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29621U - 一种具有识别方向功能的注头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识别方向功能的注头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29621U
CN216329621U CN202122637853.4U CN202122637853U CN216329621U CN 216329621 U CN216329621 U CN 216329621U CN 202122637853 U CN202122637853 U CN 202122637853U CN 216329621 U CN216329621 U CN 2163296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hose
side wall
plate
convey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3785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龙瑞
李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eauty St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eauty St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eauty St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Beauty St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3785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296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296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296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加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识别方向功能的注头模具,包括模具主体和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设置在模具主体的侧壁;所述模具主体的侧壁设有注头机;所述输送单元包括一号支撑腿、一号输送机、软管、固定块、识别猫眼和调整机构;通过设置的输送单元,当对软管进行注头工作时,软管经过识别猫眼处被识别猫眼识别,识别软管出现反向后,一号电推杆带动滑轨板向下滑动,滑动板滑动在滑轨板的底端,并带动挤压盘对软管的两侧夹持,通过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一号电推杆翻转,对反向的软管调整注头方向,提高产品的质量,避免了成品软管的方向注错。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识别方向功能的注头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识别方向功能的注头模具。
背景技术
注头模具是片材软管制作注头工艺使用的器具,主要用于软管的一端注头。
片材软管制作工艺的流程是先将片材进行印刷或者丝印,再进行焊管,接着就是对软管的一端进行注头加工,经过贴膜后进行锁盖,最后将加工好的成品进行排箱打包。
在对软管注头时,通常软管都是通过输送带传送,输送至机器内部的注头模具上进行注头加工,但由于输送过程中的软管无法自动转换方位,导致部分软管注错方向,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具有识别方向功能的注头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在对软管注头时,通常软管都是通过输送带传送,输送至机器内部的注头模具上进行注头加工,但由于输送过程中的软管无法自动转换方位,导致部分软管注错方向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识别方向功能的注头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具有识别方向功能的注头模具,包括模具主体和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设置在模具主体的侧壁;所述模具主体的侧壁设有注头机;所述输送单元包括一号支撑腿、一号输送机、软管、固定块、识别猫眼和调整机构;所述一号支撑腿设置在注头机的侧壁;所述一号输送机固接在一号支撑腿的端部;所述软管设置在一号输送机的端部;所述固定块固接在一号输送机的侧壁;所述识别猫眼固接在固定块的内部;所述调整机构设置在一号输送机的端部;可使防止软管注头的方向错误,导致产品直接报废。
