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07879U - 一种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07879U
CN216307879U CN202122578829.8U CN202122578829U CN216307879U CN 216307879 U CN216307879 U CN 216307879U CN 202122578829 U CN202122578829 U CN 202122578829U CN 216307879 U CN216307879 U CN 216307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thermocouple
heating
base
electro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7882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褚武建
江英英
茅忠群
诸永定
徐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7882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07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07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07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灶,包括有基座以及连接在所述基座上的火盖,所述火盖与所述基座之间形成有混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在邻近所述火盖的外周壁位置设置有并排设置的热电偶以及用于加热热电偶的加热结构,对应地,所述火盖的外周壁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混气室连通的燃气通道,所述燃气通道朝向所述热电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取消了点火针,采用热电偶发热点火,热电偶处布置有加热结构,点火时加热结构通过交变电流,使得热电偶头部发热,点燃火焰,同时热电偶高温能给电电磁阀足够的吸合电流,所以电磁阀不需要双线圈也能实现零秒吸阀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灶。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市场上带有熄火保护的安全型家用燃气灶具绝大多数采用的是热电偶电磁阀式的安全熄火保护装置,而为此配套的脉冲点火控制器可分为两类:一种是普通型脉冲点火控制器,另一种是单或双线圈瞬吸型(零秒开阀)脉冲点火控制器。其中,普通型脉冲点火控制器,它是在燃气灶具中只负责点火,无其它附加功能,在燃气灶具使用时,用户先按压接通开关点燃火后不能马上松手,还需按压几秒待热电偶探头被火加热电磁阀被吸合后才能松手,否则燃气灶具不能正常被点燃。而瞬吸型脉冲点火控制器在点火的同时先由脉冲点火控制器给热电偶电磁阀副线圈供电6-15秒,使热电偶电磁阀瞬间吸合(称零秒开阀),此种脉冲点火控制器又分为两种,一种按压开关点火待灶具被点燃后才能松手,而后一种按压开关点火即可松手,点火时间与热电偶电磁阀吸合时间基本上同步,多为8秒左右(称延时点火器)。
目前市场上此种瞬吸型脉冲点火控制器采用的是双线圈电磁阀,而延时开阀普遍采用的是结构简单的电阻、电容三极管构成的定时供电控制方式。结构虽然简单,但某一个三极管一旦损坏将带来严重后果,即电磁阀长时间吸合不放,起不到安全保护作用,危险性极大,而且市场上延时点火控制器不管点着火与否都是点火8秒左右,不但浪费电而且用户还不满意,认为火被点燃了还在点火,为此需要作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电磁阀不需要双线圈也能实现零秒吸阀功能的燃气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燃气灶,包括有基座以及连接在所述基座上的火盖,所述火盖与所述基座之间形成有混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在邻近所述火盖的外周壁位置设置有并排设置的热电偶以及用于加热热电偶的加热结构,对应地,所述火盖的外周壁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混气室连通的燃气通道,所述燃气通道朝向所述热电偶。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结构包括有用于加热所述热电偶的电磁加热线圈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的发热体,所述燃气灶还包括有控制板,该控制板上设有电性连接所述发热体的电磁感应加热电路。该加热结构利用电磁加热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电磁加热线圈包围有热电偶,热电偶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热电偶中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热电偶的金属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高温,从而利用金属加热体表面的高温来点燃燃烧器火盖等易燃物,温度均匀、使用寿命长;同时由于利用涡流发热,因此能快速、节能地点火,另外由于电磁加热线圈能够给热点偶进行供电,进而使热电偶电磁阀瞬间吸合(即零秒开阀)。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加热线圈围绕在所述热电偶的头部周围。通过电磁加热线圈的交变电流使热电偶的头部发热,进而点燃火焰。
为了在点火时燃气能顺利接触到热电偶,优选地,所述电磁加热线圈包括有围绕在所述热电偶的头部周围并呈“U”形的圈部以及用于连接圈部之两个端部的横向连接部,所述横向连接部用于传导经所述燃气通道流出的燃气并位于所述燃气通道之下。将电磁加热线圈设计成能用于加热热电偶头部的圈部,同时横向连接部设计成水平,且其形成的水平面低于燃气通道下沿,同时也能起到导流燃气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将横向连接部中导引的燃气继续导引至热电偶头部,优选地,所述横向连接部与圈部之两个端部还分别通过第一竖向连接部和第二竖向连接部连接。
为了防止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溢液对加热结构产生影响,优选地,所述火盖的顶壁具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凸台,所述凸台位于所述加热结构的上方。同时该凸台起到“保护伞”的作用,并且凸台与加热结构的第一竖向连接部、第二竖向连接部以及横向连接部形成了一个较佳点火的燃气导引通道,使燃气能重复接触热电偶,保证了点火成功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取消了点火针,采用热电偶发热点火,热电偶处布置有加热结构,点火时加热结构通过交变电流,使得热电偶头部发热,点燃火焰,同时热电偶高温能给电电磁阀足够的吸合电流,所以电磁阀不需要双线圈也能实现零秒吸阀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燃气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略去火盖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燃气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燃气灶包括有基座1以及连接在基座1上的火盖2,火盖2与基座1之间形成有混气室3,基座1在邻近火盖2的外周壁位置设置有并排设置的热电偶4以及用于加热热电偶4的加热结构5,对应地,火盖2的外周壁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混气室3连通的燃气通道21,该燃气通道21朝向热电偶4,本燃气灶通过取消了点火针而采用热电偶4发热点火,其中热电偶4处布置有加热结构5,点火时加热结构5通过交变电流,使得热电偶4头部发热,点燃火焰,同时热电偶4高温能给电电磁阀足够的吸合电流,所以电磁阀不需要双线圈也能实现零秒吸阀功能。
