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17813U - 一种压迫止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迫止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17813U
CN216317813U CN202122640641.1U CN202122640641U CN216317813U CN 216317813 U CN216317813 U CN 216317813U CN 202122640641 U CN202122640641 U CN 202122640641U CN 216317813 U CN216317813 U CN 2163178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 body
air bag
contact pad
band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406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进
张玉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D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YID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D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YID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264064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178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17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178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止血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迫止血装置,其包括带体、气囊、伤口接触垫;所述带体包括第一带体,以及所述第一带体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带体和第三带体,第二带体上固定连接有供所述第三带体穿过的连接环,所述第三带体上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压迫止血装置使用完成后,伤口垫片一般不可能再次使用,可以直接将伤口接触垫片从气囊上取下,更换新的伤口接触垫片继续进行使用;且使用后需要对带体和气囊进行消毒清洗时,可以将带体和气囊拆卸后分开进行清洗,更加方便;且带体和气囊其中一个损坏时,也可以单独进行更换,无须更换整个压迫止血装置;整个装置方便使用,可循环使用,节约资源,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压迫止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止血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迫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外伤、输液、穿刺、血透都会在肢体上留下出血的伤口,在外伤的急救方法中,指压止血法是最常用的止血方式,压迫伤口五到十分钟从而达到止血效果,而更大的伤口就需要持续二十到四十分钟;若是单纯用手按压力度难以控制,夹持力度过大容易造成组织损伤,夹持力度过小不能起到止血的效果。并且时间长了很难保持,无论是患者还是医护都难以为继,因此需要一种止血装置,在急救的情况下帮助病人压迫伤口,达到止血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迫止血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对出血伤口进行压迫止血时难以保持的问题。
根据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压迫止血装置,其包括带体、气囊、伤口接触垫;所述带体包括第一带体,以及所述第一带体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带体和第三带体,所述第二带体上固定连接有供所述第三带体穿过的连接环,所述第三带体上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所述气囊一侧与所述第一带体可拆卸连接、另一侧与所述伤口接触垫片接触。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前,将气囊与第一带体连接在一起,再将伤口接触垫片与气囊背离第一带体的一侧连接在一起;之后将伤口接触垫置于待止血的伤口上,再将第三带体穿过第二带体上的连接环,持续拉扯第三带体直至伤口处受到适当的压迫后,将第三带体弯折后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在一起,从而让第二带体和第三带体连接在一起,让第一带体、气囊以及伤口接触垫片持续向伤口施加压迫力;使用完成后,伤口垫片一般不可能再次使用,可以直接将伤口接触垫片从气囊上取下,更换新的伤口接触垫片继续进行使用;且使用后需要对带体和气囊进行消毒清洗时,可以将带体和气囊拆卸后分开进行清洗,更加方便;且带体和气囊其中一个损坏时,也可以单独进行更换,无须更换整个压迫止血装置;整个装置方便使用,可循环使用,节约资源,节能环保。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侧面设置有插槽。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侧面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与伤口接触垫片连接的一侧为弧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带体和第三带体上均设置有若干透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带体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部,所述气囊与所述第一带体接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伤口接触垫片上固定连接有第六连接部,所述气囊与所述伤口接触垫片接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部,所述第五连接部与所述第六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带体与所述第三带体均为弹性带。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压迫止血装置使用完成后,伤口垫片一般不可能再次使用,可以直接将伤口接触垫片从气囊上取下,更换新的伤口接触垫片继续进行使用;且使用后需要对带体和气囊进行消毒清洗时,可以将带体和气囊拆卸后分开进行清洗,更加方便;且带体和气囊其中一个损坏时,也可以单独进行更换,无须更换整个压迫止血装置;整个装置方便使用,可循环使用,节约资源,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压迫止血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体、气囊、伤口接触垫片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00、第一带体;110、第二带体;111、连接环;120、第三带体;121、第一连接部;122、第二连接部;11、透气孔;200、气囊;210、插槽;220、阀门;21、第三连接部;22、第四连接部;300、伤口接触垫;31、第五连接部;32、第六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并参照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迫止血装置,其包括带体、气囊200、伤口接触垫300;带体包括第一带体100,以及第一带体100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带体110和第三带体120,第二带体110上固定连接有供第三带体120穿过的连接环111,第三带体120上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22;
