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00238U - 一种垃圾分类压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分类压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00238U
CN216300238U CN202122793771.9U CN202122793771U CN216300238U CN 216300238 U CN216300238 U CN 216300238U CN 202122793771 U CN202122793771 U CN 202122793771U CN 216300238 U CN216300238 U CN 2163002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pipe
cylinder
compression
centrifug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937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渤京
杨丙山
张豫城
李江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uangch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xi Research Institute for Clean Energy of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uangch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xi Research Institute for Clean Energy of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uangch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xi Research Institute for Clean Energy of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uangch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937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002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002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002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垃圾分类压缩装置,涉及垃圾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一种垃圾分类压缩装置包括压缩管,压缩管为矩形盒体,压缩管内设置有推板和推出气缸,推出气缸为推板提供动力;压缩管内还设置有顶板和顶紧气缸,顶紧气缸用于为顶板提供动力。压缩管上开设有进料口,用于将垃圾倒入压缩管内;压缩管上还开设有出料口,用于固体垃圾压缩后的落出。压缩管上开设有流通孔,在推板与顶板压缩垃圾时,液体垃圾被挤出,并从流通孔流出,固体垃圾被压缩后从出料口排出。本申请具有同时对垃圾进行的固液分离和压缩处理,方便垃圾的压缩处理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分类压缩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垃圾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垃圾分类压缩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是失去使用价值、无法利用的废弃物品,是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或是用焚化炉焚化。但两者均会制造环境保护的问题,而终止过度消费可进一步减轻堆填区饱和程度。堆填区中的垃圾处理不但会污染地下水和发出臭味,而且很多城市可供堆填的面积已越来越少。焚化则无可避免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生物体。
因此人们常常将垃圾集中后,在垃圾处理站对垃圾进行处理,在垃圾运输之前,工作人员通过使用垃圾压缩装置,使得垃圾的体积减小,压缩后的垃圾便于进行运输和装卸,方便工作人员对垃圾的处理。然而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常常为固液混合物,很难对其进行压缩处理,固液混合物状态的垃圾不仅导致异味飘散和工人工作环境差,影响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而且在运输的路上也会滴落液体,对过往行人造成影响。