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13160U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手机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手机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13160U
CN216313160U CN202121900155.2U CN202121900155U CN216313160U CN 216313160 U CN216313160 U CN 216313160U CN 202121900155 U CN202121900155 U CN 202121900155U CN 216313160 U CN216313160 U CN 2163131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w energy
energy automobile
backup pad
phone
mobile 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0015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海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Pilot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90015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131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131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131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手机支撑装置,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该新能源汽车用手机支撑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座的顶部焊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正面位于底部焊接有L形支撑块,支撑板内开设有内腔,且支撑板的正面开设有两个长槽,并且两个长槽与内腔连通。该新能源汽车用手机支撑装置,将手机固定到支撑板上,再将吸盘固定到空调出风口处,微型吸气泵将冷空气吸入软管,在进入到内腔中,由通孔排出,对手机进行散热处理,由于采用冷空气进行散热,能够提升散热效果,使用者可以转动手轮,使得手轮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使得两个夹持件相靠近或远离,实现对不同尺寸手机的夹持效果,保障了通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手机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手机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深,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以及大气污染,全球气温不断上升的危害加剧,汽车企业普遍认识到节能减排时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手机基本人手一部,在汽车上使用手机导航,听音乐,打电话已经是车友们开车的一种常态,但是这样一边开车一边使用手机,对于驾驶员来说相当危险,因此需要使用手机支持装置,传统的手机支持装置,在夏季车内温度升高时,直接固定到车厢内,通过车内空气产生的风,对手机的散热效果不佳,同时,对于支持装置的大小是固定的,对于不同尺寸的手机,通用性差,无法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手机支撑装置,能够通过吸气头将空调冷风吸入内腔中,再由通孔排出,对手机进行散热处理,提升了散热效果,可以转动手轮,使得两个夹持件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实现对不同尺寸手机的固定效果。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手机支撑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正面位于底部焊接有L形支撑块,所述支撑板内开设有内腔,且支撑板的正面开设有两个长槽,并且两个长槽与内腔连通,所述内腔内转动设置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光滑端延伸至支撑板的外侧焊接有手轮,两个所述长槽内滑动嵌设有两个夹持件,两个所述夹持件包括两个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位于支撑板外侧的一端焊接有两个限位板,且两个移动块与双向螺纹杆螺纹连接。
为了能够将空调冷风吸入内腔中,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手机支撑装置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背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微型吸气泵,所述微型吸气泵的输出端与内腔连通,所述微型吸气泵的输入端连通设置有软管。
为了将吸气头固定到空调口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手机支撑装置优选的,所述软管远离微型吸气泵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吸气头,且吸气头内嵌设有过滤网,并且吸气头的一侧焊接有吸盘。
为了避免手机背面与支撑板贴合造成通孔堵塞,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手机支撑装置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正面沿竖直方向粘合有多组凸起,且多组凸起均由橡胶材料构成。
为了使得冷空气吹向手机,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手机支撑装置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正面位于多组凸起之间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内腔连通。
为了使得两个移动块能够同步靠近或远离,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手机支撑装置优选的,两个所述移动块关于支撑板的竖直中线对称,且两个移动块内均开设有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手机支撑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能源汽车用手机支撑装置,将手机固定到支撑板上,再将吸盘固定到空调出风口处,此时,吸气头处于出风口处,微型吸气泵将冷空气吸入软管,在进入到内腔中,由通孔排出,对手机进行散热处理,由于采用冷空气进行散热,能够提升散热效果。
(2)、该新能源汽车用手机支撑装置,使用者可以转动手轮,使得手轮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使得两个夹持件相靠近或远离,实现对不同尺寸手机的夹持效果,保障了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持件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座;2、支撑板;3、L形支撑块;4、凸起;5、通孔;6、夹持件;7、长槽;8、软管;9、吸气头;10、吸盘;11、双向螺纹杆;12、微型吸气泵;13、内腔;14、手轮;15、移动块;16、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手机支撑装置,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的顶部焊接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正面位于底部焊接有L形支撑块3,支撑板2内开设有内腔13,且支撑板2的正面开设有两个长槽7,并且两个长槽7与内腔13连通,内腔13内转动设置有双向螺纹杆11,双向螺纹杆11的光滑端延伸至支撑板2的外侧焊接有手轮14,两个长槽7内滑动嵌设有两个夹持件6,两个夹持件6包括两个移动块15,两个移动块15位于支撑板2外侧的一端焊接有两个限位板16,且两个移动块15与双向螺纹杆11螺纹连接。
本实施方案中:将手机固定到支撑板2上,再将吸盘10固定到空调出风口处,此时,吸气头9处于出风口处,微型吸气泵12将冷空气吸入软管8,在进入到内腔13中,由通孔5排出,对手机进行散热处理,由于采用冷空气进行散热,能够提升散热效果,使用者可以转动手轮14,使得手轮14带动双向螺纹杆11转动,使得两个夹持件6相靠近或远离,实现对不同尺寸手机的夹持效果,保障了通用性,开设的长槽7,能够使得两个移动块15在支撑板2上移动,为移动块15的移动提供轨道。
具体的,支撑板2的背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微型吸气泵12,微型吸气泵12的输出端与内腔13连通,微型吸气泵12的输入端连通设置有软管8。