气囊200一侧与第一带体100可拆卸连接、另一侧与伤口接触垫300片接触。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前,将气囊200与第一带体100连接在一起,再将伤口接触垫300片与气囊200背离第一带体100的一侧连接在一起;之后将伤口接触垫300置于待止血的伤口上,再将第三带体120穿过第二带体110上的连接环111,持续拉扯第三带体120直至伤口处受到适当的压迫后,将第三带体120弯折后通过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22连接在一起,从而让第二带体110和第三带体120连接在一起,让第一带体100、气囊200以及伤口接触垫300片持续向伤口施加压迫力;使用完成后,伤口垫片一般不可能再次使用,可以直接将伤口接触垫300片从气囊200上取下,更换新的伤口接触垫300片继续进行使用;且使用后需要对带体和气囊200进行消毒清洗时,可以将带体和气囊200拆卸后分开进行清洗,更加方便;且带体和气囊200其中一个损坏时,也可以单独进行更换,无须更换整个压迫止血装置;整个装置方便使用,可循环使用,节约资源,节能环保。
优选地,气囊200侧面设置有插槽210。
其中,如图2所示,气囊200上设置的插槽210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插入冰袋或热袋,对患者的伤口处进行降温或升温处理,让患者感觉更加舒适。
优选地,气囊200侧面设置有阀门220。
其中,如图2所示,气囊200上的阀门220可以进行充气或放气处理,能够在气囊200内部气压不足时向气囊200充气;再需要收纳时可以将气囊200内部的空气放出,方便收纳。
优选地,气囊200与伤口接触垫300片连接的一侧为弧形凹槽。
其中,如图2所示,压迫止血装置常常用于患者手臂、腿部等处的止血,气囊200上的弧形凹槽能够更加贴合人体。
优选地,第二带体110和第三带体120上均设置有若干透气孔11。
其中,如图1所示,第二带体110与第三带体120在使用时会紧密地与人体皮肤接触,在其上设置透气孔11能够方便人体皮肤透气,提高一定的舒适性。
优选地,第一带体100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部21,气囊200与第一带体100接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部22,第三连接部21与第四连接部22可拆卸连接;伤口接触垫300片上固定连接有第六连接部32,气囊200与伤口接触垫300片接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部31,第五连接部31与第六连接部32可拆卸连接。
其中,如图1~图3所示,第三带体120上的第一连接部121与第二连接部122设置在第三带体120的同一侧,且第一连接部121与第二连接部122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魔术贴进行连接,使用、方便且快捷;具体的,上述第三连接部21与第四连接部22的连接、第五连接部31与第六连接部32的连接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魔术贴进行连接,其中一个为魔术贴公贴,另一个为魔术贴母贴,相互进行安装、拆卸均十分方便的粘结;具体的,当然可以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连接方式,例如子母扣、回字扣等连接方式。
优选地,第二带体110与第三带体120均为弹性带。
其中,第二带体110与第三带体120均均采用弹性带时,能够让带体使用范围更广,且能够达到更好的压迫效果。
具体的,上述伤口接触垫300片可以选用医用棉片制成。
相比于现有技术,压迫止血装置使用完成后,伤口垫片一般不可能再次使用,可以直接将伤口接触垫300片从气囊200上取下,更换新的伤口接触垫300片继续进行使用;且使用后需要对带体和气囊200进行消毒清洗时,可以将带体和气囊200拆卸后分开进行清洗,更加方便;且带体和气囊200其中一个损坏时,也可以单独进行更换,无须更换整个压迫止血装置;整个装置方便使用,可循环使用,节约资源,节能环保。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体、气囊、伤口接触垫;所述带体包括第一带体,以及所述第一带体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带体和第三带体,所述第二带体上固定连接有供所述第三带体穿过的连接环,所述第三带体上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所述气囊一侧与所述第一带体可拆卸连接、另一侧与所述伤口接触垫片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侧面设置有插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侧面设置有阀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与伤口接触垫片连接的一侧为弧形凹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带体和第三带体上均设置有若干透气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部,所述气囊与所述第一带体接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伤口接触垫片上固定连接有第六连接部,所述气囊与所述伤口接触垫片接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部,所述第五连接部与所述第六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带体与所述第三带体均为弹性带。
CN202122640641.1U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压迫止血装置 Active CN2163178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40641.1U CN216317813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压迫止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40641.1U CN216317813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压迫止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17813U true CN216317813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32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40641.1U Active CN216317813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压迫止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178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94457U (zh) 一种甲状腺术后透明压迫止血器
CN216317813U (zh) 一种压迫止血装置
CN107303192B (zh) 环形气囊压迫止血胸罩
CN210843294U (zh) 介入治疗术后压迫装置
CN112914670A (zh) 一种远端桡动脉止血带及远端桡动脉止血器
JP3186252U (ja) 止血テープ
CN206651856U (zh) 肱动脉加压止血带及加压止血装置
CN114010254A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手术用按压止血设备
CN205458886U (zh) 一种患者四肢创伤止血装置
CN210872292U (zh) 一种改良式小儿下肢皮肤牵引带
CN210228242U (zh) 一种普外科用局部双压止血带
CN213283246U (zh) 一种临床用充气式桡动脉穿刺固定装置
CN219629718U (zh) 一种可控气囊加压器
CN205433813U (zh) 浅动脉采血止血带
CN213310076U (zh) 一种介入加压护理装置
CN215994504U (zh) 颈椎术后脑脊液漏加压包扎装置
CN219461284U (zh) 一种picc置管后穿刺点按压装置
CN211834580U (zh) 一种可调动脉按压器
CN217186298U (zh) 一种外科护理止血装置
CN213189906U (zh) 一种用于心脏介入术的压迫止血装置
CN215192997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乳腺外科护理用术后包扎装置
CN215018604U (zh) 一种适用于桡动脉穿刺的简易t型固定枕
CN215349990U (zh) 一种应用于防腹水渗漏充气式可调压的腹带
CN214907545U (zh) 一种多功能压迫带
CN210541706U (zh) 基板和肱动脉止血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