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15596U - 油芯分离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油芯分离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15596U
CN216315596U CN202122591032.1U CN202122591032U CN216315596U CN 216315596 U CN216315596 U CN 216315596U CN 202122591032 U CN202122591032 U CN 202122591032U CN 216315596 U CN216315596 U CN 216315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oil
core
atomizing core
atomiz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9103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骞
高严
林盛泓
陈加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Gongy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eiy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eiy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eiy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9103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15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15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155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芯分离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器,属于雾化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雾化芯的进油通道始终与储油腔连通而造成油液泄漏的问题。该油芯分离雾化装置包括雾化装置本体、储油腔和雾化芯,雾化装置本体包括出雾通道,雾化芯包括雾化芯本体和进油通道;雾化芯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出雾通道运动,当雾化芯在第一预设位置范围内运动时,进油通道与储油腔封闭;当雾化芯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范围时,进油通道与储油腔部分连通或完全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芯分离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器密封性好,油液不易泄漏,并且雾化性能良好,能较好地满足用户的雾化需求。

Description

油芯分离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雾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芯分离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器。
背景技术
雾化器是通过发热来蒸发油液,使得油液雾化形成稳定油雾的器件。
目前,雾化器的雾化芯固定在油腔里,雾化芯难以在储油腔内移动,进油通道始终与储油腔连通,在运输或存储雾化器的过程中,油液可能通过进油通道进入雾化芯内部或流至电源装置内,导致电源装置内的电子器件如咪头被油液浸泡而无法工作;雾化油还可能顺着出雾通道流泄漏至外部,污染雾化器的表面,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芯分离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雾化芯的进油通道始终与储油腔连通而造成油液泄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芯分离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器,包括:
雾化装置本体,所述雾化装置本体包括出雾通道;
储油腔,所述储油腔设于所述雾化装置本体内,用于容纳油液;
雾化芯,所述雾化芯包括雾化芯本体和进油通道,所述雾化芯本体设于所述出雾通道内,所述进油通道设于所述雾化芯本体;
其中,所述雾化芯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出雾通道在第一预设位置范围内运动时,所述进油通道与所述储油腔封闭;所述雾化芯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范围时,所述进油通道与所述储油腔部分连通或完全连通,所述雾化芯雾化从所述储油腔经所述进油通道流入所述雾化芯本体的油液,所述雾化后的油液通过所述出雾通道流出所述雾化装置本体。
作为上述油芯分离雾化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推压件,所述推压件沿所述出雾通道推动所述雾化芯。
作为上述油芯分离雾化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预设位置范围包括第二极限位置,所述雾化芯运动至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雾化芯与所述雾化装置本体卡接。