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常常为固液混合物状态,存在有难以直接对其进行压缩处理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得垃圾在压缩装置中能够进行固液分离,方便垃圾的压缩处理,本申请提供一种垃圾分类压缩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垃圾分类压缩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分类压缩装置,包括压缩管,压缩管两端为封闭状,压缩管内设置有推出气缸和推板,推出气缸与压缩管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推出气缸活塞杆一端与推板固定连接,推板周向外壁与压缩管内壁抵接且沿压缩管长度方向滑动;压缩管内还设置有顶紧气缸和顶板,顶紧气缸与远离推出气缸的压缩管端部内壁固定连接,顶紧气缸活塞杆一端与顶板固定连接,顶板周向外壁与压缩管内壁抵接且沿靠近推板方向滑动,压缩管上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没有重合部分,出料口沿压缩管的长度方向的距离大于等于顶板与推板间的最小距离,压缩管上开设有流通孔,流通孔位于顶板与推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在顶紧气缸的作用下,顶板顶出至出料口与进料口之间,从进料口放入固液混合的垃圾,在推出气缸的作用下,推板向靠近顶板的方向移动,使得垃圾压缩,压缩过程中,垃圾内的液体收到压力而被挤出,被挤出的液体垃圾通过流通孔流出,固体垃圾则留在压缩管内被压缩成固体垃圾块,固体垃圾压缩好后,顶紧气缸带动顶板收回,流出出料口,推出气缸再伸出,使得推板将固体垃圾块从出料口落出,该装置同时完成了垃圾的固液分离和压缩,为垃圾处理提供便利。
可选的,所述压缩管外部设置有外筒,外筒为上方开口的圆柱形盒体,其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压缩管沿外筒的径向方向贯穿外筒侧壁,进料口位于外筒内部,压缩管靠近推板的一端与外筒内壁固定连接,出料口完全位于外筒的外部,外筒内底壁为斜面,其最低处开设有排液口,排液口沿竖直方向贯穿外筒底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体垃圾从流通孔流出至外筒内,完成了液体垃圾的收集,减少液体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外筒内底壁为斜面,使得液体垃圾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外筒内底壁自然流向排液口,进行液体垃圾的进一步处理,减少液体垃圾在外筒内的积液情况发生,从而减少积液对外筒的污染和侵害。
可选的,所述外筒内部设置有离心筒,离心筒与外筒同轴线,离心筒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离心孔,外筒远离地面的端面上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沿外筒的径向方向设置,固定板上固定有用于为离心筒提供动力的离心电机,离心电机位于离心筒的轴线上,离心电机的转动轴上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与离心筒同轴线,连接杆远离离心电机的一端位于离心筒内部,且其上固定有内杆,内杆的长度方向与连接杆轴线垂直,内杆的两端均与离心筒内壁固定连接,离心筒靠近地面的一端呈收口状,且与进料口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液混合的垃圾从离心筒开口侧倒入离心筒后,再由离心电机带动离心筒转动,固体垃圾留在离心筒内,液体垃圾通过离心孔流至外筒内,在对垃圾进行压缩之间,利用离心原理将固体垃圾与液体垃圾进行分离,使得固体垃圾与液体垃圾的分离更彻底,固体垃圾的压缩更充分,提高了压缩装置的压缩效益。
可选的,所述离心筒与压缩管之间连通有通管,通管一端与离心筒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压缩管固定连接,通管上固定有用于控制通管开合的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倒入固液混合的垃圾时,关闭阀门,并对垃圾进行离心处理,使得固液垃圾分离开,而后再打开阀门,使得固体垃圾进入压缩管内进行压缩,使得离心筒与压缩管之间的连通具有可控性,从而使得压缩装置的压缩和离心过程可控,提高压缩装置的可控性和压缩装置的实用性。
可选的,所述推板与推出气缸之间固定有推出弹簧,推出弹簧的长度方向沿外筒的径向方向设置,推出弹簧与推板和推出气缸之间均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顶板与推板的作用下将固体垃圾压缩成固体垃圾块后,顶紧气缸带动顶板收回,流出出料口,此时在推出弹簧的作用下,推板推动固体垃圾块自动从出料口落出,节省压缩装置的能源的同时提高了压缩装置的工作效率。
可选的,所述推板上固定有与推出弹簧同轴线的推出管,推出弹簧位于推出管内部,推出气缸上固定有与推出弹簧同轴线的连接管,连接管内径等于推出管外径,连接管与推出管的长度和大于推出弹簧的最大长度,连接管与推出管的长度均小于推出弹簧的最小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出管与连接管的设置,使得推出弹簧与外界环境相隔开,减少垃圾对推出弹簧的污染和侵害,延长推出弹簧的使用寿命;连接管与推出管的设置,还对推出弹簧的伸缩方向作出限定,减少推出弹簧在其径向方向上的晃动,提高推出弹簧的稳定性。连接管与推出管的长度和大于推出弹簧的最大长度,使得在推出弹簧伸缩过程中,连接管与推出管不会相对分离,提高连接管与推出管的稳定性。连接管与推出管的长度均小于推出弹簧的最小长度,使得连接管与推出管的设置,不会影响推出弹簧的伸缩。
