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06291U - 一种模块化的计算机风扇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块化的计算机风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06291U
CN216306291U CN202120739567.6U CN202120739567U CN216306291U CN 216306291 U CN216306291 U CN 216306291U CN 202120739567 U CN202120739567 U CN 202120739567U CN 216306291 U CN216306291 U CN 2163062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nnection
modular computer
computer fan
electric
b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3956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安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angf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Zeta Model 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Zeta Model 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Zeta Model 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3956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062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062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062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的计算机风扇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至少一侧壁设有第一卡扣结构,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有与第一卡扣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卡扣结构,所述壳体位于第一卡扣结构和第二卡扣结构的侧壁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电连接结构和第二电连接结构。当需要多个风扇组合时,将相邻两个壳体的第一卡扣结构和第二卡扣结构相互配合,从而使两个壳体相互固定,同时第一电连接结构和第二电连接结构相互接触,从而实现两个风扇的电连接,形成积木式组合,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拼接,使风扇组合更方便,且不会出现线路接驳凌乱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模块化的计算机风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的计算机风扇结构。
背景技术
计算机风扇又称为散热风扇,一般用于散热。提供给散热器和机箱使用。市面上一般的散热风扇尺寸大小由直径2.5cm到30cm都有,厚度由6mm到76mm都有,而根据不同运作要求,可采用罕见的AC(交流,由家用插座取电)和常见的D电源(直流,经计算机火牛或主板取电),大多使用二相摩打(两组铜线圈,共四单元),在转速不高情况下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升级,其(显卡、CPU)的工作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单个风扇的散热并不能使散热达到预期,从而导致硬件损坏。因此,一般将多个单体风扇通过电线依次串联或将单体风扇的接口与电源相连接,从而实现多风扇运行,达到散热的预期。但是此种结构,导致计算机内部线路接驳较多,且凌乱,容易导致风扇运行不稳定。当然也有,一体多位式的风扇,但是有时以为风扇位为2个时,一体3位式的风扇的适用性则较差,不能根据使用者的要求进行配置,局限性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模块化的计算机风扇结构,旨在使单体风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且结构稳定,不需要通过多个线路接驳,且结构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模块化的计算机风扇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至少一侧壁设有第一卡扣结构,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有与第一卡扣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卡扣结构,所述壳体位于第一卡扣结构和第二卡扣结构的侧壁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电连接结构和第二电连接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和第二卡扣结构分别位于壳体相对的侧壁,所述第一电连接结构和第二电连接结构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扣结构为卡槽,所述第二卡扣结构为卡块,当两个壳体相连接时,所述卡块可卡于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卡槽包括卡部主体、设于卡部主体的深槽以及设于卡部主体的定位导槽,所述卡块包括连接部以及从而连接部向两侧延伸的定位导块,所述定位导块伸入深槽后可朝定位导槽方向滑动并卡于其内。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侧壁还设有向外凸设的滑动块,所述壳体相对的一侧还设有与滑动块相配合的滑动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连接结构为电连接片,所述第二电连接结构为电触端部,所述电连接片设有多个且与电触端部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壳体设有插槽,所述电连接片或电接触端部插设与插槽内。
优选地,所述壳体由上主体和下主体组成,并将电连接片或电接触端固定于插槽内。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转角端设有螺钉孔,所述螺钉孔呈椭圆形状。
优选地,所述壳体设有电机,当两个壳体相互卡合时,两个电机通过电连接片和电接触端部相串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当需要多个风扇组合时,将相邻两个壳体的第一卡扣结构和第二卡扣结构相互配合,从而使两个壳体相互固定,同时第一电连接结构和第二电连接结构相互接触,从而实现两个风扇的电连接,形成积木式组合,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拼接,使风扇组合更方便,且不会出现线路接驳凌乱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隐藏上主体后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二。
图中,1为壳体,11为上主体,12为下主体,2为第一卡扣结构,21为卡部主体,22为深槽,23为定位导槽,3为第二卡扣结构,31为连接部,32为定位导块,4为第一电连接结构,5为第二电连接结构,6为插槽,7为螺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至5所示,一种模块化的计算机风扇结构,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至少一侧壁设有第一卡扣结构2,所述壳体1的另一侧设有与第一卡扣结构2相配合的第二卡扣结构3,所述壳体1位于第一卡扣结构2和第二卡扣结构3的侧壁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电连接结构4和第二电连接结构5。