作为上述油芯分离雾化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储油腔包括出油通道,所述雾化芯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出雾通道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出油通道与所述进油通道的连通状态依次为:封闭、部分连通、完全连通。
作为上述油芯分离雾化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油通道设于所述雾化芯本体的一侧、多侧或环绕所述雾化芯本体设置,所述出油通道设于所述储油腔的一侧、多侧或环绕所述储油腔设置。
作为上述油芯分离雾化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限位件和卡接件,限位件设于所述雾化装置本体,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雾化装置本体间形成有卡接孔,卡接件设于所述雾化芯本体,所述卡接件卡接于所述卡接孔内。
作为上述油芯分离雾化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预设位置范围包括第一极限位置,所述雾化芯在所述第一极限位置与所述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出雾通道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用于防止所述雾化芯滑出所述雾化装置本体。
作为上述油芯分离雾化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雾化芯还包括雾化芯电极,设于所述雾化芯本体上,所述雾化芯电极与外部电源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器,包括前述的油芯分离雾化装置。
作为上述电子雾化器的优选方案,所述电子雾化器还包括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电源电极,当所述雾化芯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电源电极与所述雾化芯电极抵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芯分离雾化装置雾化装置本体、储油腔和雾化芯,所述储油腔设于所述雾化装置本体内,其内容纳有油液,所述雾化装置本体包括出雾通道,所述雾化芯包括雾化芯本体和进油通道,所述进油通道设于所述雾化芯本体,所述雾化芯本体设于所述出雾通道,雾化芯本体可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出雾通道运动:
当所述雾化芯在第一预设位置范围内运动时,所述进油通道与所述储油腔封闭,不需要雾化油液时,雾化芯与储油腔分离,可以有效的隔离油液与雾化芯,不会造成油液泄漏。
当所述雾化芯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范围时,所述进油通道与所述储油腔先部分连通,储油腔内的部分油液缓慢流入进油通道,随着流入的油液流速的增加,流速到达最大值时,所述进油通道与所述储油腔完全连通。在上述两个过程中,所述雾化芯雾化从所述储油腔经所述进油通道流入所述雾化芯本体的油液,所述雾化后的油液通过所述出雾通道流出所述雾化装置本体。
据此,不需要雾化油液时,油液与雾化芯隔离,无论是在运输或携带时,油液都不会泄漏至雾化芯中,更不会经过雾化芯泄漏至外界,并且,油液被较好的密封在储油腔内,不会发生变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采用上述的油芯分离雾化装置,密封性好,油液不易泄漏,并且雾化性能良好,能较好地满足用户的雾化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这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雾化装置与电源装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推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雾化芯位于第一预设位置范围时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雾化芯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密封件密封出油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雾化芯与雾化装置本体卡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件部件及编号:
100、雾化装置;
110、雾化装置本体;111、出雾通道;111a、第一极限位置;111b、第二极限位置;111c、限位部;112、隔离壁;113、第一密封件;113a、第一表面; 113b、第二表面;
120、储油腔;121、出油通道;121a、第三表面;121b、第四表面;
130、雾化芯;131、雾化芯本体;132、进油通道;133、雾化芯电极;
140、推压件;141、推杆;142、推块;
150、卡接机构;151、限位件;151a、接触斜面;152、卡接件;152a、卡接板;153、卡接孔;
160、第二密封件;
200、电源装置;
210、电源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如果不冲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请参见图3至图5,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油芯分离雾化装置,油芯分离雾化装置包括雾化装置本体110、储油腔120和雾化芯130,储油腔120设于雾化装置本体110内,其内容纳有油液,雾化装置本体110包括出雾通道111,雾化芯 130包括雾化芯本体131和进油通道132,进油通道132设于雾化芯本体131,雾化芯本体131设于出雾通道111,雾化芯本体131可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出雾通道111运动:
