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04884U - 一种雨污分流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雨污分流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04884U
CN216304884U CN202122633939.XU CN202122633939U CN216304884U CN 216304884 U CN216304884 U CN 216304884U CN 202122633939 U CN202122633939 U CN 202122633939U CN 216304884 U CN216304884 U CN 2163048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sewage
water pipe
chamber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3393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醒
杨文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he Green Material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he Green Material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he Green Material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he Green Material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3393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048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048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048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一种雨污分流处理装置,属于雨污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处理井、隔板及安装在处理井顶部的井盖,隔板将处理井分隔成雨水腔与污水腔,雨水腔相对侧分别开设轴线与隔板平行的进水口与出水口,污水腔开设一与出水口同侧的排污口,雨水腔内贯穿设置一垂直隔板的水管,水管呈“L”形状,水管水平段为进水端,进水端伸出处理井侧壁且贯穿隔板伸入污水腔内,水管竖直段为出水端,出水端连通污水腔,水管在雨水腔部位上部设置活动盖,活动盖顶部通过连轴连接浮球。通过设置雨水腔与污水腔,在水管管体上设置活动盖,活动盖顶部连接浮球,能够自动的开启闭合活动盖,起到雨污分流的作用,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且稳定,成本低下、便于后期维护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雨污分流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污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雨污分流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建筑物的高度越来越高,而建筑物各层的雨水、污水等水体都会有专门的管道排走,然而由于有些位置的污水不好设置专门的污水管,于是会通过并入雨水管中排走,这样导致部分雨水管成为混流管道,这些混流水体如果直接当做雨水排放或者流入雨水处理厂,会对环境及工厂造成一定的破坏。
很多建筑会在附近安装一些雨污分流装置,例如智能雨污分流装置(专利号:CN201820975240.7)包括箱体内部的混水仓、雨水仓和雨水溢流仓,在箱体上靠近混水仓的一侧开设有混流入水口,在箱体上靠近雨水仓的一侧开设有雨水入水口,在箱体上靠近雨水溢流仓的一侧开设有雨水出水口,在箱体的混水仓的下方开设有污水排水口,污水排水口的上方设置有与污水排水口形状相匹配的排污锥形拍门;在所述雨水仓内设置有浮子驱动装置,所述浮子驱动装置通过连杆机构与排污锥形拍门连接,将雨水入水口有没有水汇入作为雨污混流管水质分辨的标准。
现有的雨污分流装置采用的控制结构为连杆传动式,这种结构比较复杂,在装置内由于水体的腐蚀很容易对结构部件造成影响,而且不利于维修,增加各种成本;另外,在分流处理上,考虑到的情况比较复杂,使得整个装置结构复杂,不利于广泛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雨污分流处理装置,通过设置雨水腔与污水腔,在水管管体上设置活动盖,活动盖顶部连接浮球,能够自动的开启闭合活动盖,起到雨污分流的作用,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且稳定,成本低下、便于后期维护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雨污分流处理装置,包括处理井、隔板及安装在处理井顶部的井盖,隔板将处理井分隔成雨水腔与污水腔,所述雨水腔相对侧分别开设轴线与隔板平行的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污水腔开设一与出水口同侧的排污口,雨水腔内贯穿设置一垂直隔板的水管,水管呈“L”形状,水管水平段为进水端,进水端伸出处理井侧壁且贯穿隔板伸入污水腔内,水管竖直段为出水端,出水端连通污水腔,所述水管在雨水腔部位上部设置活动盖,活动盖顶部通过连轴连接浮球。工作原理是:首先,将处理井预埋在指定位置,并将井盖盖在处理井顶部,水管连接可能混有污水的排雨管道,进水口连接专门的雨水管道,当不下雨时,浮球由于没有浮力无法漂起,使得活动盖盖在水管上,污水可以顺着水管流入到污水腔内,再通过排污口流出;其次,当下雨时,雨水从进水口流入雨水腔内,雨水使得浮球浮起来,进而将活动盖拉起来,使得水管打开,这时水管中的雨水也可以从管体的开口上流入雨水腔,部分的雨水也会顺着水管继续流入到污水腔内,对污水腔进行冲洗;最终,雨水腔内的水顺着出水口排出,实现雨污分流的作用。
