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10532U - 显影盒以及具有该显影盒的处理盒 - Google Patents

显影盒以及具有该显影盒的处理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10532U
CN216310532U CN202122959967.0U CN202122959967U CN216310532U CN 216310532 U CN216310532 U CN 216310532U CN 202122959967 U CN202122959967 U CN 202122959967U CN 216310532 U CN216310532 U CN 2163105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force
force receiving
developing cartridge
developing
cartridg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5996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朋
林东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 Je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Yu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Yuz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Yu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5996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105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105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10532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2560 priority patent/WO2023020445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影盒以及具有该显影盒的处理盒,所述显影盒包括容纳碳粉的壳体、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中的显影辊以及分别位于壳体左右方向末端的端盖,所述显影辊用于将碳粉向外供应,显影盒还包括设置在端盖上的受力部,所述受力部用于接收外部迫推力,迫使显影辊与显影盒外部的感光鼓接触,此种设计不仅有利于降低制造壳体的模具精度,更可有效防止受力部在运输过程中被折断。

Description

显影盒以及具有该显影盒的处理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照相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的显影盒和处理盒。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显影盒,包括容纳碳粉的壳体以及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中的显影辊,用于与显影辊配合并承载静电潜像的感光鼓被设置在与显影盒可分离的鼓架中,该鼓架可被预安装至成像设备(以下简称“设备”),也可以随显影盒一起从设备中取出;当显影盒与鼓架结合时,二者的组合体被称为处理盒。
显影盒工作前,需先被安装至鼓架,使得显影辊和感光鼓接触,因而,现有显影盒的纵向两侧(左右方向)设置有可被鼓架迫推的受力部,沿显影盒的安装方向,受力部从壳体的后方向后和向壳体外侧突出,即位于左侧的迫推突起从壳体向左方和后方突出,位于右侧的迫推突起从壳体向右方和后方突出。
沿安装方向,从壳体向后突出的受力部将使得显影盒壳体的尺寸变大,相应的,所述壳体的模具精度要求也需提高;同时,位于壳体两侧的受力部还分别突出至壳体外侧,相对于整个显影盒来说,壳体所占体积最大,在壳体从注塑工厂向组装工厂的运输过程中,所述突出至壳体外侧的受力部极易被折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影盒,其中用于接收迫推力的受力部不再被设置在壳体上,防止所述受力部在壳体的运输过程中被折断,所采用的具体方案如下:
显影盒,包括容纳碳粉的壳体、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中的显影辊以及分别位于壳体左右方向末端的端盖,所述显影辊用于将碳粉向外供应,显影盒还包括设置在端盖上的受力部,所述受力部用于接收外部迫推力,迫使显影辊与显影盒外部的感光鼓接触。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受力部为从端盖上突出的突起,沿显影盒的前后方向,突起从端盖主体向着后方和靠近壳体的方向延伸。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受力部为安装在端盖上的磁性件。
沿左右方向,受力部与显影辊的一部分重叠;具体的,显影辊包括旋转轴以及包覆在旋转轴圆周表面的弹性导电件,受力部与显影辊的弹性导电件部分重叠,优选的,该重叠区域为显影辊的非成像区。
显影盒还包括用于从外部接收驱动力的驱动力接收件,端盖设置有允许驱动力接收件暴露的通孔以沿通孔圆周方向设置的颈部,驱动力接收件中用于接收驱动力的驱动力接收杆的圆周方向被颈部包围,其中,驱动力接收件还包括具有末端面的齿轮体,驱动力接收杆从末端面向远离齿轮体的方向突出,驱动力接收杆呈圆柱形,或,沿齿轮体的径向方向,驱动力接收杆呈梯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包括鼓架以及如上所述的显影盒,感光鼓可旋转地安装在鼓架中,显影盒可拆卸地与鼓架结合。