优选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输送软板、支撑架、连接板、电力箱、伺服电机和翻转组件;所述输送软板固接在一号输送机的端部;所述支撑架固接在一号输送机的侧壁;所述连接板固接在支撑架的端部;所述电力箱固接在连接板的端部;所述伺服电机固接在电力箱的内部;所述翻转组件设置在连接板的侧壁;可使对识别出反向的软管进行调整方向。
优选的,所述翻转组件包括一号电推杆、滑轨板、滑动板和滑动杆;所述一号电推杆固接在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滑轨板固接在一号电推杆的底端;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在滑轨板的底端;所述滑动杆滑动连接在滑动板的内侧壁;可使软管被调节成正确的方向放置加工。
优选的,所述滑动板的侧壁固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侧壁固接有防脱板;所述滑动杆的侧壁固接有挤压盘;可使方便将软管提起转动调节方向。
优选的,所述一号输送机的侧壁固接有二号电推杆;所述二号电推杆的输出端固接有一号推板;所述一号推板的侧壁固接有挤压柱;可使方便将软管固定在模具主体的侧壁加工。
优选的,所述一号支撑腿的侧壁固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侧壁固接有二号输送机;所述二号输送机的底端固接有二号支撑腿;可使方便输送软管加工。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侧壁固接有连接方板;所述连接方板的端部固接有三号电推杆;所述三号电推杆的输出端固接有二号推板;可使方便对软管进行排序输送。
优选的,所述二号推板的侧壁固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长度与二号推板的长度一致;可使防止二号推板与软管直接接触磨损。
优选的,所述注头机的侧壁固接有辅助滑板;所述辅助滑板的侧壁固接一号输送机的侧壁;注头机和一号输送机之间固接的辅助滑板起到防掉落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输送软板的端部开设有多组凹槽;所述软管与输送软板端部的凹槽相对应;所述挤压柱与软管的直径相对应;可使方便将软管固定在模具主体的侧壁加工注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输送单元,当对软管进行注头工作时,软管经过识别猫眼处被识别猫眼识别,识别软管出现反向后,一号电推杆带动滑轨板向下滑动,滑动板滑动在滑轨板的底端,并带动挤压盘对软管的两侧夹持,通过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一号电推杆翻转,对反向的软管调整注头方向,提高产品的质量,避免了成品软管的方向注错。
2.本实用新型通过软管放置在二号输送机的端部输送,软管输送到二号推板处时,三号电推杆的输出端带动二号推板推动软管滑动,软管滑入输送软板的端部凹槽内存放,便于对软管进行输送加工,一号输送机带动输送软板进行输送,软管被输送到一号推板处时,二号电推杆的输出端伸长带动挤压柱推送软管固定在模具主体的侧壁进行注头工作,实现了对软管输送加工,替代了传统人工手动放置软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号输送机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号输送机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滑轨板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板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二号输送机立体图。
图中:1、模具主体;11、注头机;12、一号支撑腿;13、一号输送机;14、软管;15、固定块;16、识别猫眼;2、输送软板;21、支撑架;22、连接板;23、电力箱;24、伺服电机;3、一号电推杆;31、滑轨板;32、滑动板;33、滑动杆;4、弹簧;41、防脱板;42、挤压盘;5、二号电推杆;51、一号推板;52、挤压柱;6、连接块;61、二号输送机;62、二号支撑腿;7、连接方板;71、三号电推杆;72、二号推板;8、橡胶垫;9、辅助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具有识别方向功能的注头模具,包括模具主体1 和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设置在模具主体1的侧壁;所述模具主体1的侧壁设有注头机11;所述输送单元包括一号支撑腿12、一号输送机13、软管 14、固定块15、识别猫眼16和调整机构;所述一号支撑腿12设置在注头机 11的侧壁;所述一号输送机13固接在一号支撑腿12的端部;所述软管14设置在一号输送机13的端部;所述固定块15固接在一号输送机13的侧壁;所述识别猫眼16固接在固定块15的内部;所述调整机构设置在一号输送机13 的端部;工作时,工作人员将软管14放置在一号输送机13的端部输送,当软管14被输送至固定块15处时,识别猫眼16会对软管14的内部进行识别,当识别出有软管14的方向反了的时候,调整机构会对反向的软管14进行转动调换,将软管14的方向调整正确,一号输送机13继续将软管14输送,软管14被输送到模具主体1处时,模具主体1伸出将软管14套在其侧壁,回缩进注头机11的内部进行注头加工,可使防止软管14注头的方向错误,导致产品直接报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输送软板2、支撑架21、连接板22、电力箱23、伺服电机24和翻转组件;所述输送软板2 