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水管连接活动盖的位置固定开设开槽,所述活动盖盖体底部环绕设置一密封环。通过在管体顶部开设开槽,可以支持水管分流的功能,活动盖底部的密封环在活动盖与水管连接时可以起到密封防漏的作用。
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连轴中部设置一“冂”字形的浮杆,浮杆水平段垂直水管,浮杆两侧竖直段均活动内嵌在套筒内,所述套筒底部固定在雨水腔底部,套筒的内径大于浮杆竖直段直径。通过将浮杆两侧竖直段伸入到两个套筒内,可以对浮杆侧壁进行限位处理,进而保证活动盖与水管管体开槽的准确连接。
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套筒顶部筒口处设置一限位环,所述浮杆竖直段底部设置一环状的卡块,卡块直径大于限位环的内径。设置限位环与卡块两个结构,可以防止浮杆脱离套筒束缚,利于保证活动盖位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雨水腔内位于进水口下方位置处活动设置一等长宽尺寸的过滤网,过滤网放置在雨水腔侧壁的承接条顶部。通过设置过滤网,可以对从进水口中流入的雨水进行过滤处理,避免雨水中的固体杂质堵塞雨水腔内相关连通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雨污分流处理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雨水腔与污水腔,在水管管体上设置活动盖,活动盖顶部连接浮球,能够自动的开启闭合活动盖,起到雨污分流的作用,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且稳定,成本低下、便于后期维护使用。
2、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浮杆,并将浮杆两侧竖直段伸入到两个套筒内,可以对浮杆侧壁进行限位处理,进而保证活动盖与水管管体开槽的准确连接;通过设置过滤网,可以对从进水口中流入的雨水进行过滤处理,避免雨水中的固体杂质堵塞雨水腔内相关连通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管及其连接结构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中:1、处理井;2、雨水腔;201、承接条;3、污水腔;4、隔板;5、水管;501、开槽;6、进水口;7、出水口;8、排污口;9、活动盖;901、密封环;10、过滤网;11、井盖;12、连轴;13、浮球;14、浮杆;1401、卡块;15、套筒;1501、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3:
一种雨污分流处理装置,处理井1顶部活动设置井盖11,隔板4将处理井1分隔成雨水腔2与污水腔3,雨水腔2相对侧分别开设轴线与隔板4平行的进水口6与出水口7,污水腔3开设一与出水口7同侧的排污口8,雨水腔2内贯穿设置一垂直隔板4的水管5,水管5呈“L”形状,水管5水平段为进水端,进水端伸出处理井1侧壁且贯穿隔板4伸入污水腔3内,水管5竖直段为出水端,出水端连通污水腔3,水管5在雨水腔2部位上部设置活动盖9,水管5连接活动盖9的位置固定开设开槽501,活动盖9盖体底部环绕设置一密封环901,活动盖9顶部通过连轴12连接浮球13,连轴12中部设置一“冂”字形的浮杆14,浮杆14水平段垂直水管5,浮杆14两侧竖直段均活动内嵌在套筒15内,套筒15底部固定在雨水腔2底部。
套筒15的内径大于浮杆14竖直段直径,套筒15顶部筒口处设置一限位环1501,浮杆14竖直段底部设置一环状的卡块1401,卡块1401直径大于限位环1501的内径。
雨水腔2内位于进水口6下方位置处活动设置一等长宽尺寸的过滤网10,过滤网10放置在雨水腔2侧壁的承接条201顶部。
工作原理是:首先,将处理井1预埋在指定位置,并将井盖11盖在处理井1顶部,水管5连接可能混有污水的排雨管道,进水口6连接专门的雨水管道,当不下雨时,浮球由于没有浮力无法漂起,使得活动盖9盖在水管5上,污水可以顺着水管5流入到污水腔3内,再通过排污口8流出;其次,当下雨时,雨水从进水口6流入雨水腔2内,雨水使得浮球13浮起来,进而将活动盖9拉起来,使得水管5打开,这时水管5中的雨水也可以从管体的开口上流入雨水腔2,部分的雨水也会顺着水管5继续流入到污水腔3内,对污水腔3进行冲洗;最终,雨水腔2内的水顺着出水口7排出,实现雨污分流的作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应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雨污分流处理装置,包括处理井(1)、隔板(4)及安装在处理井(1)顶部的井盖(11),隔板(4)将处理井(1)分隔成雨水腔(2)与污水腔(3),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腔(2)相对侧分别开设轴线与隔板(4)平行的进水口(6)与出水口(7),所述