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87724U - 线缆组件 - Google Patents

线缆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87724U
CN216287724U CN202122749522.XU CN202122749522U CN216287724U CN 216287724 U CN216287724 U CN 216287724U CN 202122749522 U CN202122749522 U CN 202122749522U CN 216287724 U CN216287724 U CN 2162877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pipeline
fluid
pipeline
cable assembly
conductive shi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4952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port Aesthetics Shanghai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port Aesthetics Shanghai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port Aesthetics Shanghai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port Aesthetics Shanghai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4952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877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877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877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组件,其中第一流体管路和第二流体管路不接触,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与外管道的导电屏蔽网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与所述导电屏蔽网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在所述外管道内形成了良好的温度梯度,可以避免所述第一流体管路和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之间发生过多的热交换,防止所述第二流体管路的冷量损失,并且由于金属有较好的导热作用,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中的热量可以通过所述导电屏蔽网均匀传递至外皮上,防止所述外皮上产生冷凝水,外皮的触摸温度更佳,改善了线缆组件的观感及触摸/握持手感。

Description

线缆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行业发展,新型的多功能线缆组件越来越在各行业普遍使用,可用于同时传输流体(气体、液体)、光信号、电信号、电能甚至机械动力等。在需要制冷或散热的设备中,一般会通过线缆组件内部的流体管路对设备进行冷却并带走设备内的热量。通常,线缆组件内部的流体管路分为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进液管路用于向设备中通入温度较低的流体,温度较低的流体流经设备内部,带走设备内部的热量,温度升高,并从出液管路中留出,从而完成热量的传递。此外,线缆组件内部也可能存在一些通电会产生热量的导电线路。
线缆组件工作过程中,内部的各管路之间是存在温差的,但行业内对此并没有针对性的措施,线缆组件中的各种管路仅是随意绞在一起。如此一来,由于进液管路的温度低,携带了较多冷量,进液管路与线缆组件外部存在温差,可能导致线缆组件的表面整体或局部温度过低,使用一段时间后温度较低处有冷凝水生成,从而导致线缆组件的外观、触摸/握持手感不加;并且,线缆组件的长度一般十几厘米到几米甚至十几米不等,且内径较长度很细,因此过程中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距离过近甚至接触,加上导电线路等发热,冷热交换使得进液管路的冷量容易传递至其他管路中,造成冷量的损失,降低了换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组件,以解决线缆组件外部有冷凝水生成并且换热效率低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组件,包括外管道及穿设于所述外管道中的第一流体管路和第二流体管路,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传输的流体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传输的流体的温度;
所述外管道包括导电屏蔽网及包裹所述导电屏蔽网的外皮,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不接触,且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与所述导电屏蔽网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与所述导电屏蔽网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外皮与所述导电屏蔽网之间还设有第一保温层;和/或,所述第二流体管路外还包裹有第二保温层。
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温层的厚度为所述外管道的直径的2%~5%;和/或,所述第二保温层的厚度为所述第一保温层的厚度的1.5~3倍。
可选的,所述外皮的表面有亲水性涂层。
可选的,所述亲水性涂层的材料为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或亲水性聚合物。
可选的,所述亲水性涂层的厚度为5μm-20μm。
可选的,还包括穿设于所述外管道内的导电线路,所述导电线路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不接触,且所述导电线路与所述导电屏蔽网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与所述导电屏蔽网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导电线路和/或所述第一流体管路外设有金属导热网。