固接在一号输送机13的端部;所述支撑架21固接在一号输送机13的侧壁;所述连接板22固接在支撑架21的端部;所述电力箱23固接在连接板22的端部;所述伺服电机24固接在电力箱23的内部;所述翻转组件设置在连接板22的侧壁;工作时,工作人员将软管14放置在输送软板2的端部输送,软管14被输送到固定块15处后被识别,电力箱23内部的伺服电机24转动,带动翻转组件对反向的软管14进行调整,支撑架21起到支撑连接板22的作用,连接板22起到支撑电力箱23的作用,翻转组件转动在连接板22的内侧壁,可使对识别出反向的软管14进行调整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翻转组件包括一号电推杆3、滑轨板31、滑动板32和滑动杆33;所述一号电推杆3固接在伺服电机24的输出端;所述滑轨板31固接在一号电推杆3的底端;所述滑动板32滑动连接在滑轨板31的底端;所述滑动杆33滑动连接在滑动板32的内侧壁;工作时,对反向的软管14调整方向,一号电推杆3向底端伸缩,带动滑轨板31 下滑,滑动板32滑动在滑轨板31的底端,将滑动杆33插入输送软板2端部的软管14中部,伺服电机24的输出端带动一号电推杆3转动,滑动杆33滑出软管14的内侧壁,可使软管14被调节成正确的方向放置加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滑动板32的侧壁固接有弹簧 4;所述弹簧4的侧壁固接有防脱板41;所述滑动杆33的侧壁固接有挤压盘 42;工作时,对反向的软管14进行调节方向,一号电推杆3向下延伸,带动滑动板32滑动,挤压盘42贴合软管14的侧壁并挤压,挤压盘42同时挤压滑动杆33滑动在滑动板32的侧壁,弹簧4收缩拉拽防脱板41,通过两侧的挤压盘42对软管14侧壁挤压夹持,可使方便将软管14提起转动调节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号输送机13的侧壁固接有二号电推杆5;所述二号电推杆5的输出端固接有一号推板51;所述一号推板51的侧壁固接有挤压柱52;工作时,调整好方向的软管14被输送到一号推板51处,二号电推杆5的输出端推动一号推板51滑动,一号推板51带动侧壁固接的挤压柱52对软管14进行推送,模具主体1会伸出迎合,挤压柱 52将软管14推送至模具主体1的侧壁,可使方便将软管14固定在模具主体 1的侧壁加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号支撑腿12的侧壁固接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的侧壁固接有二号输送机61;所述二号输送机61的底端固接有二号支撑腿62;工作时,工作人员可将软管14放置在二号输送机 61的端部输送,通过输送到一号输送机13的上方时,将软管14推至输送软板2的端部进行二次输送,二号支撑腿62和连接块6都是起到支撑的作用,可使方便输送软管14加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块6的侧壁固接有连接方板7;所述连接方板7的端部固接有三号电推杆71;所述三号电推杆71的输出端固接有二号推板72;工作时,软管14放置在二号输送机61的端部输送加工,输送至二号推板72处时,连接方板7端部三号电推杆71的输送端伸出,带动二号推板72将软管14间歇式推入输送软板2的端部进行输送,可使方便对软管14进行排序输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二号推板72的侧壁固接有橡胶垫8;所述橡胶垫8的长度与二号推板72的长度一致;工作时,软管14在二号输送机61的端部输送,输送到二号推板72处时,三号电推杆71的输出端推动二号推板72,二号推板72带动橡胶垫8对软管14进行推送,将软管 14推送至输送软板2的端部排序,可使防止二号推板72与软管14直接接触磨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注头机11的侧壁固接有辅助滑板9;所述辅助滑板9的侧壁固接一号输送机13的侧壁;工作时,输送软板2端部的软管14通过一号输送机13输送到一号推板51处,二号电推杆5 的输出端伸长带动挤压柱52推送软管14,软管14迎合模具主体1的侧壁,注头机11和一号输送机13之间固接的辅助滑板9起到防掉落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输送软板2的端部开设有多组凹槽;所述软管14与输送软板2端部的凹槽相对应;所述挤压柱52与软管14的直径相对应;工作时,二号推板72将软管14推至输送软板2端部的凹槽内,一个凹槽放置一个软管14,当输送软板2带动软管14输送至一号推板51处时,二号电推杆5的输出端带动挤压柱52推动软管14,软管14被推动卡在模具主体1的侧壁固定,可使方便将软管14固定在模具主体1的侧壁加工注头。
