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20435U - 一种排污管道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污管道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20435U
CN216320435U CN202122524530.4U CN202122524530U CN216320435U CN 216320435 U CN216320435 U CN 216320435U CN 202122524530 U CN202122524530 U CN 202122524530U CN 216320435 U CN216320435 U CN 2163204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filter screen
sewage discharge
shell
discharge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2453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生军
苏园园
戴佳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ER MAX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ER MAX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ER MAX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ER MAX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2453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204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204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204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污管道防护装置,包括过滤网、第一驱动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固液分离组件和第一连接组件;过滤网固定设置于排污管道的垂直横截面上,过滤网的过滤侧的表面转轴设置有一刮刀,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刮刀绕过滤网的轴心旋转;固液分离组件的入液口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开口连通,固液分离组件的出液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排污管道连通,第一管道上设置有一第一控制阀。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过滤网、第一驱动组件、固液分离组件和第一连接组件,实现了自动处理排污管道中的固体颗粒或污泥;实现了在处理排污管道中的固体颗粒或污泥的同时,减少过滤网上附着固体颗粒或污泥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排污管道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污管道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排污管道用于排放污水,污水中携带大量的固体颗粒或污泥,排污管道在长时间运行后,固体颗粒或污泥中会附着在管道内,从而堵塞排污管道,影响管道的正常运行。
目前,处理排污管道的堵塞通常是在管道内装入过滤网。但是,在管道内装入过滤网,过滤网在长时间过滤之后,其表面以及网孔内会粘附大量的过滤物,这些过滤物会堵塞过滤网,因此我们需要经常定期拆卸下来进行冲洗清洁,这种传统方式拆卸安装非常的不便,清洁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排污管道防护装置,旨在实现自动处理排污管道中的固体颗粒或污泥;实现在处理排污管道中的固体颗粒或污泥的同时,减少过滤网上附着固体颗粒或污泥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排污管道防护装置,所述排污管道防护装置包括:
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固定设置于所述排污管道的垂直横截面上,所述过滤网的过滤侧的表面转轴设置有一刮刀,所述排污管道的下端且位于刮刀的下方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过滤网的入水口一侧;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刮刀绕所述过滤网的轴心旋转;
固液分离组件,所述固液分离组件的入液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固液分离组件的出液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排污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一第一控制阀;
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上端与所述排污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下端与所述固液分离组件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液分离组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锥形敞口,所述入液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圆周外表面上且靠近分离器壳体封闭端,所述壳体为圆筒形;
第一电机;
绞龙,所述绞龙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绞龙的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绞龙的转动轴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的出料锥形敞口外部;
筛筒,所述筛筒上设置有若干个过滤孔,所述筛筒设置于壳体入液口和出料锥形敞口之间;所述筛筒的直径大于所述绞龙的直径且小于所述壳体的直径,所述筛筒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出液空腔,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出液空腔连通;
弹性压紧部件,所述绞龙的转动轴穿过所述弹性压紧部件的一端,所述弹性压紧部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固定于所述排污管道上,所述出料锥形敞口与所述弹性压紧部件弹性接触。
可选地,所述弹性压紧部件包括:
限位圆盘,所述限位圆盘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固定连接;
限位锥台,所述限位锥台的锥面与所述出料锥形敞口的锥面相对应,所述绞龙的转动轴穿过所述限位锥台与所述限位圆盘转轴连接;
至少两个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固定设置于所述限位锥台底面;
