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26891U - 一种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26891U
CN216326891U CN202120667233.2U CN202120667233U CN216326891U CN 216326891 U CN216326891 U CN 216326891U CN 202120667233 U CN202120667233 U CN 202120667233U CN 216326891 U CN216326891 U CN 2163268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machine tool
working surface
numerical control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6723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大伟
封芳桂
许大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Hujinchao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Hujinchao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Hujinchao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Hujinchao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Priority to CN20212066723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268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268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268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包括:工作台,工作台具有工作面,且工作台设有内腔以及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的进口形成于工作面,第一通道的出口与内腔连通;清扫机构,清扫机构设置于工作台上,清扫机构包括驱动源、与驱动源驱动连接的连接件、以及设置于连接件上的清扫件,连接件与工作面间隔相对设置,清扫件与工作面接触,驱动源用于驱动连接件沿预设方向移动,以使清扫件能够将工作面上的物体扫入第一通道;以及收集容器,收集容器设有具有收集口的收集腔,收集容器设置于内腔的内部,并使收集口与第一通道的出口相对设置。上述的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在加工完成后可以自动清理工作台,无需人工清理,省事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
目前传统的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在加工时会产生大量的废料碎屑,这些碎屑堆积在工作台上,需要人工在加工完成之后进行清理,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用以解决传统的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在加工时会产生大量的废料碎屑,这些碎屑堆积在工作台上,需要人工在加工完成之后进行清理,费时费力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具有工作面,且所述工作台设有内腔以及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进口形成于所述工作面,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内腔连通;清扫机构,所述清扫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清扫机构包括驱动源、与所述驱动源驱动连接的连接件、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的清扫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工作面间隔相对设置,所述清扫件与所述工作面接触,所述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连接件沿预设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清扫件能够将所述工作面上的物体扫入所述第一通道;以及收集容器,所述收集容器设有具有收集口的收集腔,所述收集容器设置于所述内腔的内部,并使所述收集口与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上述的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在加工完成后,可以通过启动驱动源,使得驱动源驱动连接件沿预设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清扫件沿预设方向移动,清扫件在沿预设方向移动时可以将工作面上的物体扫入到第一通道内,这些物体在第一通道内能够顺着第一通道的侧壁进入到内腔并落入到收集容器内。如此,上述的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在加工完成后可以自动清理工作台,无需人工清理,省事省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收集容器的侧部和/或底部设有与所述收集腔连通的排液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收集容器的内部设置有筛网,所述筛网与所述收集腔的腔壁贴合并覆盖所述排液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工作台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第一排出口;