可选的,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位于所述外管道的中心区域,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与所述导电屏蔽网接触。
可选的,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中的流体的温度为29℃~38℃,和/或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中的流体的温度为4℃~10℃。
可选的,所述外管道内具有隔热填充物。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缆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第一流体管路和第二流体管路不接触,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与外管道的导电屏蔽网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与所述导电屏蔽网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在所述外管道内形成了良好的温度梯度,可以避免所述第一流体管路和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之间发生过多的热交换,防止所述第二流体管路的冷量损失,并且由于金属有较好的导热作用,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中的热量可以通过所述导电屏蔽网均匀传递至外皮上,防止所述外皮上产生冷凝水,外皮的触摸温度更佳,改善了线缆组件的观感及触摸/握持手感。
2)由于绝大多数线缆组件的外管道中均会设置所述导电屏蔽网,因此本实用新型只是利用了线缆组件中原有的导电屏蔽网进行传热,不会增加线缆组件的复杂度和成本。
3)所述导电屏蔽网与所述外皮之间设有第一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可以提供一定的热阻,使得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中的热量向所述外皮传递的同时,降低所述外皮的温度至合适范围,并且可以避免所述导电屏蔽网与所述外皮直接接触,导致所述外皮被磨损,同时由于所述第一保温层较为柔软,所述线缆组件被揉捏、冲击时所述第一保温层能够吸收能量,且提供较好的触摸/握持手感。
4)所述第二流体管路外还包裹有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能够进一步防止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中的冷量损失,且所述第二保温层仅包裹所述第二流体管路,其内径较小,热阻也因此更小。
5)所述外皮的表面有亲水性涂层,若所述外皮的局部有冷凝水产生时,所述亲水性涂层可以使得冷凝水润湿、扩散和吸附于所述外皮的表面,形成一层超薄的透明水膜,既不会滴落,视觉上也不明显,同时由于冷凝水与所述外皮及外界的接触面积增加,可以快速被蒸发除去,并且一些亲水性材料还可以分解空气中的各种有机物,降低环境污染,杀死空气中的细菌。
6)所述外管道内穿设有导电线路,所述导电线路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不接触,且所述导电线路与所述导电屏蔽网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与所述导电屏蔽网之间的距离,可以避免所述导电线路和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之间发生过多的热交换,防止所述第二流体管路的冷量损失,并且所述导电线路的热量也可以通过所述导电屏蔽网均匀传递至外皮上。
7)所述导电线路和/或所述第一流体管路外设有金属导热网,所述金属导热网可以辅助所述导电线路和/或所述第一流体管路导热,可降低所述导电线路及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与所述导电屏蔽网之间的接触热阻,有效改善传热。
8)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位于所述外管道的中心区域,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与所述导电屏蔽网接触,从而可以保证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与所述导电屏蔽网之间的距离均比较大,并且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中的热量也能更好的通过所述导电屏蔽网传递至所述外皮上。
9)所述外管道内具有隔热填充物,可以进一步防止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之间发生热交换,且可以支撑并固定所述第一流体管路和所述第二流体管路,避免了线缆组件弯折时所述第一流体管路和所述第二流体管路被弯折,进而避免所述第一流体管路和所述第二流体管路被损坏或流量变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00-外管道;101-外皮;102-第一保温层;103-导电屏蔽网;201-第一流体管路;202-第二流体管路;203-导电线路;301-第一金属导热网;302-第二金属导热网;400-第二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线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线缆组件包括外管道100、第一流体管路201、第二流体管路202及导电线路203,所述第一流体管路201、第二流体管路202及导电线路203穿设于所述外管道100内。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体管路201为出液管路,所述第二流体管路202为进液管路。所述第二流体管路202用于向一设备中通入温度较低的流体,温度较低的流体可通过升高温度带走设备中的热量,并通过所述第一流体管路201留出,因此,所述第一流体管路201传输的流体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202传输的流体的温度。所述导电线路203通常可以是传输电力或电信号的管路,例如可以是电源线等,所述导电线路203在正常工作过程中也可能会散发热量。