请参见图4,当雾化芯130在第一预设位置范围内运动时,进油通道132与储油腔120封闭,不需要雾化油液时,雾化芯130与储油腔120分离,可以有效的隔离油液与雾化芯130,不会造成油液泄漏。具体的,该第一预设位置范围从雾化芯130初始位置起算,直至雾化芯130运动至进油通道132与出油腔部分连通位置处,此范围内的雾化芯130所在位置均属于第一预设位置范围的范畴,在该范围内,雾化芯130贴合出雾通道111滑动,雾化芯130上的进油通道132与出雾通道111内壁接触,油液无法通过进油通道132流入雾化芯130 中。
请参见图5,当雾化芯130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范围时,进油通道132与储油腔120先部分连通,储油腔120内的部分油液缓慢流入进油通道132,随着流入的油液流速的增加,流速到达最大值时,进油通道132与储油腔120完全连通。在上述两个过程中,雾化芯130雾化从储油腔120经进油通道132流入雾化芯本体131的油液,雾化后的油液通过出雾通道111流出雾化装置本体110。具体的,第二预设位置范围从雾化芯130运动至进油通道132与出油腔部分连通位置处起算,直至进油通道132的通道口完全覆盖出油通道121通道口或出油通道121的通道口完全覆盖进油通道132通道口,此时,流入进油通道132 的油液量最大。
据此,不需要雾化油液时,油液与雾化芯130隔离,无论是在运输或携带时,油液都不会泄漏至雾化芯130中,更不会经过雾化芯130泄漏至外界,并且,油液被较好的密封在储油腔120内,不会发生变质。
为便于理解油芯分离雾化装置的结构,现对油芯分离雾化装置各组成部分进行进一步描述,如下:
请参见图3,优选的,雾化装置100还包括推压件140,推压件140沿出雾通道111推动雾化芯130到达预设位置。具体的,推压件140包括推杆141和推块142,推杆141的下端与雾化芯本体131抵接,推杆141的上端与推块142 连接,推杆141与推块142可以一体设置也可以可拆卸连接,按压推块142,推块142带动推杆141在出雾通道111内移动,同时,推杆141带动雾化芯本体 131在出雾通道111内移动,以实现雾化芯130与储油腔120的封闭与连通。进一步的,推板的最大宽度大于出雾通道111通道口的最大宽度,起限位作用,防止在雾化芯130到达预设位置后仍继续下压推板,以保证推杆141雾化芯130、雾化装置本体110以及雾化装置100的其他部件不会被压坏。优选的,推板为圆形结构,其圆形结构完全覆盖出雾通道111通道口,限位效果更好,能有效阻止推板在雾化芯130到达预设位置后仍继续下压。
请参见图5,第二预设位置范围包括第二极限位置111b,雾化芯130运动至第二极限位置111b时,雾化芯130与雾化装置本体110卡接。第二极限位置 111b为雾化芯130深入出雾通道111内部的极限位置,雾化芯130不能继续前进,储油腔120内油液流入进油通道132的油液量最大,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雾化预设容量的油液,此时,雾化芯130雾化出的油雾更均匀。
雾化装置本体110包括隔离壁112,隔离壁112为环形结构,环形结构内部形成出雾通道111,推压件140和雾化芯130沿着隔离壁112运动。储油腔120 形成于雾化装置本体110与隔离壁112之间,油液充满储油腔120,储油腔120 包括出油通道121,出油通道121设置在储油腔120底部,并且靠近出雾通道 111设置,出油通道121贯穿隔离壁112。
进油通道132设于雾化芯本体131的一侧、多侧或环绕雾化芯本体131设置;出油通道121设于储油腔120的一侧、多侧或环绕储油腔120设置。具体的,进油通道132与出油通道121对应设置,以使储油腔120内的油液能顺畅地从储油腔120内经出油通道121和进油通道132流入雾化芯130。进油通道 132或出油通道121设于雾化芯本体131的一侧具体为:进油通道132或出油通道121为一个孔,出油通道121孔贯穿隔离壁112,进油通道132孔贯穿雾化芯本体131,上述两个孔对应设置,储油腔120内的油液通过上述两个孔进入雾化芯130内,一个孔便于加工,输送油液较为缓慢,应用于供雾量少的场景,并且,一个孔可以减小储油腔120与外界的接触面积,油液最不容易泄漏。同样的,进油通道132或出油通道121设于雾化芯本体131的多侧具体为:在隔离壁112上开设多个孔形成整个出油通道121,在雾化芯本体131上开设多个孔形成整个进油通道132,隔离壁112上的多个孔与雾化芯本体131上的多个孔一一对应,均匀分布在雾化芯本体131的周围,流入雾化芯本体131内的油液更均匀,可以避免加热不均匀从而导致出雾不均匀的情况的出现。同样的,进油通道132或出油通道121环绕雾化芯本体131设置具体为:在隔离壁112上开设圆环形孔以形成出油通道121,在雾化芯本体131上开设圆环形孔以形成进油通道132,储油腔120流入雾化芯130的油液量最大,当进油通道132与出油通道 121完全连通时,储油腔120与雾化芯130完全连通,雾化芯130雾化的油雾更均匀,油雾量更大。
请参见图4至图7,雾化芯130在外力作用下沿出雾通道111运动的过程中,出油通道121与进油通道132的连通状态依次为:封闭、部分连通、完全连通。
雾化芯130在第一预设位置范围内运动时,雾化芯130的进油通道132完全与隔离壁112相接触,隔离壁112密封进油通道132通道口。雾化芯本体131 上还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13,在隔离壁112密封进油通道132通道口时,第一密封件113密封出油通道121通道口。具体的,第一密封件113包括第一表面113a 和第二表面113b,第一表面113a与第二表面113b相接触,出油通道121包括第三表面121a和第四表面121b,第三表面121a与第四表面121b之间形成出油通道121通道口,雾化芯130位于第一极限位置111a时,第一表面113a与第三表面121a接触,第二表面113b与第四表面121b接触,第一表面113a覆盖第三表面121a,第二表面113b覆盖第四表面121b,第一密封件113堵住出油通道121通道口,实现油芯分离。第一表面113a与第三表面121a相配合,第二表面113b与第四表面121b相配合,增大了雾化芯本体131与出油通道121 的接触面积,密封效果更好,能有效地防止储油腔120内的油液泄漏。