如上所述,用于接收迫推力的受力部不再被设置在壳体上,而是被设置在驱动端盖和导电端盖上,不仅有利于降低制造壳体的模具精度,更可有效防止受力部在运输过程中被折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和鼓架分离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的两个端盖与壳体分离后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沿上下方向从上向下观察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中第一种驱动力接收件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中第一种驱动力接收件与设备中的驱动力输出件结合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中具有第一种驱动力接收件的驱动端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中第二种驱动力接收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和鼓架分离后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的两个端盖与壳体分离后的分解示意图。
显影盒100可拆卸地安装至设备中,为便于描述,以显影盒100被安装至鼓架200或设备时的状态为准,该显影盒100具有与长度方向/纵向方向平行的左右方向,与宽度方向/横向方向平行的前后方向以及与高度方向/竖向方向平行的上下方向,显影盒100沿前后方向向前被安装,向后被取出。
当显影盒100/处理盒工作时,显影盒100的左右末端分别从设备中接收驱动力和电力,如图所示,显影盒100的安装方向为前方103,取出方向为后方104,接收驱动力的一侧为驱动端101,接收电力的一侧为导电端102,所述驱动端101位于显影盒100的左侧,导电端102位于显影盒100的右侧。
如图1和图2所示,显影盒100包括容纳碳粉的壳体1、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1中的显影辊2、位于壳体1纵向末端的驱动力接收件15和计数组件6,显影辊2位于壳体1的前方;所述驱动力接收件15用于从设备中接收驱动力以驱动显影辊2和计数组件6工作,其中,驱动力接收件15绕旋转轴线L旋转,显影辊2用于将碳粉向外供应,包括旋转轴21以及包覆在旋转轴圆周表面的弹性导电件22,计数组件6用于与设备中的检测部件相互作用,使得显影盒100能够被设备识别。
进一步的,显影盒100还包括位于壳体后方的把手13、位于导电端102的导电件14以及分别位于壳体1两个纵向末端的驱动端盖11和导电端盖12,驱动力接收件15通过驱动端盖11暴露,当计数组件6与驱动力接收件15同侧设置时,计数组件6的一部分也从驱动端盖11暴露,当计数组件6与驱动力接收件15不同侧设置时,计数组件6的一部分从导电端盖12暴露;导电件14用于从设备中接收电力以供应至显影辊。
鼓架200包括围合形成显影盒容纳腔202的框体201以及可旋转地安装在框体201中的感光鼓203,沿左右方向,框体201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卡槽204,所述卡槽204用于与位于显影盒100左右方向末端的支撑部18L/18R结合,并允许显影盒以支撑部18L/18R为支点相对于鼓架200转动。
显影盒100工作时,显影辊2将与感光鼓203保持接触,为此,显影盒100还包括用于接收迫推力的受力部,沿左右方向,两个受力部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两个末端,相应的,鼓架200设置有用于迫推受力部的迫推部(未示出)。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受力部分别设置在驱动端盖11和导电端盖12上,如图2所示,驱动端盖11包括第一主体110、沿左右方向穿过第一主体的通孔112、沿通孔112圆周方向设置的颈部116以及从第一主体110突出的第一突起115,驱动力接收件15从通孔112暴露,第一突起115从第一主体110向后和向右延伸,当驱动端盖11安装至壳体1时,驱动力接收件15的一部分被颈部116包围;导电端盖12包括第二主体120以及设置在第二主体上的第二突起129,所述第二突起129从第二主体 120向后和向左延伸,沿左右方向,把手13位于第一突起115和第二突起129之间。
对于驱动端盖11来说,壳体1位于驱动端盖11的右侧,对于导电端盖12来说,壳体1位于导电端盖12的左侧,因而,第一突起115和第二突起129可被描述为分别从各自所在的端盖主体向后突出,同时还向着靠近壳体1的方向突出。如图2所示,相对于壳体1左右方向的尺寸,驱动端盖11的体积和导电端盖12的体积均远小于壳体1的体积,因而,即使第一突起115设置在驱动端盖11上,第二突起129设置在导电端盖12上,相对于壳体1,驱动端盖11和导电端盖12在运输过程中也不易被折断;另一方面,壳体1在前后方向的尺寸减小,有利于降低制造壳体1模具的精度。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沿上下方向从上向下观察时的俯视图。
当显影盒100完成组装后,沿上下方向观察时,沿左右方向,第一突起115和第二突起 129均与显影辊2的一部分重叠。如图3所示,沿与前后方向平行的方向,从第一突起115的最右侧和第二突起129的最左侧分别做一条直线f1和f2,所述直线f1和f2均经过弹性导电件22,也就是说,沿左右方向,第一突起115和第二突起129均与显影辊2的弹性导电件22部分重叠,优选的,位于直线f1左侧的弹性导电件22b和位于直线f2右侧的弹性导电件22c均为非成像区,位于直线f1和直线f2之间的弹性导电件22a为成像区,因而,当第一突起115和第二突起129受到向前的迫推力时,显影辊2的中间部分比左右两个末端受到的迫推力小,有利于降低感光鼓203和显影辊2相对转动时的负载。