当然,作为可选实施例,所述外管道100内也可以没有所述导电线路203;或者,所述外管道100内还可以穿设有其他正常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热管路,例如光信号线路等,此处不再一一解释说明。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体管路201、所述第二流体管路202及所述导电线路203的数量均只有一条,但应理解,所述第一流体管路201、所述第二流体管路202及所述导电线路203不限于只有一条,还可以有两条以上,本实用新型对所述第一流体管路201、所述第二流体管路202及所述导电线路203的数量不作限制。
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外管道100包括导电屏蔽网103、第一保温层102及外皮101,所述导电屏蔽网103呈管状,所述第一保温层102包裹所述导电屏蔽网103,所述外皮101包裹所述第一保温层102。也即是说,所述第一保温层102夹在所述导电屏蔽网103与所述外皮101之间,所述导电屏蔽网103、所述第一保温层102及所述外皮101构成了三明治结构。
可选的,所述导电屏蔽网103的材料可以是铜、铝或不锈钢等金属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流体管路201及所述导电线路203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202均不接触,且所述第一流体管路201与所述导电屏蔽网103之间的距离均小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202与所述导电屏蔽网103之间的距离,所述导电线路203与所述导电屏蔽网103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202与所述导电屏蔽网103之间的距离。如此一来,相当于在所述外管道100内形成了良好的温度梯度(从内到外温度逐渐升高),可以避免所述第一流体管路201及所述导电线路203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202之间发生过多的热交换,防止所述第二流体管路202的冷量损失,并且由于金属有较好的导热作用,所述第一流体管路201及所述导电线路203中的热量可以通过所述导电屏蔽网103均匀传递至所述外皮101上,防止所述外皮101上产生冷凝水,所述外皮101的触摸温度更佳,改善了线缆组件的观感及触摸/握持手感。并且,由于绝大多数线缆组件的外管道100中均会设置所述导电屏蔽网103,因此本实用新型只是利用了线缆组件中原有的导电屏蔽网103进行传热,不会增加线缆组件的复杂度和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保温层102可以提供一定的热阻,使得所述第一流体管路201中的热量向所述外皮101传递的同时,降低所述外皮101的温度至合适范围,并且可以避免所述导电屏蔽网103与所述外皮101直接接触,导致所述外皮101被磨损,同时由于所述第一保温层102较为柔软,所述线缆组件被揉捏、冲击时所述第一保温层102能够吸收能量,且提供较好的触摸/握持手感。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温层102也可以被省略。
所述线缆组件的直径可以为15mm~80mm,所述第一保温层102的厚度可以为所述外管道100的直径的2%~5%。举例而言,所述线缆组件的直径为25mm,传输功率1kW,所述第二流体管路202中的流体的温度为4℃~10℃,所述第一流体管路201中的流体的温度为29℃~38℃,根据所述第一流体管路201中的流体的温度及所述导电线路203的温度可得,在所述第一保温层102的厚度为1.5mm-3mm时,所述线缆组件全负荷持续工作下,所述外皮101触摸温度为26℃~29℃(环境温度25℃),有较为良好的触摸效果。
所述第一保温层102的材料可以为多孔、轻盈、柔软有弹性的泡沫塑料,如发泡橡塑等。
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第二流体管路202位于所述外管道100的中心区域,所述导电线路203及所述第一流体管路201均与所述导电屏蔽网103直接接触,从而可以保证所述第一流体管路201及所述导电线路203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202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流体管路202与所述导电屏蔽网103之间的距离均比较大,并且所述第一流体管路201及所述导电线路203中的热量也能更好地通过所述导电屏蔽网103传递至所述外皮101上。
应理解,当所述第一流体管路201、所述第二流体管路202及所述导电线路203的数量均比较多时,可以将所述第二流体管路202集中分布在所述外管道100的中心区域,所述第一流体管路201及所述导电线路203则可以围绕所述第二流体管路202周向均匀分布。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述导电线路203及所述第一流体管路201均与所述导电屏蔽网103直接接触,所述导电线路203与所述第一流体管路201中的任一者与所述导电屏蔽网103直接接触亦可,或者,所述导电线路203与所述第一流体管路201均不与所述导电屏蔽网103直接接触亦可。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体管路201外设有第一金属导热网301,所述导电线路203外设有第二金属导热网302,所述第一金属导热网301和所述第二金属导热网302可以分别辅助所述第一流体管路201和所述导电线路203导热,可降低所述导电线路203及所述第一流体管路201与所述导电屏蔽网103之间的接触热阻,有效改善传热。
作为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流体管外也可以不设置第一金属导热网301,且所述导电线路203外也不设置所述第二金属导热网302;或者,仅在所述第一流体管外设置第一金属导热网301或仅在所述导电线路203外设置所述第二金属导热网302,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可选的,所述第一金属导热网301及所述第二金属导热网302的材料也可以是铜、铝或不锈钢等金属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流体管路202外还包裹有第二保温层400。所述第二保温层400能够进一步防止所述第二流体管路202中的冷量损失,且所述第二保温层400仅包裹所述第二流体管路202,其内径较小,热阻也因此更小。