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内,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圆盘固定连接;
有压弹簧,所述有压弹簧设置于所述螺杆上且所述有压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接触,所述有压弹簧的直径大于螺杆的外径且小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径。
可选地,所述弹性压紧部件还包括:螺母,所述螺母设置于所述螺杆上,所述有压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母接触;所述螺母的外径大于所述有压弹簧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限位锥台的锥面与所述出料锥形敞口的锥面尺寸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固定套设在排污管道的外壁上;
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环的下侧;
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下侧,所述固液分离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环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三连接环,所述第三连接环固定套设在排污管道的外壁上;
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环的下侧且与所述弹性压紧部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排污管道的上侧,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排污管道且与所述排污管道固定连接;
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转轴设置于所述排污管道的上侧且所述第一传动件的轴心与所述排污管道垂直,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皮带连接;
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转轴设置于所述排污管道的上侧且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的轴心与所述排污管道平行,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啮合;
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转轴设置于所述过滤网的轴心上,所述驱动轴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皮带连接,所述刮刀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过滤网垂直于所述排污管道;所述过滤网固定焊接在排污管道的内壁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水流方向为从所述固液分离组件的出水口向所述排污管道方向流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过滤网、第一驱动组件、固液分离组件和第一连接组件,实现了自动处理排污管道中的固体颗粒或污泥;实现了在处理排污管道中的固体颗粒或污泥的同时,减少过滤网上附着固体颗粒或污泥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排污管道防护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52183305000004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52183305000005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排污管道防护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该排污管道防护装置包括过滤网10、第一驱动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固液分离组件和第一连接组件;过滤网10固定设置于排污管道80的垂直横截面上,过滤网10的过滤侧的表面转轴设置有一刮刀11,排污管道80的下端且位于刮刀11的下方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位于过滤网10的入水口一侧;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刮刀11绕过滤网10的轴心旋转;固液分离组件的入液口通过第一管道31与第一开口连通,固液分离组件的出液口通过第二管道32与排污管道80连通,第一管道31上设置有一第一控制阀311;第一连接组件的上端与排污管道80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组件的下端与固液分离组件固定连接。
当排污管道80正常使用时,第一控制阀311关闭,排污管道80内固体颗粒或污泥在过滤网10的阻拦下,沉积下来。当排污管道80运行一段时间之后,打开第一控制阀311,启动固液分离组件,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过滤网10表面的刮刀转动,将过滤网10上的固体颗粒或污泥从过滤网10上刮下,固体颗粒或污泥从第一开口进入第一管道31,然后通过入液口进行固液分离组件内,然后通过固液分离组件对固体颗粒或污泥进行分离,将分离后的液体从出液口通过第二管道32通入排污管道80中;其中,固体通过固体出料口排出。其中,第一连接组件用于固定固液分离组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过滤网10、第一驱动组件、固液分离组件和第一连接组件,实现了自动处理排污管道80中的固体颗粒或污泥;实现了在处理排污管道80中的固体颗粒或污泥的同时,减少过滤网10上附着固体颗粒或污泥的功能。
具体的,为了实现自动处理排污管道80中的固体颗粒或污泥;固液分离组件包括:壳体41,第一电机43;绞龙44,筛筒45和弹性压紧部件;壳体41与第一连接组件固定连接;壳体41的一端为封闭端,壳体41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锥形敞口42,入液口设置于壳体41的圆周外表面上且靠近分离器壳体41封闭端,壳体41为圆筒形;绞龙44设置于壳体41内,绞龙44的转动轴的一端与第一电机4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或传动连接;绞龙44的转动轴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 41的出料锥形敞口42外部;筛筒45上设置有若干个过滤孔,筛筒45设置于壳体41入液口和出料锥形敞口42之间;筛筒45的直径大于绞龙44的直径且小于壳体41的直径,筛筒45和壳体41之间形成有出液空腔46,出液口与出液空腔 46连通;绞龙44的转动轴穿过弹性压紧部件的一端,弹性压紧部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固定于排污管道80上,出料锥形敞口42与弹性压紧部件弹性接触。