污水腔(3)开设一与出水口(7)同侧的排污口(8),雨水腔(2)内贯穿设置一垂直隔板(4)的水管(5),水管(5)呈“L”形状,水管(5)水平段为进水端,进水端伸出处理井(1)侧壁且贯穿隔板(4)伸入污水腔(3)内,水管(5)竖直段为出水端,出水端连通污水腔(3),所述水管(5)在雨水腔(2)部位上部设置活动盖(9),活动盖(9)顶部通过连轴(12)连接浮球(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分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5)连接活动盖(9)的位置固定开设开槽(501),所述活动盖(9)盖体底部环绕设置一密封环(9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分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轴(12)中部设置一“冂”字形的浮杆(14),浮杆(14)水平段垂直水管(5),浮杆(14)两侧竖直段均活动内嵌在套筒(15)内,所述套筒(15)底部固定在雨水腔(2)底部,套筒(15)的内径大于浮杆(14)竖直段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雨污分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5)顶部筒口处设置一限位环(1501),所述浮杆(14)竖直段底部设置一环状的卡块(1401),卡块(1401)直径大于限位环(1501)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分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腔(2)内位于进水口(6)下方位置处活动设置一等长宽尺寸的过滤网(10),过滤网(10)放置在雨水腔(2)侧壁的承接条(201)顶部。
CN202122633939.XU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雨污分流处理装置 Active CN2163048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3939.XU CN216304884U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雨污分流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3939.XU CN216304884U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雨污分流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04884U true CN216304884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116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33939.XU Active CN216304884U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雨污分流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048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25383A (zh) 一种市政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216304884U (zh) 一种雨污分流处理装置
CN206396871U (zh) 一种初期雨水弃流雨水口
CN206396785U (zh) 便于检修的雨污水共舱型综合管廊断面结构
CN105672444A (zh) 基于合流制管网的雨水分区处理系统
CN203096894U (zh) 一种自动空气排水堰
CN104878823B (zh) 一种合流管道初期雨水截流蓄排系统及蓄排方法
CN210458845U (zh) 一种市政道路初期雨水排放系统
CN107059989A (zh) 自动弃流污染性初期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7163310U (zh) 全封闭式曝气沉砂池
CN207959470U (zh) 一种包含调蓄池和在线处理池的系统
CN112538888B (zh) 一种通过改变进水管出口方向的雨污分流井
CN204874098U (zh) 一种污水二次初级处理装置
CN205296361U (zh) 带有滤网的雨水口结构
CN209817050U (zh) 混合制管道雨污分流井
CN206361903U (zh) 一种空调器排水装置
CN209523273U (zh) 一种综合临时排水管道系统
CN203769036U (zh) 一种合流管道初期雨水截流蓄排系统
CN203840967U (zh) 一种鱼池水体循环装置
CN205776648U (zh) 基于合流制管网的雨水分区弃流系统
CN106638889A (zh) 合流制或混流制下初雨特征不明显的分片在线处理排放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295964U (zh) 一种一体化卧式预制泵站
CN205990659U (zh) 一种市政园林用排水窖井系统
CN205712402U (zh) 基于混流制管网的雨水分区弃流系统
CN211922892U (zh) 一种重力流排水转化为压力流排水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