可选的,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保护盒,保护盒为下方开口的盒体,离心电机主体位于保护盒内,离心电机的转动杆与保护盒开口处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盒的设置,使得离心电机与外界环境相隔开,减少垃圾对离心电机的污染和侵害,延长离心电机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离心筒远离地面的一侧设置有引入斗,引入斗呈漏斗状,引入斗的一端位于离心筒的内部,另一端位于外筒的外部,引入斗的外侧壁与外筒固定连接,内侧壁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入斗的设置,方便固液混合的垃圾的倒入,减少垃圾倒入时不慎直接倒入外筒内的情况发生,使得进入外筒的垃圾均经过离心筒的固液分离,提高压缩装置的使用效益。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压缩管内被挤压出的液体垃圾通过流通孔流出,固体垃圾压缩好后,从出料口落出,同时完成了垃圾的固液分离和压缩;
2.进行垃圾压缩前对垃圾进行离心处理,使得固体垃圾与液体垃圾分离的更彻底;
3.外筒对分离出的液体垃圾进行收集,方便液体垃圾的进一步处理,减少液体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沿连接管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的切面图;
图3是压缩管去除部分侧壁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推板与推出气缸之间结构沿连接管轴线方向的爆炸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去除部分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缩管;11、推板;111、推出弹簧;112、推出管;113、连接管;12、推出气缸;13、顶板;14、顶紧气缸;15、进料口;16、出料口;17、流通孔;2、外筒;21、排液口;3、离心筒;31、离心孔;32、内杆;33、连接杆;34、保护盒;35、离心电机;36、固定板;4、引入斗;5、通管;51、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垃圾分类压缩装置。
参考图1和图2,一种垃圾分类压缩装置包括压缩管1,压缩管1为矩形盒体,压缩管1内设置有推板11和推出气缸12,推出气缸12为推板11提供动力;压缩管1内还设置有顶板13和顶紧气缸14,顶紧气缸14用于为顶板13提供动力。压缩管1上开设有进料口15,用于将垃圾倒入压缩管1内;压缩管1上还开设有出料口16,用于固体垃圾压缩后的落出。压缩管1上开设有流通孔17,在推板11与顶板13压缩垃圾时,液体垃圾被挤出,并从流通孔17流出,固体垃圾被压缩后从出料口16排出,从而在垃圾压缩的过程中,完成垃圾的固液分离,方便垃圾的压缩处理。
参考图2和图3,压缩管1外部设置有外筒2,外筒2为圆柱形盒体,其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设置,外筒2的上端开口,压缩管1沿外筒2的径向方向贯穿外筒2侧壁,压缩管1深入外筒2内部一端与外筒2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外筒2的外部。进料口15位于压缩管1远离地面的端面上,且位于外筒2内部。推出气缸12的主体部分与压缩管1深入外筒2内部一端的内壁固定连接,其活塞杆与推板11固定连接,且位于推板11中部,推板11与压缩管1内壁紧密抵接,自然状态下,推板11位于推出气缸12与进料口15之间。
参考图2和图3,出料口16与流通孔17均位于压缩管1靠近地面的侧壁上,出料口16位于外筒2外部,出料口16的长度大于等于顶板13与推板11间的最小距离,出料口16的宽度与压缩管1的宽度相同。流通孔17位于外筒2内部,流通孔17呈长条状,其长度方向沿压缩管1的长度方向设置,流通孔17沿垂直于压缩管1长度方向的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
参考图3,顶板13与顶紧气缸14位于压缩管1远离推板11的一侧,顶紧气缸14沿压缩管1长度方向设置,其主体部分与压缩管1侧壁固定连接,其活塞杆与顶板13固定连接,顶板13与压缩管1内壁紧密抵接,自然状态下出料口16位于顶板13与推板11之间,开始压缩垃圾时,首先在顶紧气缸14的作用下,顶板13移动至出料口16与推板11之间,之后从进料口15倒入垃圾,在推出气缸12的作用下推板11向顶板13方向移动,对垃圾进行压缩,压缩过程中,液体垃圾被挤出并通过流通孔17流出压缩管1,固体垃圾被压缩呈固体垃圾块。
参考图3和图4,推出气缸12与推板11之间固定有推出弹簧111,推出弹簧111的长度方向沿推板11的移动方向设置。当固体垃圾压缩完成后,顶板13在顶紧气缸14的作用下收回至出料口16远离推板11的一侧,此时,推板11在推出弹簧111的作用下将固体垃圾块从出料口16自动推出,节省压缩装置的能源的同时提高了压缩装置的工作效率。
参考图3和图4,推出弹簧111外围环套有推出管112和连接管113,连接管113内径等于推出管112外径,推出管112的一端与推板11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连接管113的内部,且与连接管113的内壁紧密抵接。连接管113远离推板11的一端与推出气缸12固定连接。连接管113与推出管112的设置,使得推出弹簧111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来,减少垃圾对推出弹簧111的侵害,延长推出弹簧111的使用寿命。连接管113与推出管112的长度均小于推出弹簧111的最小长度,且连接管113与推出管112的长度之和大于推出弹簧111的最大长度,使得连接管113与推出管112保护推出弹簧111的同时,不影响推出弹簧111的正常伸缩。