图4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中第一种驱动力接收件的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中第一种驱动力接收件与设备中的驱动力输出件结合时的状态示意图。
驱动力接收件15包括具有末端面153的齿轮体151、以及从末端面153向远离齿轮体 151的方向突出的多个驱动力接收杆154,齿牙152沿齿轮体151圆周方向设置,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出去,本实施例中,驱动力接收杆154设置为径向相对的两个,沿齿轮体151的径向方向,驱动力接收杆154呈梯形,下文中以其中一个驱动力接收杆154的结构为例进行描述。
沿驱动力接收件15的旋转方向d,驱动力接收杆154具有位于上游的驱动力接收面154a 和位于下游的至少一个导向面,所述驱动力接收面154a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与旋转轴线L平行;位于设备中的驱动力输出件1000包括驱动轴1001以及从驱动轴1001径向向外突出的多个驱动力输出杆1002,其中,驱动力输出杆1002的数量与驱动力接收杆154的数量对应。在驱动力接收件15与驱动力输出件1000结合的过程中,所述导向面用于将驱动力输出杆1002 导引至两个驱动力接收杆154之间,防止驱动力输出杆1002与驱动力接收杆154顶住导致驱动力接收件15接收驱动力失败,驱动力接收面154a与驱动力输出杆1002抵接,用以接收供驱动力接收件15旋转的驱动力。
如图所示,导向面包括相邻的第一表面154c和第二表面154b,其中,第一表面154c比第二表面154b更靠近驱动力接收杆154的自由末端(左侧末端),且第一表面154c和第二表面154b均相对于旋转轴线L倾斜,第一表面154c比第二表面154b倾斜的角度更大,从而确保驱动力输出杆1002与第一表面154c抵接后能够被顺利的导引至两个驱动力接收杆154之间;优选的,沿左右方向,第一表面154c比驱动力接收面154a更加远离齿轮体151的末端面153,或者说,第一表面154c比驱动力接收面154a更加靠近驱动力接收杆154的自由末端。
图6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中具有第一种驱动力接收件的驱动端立体图。
如图所示,驱动力接收杆154的圆周方向被颈部116包围,当驱动力输出件1000与驱动力接收件15结合时,驱动力输出杆1002和驱动力接收杆154均位于颈部116内,因而,驱动力接收杆154的工作稳定性得到保证。如上所述,第一突起115从驱动端盖主体110突出,因而,第一突起115接收到的迫推力可被直接作用至颈部116,即使驱动力输出杆1002 与驱动力接收杆154之间产生振动,所述迫推力也能够通过迫推颈部116使驱动力接收杆154 不会晃动,进而确保了驱动力接收件15的工作稳定性。
图7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中第二种驱动力接收件的立体图。
所述第二种驱动力接收件也设置有两个驱动力接收杆154,如图7所示,每个驱动力接收杆154也具有用于接收驱动力的驱动力接收面154a以及用于对驱动力输出杆1002进行导引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包括相邻的第一表面154c和第二表面154b,沿左右方向,第一表面154c比第二表面154b和驱动力接收面154a均更远离齿轮体的末端面153,或者说,第一表面154c比第二表面154b和驱动力接收面154a均更靠近驱动力接收杆154的自由末端。
所述第二种驱动力接收件中的驱动力接收杆154沿左右方向延伸,整体呈圆柱状,相对于第一种驱动力接收件的驱动力接收杆,圆柱状的驱动力接收杆154的结构更简单,其模具结构相应也被简化。
对于所述受力部来说,作为一种变形的实施方式,除了可在驱动端盖11和导电端盖12 上分别设置第一突起115和第二突起129外,所述受力部还可以是安装在显影盒100上的磁性件,相应的,迫推部也为安装在鼓架200上的磁性件,通过将两个磁性件相对的一侧磁极设置成相同,利用磁性件之间的排斥力实现迫推显影盒100的目的;优选的,作为受力部的磁性件被安装在驱动端盖11/导电端盖12上。同样的,在驱动端盖11和导电端盖12的运输过程中,被安装在其中的磁性件也不易被折断,同时,用于制造壳体1的模具精度被降低。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中,用于接收迫推力的受力部不再被设置在壳体1 上,而是被设置在驱动端盖11和导电端盖12上,不仅有利于降低制造壳体1的模具精度,更可有效防止受力部在运输过程中被折断。

Claims (10)

1.显影盒,包括容纳碳粉的壳体、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中的显影辊以及分别位于壳体左右方向末端的端盖,所述显影辊用于将碳粉向外供应,其特征在于,
显影盒还包括设置在端盖上的受力部,所述受力部用于接收外部迫推力,迫使显影辊与显影盒外部的感光鼓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受力部为从端盖上突出的突起,沿显影盒的前后方向,突起从端盖主体向着后方和靠近壳体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受力部为安装在端盖上的磁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沿左右方向,受力部与显影辊的一部分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显影辊包括旋转轴以及包覆在旋转轴圆周表面的弹性导电件,受力部与显影辊的弹性导电件部分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重叠区域为显影辊的非成像区。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显影盒还包括用于从外部接收驱动力的驱动力接收件,端盖设置有允许驱动力接收件暴露的通孔以沿通孔圆周方向设置的颈部,驱动力接收件中用于接收驱动力的驱动力接收杆的圆周方向被颈部包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驱动力接收件还包括具有末端面的齿轮体,驱动力接收杆从末端面向远离齿轮体的方向突出,沿齿轮体的径向方向,驱动力接收杆呈梯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驱动力接收件还包括具有末端面的齿轮体,驱动力接收杆从末端面向远离齿轮体的方向突出,驱动力接收杆呈圆柱形。