当需要多个风扇组合时,将相邻两个壳体1的第一卡扣结构2和第二卡扣结构3相互配合,从而使两个壳体1相互固定,同时第一电连接结构4和第二电连接结构5相互接触,从而实现两个风扇的电连接,形成积木式组合,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拼接,使风扇组合更方便,且不会出现线路接驳凌乱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扣结构2和第二卡扣结构3分别位于壳体1相对的侧壁,所述第一电连接结构4和第二电连接结构5相对设置,即多个壳体1可以并排设置,当然也可以在壳体1的四个侧壁进行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扣结构2为卡槽,所述第二卡扣结构3为卡块,当两个壳体1相连接时,所述卡块可卡于卡槽内,其中第一卡扣结构2和第二卡扣结构3的配合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配合,其中卡槽和卡块可以为侧滑动式,也可以为上下滑动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卡槽包括卡部主体21、设于卡部主体21的深槽22以及设于卡部主体21的定位导槽23,所述卡块包括连接部31以及从而连接部31向两侧延伸的定位导块32,所述定位导块32伸入深槽22后可朝定位导槽23方向滑动并卡于其内,从而将两个或多个壳体1相互堆叠组合,形成积木式的风扇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的侧壁还设有向外凸设的滑动块81,所述壳体1相对的一侧还设有与滑动块相配合的滑动槽82,即方便两个壳体1安装时的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连接结构4为电连接片,所述第二电连接结构5为电触端部,所述电连接片设有多个且与电触端部相配合,其中设置多个电连接片一般为电源连接、转速监控、转速调节等功能,其中只设置电源连接是基础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设有插槽6,所述电连接片或电接触端部插设与插槽6内,通过插槽6的设计可以方便第一电连接结构4和第二电连接结构5的安装,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由上主体11和下主体12组成,并将电连接片或电接触端固定于插槽6内,通过将壳体1成型为对称的两部分可以更方便安装,当然壳体1也可以为不对称设计(如下主体12和盖体的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设有电机,当两个壳体1相互卡合时,两个电机通过电连接片和电接触端部相串联;位于同一壳体1内的电连接片和电接触端部通过PCB板或导线相连接,其中优选的实施例是PCB板的转接安装,从而可以使电流更稳定,通过导线安装也可以实现相同个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的转角端设有螺钉孔7,所述螺钉孔7呈椭圆形状,通过将螺钉孔7设置为椭圆形状可以对螺钉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适用不同的安装环境,即主板或计算机的安装孔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通过螺钉孔7可以方便单体风扇的安装或者多个风扇的组合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模块化的计算机风扇结构,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至少一侧壁设有第一卡扣结构,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有与第一卡扣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卡扣结构,所述壳体位于第一卡扣结构和第二卡扣结构的侧壁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电连接结构和第二电连接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的计算机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和第二卡扣结构分别位于壳体相对的侧壁,所述第一电连接结构和第二电连接结构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的计算机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为卡槽,所述第二卡扣结构为卡块,当两个壳体相连接时,所述卡块可卡于卡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的计算机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包括卡部主体、设于卡部主体的深槽以及设于卡部主体的定位导槽,所述卡块包括连接部以及从而连接部向两侧延伸的定位导块,所述定位导块伸入深槽后可朝定位导槽方向滑动并卡于其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的计算机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还设有向外凸设的滑动块,所述壳体相对的一侧还设有与滑动块相配合的滑动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的计算机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结构为电连接片,所述第二电连接结构为电触端部,所述电连接片设有多个且与电触端部相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的计算机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插槽,所述电连接片或电接触端部插设与插槽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的计算机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上主体和下主体组成,并将电连接片或电接触端固定于插槽内。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化的计算机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转角端设有螺钉孔,所述螺钉孔呈椭圆形状。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化的计算机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壳体内的电连接片和电接触端部通过PCB板或导线相连接。
CN202120739567.6U 2021-04-12 2021-04-12 一种模块化的计算机风扇结构 Active CN2163062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39567.6U CN216306291U (zh) 2021-04-12 2021-04-12 一种模块化的计算机风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39567.6U CN216306291U (zh) 2021-04-12 2021-04-12 一种模块化的计算机风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06291U true CN216306291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081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39567.6U Active CN216306291U (zh) 2021-04-12 2021-04-12 一种模块化的计算机风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062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81027A (zh) * 2022-11-24 2023-01-06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风扇托架、散热组件及服务器机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81027A (zh) * 2022-11-24 2023-01-06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风扇托架、散热组件及服务器机柜
CN115581027B (zh) * 2022-11-24 2023-03-07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风扇托架、散热组件及服务器机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306291U (zh) 一种模块化的计算机风扇结构
CN115117827A (zh) 母线槽及配电系统
CN215409344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模块化磁吸风扇
CN219997546U (zh) 一种直插式安装结构及风扇
CN101634872A (zh) 转接器与主板
CN107154547B (zh) 一种卡扣式插片插座
CN215601730U (zh) 散热装置及电子产品
CN210038636U (zh) 检测机台的电源供应器模块改良结构
CN217306811U (zh) 一种多接头usb插接板
CN215037680U (zh) 一种小家电线路板连接结构及理发器
CN219122664U (zh) 一种具有插销结构的计算机风扇模块
CN210864485U (zh) 平板电脑
CN214958549U (zh) 一种安装电气线缆用的线夹及其安装结构
CN213602115U (zh) 笔记本扩展坞
CN219458097U (zh) 音频连接器
CN219068051U (zh) 变频器机芯及变频器
CN217824155U (zh) 外壳、母线槽及配电系统
CN216647262U (zh) 服务器机箱
CN215956068U (zh) 一种桌面充电器
CN212777237U (zh) Led灯电源及灯具
CN214675201U (zh) 一种卡接式商用无线路由器
CN221003187U (zh) 一种卡扣式组合风扇及风扇组
CN220934463U (zh) 一种排插装置
CN214850332U (zh) 一种电气线缆用的配线槽
CN218602876U (zh) 服务器电源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2

Address after: 510000 one of No.6, Jintian Road, Huad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Xiangf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0000 floor 3 and floor 4 of Building 2 and floor 4 of Building 1, No. 21, Lingdong Road, Huad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ZETA MODEL AIRCRAF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