所述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还包括倾倒驱动件以及导向件,所述倾倒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内腔的内部并与所述收集容器驱动连接,所述导向件设置于所述内腔的内部,并位于所述收集容器沿倾倒方向移动的路径的末端,所述导向件用于引导所述导向件的上物体朝所述第一排出口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件倾斜设置,所述导向件包括靠近所述收集容器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高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内腔的腔壁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排出口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端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用于与所述收集容器的侧壁相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第二排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工作台还设有容纳腔以及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所述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干燥机构,所述干燥机构用于为所述第一通道提供干燥环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干燥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风机、以及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加热件,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风机靠近所述第二通道的进口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通道内设置有过滤件。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收集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工作台与清扫机构的装配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图形沿C-C方向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工作台;110、内腔;120、第一通道;130、容纳腔;140、第二通道;150、第一排出口;160、第二排出口;200、机身;300、加工机构;400、清扫机构;410、连接件;411、第一滚轮;412、第二滚轮;420、清扫件;430、第一导轨;431、第一导槽;440、第二导轨;441、第二导槽;500、收集容器;510、收集腔;520、排液口;530、筛网;540、支撑座;600、干燥机构;610、风机;620、加热件;630、过滤件;700、导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涉及的一种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包括工作台100、机身200、加工机构300、清扫机构400以及收集容器500。工作台100与机身200连接,工作台100上设置有夹具,该夹具用于夹持待加工工件;加工机构300与机身200连接,用于加工被夹具夹持的工件,清扫机构400用于清扫工作台100;收集容器500用于收集加工工件时产生的碎屑。
如图1所示,工作台100具有工作面,且工作台100设有内腔110以及第一通道120,第一通道120的进口形成于工作面,第一通道120的出口与内腔110连通。
具体的,工作面为工作台100的上表面,工作台100位具有内腔110的中空结构,且工作台100的内部还设有第一通道120,第一通道120的进口形成于工作台100的工作面,第一通道120的出口与内腔110连通。进入到第一通道120内的物体能够进入到内腔110内。
更具体的,第一通道120位于内腔110的上方,第一通道120内的物体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到内腔110的内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在内腔110的内部设置气泵等构件,可以利用该气泵将第一通道120内的物体吸入到内腔110的内部。
如图5所示,清扫机构400设置于工作台100上,清扫机构400包括驱动源(未示出)、与驱动源驱动连接的连接件410、以及设置于连接件410上的清扫件420,连接件410与工作面间隔相对设置,清扫件420与工作面接触,驱动源用于驱动连接件410沿预设方向移动,以使清扫件420能够将工作面上的物体扫入第一通道120。
如图5、图6所示,具体的,连接件410位于工作台100的工作面的上方,清扫件420与连接件410的下侧连接并与工作面接触,驱动源用于驱动连接件410沿平行于工作面的方向移动,并使连接件410能够靠近或远离第一通道140的进口。如此,驱动源能够通过连接件410带动清扫件420靠近或远离第一通道140的进口,从而使得清扫件420能够将工作面上的物体扫入第一通道120。其中,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工作面上的物体具体是指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碎屑和/或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往工件上喷洒的冷却液。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的工作面上的物体也可以是其他物质。
更具体的,驱动源为电机或电动推杆,驱动源用于驱动连接件410作直线运动,以使连接件410沿平行于工作面的方向移动。第一通道120的进口为长条状,连接件410为连接杆或连接条,连接件410的长度方向与第一通道120的长度方向一致。清扫件420为连接在连接件410下侧的刷毛。如此,驱动源在驱动连接件410移动时,可以通过清扫件420尽量地将工作面上的物体扫入到第一通道120内。
如图5所示,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120为两个,两个第一通道120的进口分别形成于工作面的两侧,连接件410位于两个第一通道120的进口之间,驱动源用于驱动连接件410在两个第一通道120的进口之间反复运动,如此,工作面上的物体可以分别被扫入两个第一通道120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夹具可拆卸地设置于工作台100的工作面上,当加工完毕后,可以将夹具拆卸,以便于清扫机构400将工作面上的物体清理得更加干净。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夹具可以固定设置于工作台400上,连接件410位于夹具的上方,清扫件420设置于连接件410的下方,并避开夹具,清扫件420用于清扫工作面上的物体。
如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清扫机构还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00上的第一导轨430以及设置于工作台100上的第二导轨440,第一导轨430与第二导轨440间隔设置,连接件4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轨430以及第二导轨440导向配合。
