平放置于平台1上,便于接受检测组件2的测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照图2和图3,平台1设置有标记部11,标记部11用于标记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的初始位置。第一检测件21用于测量涂膜区53的正面51的边缘与标记部11之间的第一距离L3,第二检测件22用于测量涂膜区53的反面52的边缘与标记部11之间的第二距离L4,控制部件6用于根据第一距离L3和第二距离L4的差值得到涂膜区53的正反面错位值。
标记部11能够对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的初始位置进行定位,当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沿平台1运动的过程中检测到标记部11时,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将标记部11的位置记录为原点,当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继续沿平台1运动至极片5上某个涂膜区53的边缘时,第一检测件21能够测量并记录该涂膜区53的正面51的边缘与标记部11的位置(即原点)之间的第一距离L3,第二检测件22能够测量并记录该涂膜区53的反面52的边缘与标记部11的位置(即原点)之间的第二距离L4,且控制部件6能够对接收到的第一距离L3与第二距离L4的数值相减,从而得到该涂膜区53的正反面错位值。同时,由于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在相对于平台1运动的过程中能够经过极片5上的每个涂膜区53,使得每个涂膜区53都具有对应的第一距离L3和第二距离L4,从而通过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相对于平台1的运动,能够得到各涂膜区53的正反面错位值。
通过设置标记部11,能够对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的初始位置进行标记,在对各个涂膜区53的正反面错位值进行检测时,只需分别测量标记部11与该涂膜区53的正反面边缘的距离,再对两个距离值进行相减即可得到该涂膜区53的正反面错位值,降低了测量的难度。同时,将固定设置的标记部11作为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的初始位置,能够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其中,标记部11可以选用标准菲林片或其它能够对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的初始位置进行标定的部件。
参照图3,沿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的运动方向,平台1的两端均设置有标记部11。
标记部11能够用于标记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的位置,当在平台1的两端均设置有标记部11时,两个标记部11能够分别对第一检测21与第二检测件22的初始位置和最终位置进行标记,即对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的起点和终点进行标记。具体地,当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沿平台1运动的过程中检测到第一个标记部11时,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能够将第一个标记部11的位置记录为起点,当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继续沿平台1运动至检测到第二个标记部11时,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能够将第二个标记部11的位置记录为终点,即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能够沿平台1运动的位移为平台1两端的标记部11之间的距离。
通过在平台1的两端分别设置标记部11,能够对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沿平台1运动的位移进行限制。同时,两端均具有标记部11,使得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可以从平台1的任意一端开始运动,即两个标记部11中的任一个可以作为起点,另一个可以作为终点。当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检测完一个极片5的涂膜区53的正反面错位值后,无需将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进行复位,就能够对下一个待测量的极片5进行检测,从而提高了测量装置的检测效率。
请再次参照图1的实施例,测量装置还具有与平台1平行设置的导轨3,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能够沿导轨3运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导轨3的分布方向应与极片5上多个涂膜区53的排列方向一致,即导轨3延平台1的长度方向分布。
通过设置平行于平台1的导轨3,能够对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的运动起导向作用,使得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能够沿平台1运动,以便对极片5上的各个涂膜区53的正反面错位值进行测量。
参照图1,导轨3的长度为L1,平台1的长度为L2,且L1≥L2。
极片5水平放置于平台1上,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沿导轨3运动的同时能够对极片5进行检测,若导轨3的长度L1小于平台1的长度L2,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可能无法对极片5上全部的涂膜区53的正反面错位值进行检测。因此,导轨3的长度L1大于或等于平台1的长度L2,使得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在沿导轨3运动的过程中,能够对平台1上放置的待测量的极片5上每个涂膜区53进行检测,从而保证了测量装置的检测效果。