参考图2和图5,外筒2内设置有离心筒3,离心筒3与外筒2同轴线,离心筒3上下方均为开口,离心筒3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离心孔31,离心孔31贯穿离心筒3的侧壁将离心筒3内部与外筒2内部相连通。离心筒3内设置有内杆32,内杆32的长度方向沿离心筒3的径向方向设置,内杆32两端均与离心筒3内壁固定连接。内杆32远离地面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33,连接杆33的长度方向与离心筒3的轴线方向相同,连接杆33的一端与内杆32固定连接,另一端上固定有离心电机35,离心电机35的转动轴与连接杆33远离地面的端部固定连接。将垃圾倒入离心筒3内,离心电机35带动离心筒3转动,使得固体垃圾留在离心筒3内,液体垃圾通过离心孔31流出至外筒2内,在垃圾被压缩前对其进行固液分离,使得垃圾的分固液分离更充分,提高垃圾压缩时的压缩效益。
参考图2和图5,离心电机35外部设置有保护盒34,保护盒34为方盒体,离心电机35的主体位于保护盒34内部,且与保护盒34内壁固定连接,离心电机35的转动杆贯穿保护盒34底面,且与保护盒34底面转动连接,离心电机35的转动杆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保护盒34的设置,使得离心电机35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来,减少垃圾对离心电机35的侵害。延长离心电机35的使用寿命。保护盒34远离地面的端面上固定有固定板36,固定板36沿外筒2的径向方向设置,用于对离心电机35的固定。固定板36与外筒2之间设置有引入斗4,引入斗4呈漏斗状,引入斗4靠近地面的一端位于离心筒3的内部,且与离心筒3内壁抵接,另一端位于外筒2的外部,引入斗4的外侧壁与外筒2远离地面的端面固定连接,固定板36的两端与引入斗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引入斗4的设置,使得垃圾能够更方便倒入离心筒3内。
参考图2和图5,离心筒3靠近地面一侧呈收口状,且设置有通管5,通管5靠近离心筒3的一端与离心筒3转动连接,通管5远离离心筒3的一端与进料口15固定连接。通管5将离心筒3与压缩管1的内部相连通,使得离心筒3内的固体垃圾能够通过通管5进入压缩管1内进行压缩,通管5上设置有阀门51,用于控制通管5的通过状态。当向离心筒3内进料或对离心筒3内垃圾进行离心时,保持通管5处于不通状态,使得垃圾在离心筒3内充分进行固液分离,当离心完成时,打开阀门51,使得固体垃圾进入压缩管1中进行压缩,提高了压缩装置的使用效益。
参考图2,外筒2的内底壁为斜面,该斜面沿靠近出料口16方向向上倾斜,外筒2内底壁上远离出料口16的一侧开设有排液口21,排液口21沿竖直方向开设。斜面的设置,使得分离出的液体垃圾能够顺着外筒2内底壁流向排液口21,方便对液体垃圾的进一步处理,减少液体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侵害,保护环境。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垃圾分类压缩装置的实施原理为:保持阀门51关闭状态,从引入斗4上方倒入垃圾,使得垃圾进入离心筒3内,在离心电机35的作用下,固体垃圾留在离心筒3内,液体垃圾通过离心孔31流入外筒2内,并通过排液口21进入下一步工序。此时,顶紧气缸14将顶板13推出,打开阀门51,使得固体垃圾落入压缩管1内,在推出气缸12的作用下,推板11与顶板13对固体垃圾进行压缩,压缩完成后,顶紧气缸14带着顶板13收回,在推出弹簧111的作用下,推板11将压缩后的固体垃圾块从出料口16推出,进入下一道工序,同时完成了垃圾的固液分离和压缩。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垃圾分类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管(1),压缩管(1)两端为封闭状,压缩管(1)内设置有推出气缸(12)和推板(11),推出气缸(12)与压缩管(1)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推出气缸(12)活塞杆一端与推板(11)固定连接,推板(11)周向外壁与压缩管(1)内壁抵接且沿压缩管(1)长度方向滑动;压缩管(1)内还设置有顶紧气缸(14)和顶板(13),顶紧气缸(14)与远离推出气缸(12)的压缩管(1)端部内壁固定连接,顶紧气缸(14)活塞杆一端与顶板(13)固定连接,顶板(13)周向外壁与压缩管(1)内壁抵接且沿靠近推板(11)方向滑动,压缩管(1)上开设有进料口(15)和出料口(16),进料口(15)和出料口(16)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没有重合部分,出料口(16)沿压缩管(1)的长度方向的距离大于等于顶板(13)与推板(11)间的最小距离,压缩管(1)上开设有流通孔(17),流通孔(17)位于顶板(13)与推板(1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管(1)外部设置有外筒(2),外筒(2)为上方开口的圆柱形盒体,其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压缩管(1)沿外筒(2)的径向方向贯穿外筒(2)侧壁,进料口(15)位于外筒(2)内部,压缩管(1)靠近推板(11)的一端与外筒(2)内壁固定连接,出料口(16)完全位于外筒(2)的外部,外筒(2)内底壁为斜面,其最低处开设有排液口(21),排液口(21)沿竖直方向贯穿外筒(2)底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2)内部设置有离心筒(3),离心筒(3)与外筒(2)同轴线,离心筒(3)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离心孔(31),外筒(2)远离地面的端面上固定有固定板(36),固定板(36)沿外筒(2)的径向方向设置,固定板(36)上固定有用于为离心筒(3)提供动力的离心电机(35),离心电机(35)位于离心筒(3)的轴线上,离心电机(35)的转动轴上固定有连接杆(33),连接杆(33)与离心筒(3)同轴线,连接杆(33)远离离心电机(35)的一端位于离心筒(3)内部,且其上固定有内杆(32),内杆(