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00708U - 一种用于房车的保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房车的保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00708U
CN216300708U CN202122641691.1U CN202122641691U CN216300708U CN 216300708 U CN216300708 U CN 216300708U CN 202122641691 U CN202122641691 U CN 202122641691U CN 216300708 U CN216300708 U CN 216300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preservation
caravan
air duct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4169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彬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osh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osh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osh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osh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4169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007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00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007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房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房车的保温装置,包括架设于房车的保温箱、设置于所述保温箱内的房车设备、设置于所述保温箱内用于所述房车设备温度调节的风道,所述保温箱设置有与所述风道相贯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房车的室内相贯通,所述房车的室内空气为正压或所述风道中设置有排风装置。以此结构设计的保温装置,将房车室内的冷气或热量通过风道引入保温箱中,继而对保温箱中的房车设备加热或降温,为房车设备提供较好的工作环境温度,以此方式设计的保温装置,保温效果好,且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房车的保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房车的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的房车在低温或高温环境中使用时,由于房车缺少必要的保温装置,很容易使得设备受低温或高温的影响而无法正常工作,虽然有些设备自带有一些保温装置,但大多能耗较高,无法起到的较好的节能减排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房车的保温装置,该保温装置节能环保,且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房车的保温装置,包括架设于房车的保温箱、设置于所述保温箱内的房车设备、设置于所述保温箱内用于所述房车设备温度调节的风道,所述保温箱设置有与所述风道相贯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房车的室内相贯通,所述房车的室内空气为正压或所述风道中设置有排风装置。
其中,所述保温箱内设置有加热腔室,所述加热腔室至少有一侧壁外露于所述风道内。
其中,所述加热腔室与设置于房车的燃油加热器的排气口相贯通,所述加热腔室设置有与室外空气相贯通的通孔。
其中,所述燃油加热器的进气管道穿过所述加热腔室与房车室外空气相贯通。
其中,所述加热腔室将所述风道分隔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通过穿设于所述加热腔室的管道相贯通。
其中,所述保温箱位于所述房车行车时的迎风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风道相贯通的新风入口,所述新风入口设置有风阀及风扇。
其中,所述房车设置有通过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风道相贯通的暖风设备箱,所述暖风设备箱内设置有所述燃油加热器。
其中,所述房车设备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温箱内的设备箱、油箱、灰水箱、黑水箱及清水箱,所述设备箱、所述油箱、所述灰水箱、所述黑水箱及所述清水箱至少有一个壁面与所述风道共壁面。
其中,相邻所述房车设备之间的第一间隙,和/或所述房车设备与所述保温箱内壁之间的第二间隙形成所述风道。
其中,所述加热腔室通过平行间隔架设于所述保温箱内的导热隔板间隔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房车的保温装置,包括架设于房车的保温箱、设置于所述保温箱内的房车设备、设置于所述保温箱内用于所述房车设备温度调节的风道,所述保温箱设置有与所述风道相贯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房车的室内相贯通,所述房车的室内空气为正压或所述风道中设置有排风装置。以此结构设计的保温装置,将房车室内的冷气或热量通过风道引入保温箱中,继而对保温箱中的房车设备加热或降温,为房车设备提供较好的工作环境温度,以此方式设计的保温装置,保温效果好,且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房车的保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房车的保温装置,该保温装置包括架设于房车底盘下方的保温箱1、设置于保温箱1内的房车设备、设置于保温箱1内用于房车设备温度调节的风道,保温箱1设置有与风道相贯通的进气口211和排气口222,进气口211与房车的室内相贯通,房车的室内空气为正压或风道中设置有排风装置。进一步具体的,以此结构设计的保温装置,能够根据需要,将房车室内的冷空气或热空气通过风道引入保温箱中,继而为房车设备的保温提供较好的辅助。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相邻房车设备之间的第一间隙,和/或房车设备与保温箱1内壁之间的第二间隙形成上述风道,以此使得风道内中的热空气或冷空气与房车设备充分接触,进一步的提升房车设备的保温效果。
作为优选,上述房车设备可设置为设备箱31、油箱32、灰水箱33、黑水箱34及清水箱35中的一种或多种,以此方式设计的保温装置,通过房车的室内新风正压或排风装置的设置,能够使得房车室内的空气沿风道流动,继而为设置于风道内的房车设备保温,进一步的,为了提升保温效果,优选的,上述设备箱31、油箱32、灰水箱33、黑水箱34及清水箱35中至少有一个壁面与风道共壁面,以此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传导及辐射作用,调整风道内的房车设备的温度,避免影响房车设备的正常工作。
更进一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还设置有一个加热腔室23,该加热腔室23至少有一侧壁外露于风道内,作为优选,该加热腔室23设置于用于摆放上述房车设备的风道的前段,且该加热腔室23与设置于房车的燃油加热器4的排气口41相贯通,加热腔室23设置有与室外空气相贯通的通孔231,可将燃油加热器4的进气管道穿过加热腔室23与房车室外空气相贯通。以此方式设计的加热腔室23,能够通过燃油加热器4的排气口41中废气携带的热量对加热腔室23加热,同时又能够通过加热腔室23与室外空气相贯通的通孔231,以及燃油加热器4的进气管42道的设置,保证燃油加热器4的正常工作,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为了使得加热腔室23收集到的热量高效的辐射至风道内,优选的,加热腔室23通过平行间隔架设于保温箱1内的导热隔板间隔而成。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的加热腔室23将风道分隔为第一风道21和第二风道22,为了保证第一风道21和第二风道22的贯通,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风道21和第二风道22通过穿设于加热腔室23的管道相贯通,以此使得第一风道21和第二风道22贯通的同时,避免加热腔室23与第一风道21和第二风道22贯通,以此防止加热腔室23中的废气进入第一风道21和第二风道22中。