具体的,为了实现自动处理排污管道80中的固体颗粒或污泥;弹性压紧部件包括:限位圆盘471、限位锥台472、至少两个第一套筒473、螺杆474和有压弹簧475,限位圆盘471与第二连接组件固定连接;限位锥台472的锥面与出料锥形敞口42的锥面相对应,绞龙44的转动轴穿过限位锥台472与限位圆盘 471转轴连接;第一套筒473固定设置于限位锥台472底面;螺杆474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套筒473内,螺杆474的另一端与限位圆盘471固定连接;有压弹簧 475设置于螺杆474上且有压弹簧475的一端与第一套筒473接触,有压弹簧475 的另一端可以与限位圆盘471接触,有压弹簧475的另一端可以与螺母476接触,有压弹簧475的直径大于螺杆474的外径且小于第一套筒473的外径。
具体的,为了实现调节弹性压紧部件的压紧效果,弹性压紧部件还包括:螺母476,螺母476设置于螺杆474上,有压弹簧475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母476接触;所述螺母476的外径大于所述有压弹簧475的直径。
具体的,为了提高弹性压紧部件的压紧效果,限位锥台472的锥面与出料锥形敞口42的锥面尺寸相同。
具体的,为了实现固定固液分离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环、第一连接块52和第二连接环53,第一连接环固定套设在排污管道80的外壁上;第一连接块52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环的下侧;第二连接环53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块52的下侧,固液分离组件设于第二连接环53内。
具体的,为了实现固定弹性压紧部件,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三连接环61 和第二连接块62,第三连接环61固定套设在排污管道80的外壁上;第二连接块62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环的下侧且与弹性压紧部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限位圆盘471与第二连接块62固定连接。
具体的,为了实现驱动挂刀旋转,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21、第一传动件22、第二传动件23和驱动轴24,第二电机21固定安装在排污管道80的上侧,且第二电机21的输出轴穿过排污管道80且与排污管道80固定连接;第一传动件22转轴设置于排污管道的上侧且第一传动件22的轴心与排污管道80 垂直,第一传动件22与第二电机21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第二传动件 23转轴设置于排污管道的上侧且与第二传动件23的轴心与排污管道80平行,第一传动件22与所述第二传动件23啮合;所述驱动轴24转轴设置于所述过滤网10的轴心上,所述驱动轴24与所述第二传动件22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刮刀11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轴24的一端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过滤网10垂直于所述排污管道80;所述过滤网10固定焊接在排污管道80的内壁上。所述刮刀11与所述过滤网10平行且转轴固定于所述过滤网10。
具体的,第二管道32上设置有单向阀321,单向阀321的水流方向为从固液分离组件的出水口向排污管道80方向流动。固液分离器的出水口位于过滤网 10的来水方向。
当排污管道80正常使用时,第一控制阀311关闭,排污管道80内固体颗粒或污泥在过滤网10的阻拦下,沉积下来。当排污管道80运行一段时间之后,打开第一控制阀311,启动第一电机43,第一电机43带动绞龙44将落入固液分离组件的污泥和固体颗粒进行压缩,然后污泥和固体颗粒的液体在筛筒45中进行过滤,将液体通过出液空腔46和出液口排出,然后液体通过单向阀321进行排污管道80的出水口。过滤后的固体通过绞龙44在出料锥形敞口42外侧沉积,当过滤后的固体到达一定量时,在绞龙44的带动下以及螺杆474、第一套筒473 的限位作用下,过滤后的固定推动限位锥台472向右侧移动,过滤后的固体通过出料锥形敞口42和限位锥台472之间的间隙排出。当过滤后的固体排出之后,限位锥台472在有压弹簧475和限位圆盘471的作用下向左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排污管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道防护装置包括:
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固定设置于所述排污管道的垂直横截面上,所述过滤网的过滤侧的表面转轴设置有一刮刀,所述排污管道的下端且位于刮刀的下方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过滤网的入水口一侧;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刮刀绕所述过滤网的轴心旋转;
固液分离组件,所述固液分离组件的入液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固液分离组件的出液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排污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一第一控制阀;
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上端与所述排污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下端与所述固液分离组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污管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组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锥形敞口,所述入液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圆周外表面上且靠近分离器壳体封闭端,所述壳体为圆筒形;
第一电机;
绞龙,所述绞龙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绞龙的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绞龙的转动轴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的出料锥形敞口外部;
筛筒,所述筛筒上设置有若干个过滤孔,所述筛筒设置于壳体入液口和出料锥形敞口之间;所述筛筒的直径大于所述绞龙的直径且小于所述壳体的直径,所述筛筒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出液空腔,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出液空腔连通;
弹性压紧部件,所述绞龙的转动轴穿过所述弹性压紧部件的一端,所述弹性压紧部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固定于所述排污管道上,所述出料锥形敞口与所述弹性压紧部件弹性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污管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紧部件包括:
限位圆盘,所述限位圆盘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固定连接;
限位锥台,所述限位锥台的锥面与所述出料锥形敞口的锥面相对应,所述绞龙的转动轴穿过所述限位锥台与所述限位圆盘转轴连接;