请参照图3和图4,检测组件2还具有移动架23,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均安装于移动架23,移动架23能够沿导轨3滑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在移动架23上沿移动架23的高度方向分布,且移动架23安装有第一检测件21的一端位于平台1的上方,移动架23安装有第二检测件22的一端位于平台1的下方,当移动架23沿导轨3滑动时,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能够同步沿平台1运动,且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能够分别对平台1上的极片5的涂膜区53的正反面边缘进行测量。
通过设置移动架23,能够保证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在沿导轨3运动时能够保持同步,从而提升测量装置的检测精度。
参照图3,平台1具有沿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的运动方向延伸的通孔12,第二检测件22能够通过通孔12测量涂膜区53的反面52的边缘。
由于平台1为不透光的金属材料制成,当待测量的极片5放置于平台1上时,位于平台1下方的第二检测件22无法对极片5上涂膜区53的反面52进行检测。当在平台1上设置通孔12时,第二检测件22就能够透过通孔12对涂膜区53的反面52的边缘进行测量。
其中,通孔12的长度应该大于极片5的长度,方便第二检测件22能够对全部涂膜区53的反面52进行测量,同时,通孔12的宽度应该小于极片5的宽度,防止极片5从通孔12中掉出。
或者,该平台1也可以由透明材质制成,此时,该平台1无需设置通孔12即可实现第二检测件22测量涂膜区53的反面52的边缘。
请继续参照图3的实施例,平台1设置有定位线13,定位线13用于标记极片5的放置位置。
定位线13位于平台1的上表面,可以由两条垂直交叉的直线组成,或者也可以为一根直线,用于对极片5进行限位,定位线13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的运动方向,从而保证待检测的极片5能够垂直于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放置。
其中,定位线13可以是固定位置的镭射灯所投射出的光线或是在平台1上设置的固定的标记线。
通过设置定位线13,能够对极片5进行限位,从而保证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能够对极片5的涂膜区53的正反面进行测量,不会影响测量装置的测量精度和准确性。
请参照图4,第一检测件21与第二检测件22的检测线的连线垂直于平台1。
待检测的极片5水平放置于平台1上时,第一检测件21与第二检测件22的检测线的连线垂直于极片5,当检测组件2沿平台1运动时,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能够同步对涂膜区53的正面51和反面52的边缘进行测量。
通过设置第一检测件21与第二检测件22的检测线的连线垂直于平台1,使得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在沿平台1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在同一直线上,提高了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在运动过程中的同步率,同时保证了测量装置的测量精度。
其中,该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具体可以为CCD相机,CCD相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抗震动等优点,适合用作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
请再次参照图2和图3,测量装置还具有压块4,压块4能够使极片5边缘贴合于平台1的表面。
极片5的集流体54通常为铝箔或铜箔,材质较轻薄且边缘容易翘起,不便进行测量,因此使用压块4将极片5的边缘铺平在平台1上。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压块4放置于极片5沿平台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
其中,压块4可以优先选用磁性材料,当压块4放置于金属材质的平台1上时,能够通过磁吸作用吸在平台1的上表面,使得极片5更贴合于平台1的表面。
通过将压块4放置于极片5上,使得极片5能够平整地放置于平台1上,便于检测组件2对极片5的涂膜区53的正反面错位值进行测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极片5的平台1和能够沿平台1的长度方向运动的检测组件2,其中,平台1上设置有用于对极片5进行限位的定位线13和用于保持极片5边缘平整的压块4。检测组件2包括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平台1上设置有通孔12,便于第二检测件22从平台1的下方对极片5进行检测,当检测组件2的移动架23沿平行于平台1设置的导轨3运动时,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能够测量并记录极片5上多个涂膜区53的正反面边缘与标记部11的距离,从而得到各个涂膜区53的正反面错位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极片(5)涂膜区(53)的正反面错位值,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包括:
平台(1),所述平台(1)用于放置待测量的所述极片(5);
检测组件(2),所述检测组件(2)包括第一检测件(21)和第二检测件(22),所述第一检测件(21)和所述第二检测件(22)分别设置于所述平台(1)沿厚度方向的两端;
控制部件(6),所述控制部件(6)与所述第一检测件(21)和所述第二检测件(22)电连接或信号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检测件(21)和所述第二检测件(22)能够相对于所述平台(1)运动,所述第一检测件(21)用于测量所述涂膜区(53)的正面(51)的边缘的位置,所述第二检测件(22)用于测量所述涂膜区(53)的反面(52)的边缘的位置,所述控制部件(6)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件(21)和所述第二检测件(22)的测量结果得到所述涂膜区(53)的正反面错位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设置有标记部(11),所述标记部(11)用于标记所述第一检测件(21)和所述第二检测件(22)的初始位置;