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提升风道的加热效果,合理回收利用房车中燃油加热器4在工作过程机身自身散发出的热量,本实施例还在房车内设置有暖风设备箱5,该暖风设备箱5通过与第一风道21相贯通的进气口211与第一风道21贯通,以此通过暖风设备箱5中燃油加热器4散发出的热量对第一风道21加热,之后在通过管道流入第二风道22内。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为了在房车内缺乏冷空气降温的时候,可根据降温需要向风道中送入室外新风,作为优选,保温箱1位于房车行车时的迎风面设置有与第一风道21相贯通的新风入口6,新风入口6设置有风阀61及风扇62。通过在室内外和风道内设置温度传感器的方式,以此控制风阀61及风扇62的作用,调节风道进风量及风速,继而调节降低风道温度,相关控制技术中都较为常用,在此不做具体赘述。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的保温装置,能够有效利用房车内部设备工作时散热的热量,以及工作时废气携带的热量对风道加热,继而对保温箱1中的房车设备加热保暖;同时也可以利用风道与房车室内相贯通的这一特性,将房车换气过程中释放的冷气引入风道内,继而对房车设备进行降温。本实施中房车设备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灵活,同时保温措施也比较多样,且易于实施。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房车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设于房车的保温箱、设置于所述保温箱内的房车设备、设置于所述保温箱内用于所述房车设备温度调节的风道,所述保温箱设置有与所述风道相贯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房车的室内相贯通,所述房车的室内空气为正压或所述风道中设置有排风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房车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内设置有加热腔室,所述加热腔室至少有一侧壁外露于所述风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房车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室与设置于房车的燃油加热器的排气口相贯通,所述加热腔室设置有与室外空气相贯通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房车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加热器的进气管道穿过所述加热腔室与房车室外空气相贯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房车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室将所述风道分隔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通过穿设于所述加热腔室的管道相贯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房车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位于所述房车行车时的迎风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风道相贯通的新风入口,所述新风入口设置有风阀及风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房车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房车设置有通过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风道相贯通的暖风设备箱,所述暖风设备箱内设置有所述燃油加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房车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房车设备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温箱内的设备箱、油箱、灰水箱、黑水箱及清水箱,所述设备箱、所述油箱、所述灰水箱、所述黑水箱及所述清水箱均至少有一个壁面与所述风道共壁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房车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房车设备之间的第一间隙,和/或所述房车设备与所述保温箱内壁之间的第二间隙形成所述风道。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房车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室通过平行间隔架设于所述保温箱内的导热隔板间隔而成。
CN202122641691.1U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用于房车的保温装置 Active CN2163007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41691.1U CN216300708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用于房车的保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41691.1U CN216300708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用于房车的保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00708U true CN216300708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118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41691.1U Active CN216300708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用于房车的保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007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53604A (zh) 一种太阳能空调系统
CN106532188A (zh) 一种电动车辆加热系统及风冷电池箱热管理控制方法
CA3104260C (en) Cold and heat source fresh air device for building with near-zero energy consumption
CN104101038A (zh) 多模式运行蒸发制冷供冷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3759363B (zh) 与被动式降温、采暖相结合的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WO2019179274A1 (zh) 全效型空气源热泵系统
CN202166135U (zh) 一种综合实现防结露的辐射新风空调系统
CN206313095U (zh) 一种电动车辆加热系统
CN216300708U (zh) 一种用于房车的保温装置
CN206113097U (zh) 高效储热式电采暖器
CN113815384A (zh) 一种用于房车的保温装置
CN203355745U (zh) 一种带湿热功能的高低温冲击试验箱
CN206831833U (zh) 一种固体电蓄热设备
CN202532630U (zh) 电器设备机房节能降温装置
CN202166137U (zh) 一种变水温实现防结露的辐射空调系统
CN201532031U (zh) 太阳能高效暖风装置
CN206099112U (zh) 一种预制舱空调制冷或制热系统
CN103307714A (zh) 一种利用空调冷凝热和太阳能的家用热水器
CN105716175A (zh) 太阳能供热与地道风复合系统
CN203518078U (zh) 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
CN208720441U (zh) 一种新型室内高效节能换气系统
CN208269454U (zh) 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安装结构
CN205783245U (zh) 一种太阳能、空气能地源采暖降温系统
CN212204735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室内温度调节机构
CN219797350U (zh) 一种基于集中供暖系统的室内供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