具体的,第一导轨430靠近第二导轨440的一侧设有第一导槽431,连接件410的其中一端设置有第一滚轮411,第一滚轮411设置于第一导槽431内;第二导轨440靠近第一导轨430的一侧设有第二导槽441,连接件41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滚轮412,第二滚轮412设置于第二导槽441内。如此,可以保证连接件410移动路径的准确定。
如图2、图4所示,收集容器500设有具有收集口的收集腔510,收集容器500设置于内腔110的内部,并使收集口与第一通道120的出口相对设置。
具体的,收集容器500为具有收集腔510的中空结构,且收集腔510的收集口为收集容器500的顶部开口,收集容器500设置于内腔110的内部,并使收集口与第一通道120的出口相对设置。如此,被清扫进第一通道120内的物体可以在进入内腔110后进入到收集容器500内。
如图2所示,更具体的,第一通道120倾斜设置,且第一通道120与水平面的夹角在15°-40°之间,如此,第一通道120内的物体在第一通道120内移动的速度较低,可以避免第一通道120内物体在离开第一通道120后飞过收集容器500,而没进入到收集容器500内。
如图1所示,上述的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在加工完成后,可以通过启动驱动源,使得驱动源驱动连接件410沿预设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清扫件420沿预设方向移动,清扫件420在沿预设方向移动时可以将工作面上的物体扫入到第一通道120内,这些物体在第一通道120内能够顺着第一通道120的侧壁进入到内腔110并落入到收集容器500内。如此,上述的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在加工完成后可以自动清理工作台100,无需人工清理,省事省力。
如图2、图4所示,进一步的,收集容器500的侧部和/或底部设有与收集腔510连通的排液口520。在对某些工件进行加工时,需要在工件上喷洒冷却液,在加工完成后,这些冷却液也能够在清扫机构400的作用下被扫入到第一通道120内,然后进入到收集容器500内,并通过收集容器500上的排液口520排出,实现碎屑和冷却液的分离。
进一步的,收集容器500的内部设置有筛网530,筛网530与收集腔510的腔壁贴合并覆盖排液口520。筛网530用于允许冷却液通过而阻止碎屑通过,如此,可以避免碎屑通过排液口520排出。
如图2、图3所示,更进一步的,工作台100的侧壁设有与内腔110连通的第一排出口150;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还包括倾倒驱动件(未示出)以及导向件700,倾倒驱动件设置于内腔110的内部并与收集容器500驱动连接,导向件700设置于内腔110的内部,并位于收集容器500沿倾倒方向移动的路径的末端,导向件700用于引导导向件700的上物体朝第一排出口150移动。
对于某一些工件,例如铁质或铜制等工件,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还具备回收价值。通过倾倒驱动件驱动收集容器500摆动,将收集容器500内的碎屑倒入到导向件700上,使得碎屑通过第一排出口150排出,可以便于工作人员在工作台100外集中收集碎屑后加以利用。
具体的,倾倒驱动件为摆动电机;收集容器500通过支撑座540安装在内腔110的内部,且收集容器500与支撑座540铰接,倾倒驱动件可以驱动收集容器500摆动,使得收集容器500往返于进料位以及倒料位;其中,当收集容器500位于进料位时,收集容器500的收集口与第一通道120的出口相对设置,当收集容器500位于倒料位时,收集容器400能够将收集容器400内的碎屑倒入到导向件700上。
进一步的,导向件700倾斜设置,导向件700包括靠近收集容器500的第一端以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导向件700的第一端高于导向件700的第二端,导向件700的第二端与内腔110的腔壁连接,并位于第一排出口150的下方。如此,导向件700上的碎屑可以在重力作用下朝第一排出口150移动。
具体的,导向件700为导向板。
更进一步的,导向件700的第一端设置有缓冲垫,缓冲垫用于与收集容器500的侧壁相抵。倾倒驱动件在驱动收集容器500倾倒后,收集容器500与缓冲垫相抵,可以避免收集容器500直接与导向件700接触而造成收集容器500或导向件700的损坏。
如图2、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工作台100的底部设有与内腔110连通的第二排出口160。落入到内腔110的冷却液可以通过第二排出口160排出。
具体的,第二排出口160连接有排水管,该排水管通往废水处理区域。
如图2、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工作台100还设有容纳腔130以及第二通道140,第二通道140的一端与容纳腔130连通,另一端与第一通道120连通;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还包括设置于容纳腔130内的干燥机构600,干燥机构600用于为第一通道120提供干燥环境。碎屑在伴随冷却液流入第一通道120后,碎屑的表面会占有冷却液,这部分冷却液可能会使得碎屑粘附在第一通道120的侧壁上,通过干燥机构600为第一通道120提供干燥环境,可以蒸发碎屑表面的冷却液,从而使得碎屑与第一通道120的侧壁脱离,以使第一通道120内的碎屑全部进入到收集容器500内。
具体的,干燥机构600包括设置于容纳腔130内的风机610、以及设置于容纳腔130内的加热件620,加热件620位于风机610靠近第二通道140的进口的一侧。风机610产生的气流在经过加热件620后被加热,加热后的气流可以通过第二通道140进入到第一通道120内,对第一通道120进行干燥。
可选的,加热件620为加热网或加热丝。
进一步的,第二通道140内设置有过滤件630。过滤件630用于避免第一通道120内的碎屑进入到容纳腔130内,影响干燥机构600的正常运行。
具体的,过滤件630为过滤网。
进一步的,第二通道410具有倾斜段,该倾斜段远离第一通道120的一端高于靠近第一通道120的一端,如此,可以避免第一通道120内的冷却液通过第二通道140进入到容纳腔130内。
上述的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在加工完成后,可以通过启动驱动源,使得驱动源驱动连接件410沿预设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清扫件420沿预设方向移动,清扫件420在沿预设方向移动时可以将工作面上的碎屑以及冷却液扫入到第一通道120内。这些碎屑以及冷却液在第一通道120内能够顺着第一通道120的侧壁进入到内腔110并落入到收集容器500内,而冷却液可以通过收集容器500上的排液口520排出,实现碎屑和冷却液的分离。当碎屑和冷却液分离后,倾倒驱动件可以驱动收集容器500摆动,将收集容器500内的碎屑倒入到导向件700上,使得碎屑通过第一排出口150排出,便于工作人员在工作台100外集中收集碎屑后加以利用。而通过收集容器500的排液口520进入到内腔110的冷却液可以通过第二排出口160排至外界。上述的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在加工完成后可以自动清理工作台100,无需人工清理,省事省力。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具有工作面,且所述工作台设有内腔以及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进口形成于所述工作面,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内腔连通;