雾化芯130进入第二预设位置范围内后,雾化芯130的进油通道132与隔离壁112部分接触,隔离壁112部分密封进油通道132通道口。进油通道132 与出油通道121部分连通,储油腔120内的油液逐渐经出油通道121流入进油通道132。当雾化芯130到达第二极限位置111b时,第一密封件113彻底远离出油通道121,出油通道121与进油通道132完全连通,储油腔120内的油液按最大油液量进入雾化芯130中此时,雾化芯130与雾化装置本体110卡接。具体的,雾化装置100还包括卡接机构150,卡接机构150包括限位件151和卡接件152,限位件151设于雾化装置本体110,限位件151与雾化装置本体110间形成有卡接孔153,卡接件152设于雾化芯本体131,卡接件152卡接于卡接孔 153内,雾化芯130被固定在第二极限位置111b。进一步的,卡接件152与限位件151弹性接触,限位件151包括接触斜面151a,卡接件152包括卡接板152a,在雾化芯130往第二极限位置111b运动的过程中,卡接板152a与接触斜面151a 相接触,该卡接板152a具有弹性,卡接板152a在于接触斜面151a接触的过程中逐渐被压缩,直至卡接板152a滑过接触斜面151a的下端,卡接板152a滑入卡接孔153,卡接板152a复位,卡接板152a被卡接在卡接孔153中,至此,雾化芯130被固定在第二极限位置111b。
第一预设位置范围包括第一极限位置111a,雾化芯130在第一极限位置 111a与第二极限位置111b之间移动,出雾通道111包括限位部111c,限位部 111c位于第一极限位置111a,用于防止雾化芯130滑出雾化装置本体110。具体的,限位部111c包括限位槽,限位槽的上端面所在位置为第一极限位置111a,在限位槽内,限位槽上端面阻止雾化芯130往油雾流出的方向移动。
请参见图1和图2,雾化装置100还包括第二密封件160,第二密封件160 设于雾化装置本体110内,与雾化装置本体110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设置,用于密封储油腔120。当第二密封件160与雾化装置本体110可拆卸连接时,可取出第二密封件160清洗雾化装置100内部或者更换/添加油液。
请参见图2,雾化芯130包括雾化芯电极133,设于雾化芯本体131上,雾化芯电极133与外部电源连接,雾化芯电极133与外部电源连接后,雾化芯130 可对油液进行加热以形成油雾。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器,请参见图1和图2,包括前述的油芯分离雾化装置,密封性好,油液不易泄漏,并且雾化性能良好,能较好地满足用户的雾化需求。
请参见图2,电子雾化器还包括电源装置200,电源装置200包括电源电极210,当雾化芯130位于第二极限位置111b时,电源电极210与雾化芯电极133 抵接,电源装置200可以为雾化装置100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请参见图1至图7,连接电源装置200与雾化装置100,雾化芯130位于第一极限位置111a,往靠近电源装置200的方向推动推压件140,雾化装置100 内的雾化芯130位于第一预设位置范围时,雾化芯130与储油腔120封闭,继续推动推压件140,雾化芯130进入第二预设位置范围,雾化芯130与储油腔 120部分连通,储油腔120内的部分油液流入雾化芯130中,直至雾化芯130运动至第二极限位置111b,雾化芯130与雾化装置本体110卡接,雾化芯130被固定在第二极限位置111b,储油腔120与雾化芯130完全连通,雾化芯130雾化从储油腔120经出油通道121和进油通道132流入雾化芯本体131的油液,雾化后的油液通过出雾通道111流出雾化装置本体11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油芯分离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雾化装置本体,所述雾化装置本体包括出雾通道;
储油腔,所述储油腔设于所述雾化装置本体内,用于容纳油液;
雾化芯,所述雾化芯包括雾化芯本体和进油通道,所述雾化芯本体设于所述出雾通道内,所述进油通道设于所述雾化芯本体;
其中,所述雾化芯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出雾通道运动,当所述雾化芯在第一预设位置范围内运动时,所述进油通道与所述储油腔封闭;当所述雾化芯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范围时,所述进油通道与所述储油腔部分连通或完全连通,所述雾化芯雾化从所述储油腔经所述进油通道流入所述雾化芯本体的油液,所述雾化后的油液通过所述出雾通道流出所述雾化装置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芯分离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推压件,所述推压件沿所述出雾通道推动所述雾化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芯分离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范围包括第二极限位置,所述雾化芯运动至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雾化芯与所述雾化装置本体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芯分离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腔包括出油通道,所述雾化芯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出雾通道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出油通道与所述进油通道的连通状态依次为:封闭、部分连通、完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芯分离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通道设于所述雾化芯本体的一侧、多侧或环绕所述雾化芯本体设置,所述出油通道设于所述储油腔的一侧、多侧或环绕所述储油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