10.处理盒,其特征在于,该处理盒包括鼓架以及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显影盒,感光鼓可旋转地安装在鼓架中,显影盒可拆卸地与鼓架结合。
CN202122959967.0U 2021-08-16 2021-11-29 显影盒以及具有该显影盒的处理盒 Active CN2163105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59967.0U CN216310532U (zh) 2021-11-29 2021-11-29 显影盒以及具有该显影盒的处理盒
PCT/CN2022/112560 WO2023020445A1 (zh) 2021-08-16 2022-08-15 显影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59967.0U CN216310532U (zh) 2021-11-29 2021-11-29 显影盒以及具有该显影盒的处理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10532U true CN216310532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082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59967.0U Active CN216310532U (zh) 2021-08-16 2021-11-29 显影盒以及具有该显影盒的处理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105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16435B2 (en) Drum cartridge and developing cartridge capable of suppressing variation in position of electrical contact surface
US11899392B2 (en) Drum cartridge and developing cartridge capable of suppressing variation in position of electrical contact surface
CN105676607B (zh) 显影盒
CN216310532U (zh) 显影盒以及具有该显影盒的处理盒
CN216133308U (zh) 一种显影盒、鼓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0209026B (zh) 显影盒
CN114137807B (zh) 显影盒
CN115097706A (zh) 显影盒
JP2014106349A (ja) 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
US11048203B2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including engaging member movable with helical gear and engageable with gear cover
CN216526747U (zh) 显影盒
CN217484702U (zh) 感光元件、感光单元和处理盒
CN217484708U (zh) 一种显影盒
CN215986905U (zh) 显影盒和处理盒
CN219302876U (zh) 一种显影盒
CN218383666U (zh) 一种显影盒
CN219456730U (zh) 显影盒和处理盒
CN215986904U (zh) 显影盒以及具有该显影盒的处理盒
CN215416273U (zh) 一种显影盒
CN218957026U (zh) 计数组件和显影盒
US12007706B2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CN211015018U (zh) 一种显影盒
CN220855450U (zh) 一种显影盒
CN220271737U (zh) 显影盒
CN216210494U (zh) 一种显影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2

Address after: 519000 Room 301, 3 / F, forming workshop (building a), No. 8, Pingdong Second Road, Nanping, Zhuhai,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E-JE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00 room 505, building 3, No. 798, qinzheng Road, Hengqin new area,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hai Yuzhi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