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94049U - 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94049U
CN216294049U CN202120120556.XU CN202120120556U CN216294049U CN 216294049 U CN216294049 U CN 216294049U CN 202120120556 U CN202120120556 U CN 202120120556U CN 216294049 U CN216294049 U CN 2162940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positioning
cylinder
fixed
outer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2055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书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sheng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sheng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sheng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sheng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2055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940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940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940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包括固定针筒、外套筒和采血针,所述固定针筒和外套筒同轴心设置,所述外套筒套设在固定针筒外侧且与所述固定针筒卡设连接;所述固定针筒包括固定柱和环筒,所述固定柱和环筒通过隔板形成多个定位空腔,每个所述定位空腔内放置有一个采血针,所述采血针的底部正对设置有第一出针孔和第二出针孔,所述第一出针孔和第二出针孔分别开设于固定针筒的底壁和外套筒的底壁上。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多个采血针同时存储,从而提高采血笔的使用频次,另外该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的结构紧凑,方便安装和使用。

Description

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涉及采血笔,尤其涉及多头采血笔用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采血针用于血液取样,常规体检,血糖检查等都需要用到采血笔,采血笔是采血针的一种,在结构上多采用机械装置,针头采用弹射装置,几乎能完全做到准确、快速、深浅适度、直线路径刺穿皮肤,大大降低了病人的痛楚,使取样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基本解决了前两代采血针痛感强、创口大等问题。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采血针有的似手枪,有的似钢笔,往往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减少心理压力,对成年病人也有同样的作用。这种采血针的针头虽然可以一次性使用,但是需要频繁的进行更换和调整,尤其在进行体检的时候,更换频率高,影响工作效率,也占用患者的排队时间,而且长时间劳动强度确实比较高。现在市场上也存在一些多头的装置,但是该多个针头需要同时升降,用于拔罐放血,无法实现多头同时存储而单针头运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用于采血笔的可以同时存储多个采血针头的固定装置,以降低采血笔内采血针的更换频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背景技术描述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可实现多个采血针同时存储,从而提高采血笔的使用频次,另外该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的结构紧凑,方便安装和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包括固定针筒、外套筒和采血针,所述固定针筒和外套筒同轴心设置,所述外套筒套设在固定针筒外侧且与所述固定针筒卡设连接;所述固定针筒包括固定柱和环筒,所述固定柱和环筒通过隔板形成多个定位空腔,每个所述定位空腔内放置有一个采血针,所述采血针的底部正对设置有第一出针孔和第二出针孔,所述第一出针孔和第二出针孔分别开设于固定针筒的底壁和外套筒的底壁上。