具体地,加热结构5包括有用于加热热电偶4的电磁加热线圈51以及用于连接电磁加热线圈51的发热体52,燃气灶还包括有控制板,该控制板上设有电性连接发热体52的电磁感应加热电路,该加热结构5利用电磁加热线圈51产生的交变磁场,电磁加热线圈51包围有热电偶4,热电偶4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热电偶4中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热电偶4的金属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高温,从而利用金属加热体表面的高温来点燃燃烧器火盖2等易燃物,温度均匀、使用寿命长;同时由于利用涡流发热,因此能快速、节能地点火,另外由于电磁加热线圈51能够给热点偶进行供电,进而使热电偶4电磁阀瞬间吸合(即零秒开阀)。本实施例的电磁加热线圈51围绕在热电偶4的头部周围,通过电磁加热线圈51的交变电流使热电偶4的头部发热,进而点燃火焰。
为了在点火时燃气能顺利接触到热电偶4,电磁加热线圈51包括有围绕在热电偶4的头部周围并呈“U”形的圈部511以及用于连接圈部511之两个端部的横向连接部512,横向连接部512用于传导经所述燃气通道21流出的燃气并位于所述燃气通道21之下,将电磁加热线圈51设计成能用于加热热电偶4头部的圈部511,同时横向连接部512设计成水平,且其形成的水平面低于燃气通道21下沿,同时也能起到导流燃气的作用,并且横向连接部512与圈部511之两个端部还分别通过第一竖向连接部513和第二竖向连接部514连接,这样能更好地将横向连接部512中导引的燃气继续导引至热电偶4头部,为了防止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溢液对加热结构5产生影响,优选地,火盖2的顶壁具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凸台20,凸台20位于加热结构5的上方。同时该凸台起到“保护伞”的作用,并且凸台20与加热结构5的第一竖向连接部513、第二竖向连接部514以及横向连接部512形成了一个较佳点火的燃气导引通道,使燃气能重复接触热电偶4,保证了点火成功率。
综上,该加热结构5在燃气灶加热电路的控制下控制电磁加热线圈51产生的交变磁场,电磁加热线圈51包围住热电偶4的头部周围,通过电磁加热线圈51的交变电流使热电偶4的头部发热,进而点燃火焰,同时还能实现零秒吸阀功能。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电磁加热线圈51直接由圈部511构成,如图3和4所示。

Claims (6)

1.一种燃气灶,包括有基座(1)以及连接在所述基座(1)上的火盖(2),所述火盖(2)与所述基座(1)之间形成有混气室(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在邻近所述火盖(2)的外周壁位置设置有并排设置的热电偶(4)以及用于加热热电偶(4)的加热结构(5),对应地,所述火盖(2)的外周壁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混气室(3)连通的燃气通道(21),所述燃气通道(21)朝向所述热电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结构(5)包括有用于加热所述热电偶(4)的电磁加热线圈(51)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电磁加热线圈(51)的发热体(52),所述燃气灶还包括有控制板,该控制板上设有电性连接所述发热体(52)的电磁感应加热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线圈(51)围绕在所述热电偶(4)的头部周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线圈(51)包括有围绕在所述热电偶(4)的头部周围并呈“U”形的圈部(511)以及用于连接圈部(511)之两个端部的横向连接部(512),所述横向连接部(512)用于传导经所述燃气通道(21)流出的燃气并位于所述燃气通道(21)之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连接部(512)与圈部(511)之两个端部还分别通过第一竖向连接部(513)和第二竖向连接部(51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2)的顶壁具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凸台(20),所述凸台(20)位于所述加热结构(5)的上方。
CN202122578829.8U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燃气灶 Active CN216307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78829.8U CN216307879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78829.8U CN216307879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07879U true CN216307879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116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78829.8U Active CN216307879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078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42183Y (zh) 一种多眼燃气灶
CN101230992B (zh) 加热炊具及其控制方法
CN102410561A (zh) 安全燃气灶
CN216307879U (zh) 一种燃气灶
KR101867244B1 (ko) 가스 테이블렌지
CN111457422A (zh) 燃气灶及其操作方法
CN205388327U (zh) 一种商用燃气灶微电脑智能控制系统
JP2015007494A (ja) ガスコンロ
CN110779051A (zh) 一种燃气灶具
CN206563315U (zh) 通过探测火焰形成自动控制燃烧状态的节能灶具
CN214332693U (zh) 燃烧器组件和燃气灶
JP2006118817A (ja) 加熱調理器
CN217441703U (zh) 一种点火结构以及应用有该点火结构的燃气灶
CN105627392A (zh) 一种燃气灶自动吸附油烟的方法
CN109386845B (zh) 一种灶具及其点火控制方法
CN216307877U (zh) 一种燃气灶
CN216448218U (zh) 一种灶具回火保护装置
KR101847062B1 (ko) 가스레인지용 과열방지 장치
CN220135521U (zh) 一种燃气控制机构
CN212157281U (zh) 一种具有爆炒功能的燃气灶
CN215863546U (zh) 一种点火结构以及应用有该点火结构的燃气灶
CN205279173U (zh) 感应开关炉
CN213841020U (zh) 燃烧器组件和燃气灶具
CN212841725U (zh) 用电发热盘加热的灶具
CN112806819A (zh) 一种制作锅巴饭的锅及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