可选的,所述第二保温层400的厚度可以为所述第一保温层102的厚度的1.5~3倍,也即是说,所述第二保温层400的厚度可以比所述第一保温层102的厚度更大,但不应以此为限。
类似的,所述第二保温层400的材料也可以为多孔、轻盈、柔软有弹性的泡沫塑料,如发泡橡塑等。
进一步地,所述外皮101的表面喷涂有亲水性涂层。若所述外皮101的局部有冷凝水产生时,所述亲水性涂层可以使得冷凝水润湿、扩散和吸附于所述外皮101的表面,形成一层超薄的透明水膜,既不会滴落,视觉上也不明显;同时由于冷凝水与所述外皮101及外界的接触面积增加,可以快速被蒸发除去;并且一些亲水性材料还可以分解空气中的各种有机物,降低环境污染,杀死空气中的细菌,例如二氧化钛材料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光催化反应,产生出氧化能力极强的自由氢氧基和活性氧,这些产物就可以杀灭空气中细菌,并将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成无污染的水和二氧化碳。
可选的,所述亲水性涂层的材料为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或亲水性聚合物,所述亲水性聚合物可以是聚丙烯酸、聚醚、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砜、聚丙烯腈、聚酰胺、聚砜酰胺、磺化聚砜、交链的聚乙烯醇或改性丙烯酸聚合物等。
所述亲水性涂层可以采用等离子喷涂的方式喷涂在所述外皮101上,等离子喷涂可以增加所述亲水性涂层的厚度均匀性。可选的,所述亲水性涂层的厚度为5μm-20μm,但不应以此为限。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道100内具有隔热填充物,如絮状化纤、泡棉或棉絮等材料。所述隔热填充物可以进一步防止所述第一流体管路201及所述导电线路203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202之间发生热交换,且可以支撑并固定所述第一流体管路201、所述第二流体管路202及所述导电线路203,避免了线缆组件弯折时所述第一流体管路201、所述第二流体管路202及所述导电线路203被弯折,进而避免所述第一流体管路201和所述第二流体管路202被损坏或流量变小的问题。
综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缆组件中,第一流体管路和第二流体管路不接触,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与外管道的导电屏蔽网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与所述导电屏蔽网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在所述外管道内形成了良好的温度梯度,可以避免所述第一流体管路和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之间发生过多的热交换,防止所述第二流体管路的冷量损失,并且由于金属有较好的导热作用,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中的热量可以通过所述导电屏蔽网均匀传递至外皮上,防止所述外皮上产生冷凝水,外皮的触摸温度更佳,改善了线缆组件的观感及触摸/握持手感。
进一步地,由于绝大多数线缆组件的外管道中均会设置所述导电屏蔽网,因此本实用新型只是利用了线缆组件中原有的导电屏蔽网进行传热,不会增加线缆组件的复杂度和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屏蔽网与所述外皮之间设有第一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可以提供一定的热阻,使得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中的热量向所述外皮传递的同时,降低所述外皮的温度至合适范围,并且可以避免所述导电屏蔽网与所述外皮直接接触,导致所述外皮被磨损,同时由于所述第一保温层较为柔软,所述线缆组件被揉捏、冲击时所述第一保温层能够吸收能量,且提供较好的触摸/握持手感。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流体管路外还包裹有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能够进一步防止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中的冷量损失,且所述第二保温层仅包裹所述第二流体管路,其内径较小,热阻也因此更小。
进一步地,所述外皮的表面有亲水性涂层,若所述外皮的局部有冷凝水产生时,所述亲水性涂层可以使得冷凝水润湿、扩散和吸附于所述外皮的表面,形成一层超薄的透明水膜,既不会滴落,视觉上也不明显,同时由于冷凝水与所述外皮及外界的接触面积增加,可以快速被蒸发除去,并且一些亲水性材料还可以分解空气中的各种有机物,降低环境污染,杀死空气中的细菌。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道内穿设有导电线路,所述导电线路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不接触,且所述导电线路与所述导电屏蔽网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与所述导电屏蔽网之间的距离,可以避免所述导电线路和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之间发生过多的热交换,防止所述第二流体管路的冷量损失,并且所述导电线路的热量也可以通过所述导电屏蔽网均匀传递至外皮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线路和/或所述第一流体管路外设有金属导热网,所述金属导热网可以辅助所述导电线路和/或所述第一流体管路导热,可降低所述导电线路及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与所述导电屏蔽网之间的接触热阻,有效改善传热。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位于所述外管道的中心区域,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与所述导电屏蔽网接触,从而可以保证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与所述导电屏蔽网之间的距离均比较大,并且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中的热量也能更好的通过所述导电屏蔽网传递至所述外皮上。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道内具有隔热填充物,可以进一步防止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之间发生热交换,且可以支撑并固定所述第一流体管路和所述第二流体管路,避免了线缆组件弯折时所述第一流体管路和所述第二流体管路被弯折,进而避免所述第一流体管路和所述第二流体管路被损坏或流量变小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对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还应当理解的是,除非特别说明或者指出,否则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仅仅用于区分说明书中的各个组件、元素、步骤等,而不是用于表示各个组件、元素、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顺序关系等。