工作原理,工作时,工作人员将软管14放置在一号输送机13的端部输送,当软管14被输送至固定块15处时,识别猫眼16会对软管14的内部进行识别,当识别出有软管14的方向反了的时候,调整机构会对反向的软管14 进行转动调换,将软管14的方向调整正确,一号输送机13继续将软管14输送,软管14被输送到模具主体1处时,模具主体1伸出将软管14套在其侧壁,回缩进注头机11的内部进行注头加工,可使防止软管14注头的方向错误,导致产品直接报废;工作人员将软管14放置在输送软板2的端部输送,软管14被输送到固定块15处后被识别,电力箱23内部的伺服电机24转动,带动翻转组件对反向的软管14进行调整,支撑架21起到支撑连接板22的作用,连接板22起到支撑电力箱23的作用,翻转组件转动在连接板22的内侧壁,可使对识别出反向的软管14进行调整方向;对反向的软管14调整方向,一号电推杆3向底端伸缩,带动滑轨板31下滑,滑动板32滑动在滑轨板31 的底端,将滑动杆33插入输送软板2端部的软管14中部,伺服电机24的输出端带动一号电推杆3转动,滑动杆33滑出软管14的内侧壁,可使软管14 被调节成正确的方向放置加工;对反向的软管14进行调节方向,一号电推杆 3向下延伸,带动滑动板32滑动,挤压盘42贴合软管14的侧壁并挤压,挤压盘42同时挤压滑动杆33滑动在滑动板32的侧壁,弹簧4收缩拉拽防脱板 41,通过两侧的挤压盘42对软管14侧壁挤压夹持,可使方便将软管14提起转动调节方向;调整好方向的软管14被输送到一号推板51处,二号电推杆5 的输出端推动一号推板51滑动,一号推板51带动侧壁固接的挤压柱52对软管14进行推送,模具主体1会伸出迎合,挤压柱52将软管14推送至模具主体1的侧壁,可使方便将软管14固定在模具主体1的侧壁加工;工作人员可将软管14放置在二号输送机61的端部输送,通过输送到一号输送机13的上方时,将软管14推至输送软板2的端部进行二次输送,二号支撑腿62和连接块6都是起到支撑的作用,可使方便输送软管14加工;软管14放置在二号输送机61的端部输送加工,输送至二号推板72处时,连接方板7端部三号电推杆71的输送端伸出,带动二号推板72将软管14间歇式推入输送软板2的端部进行输送,可使方便对软管14进行排序输送;软管14在二号输送机 61的端部输送,输送到二号推板72处时,三号电推杆71的输出端推动二号推板72,二号推板72带动橡胶垫8对软管14进行推送,将软管14推送至输送软板2的端部排序,可使防止二号推板72与软管14直接接触磨损;输送软板2端部的软管14通过一号输送机13输送到一号推板51处,二号电推杆 5的输出端伸长带动挤压柱52推送软管14,软管14迎合模具主体1的侧壁,注头机11和一号输送机13之间固接的辅助滑板9起到防掉落的作用;二号推板72将软管14推至输送软板2端部的凹槽内,一个凹槽放置一个软管14,当输送软板2带动软管14输送至一号推板51处时,二号电推杆5的输出端带动挤压柱52推动软管14,软管14被推动卡在模具主体1的侧壁固定,可使方便将软管14固定在模具主体1的侧壁加工注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识别方向功能的注头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主体(1)和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设置在模具主体(1)的侧壁;所述模具主体(1)的侧壁设有注头机(11);所述输送单元包括一号支撑腿(12)、一号输送机(13)、软管(14)、固定块(15)、识别猫眼(16)和调整机构;所述一号支撑腿(12)设置在注头机(11)的侧壁;所述一号输送机(13)固接在一号支撑腿(12)的端部;所述软管(14)设置在一号输送机(13)的端部;所述固定块(15)固接在一号输送机(13)的侧壁;所述识别猫眼(16)固接在固定块(15)的内部;所述调整机构设置在一号输送机(13)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识别方向功能的注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输送软板(2)、支撑架(21)、连接板(22)、电力箱(23)、伺服电机(24)和翻转组件;所述输送软板(2)固接在一号输送机(13)的端部;所述支撑架(21)固接在一号输送机(13)的侧壁;所述连接板(22)固接在支撑架(21)的端部;所述电力箱(23)固接在连接板(22)的端部;所述伺服电机(24)固接在电力箱(23)的内部;所述翻转组件设置在连接板(22)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识别方向功能的注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包括一号电推杆(3)、滑轨板(31)、滑动板(32)和滑动杆(33);所述一号电推杆(3)固接在伺服电机(24)的输出端;所述滑轨板(31)固接在一号电推杆(3)的底端;所述滑动板(32)滑动连接在滑轨板(31)的底端;所述滑动杆(33)滑动连接在滑动板(32)的内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识别方向功能的注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32)的侧壁固接有弹簧(4);所述弹簧(4)的侧壁固接有防脱板(41);所述滑动杆(33)的侧壁固接有挤压盘(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识别方向功能的注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输送机(13)的侧壁固接有二号电推杆(5);所述二号电推杆(5)的输出端固接有一号推板(51);所述一号推板(51)的侧壁固接有挤压柱(5