在本技术方案中,固定针筒内设置有多个定位空腔用于存放采血针,进而可以实现多个采血针同时存储的目的,从而提高采血笔的使用频次,减少更换频率,其中固定针筒与外套筒卡设连接,便于装配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环筒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凹槽而形成梅花形,每相邻的两个凹槽内分别固定设置有第六定位凸起和第七定位凸起,所述第六定位凸起和第七定位凸起沿固定针筒的径向方向向外翘起;
所述外套筒上设有与所述第六定位凸起和第七定位凸起分别相匹配对应的第六定位凹槽和第七定位凹槽,所述第六定位凹槽为通孔结构,所述第七定位凹槽沿外套筒的径向方向上内凹设置;
所述外套筒的内壁上设有隔离凸台,隔离凸台设在第六定位凹槽的下方,环筒通过多个隔离凸台进行轴向的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筒底壁中心处设有第五定位凸起,所述固定针筒底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五定位凸起相匹配的第五定位缺口,所述第五定位凸起和第五定位缺口均为锥形且二者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六定位凸起设置于第七定位凸起的上侧,所述第六定位凸起的下端设有向上翘起的倒钩,所述第七定位凸起上设有台肩固定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六定位凸起的倒钩探出第六定位凹槽设置,所述第七定位凹槽的槽壁上设有限高环,所述第七定位凸起的台肩固定面位于限高环的下侧。
在本技术方案中,倒钩探出第六定位凹槽,该设置对固定针筒的上极限位置进行限位,设置限高环用于抵持第七定位凸起的台肩固定面,进而对固定针筒的下极限位置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筒内壁的顶部设有多个第八定位凸起,所述环筒的外壁上设有多个第九定位凸起,所述第八定位凸起位于所述第九定位凸起的上侧。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六定位凹槽竖向方向的两侧均紧邻设置有第十定位凸起,两个所述第十定位凸起以第六定位凹槽为中心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采血针包括针头和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包括一体成型的驱动段和固定段,所述针头贯穿固定段且固定在固定段中心,所述驱动段位于固定段的上端,所述驱动段上设置有挂耳凸起、第三定位凸起以及薄壁区域;所述针头的底端设有套头,所述套头为软橡胶结构。
在本技术方案中,采血针可以在定位空腔内上下移动,进而便于将采血针探出固定针筒以及外套筒从而进行采血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环筒上设有第三定位缺口,所述第三定位缺口与采血针上的第三定位凸起可匹配卡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当采血针的第三定位凸起卡出固定针筒上的第三定位缺口时,即第三定位凸起与第三定位缺口对应卡接,此时采血针穿出外套筒,可进行采血工作;当第三定位凸起与第三定位缺口不对应时,此时第三定位凸起位于环筒的内部,在环筒内壁的作用下,采血针的薄壁区域发生弯曲,此时第三定位凸起向内侧倾斜,其挂耳凸起可以与驱动杆的挂钩进行匹配,当驱动杆上移时即可带动采血针向上移动,进而将采血针收回到定位空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为工程塑料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多个采血针同时存储,且使用时可以单独驱动其中一个进行使用,多个轮流使用,可以提高采血频次,降低更换频率。且本结构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方便与各种驱动组件进行组合驱动使用。
2、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针筒和外套筒均采用工程塑胶材质,充分利用材料的弹性,便于正常安装。
3、本实用新型中,当采血针的第三定位凸起与第三定位缺口进行匹配设置,便于将采血针进行固定,采血针的驱动段设置有薄壁区域便于将驱动段进行弯曲,从而方便将采血针向下压下和向上提起,进而便于控制采血针收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中固定针筒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中固定针筒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中外套筒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中外套筒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中采血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采血针,11-针头,12-保护套,121-固定段,122-驱动段,1221-挂耳凸起,1224-第三定位凸起,1225-薄壁区域,13-套头;