本实施例中:微型吸气泵12能够将冷空气吸入软管8内,使得冷空气吹向手机,微型吸气泵12是指能在泵的抽气口,形成负压,让气体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吸出来,为已广泛使用的设备,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软管8远离微型吸气泵12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吸气头9,且吸气头9内嵌设有过滤网,并且吸气头9的一侧焊接有吸盘10。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吸盘10固定到空调出气口处,使得吸气头9能够吸入冷空气。
具体的,支撑板2的正面沿竖直方向粘合有多组凸起4,且多组凸起4均由橡胶材料构成。
本实施例中:设置的凸起4能够使得手机不会贴合支撑板2,避免手机堵塞通孔5,保障通孔5的正常使用。
具体的,支撑板2的正面位于多组凸起4之间均开设有通孔5,通孔5与内腔13连通。
本实施例中:内腔13内的冷空气能够通过通孔5吹向手机,对手机进行散热。
具体的,两个移动块15关于支撑板2的竖直中线对称,且两个移动块15内均开设有螺纹孔。
本实施例中:在双向螺纹杆11的带动下,能够使得两个移动块15在长槽7内相靠近或远离,实现对不同尺寸的手机进行夹持的效果。
使用时,将安装座1固定到车厢内,通过吸盘10将吸气头9固定到空调出风口处,把手机插入到支撑板2上,L形支撑块3能够对手机进行支撑,转动手轮14,手轮14带动双向螺纹杆11转动,使得两个夹持件6相靠近,对手机进行夹持固定,微型吸气泵12能够将空调口处的冷空气吸入内腔13内,冷空气由通孔5排出,实现对手机的散热效果,当需要固定不同尺寸的手机时,使用者可以转动手轮14,使得双向螺纹杆11转动,调整两个夹持件6的位置,以实现对不用尺寸手机的夹持效果,保障通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手机支撑装置,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顶部焊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正面位于底部焊接有L形支撑块(3),所述支撑板(2)内开设有内腔(13),且支撑板(2)的正面开设有两个长槽(7),并且两个长槽(7)与内腔(13)连通,所述内腔(13)内转动设置有双向螺纹杆(11),所述双向螺纹杆(11)的光滑端延伸至支撑板(2)的外侧焊接有手轮(14),两个所述长槽(7)内滑动嵌设有两个夹持件(6),两个所述夹持件(6)包括两个移动块(15),两个所述移动块(15)位于支撑板(2)外侧的一端焊接有两个限位板(16),且两个移动块(15)与双向螺纹杆(11)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手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的背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微型吸气泵(12),所述微型吸气泵(12)的输出端与内腔(13)连通,所述微型吸气泵(12)的输入端连通设置有软管(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手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8)远离微型吸气泵(12)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吸气头(9),且吸气头(9)内嵌设有过滤网,并且吸气头(9)的一侧焊接有吸盘(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手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的正面沿竖直方向粘合有多组凸起(4),且多组凸起(4)均由橡胶材料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手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的正面位于多组凸起(4)之间均开设有通孔(5),所述通孔(5)与内腔(1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手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动块(15)关于支撑板(2)的竖直中线对称,且两个移动块(15)内均开设有螺纹孔。
CN202121900155.2U 2021-08-14 2021-08-14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手机支撑装置 Active CN2163131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00155.2U CN216313160U (zh) 2021-08-14 2021-08-14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手机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00155.2U CN216313160U (zh) 2021-08-14 2021-08-14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手机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13160U true CN216313160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085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00155.2U Active CN216313160U (zh) 2021-08-14 2021-08-14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手机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131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74368A (zh) * 2023-02-10 2023-03-10 深圳市百盛兴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摄像头散热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74368A (zh) * 2023-02-10 2023-03-10 深圳市百盛兴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摄像头散热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31316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手机支撑装置
CN211162319U (zh) 一种圆型电路板的夹具
CN103685646A (zh) 一种带散热风扇的手机支架
CN216328044U (zh) 一种电池盖压合夹具
CN112247374A (zh) 一种可对弹簧进行性能检测的汽车减震器弹簧切割装置
CN112405897A (zh) 一种绿色建筑墙板切割装置
CN210392918U (zh) 一种触控面板用玻璃发料装置
CN212227545U (zh) 一种易降解的单体化合物专用的干燥设备
CN21112740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机散热装置
CN107891366A (zh) 一种吸尘式汽车电池盖板夹紧机构
CN210541319U (zh) 一种吸尘器壁挂结构
CN219403620U (zh) 一种mpp电力电缆保护管加工装置
CN212665715U (zh) 一种模具行位镶件加工用具有防损伤结构的夹持装置
CN213073489U (zh) 一种新型变频器散热装置
CN215010353U (zh) 一种5g手机固定支架
CN219546097U (zh) 一种空罐输送夹具
CN210622251U (zh) 一种多功能瓷砖铺平机
CN220509387U (zh) 一种可调节的板式电脑散热器
CN220582177U (zh) 通讯装置
CN218940279U (zh) 一种具有料带切断功能的端子机
CN220427334U (zh) 一种汽车零件焊接防变形夹具
CN219582527U (zh) 一种高铝陶瓷基板的抛光设备
CN219565624U (zh) 一种手机钢化膜贴合机
CN210469411U (zh) 一种散热优良的手机
CN216721355U (zh) 一种区块链技术的多功能路由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2

Address after: No. 84-48-17, Qiu (Di), Xianjin Street, Jinzhou District, Dalia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116,000

Patentee after: Dalian pilot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000 988 Tong Tong Road, Wu Tong Street, Tongxiang, Jiaxing,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Pan Hai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