32)的长度方向与连接杆(33)轴线垂直,内杆(32)的两端均与离心筒(3)内壁固定连接,离心筒(3)靠近地面的一端呈收口状,且与进料口(15)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筒(3)与压缩管(1)之间连通有通管(5),通管(5)一端与离心筒(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压缩管(1)固定连接,通管(5)上固定有用于控制通管(5)开合的阀门(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1)与推出气缸(12)之间固定有推出弹簧(111),推出弹簧(111)的长度方向沿外筒(2)的径向方向设置,推出弹簧(111)与推板(11)和推出气缸(12)之间均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1)上固定有与推出弹簧(111)同轴线的推出管(112),推出弹簧(111)位于推出管(112)内部,推出气缸(12)上固定有与推出弹簧(111)同轴线的连接管(113),连接管(113)内径等于推出管(112)外径,连接管(113)与推出管(112)的长度和大于推出弹簧(111)的最大长度,连接管(113)与推出管(112)的长度均小于推出弹簧(111)的最小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6)上固定有保护盒(34),保护盒(34)为下方开口的盒体,离心电机(35)主体位于保护盒(34)内,离心电机(35)的转动杆与保护盒(34)开口处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筒(3)远离地面的一侧设置有引入斗(4),引入斗(4)呈漏斗状,引入斗(4)的一端位于离心筒(3)的内部,另一端位于外筒(2)的外部,引入斗(4)的外侧壁与外筒(2)固定连接,内侧壁与固定板(36)固定连接。
CN202122793771.9U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垃圾分类压缩装置 Active CN2163002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93771.9U CN216300238U (zh)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垃圾分类压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93771.9U CN216300238U (zh)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垃圾分类压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00238U true CN216300238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121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93771.9U Active CN216300238U (zh)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垃圾分类压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002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14919B (zh) 一种环保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CN110802099B (zh) 一种智能节能环保的有机垃圾处理装置
CN110052478A (zh) 一种垃圾回收设备
CN202540781U (zh) 一种螺旋挤压固液分离机
CN216300238U (zh) 一种垃圾分类压缩装置
CN111515218A (zh) 一种市政垃圾处理用发酵装置
CN209439177U (zh) 一种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系统
CN110624931A (zh) 一种厨房垃圾的处理再利用装置
CN105948430B (zh) 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污泥粉碎传输装置
CN210100784U (zh) 一种高效的生活垃圾处理设备
CN207407346U (zh) 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
CN202089299U (zh) 一种湿法拆包分离装置
CN206051647U (zh) 污水过滤加药装置
CN205710357U (zh) 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污泥粉碎传输装置
CN110125144A (zh) 一种环境垃圾发电后的灰渣处理装置
CN109500058A (zh) 集成一体化的垃圾环保处理设备
CN205731929U (zh) 餐厨垃圾前分选处理设备
KR200431009Y1 (ko) 음식쓰레기 처리장치
CN211140418U (zh) 一种便于垃圾污水处理的垃圾分类房
CN208074965U (zh) 一种自动上料的垃圾焚烧系统
CN208485782U (zh) 高效处理泥浆的机扫车垃圾处理站
CN110238159A (zh) 一种城市人行道节能清洁设备
CN102152880B (zh) 一种湿法拆包分离装置
CN206492788U (zh) 一种湿垃圾减量机
CN114700344B (zh) 一种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