21-固定针筒,210-定位空腔,211-第三定位缺口,212-第六定位凸起,2121-倒钩,213-第七定位凸起,2131-台肩固定面,214-第五定位缺口,215-固定柱,216-第九定位凸起,217-环筒,218-第一出针孔,
22-外套筒,221-第六定位凹槽,222-第五定位凸起,223-第七定位凹槽,224-限高环,225-第八定位凸起,226-隔离凸台,227-第十定位凸起,228-第二出针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再次,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包括固定针筒21、外套筒22和采血针1,固定针筒21和外套筒22同轴心设置,外套筒22套设在固定针筒21外侧且与固定针筒21卡设连接;固定针筒21包括固定柱215和环筒217,固定柱215和环筒217通过隔板形成多个定位空腔210,每个定位空腔210内放置有一个采血针1,采血针1的底部正对设置有第一出针孔218和第二出针孔228,第一出针孔218和第二出针孔228分别开设于固定针筒21的底壁和外套筒22的底壁上。
如图3和图4所示,环筒217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凹槽而形成梅花形,每相邻的两个凹槽内分别固定设置有第六定位凸起212和第七定位凸起213,第六定位凸起212和第七定位凸起213沿固定针筒21的径向方向向外翘起;外套筒22上设有与第六定位凸起212和第七定位凸起213分别相匹配对应的第六定位凹槽221和第七定位凹槽223,第六定位凹槽221为通孔结构,第七定位凹槽223沿外套筒22的径向方向上内凹设置;
其中,第六定位凸起212设置于第七定位凸起213的上侧,第六定位凸起212的下端设有向上翘起的倒钩2121,第七定位凸起213上设有台肩固定面2131;第六定位凸起212的倒钩2121探出第六定位凹槽221设置,第七定位凹槽223的槽壁上设有限高环224,第七定位凸起213的台肩固定面位于限高环224的下侧。倒钩2121探出第六定位凹槽221,该设置用于对固定针筒21的上极限位置进行限位,设置限高环224用于抵持第七定位凸起213的台肩固定面2131,进而对固定针筒21的下极限位置进行固定。当固定针筒21与外套筒22组装后,倒钩2121探出环筒217沿其径向向外设置。当采血针1全部用完后取出时,第六定位凸起212收缩,此时,倒钩2121卡在第六定位凹槽221的上端面,同时台肩固定面2131与限位环224抵持配合,实现轴向定位,从而防止被取出的采血针1再次使用,避免重复使用。
如图5和图6所示,外套筒22的内壁上设有隔离凸台226,隔离凸台226设在第六定位凹槽221的下方,环筒217通过多个隔离凸台226进行轴向的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外套筒22底壁中心处设有第五定位凸起222,固定针筒21底壁上设有与第五定位凸起222相匹配的第五定位缺口214,第五定位凸起222和第五定位缺口214均为锥形且二者间隙配合。在进行安装时,第五定位凸起222插设在第五定位缺口214中,可以起到导向和定位作用,保证外套筒22和固定针筒21快速配合,从而提升组装的精度和效率。
参照图3-6,外套筒22内壁的顶部设有多个第八定位凸起225,环筒217的外壁上设有多个第九定位凸起216,第八定位凸起225位于第九定位凸起216的上侧。在组合后,其第八定位凸起225位于第九定位凸起216的上侧,利用弹性原理,实现外套筒22和固定针筒21在轴线方向上的定位。
参照图3-6,每个第六定位凹槽221竖向方向的两侧均紧邻设置有第十定位凸起227,两个第十定位凸起227以第六定位凹槽221为中心对称设置。设置第十定位凸起227,一是增加外套筒22的强度,避免外套筒22在第六定位凹槽221处强度降低,二是在进行安装采血针组件时,进行导向定位,从而提升装配精度。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采血针1包括针头11和保护套12,保护套12包括一体成型的驱动段122和固定段121,针头11贯穿固定段121且固定在固定段121中心,驱动段122位于固定段121的上端,驱动段122上设置有挂耳凸起1221、第三定位凸起1224以及薄壁区域1225;针头11的底端设有套头13,套头13为软橡胶结构。驱动段122的挂耳凸起1221,方便与驱动杆配合,实现上下的移动,从而便于将采血针1伸出外套筒22进行采血工作,第三定位凸起1224和薄壁区域1225,有利于将驱动段122进行弯曲,套头13对针头起到保护作用,避免与外部空气接触,提升安全性。
另外,环筒217上设有第三定位缺口211,第三定位缺口211与采血针1上的第三定位凸起1224可匹配卡接。采血针1上的第三定位凸起1224与固定针筒21上的第三定位缺口211对应设置,当采血针的第三定位凸起1224卡出固定针筒21上的第三定位缺口211时,即第三定位凸起1224与第三定位缺口211对应卡接,此时采血针1穿出外套筒22,可进行采血工作;当第三定位凸起1224与第三定位缺口211不对应时,此时第三定位凸1224起位于环筒217的内部,在环筒217内壁的作用下,采血针1的薄壁区域1225发生弯曲,此时第三定位凸起1224向内侧倾斜,其挂耳凸起1221可以与驱动杆的挂钩进行匹配,当驱动杆上移时即可带动采血针向上移动,进而将采血针收回到定位空腔210中。
进一步地,保护套12为工程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使用安装时:
安装步骤如下:
1、将固定针筒21与外套筒22进行安装组合:采用工装向下压住第六定位凸起212和第七定位凸起213,然后将固定针筒21向下伸入到外套筒22内,将第五定位凸起222插入到第五定位缺口214内,使得固定针筒21与外套筒22快速定位,并将第六定位凸起212探出第六定位凹槽221向外扩张,将第七定位凸起213置于相应的第七定位凹槽223中且使台肩固定面2131位于限高环224的下侧,此时即将外套筒22与固定针筒21进行组装定位。并且由于第八定位凸起225和第九定位凸起216的设置,使得第八定位凸起225和第九定位凸起216相抵持,从而实现固定针筒21和外套筒22之间的轴向定位。由于固定针筒21和外套筒22由工程塑胶制成,因此具有一定的弹性,在进行安装时,将固定针筒21安装在外套筒22内后,第六定位凸起212伸入到第六定位凹槽221内,且向外扩张,这样倒钩2121则伸出外套筒22。
2、将采血针1安装到固定针筒21内:将采血针1装入固定针筒21的定位空腔210中,根据第十定位凸起227的位置可以快速将采血针1进行定位,从而提高安装效率。将套头13将固定针筒21的第一出针孔218进行堵塞,之后将驱动段122的第三定位凸起1224挂设到第三定位缺口211内即可将采血针1固定在定位空腔210中,从而实现采血针1与固定针筒21的相对固定。
采血使用时:
在具体使用时,选择固定针筒21中的一个采血针1进行使用,其采血针1被压制向下移动时,其第三定位凸起1224有第三定位缺口211处滑出,整个采血针1向下移动,进而针头11穿破套头13且依次穿过第一出针孔218和第二出针孔228探出外套筒22的底部,可以将手指刺破进行采血工作。当采血针1在定位空腔210内向下移动时,此时驱动段122沿径向方向向内弯曲,进而挂耳凸起1221与内部的驱动杆进行接触,后面驱动杆在向上返回的过程中则带动整个采血针1再次收回到定位空腔210内,直至第三定位凸起1224再次卡入到第三定位缺口211处,此时驱动段122恢复竖直状态与驱动杆分离,则使用过的采血针1被收回。
另外,因固定针筒21和外套筒22需要使用特定的装具进行安装组合,因此,再将该固定针筒21内的采血针1全部使用过后,配合其他的限位装置进行使用,使得旋转一周后再次无法转动,进而无法再次更换采血针1,从而使得内部的采血针1无法二次使用,避免污染,保证安全。
具体操作如下:因设置有倒钩2121可以防止外套筒22脱出,将固定针筒21向外拔出时,倒钩2121收缩,此时,台肩固定面2131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张开,其第七定位凸起213上的台肩固定面2131与限高环224的上端面配合,可以防止人工将拔出的固定针筒21再次插入到外套筒22内,即可避免再次将使用的采血针1再次向下安装使用,一旦拔出,无法二次安装,只能破坏,这样确保了一次性使用,避免了重复实用,保证安全性。
此处的倒钩2121对固定针筒21进行上极限定位,台肩固定面2131对拔出后的固定针筒21下极限定位,虽然不能将固定针筒21与外套筒22完全分离,但是因台肩固定面2131与限高环224的抵持作用,使得固定针筒21的底壁与外套筒22的底壁分离,可以防止将使用过的采血针1再次使用,进而保证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可实现多个采血针1同时存储,从而提高采血笔的使用频次,另外该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的结构紧凑,方便安装和使用。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针筒(21)、外套筒(22)和采血针(1),所述固定针筒(21)和外套筒(22)同轴心设置,所述外套筒(22)套设在固定针筒(21)外侧且与所述固定针筒(21)卡设连接;
所述固定针筒(21)包括固定柱(215)和环筒(217),所述固定柱(215)和环筒(217)通过隔板形成多个定位空腔(210),每个所述定位空腔(210)内放置有一个采血针(1),所述采血针(1)的底部正对设置有第一出针孔(218)和第二出针孔(228),所述第一出针孔(218)和第二出针孔(228)分别开设于固定针筒(21)的底壁和外套筒(22)的底壁上;所述外套筒(22)和固定针筒(21)均由带有弹性的工程塑胶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筒(217)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凹槽而形成梅花形,每相邻的两个凹槽内分别固定设置有第六定位凸起(212)和第七定位凸起(213),所述第六定位凸起(212)和第七定位凸起(213)沿固定针筒(21)的径向方向向外翘起;
所述外套筒(22)上设有与所述第六定位凸起(212)和第七定位凸起(213)分别相匹配对应的第六定位凹槽(221)和第七定位凹槽(223),所述第六定位凹槽(221)为通孔结构,所述第七定位凹槽(223)沿外套筒(22)的径向方向上内凹设置;