芯分离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限位件和卡接件,限位件设于所述雾化装置本体,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雾化装置本体间形成有卡接孔,卡接件设于所述雾化芯本体,所述卡接件卡接于所述卡接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芯分离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范围包括第一极限位置,所述雾化芯在所述第一极限位置与所述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出雾通道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用于防止所述雾化芯滑出所述雾化装置本体。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油芯分离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还包括雾化芯电极,设于所述雾化芯本体上,所述雾化芯电极与外部电源连接。
9.一种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油芯分离雾化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器还包括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电源电极,当所述雾化芯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电源电极与所述雾化芯抵接。
CN202122591032.1U 2021-10-26 2021-10-26 油芯分离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器 Active CN2163155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91032.1U CN216315596U (zh) 2021-10-26 2021-10-26 油芯分离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91032.1U CN216315596U (zh) 2021-10-26 2021-10-26 油芯分离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15596U true CN216315596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29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91032.1U Active CN216315596U (zh) 2021-10-26 2021-10-26 油芯分离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155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70555U (zh) 用于电子烟的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4146331U (zh) 一种方便注液的电子烟雾化器
KR102325774B1 (ko) 초음파 전자 담배 분무기
KR200475944Y1 (ko) 액상 화장품 용기의 배출 구조체
CN209436265U (zh) 注油烟弹结构
CN216315596U (zh) 油芯分离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器
CN104981295B (zh) 流体分配装置以及用于生产这一装置的方法
CN113068863A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WO2020220386A1 (zh) 一种弹簧泡沫泵及包装容器
CN112438638A (zh) 一种无管给皂装置
CN208307418U (zh) 一种可调节的双效泵头
CN110844315A (zh) 喷雾泵头
CN216416369U (zh) 出液装置及清洁刷
CN214962615U (zh) 一种雾化器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5124297U (zh) 一种雾化器
CN210266056U (zh) 一种压力可调稳压装置
CN215314114U (zh) 介质供给设备及具有该介质供给设备的清洁装置
CN113120420A (zh) 一种用于高浓稠度液体的全塑可回收喷雾泵
US20210060592A1 (en) Spray Gun
CN211337089U (zh) 喷雾泵头
CN112586860A (zh) 一种有效实现定量喷装的化妆品
CN219962173U (zh) 充液结构及香水分装瓶
CN210883372U (zh) 一种按压式泡沫泵
CN112371362B (zh) 一种带有抑菌消毒功能的喷雾机构
CN214987292U (zh) 一种用于高浓稠度液体的全塑可回收喷雾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4

Address after: 523000 Room 301, No. 10, min'er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Gongy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workshop 3001, west block, Fufang veterans building, No. 3012, Xingye Road, labor community,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eiya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