清扫机构,所述清扫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清扫机构包括驱动源、与所述驱动源驱动连接的连接件、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的清扫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工作面间隔相对设置,所述清扫件与所述工作面接触,所述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连接件沿预设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清扫件能够将所述工作面上的物体扫入所述第一通道;以及
收集容器,所述收集容器设有具有收集口的收集腔,所述收集容器设置于所述内腔的内部,并使所述收集口与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容器的侧部和/或底部设有与所述收集腔连通的排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容器的内部设置有筛网,所述筛网与所述收集腔的腔壁贴合并覆盖所述排液口。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第一排出口;
所述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还包括倾倒驱动件以及导向件,所述倾倒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内腔的内部并与所述收集容器驱动连接,所述导向件设置于所述内腔的内部,并位于所述收集容器沿倾倒方向移动的路径的末端,所述导向件用于引导所述导向件的上物体朝所述第一排出口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倾斜设置,所述导向件包括靠近所述收集容器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高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内腔的腔壁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排出口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用于与所述收集容器的侧壁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第二排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还设有容纳腔以及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所述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干燥机构,所述干燥机构用于为所述第一通道提供干燥环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风机、以及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加热件,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风机靠近所述第二通道的进口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内设置有过滤件。
CN202120667233.2U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 Active CN2163268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7233.2U CN216326891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7233.2U CN216326891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26891U true CN216326891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27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67233.2U Active CN216326891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268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88956B1 (ko) 칩 컨베이어에 부속되는 칩/절삭유 여과장치
CN107378632A (zh) 一种快速回收冷却油的加工中心
CN216326891U (zh) 一种立式多轴数控加工机床
CN207223525U (zh) 一种带除屑装置的加工中心
EP1188513A1 (en) Machine tool
CN212683305U (zh) 一种高效铣削设备
CN111288674A (zh) 一种基于水刀的工件去毛刺设备及方法
CN217913250U (zh) 一种冲压模具零件加工用攻丝机
CN115338934A (zh) 一种pp板定位钻孔装置
CN210756652U (zh) 高效cnc加工中心
KR20150128504A (ko) 공작물 자동 로딩/언로딩 장치와 이를 채용하는 공작기계 장치
CN115284066A (zh) 一种机床自动排屑装置
CN113681343A (zh) 螺栓切割成型机的碎屑收集装置
CN211863985U (zh) 一种工件去毛刺设备的滤水装置
CN211805594U (zh) 一种工件去毛刺设备的水刀加工装置
CN211823228U (zh) 一种基于水刀的工件去毛刺设备
KR20110077855A (ko) 씨엔씨 가공기의 칩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CN207480228U (zh) 一种快速回收冷却油的加工中心
CN220127744U (zh) 一种快速排屑的金属带锯床
CN220178809U (zh)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喷吹装置
CN217890351U (zh) 一种可快速清理干燥的车床
CN212682443U (zh) 一种便于工件装卸的数控车床
CN218519249U (zh) 一种用于金属加工的金属屑处理装置
CN219967451U (zh) 一种轴承加工用沟磨床
CN220093965U (zh) 一种数控双头车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