所述外套筒(22)的内壁上设有隔离凸台(226),隔离凸台(226)设在第六定位凹槽(221)的下方,环筒(217)通过多个隔离凸台(226)进行轴向的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22)底壁中心处设有第五定位凸起(222),所述固定针筒(21)底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五定位凸起(222)相匹配的第五定位缺口(214),所述第五定位凸起(222)和第五定位缺口(214)均为锥形且二者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定位凸起(212)设置于第七定位凸起(213)的上侧,所述第六定位凸起(212)的下端设有向上翘起的倒钩(2121),所述第七定位凸起(213)上设有台肩固定面(21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定位凸起(212)的倒钩(2121)探出第六定位凹槽(221)设置,所述第七定位凹槽(223)的槽壁上设有限高环(224),所述第七定位凸起(213)的台肩固定面(2131)位于限高环(224)的下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5所述的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22)内壁的顶部设有多个第八定位凸起(225),所述环筒(217)的外壁上设有多个第九定位凸起(216),所述第八定位凸起(225)位于所述第九定位凸起(216)的上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六定位凹槽(221)竖向方向的两侧均紧邻设置有第十定位凸起(227),两个所述第十定位凸起(227)以第六定位凹槽(221)为中心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针(1)包括针头(11)和保护套(12),所述保护套(12)包括一体成型的驱动段(122)和固定段(121),所述针头(11)贯穿固定段(121)且固定在固定段(121)中心,所述驱动段(122)位于固定段(121)的上端,所述驱动段(122)上设置有挂耳凸起(1221)、第三定位凸起(1224)以及薄壁区域(1225);所述针头(11)的底端设有套头(13),所述套头(13)为软橡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筒(217)上设有第三定位缺口(211),所述第三定位缺口(211)与采血针(1)上的第三定位凸起(1224)可匹配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12)为工程塑料材质。
CN202120120556.XU 2021-01-15 2021-01-15 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 Active CN2162940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20556.XU CN216294049U (zh) 2021-01-15 2021-01-15 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20556.XU CN216294049U (zh) 2021-01-15 2021-01-15 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94049U true CN216294049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081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20556.XU Active CN216294049U (zh) 2021-01-15 2021-01-15 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940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13923B2 (ja) 患者の皮膚穿刺装置
KR20190090329A (ko) 방사형으로 배치된 복수개의 시침채널로 이루어진 모발 이식기
CN216294049U (zh) 多针组合式固定装置
EP1901658B1 (en) Patient's skin puncturing device
JP5310448B2 (ja) ツマミカバー装着装置
CN209826801U (zh) 具有两种激发形式的活检针
CN211155823U (zh) 一种多头血糖采血笔
CN213609000U (zh) 可限位注射器
CN215078605U (zh) 多头采血笔
CN209900321U (zh) 用于针头自动分离器的针头分离机构
CN215017522U (zh) 一种采血针及其构成的采血装置
CN215017520U (zh) 多档位旋转驱动结构
CN210673333U (zh) 自动微切口式末梢采血器
CN108186340B (zh) 一种防护性医用毫针盒
CN114762602A (zh) 多档位直线驱动结构
CN114762599A (zh) 多头采血笔
CN114762600A (zh) 多挡位旋转驱动结构
CN219126366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新型采血笔
KR102371545B1 (ko) 골수 채취 장치
CN111407291A (zh) 一种血液内科用穿刺取样装置
CN210355565U (zh) 一种利器盒
CN219814899U (zh) 一种锁止组件、锁止机构及含有该锁止机构的安全注射器
CN219021202U (zh) 采血用持针器
CN219126364U (zh) 一种新型可退针采血笔
CN217310702U (zh) 一种注射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