至少两个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固定设置于所述限位锥台底面;
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内,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圆盘固定连接;
有压弹簧,所述有压弹簧设置于所述螺杆上且所述有压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接触,所述有压弹簧的直径大于螺杆的外径且小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污管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紧部件还包括:螺母,所述螺母设置于所述螺杆上,所述有压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母接触;所述螺母的外径大于所述有压弹簧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污管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锥台的锥面与所述出料锥形敞口的锥面尺寸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污管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固定套设在排污管道的外壁上;
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环的下侧;
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下侧,所述固液分离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环内。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污管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
第三连接环,所述第三连接环固定套设在排污管道的外壁上;
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环的下侧且与所述弹性压紧部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污管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排污管道的上侧,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排污管道且与所述排污管道固定连接;
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转轴设置于所述排污管道的上侧且所述第一传动件的轴心与所述排污管道垂直,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皮带连接;
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转轴设置于所述排污管道的上侧且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的轴心与所述排污管道平行,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啮合;
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转轴设置于所述过滤网的轴心上,所述驱动轴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皮带连接,所述刮刀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污管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垂直于所述排污管道;所述过滤网固定焊接在排污管道的内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污管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水流方向为从所述固液分离组件的出水口向所述排污管道方向流动。
CN202122524530.4U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排污管道防护装置 Active CN2163204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24530.4U CN216320435U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排污管道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24530.4U CN216320435U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排污管道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20435U true CN216320435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78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24530.4U Active CN216320435U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排污管道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204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86716U (zh) 一种防堵型的市政排水管道
CN110694324A (zh) 一种前置水过滤器
US4966701A (en) Filter
CN211009150U (zh) 一种管道工程用防异物堵塞的潜污泵
JP2007307465A (ja) 管内異物除去装置
CN104863250A (zh) 一种旋流式一体化污水提升设备
CN216320435U (zh) 一种排污管道防护装置
CN212356858U (zh) 一种高效分离装置
CN205216375U (zh) 油气分离过滤装置
CN208081970U (zh) 一种新型化工过滤装置
CN2266448Y (zh) 污物分流除污器
CN214063251U (zh) 一种空压机用精密过滤器
CN112707525B (zh) 一种旋流除污器
KR100380225B1 (ko) 싸이클론식 연속여과기의 자동 역세 장치
CN211069261U (zh) 水幕除尘设备的甩筒式清洁系统
US5833852A (en) Supplementary filter apparatus for a water purifier
CN208481289U (zh) 用于水槽洗碗机上的垃圾干燥器
CN208388554U (zh) 一种用于水槽洗碗机上的垃圾干燥器
CN219783998U (zh) 用于地表水热泵机组的过滤装置
CN2427266Y (zh) 过滤器
CN220523379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粗滤器
CN201537421U (zh) 自清洗网式过滤器
CN111204891A (zh) 一种带有自适应清洗功能的离心涡旋式压载水过滤装置
CN116212502B (zh) 一种给排水的管道过滤设备
CN219091215U (zh) 一种自清式除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