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识别方向功能的注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支撑腿(12)的侧壁固接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的侧壁固接有二号输送机(61);所述二号输送机(61)的底端固接有二号支撑腿(6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识别方向功能的注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6)的侧壁固接有连接方板(7);所述连接方板(7)的端部固接有三号电推杆(71);所述三号电推杆(71)的输出端固接有二号推板(7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识别方向功能的注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推板(72)的侧壁固接有橡胶垫(8);所述橡胶垫(8)的长度与二号推板(72)的长度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识别方向功能的注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头机(11)的侧壁固接有辅助滑板(9);所述辅助滑板(9)的侧壁固接一号输送机(13)的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识别方向功能的注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软板(2)的端部开设有多组凹槽;所述软管(14)与输送软板(2)端部的凹槽相对应;所述挤压柱(52)与软管(14)的直径相对应。
CN202122637853.4U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具有识别方向功能的注头模具 Active CN2163296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7853.4U CN216329621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具有识别方向功能的注头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7853.4U CN216329621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具有识别方向功能的注头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29621U true CN216329621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31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37853.4U Active CN216329621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具有识别方向功能的注头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296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10502B (zh) 料盘自动推送装置及推送方法
CN112297360A (zh) 一种快速脱离的注塑模具
CN216329621U (zh) 一种具有识别方向功能的注头模具
CN217622138U (zh) 一种全自动吸塑成型装置
CN216376801U (zh) 一种塑料膜生产机的抚平装置
CN214854254U (zh) 一种提高压制效率的食品挤压成型装置
CN210678799U (zh) 一种全自动摆绳切割粘合一体机
CN214395205U (zh) 一种卫浴加工用片材模具
CN213671274U (zh) 一种锁销折弯对中机构
CN210121841U (zh) 带有推出装置的快速分离型模架
CN211683688U (zh) 一种送料装置及具有其的热压整型系统
CN210121977U (zh) 一种手提袋自动穿绳设备
CN207172954U (zh) 一种新型双层高周波熔接机
CN208321776U (zh) 一种适用于铁管铝管的自动冲孔设备
CN213382527U (zh) 一种橡胶制品模具
CN206066191U (zh) 一种模具用抛光机
CN106393651B (zh) 一种瓶胚变节距取瓶机构
CN106001335B (zh) 一种衣架加工装置
CN220162258U (zh) 一种模具模胚加工的模胚定位装置
CN110561735A (zh) 一种可自动上料的冲压模具装置
CN214358677U (zh) 一种碳纤维板夹持输送装置
CN216359768U (zh) 一种焊接装置
CN219505309U (zh) 一种注塑机上料装置
CN211031167U (zh) 一种具有传输功能的吹塑机
CN217551671U (zh) 一种汽车部件自动压装的机械手自动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