所述第一检测件(21)用于测量所述涂膜区(53)的正面(51)的边缘与所述标记部(11)之间的第一距离,所述第二检测件(22)用于测量所述涂膜区(53)的反面(52)的边缘与所述标记部(11)之间的第二距离,所述控制部件(6)能够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的差值得到所述涂膜区(53)的正反面错位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检测件(21)和所述第二检测件(22)的运动方向,所述平台(1)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标记部(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还具有与所述平台(1)平行设置的导轨(3),所述第一检测件(21)和所述第二检测件(22)能够沿所述导轨(3)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的长度为L1,所述平台(1)的长度为L2,L1≥L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2)还具有移动架(23),所述第一检测件(21)和所述第二检测件(22)均安装于所述移动架(23),所述移动架(23)能够沿所述导轨(3)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具有沿所述第一检测件(21)和所述第二检测件(22)的运动方向延伸的通孔(12),所述第二检测件(22)能够通过所述通孔(12)测量所述涂膜区(53)的反面(52)的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设置有定位线(13),所述定位线(13)用于标记所述极片(5)的放置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件(21)与所述第二检测件(22)的检测线的连线垂直于所述平台(1)。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还具有压块(4),所述压块(4)能够使所述极片(5)的边缘贴合于所述平台(1)的表面。
CN202122557248.6U 2021-10-22 2021-10-22 测量装置 Active CN2163484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57248.6U CN216348457U (zh) 2021-10-22 2021-10-22 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57248.6U CN216348457U (zh) 2021-10-22 2021-10-22 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48457U true CN216348457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81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57248.6U Active CN216348457U (zh) 2021-10-22 2021-10-22 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484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13005A1 (en) Reference electrod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lithium ion battery having reference electrode
KR102255489B1 (ko) 전극 성능 평가시스템 및 전극 성능 평가방법
CN112557390B (zh) 一种动力电池裸电芯极耳错位缺陷单目视觉检测方法
CN109636717A (zh) 锂电池涂布检测分析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93884B (zh) 极片料线位置抓取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026831A (zh) 一种极片打皱检测装置及电芯生产设备
CN216348457U (zh) 测量装置
CN113433389A (zh) 一种隔膜离子电导率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WO2023028897A1 (zh) 电池卷绕方法、电池卷绕系统、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07215965U (zh) 测试软包锂电池边电压的装置
CN109579717A (zh) 一种用于电芯卷绕工艺的ccd校准块、校准装置及方法
CN219320117U (zh) 铝壳电芯三向3d视觉检测装置
US1184132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esting electrode sheet
CN106802395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内部电池热测试装置
CN206369526U (zh) 一种导电金属产品平面度检具
CN115355828A (zh) 一种软包电池极耳胶的测量方法
CN216410135U (zh) 一种电解铜箔翘曲度测量装置
WO2021249341A1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包括锂离子电池的终端设备
CN114965508A (zh) 一种多极耳电芯覆盖检测方法及装置
CN214621027U (zh) 一种方形锂电池电芯极耳对齐度检测装置
CN211090150U (zh) 电路板结构及包含该电路板结构的锂离子电池结构
CN211577362U (zh) 电流密度检测复合板及电池内电流密度在线检测装置
CN113945763A (zh) 一种极片的液相电阻的测试方法
CN210374890U (zh) 一种单体电芯极耳位置的测量机构
CN115808370A (zh) 锂电池极片涂布面密度检测方法、涂布方法及涂布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