此外还应该认识到,此处描述的术语仅仅用来描述特定实施例,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必须注意的是,此处的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和“一种”包括复数基准,除非上下文明确表示相反意思。例如,对“一个步骤”或“一个装置”的引述意味着对一个或多个步骤或装置的引述,并且可能包括次级步骤以及次级装置。应该以最广义的含义来理解使用的所有连词。以及,词语“或”应该被理解为具有逻辑“或”的定义,而不是逻辑“异或”的定义,除非上下文明确表示相反意思。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方法和/或设备的实现可包括手动、自动或组合地执行所选任务。

Claims (11)

1.一种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道及穿设于所述外管道中的第一流体管路和第二流体管路,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传输的流体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传输的流体的温度;
所述外管道包括导电屏蔽网及包裹所述导电屏蔽网的外皮,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不接触,且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与所述导电屏蔽网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与所述导电屏蔽网之间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与所述导电屏蔽网之间还设有第一保温层;和/或,所述第二流体管路外还包裹有第二保温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层的厚度为所述外管道的直径的2%~5%;和/或,所述第二保温层的厚度为所述第一保温层的厚度的1.5~3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的表面有亲水性涂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涂层的材料为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或亲水性聚合物。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涂层的厚度为5μm-20μ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设于所述外管道内的导电线路,所述导电线路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不接触,且所述导电线路与所述导电屏蔽网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与所述导电屏蔽网之间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路和/或所述第一流体管路外设有金属导热网。
9.如权利要求1、7或8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位于所述外管道的中心区域,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与所述导电屏蔽网接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中的流体的温度为29℃~38℃,和/或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中的流体的温度为4℃~10℃。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道内具有隔热填充物。
CN202122749522.XU 2021-11-10 2021-11-10 线缆组件 Active CN2162877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49522.XU CN216287724U (zh) 2021-11-10 2021-11-10 线缆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49522.XU CN216287724U (zh) 2021-11-10 2021-11-10 线缆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87724U true CN216287724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07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49522.XU Active CN216287724U (zh) 2021-11-10 2021-11-10 线缆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877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287724U (zh) 线缆组件
CN211125168U (zh) 带回流通道的超导电缆
CN112577031A (zh) 一种氢气反应器和制氢系统
CN116110648A (zh) 线缆组件
CN204796016U (zh) 散热装置及电子终端
CN206889947U (zh) 一种低吸附柔性伴热管
CN202115446U (zh) 一种用于越野商旅房车的发动机余热淋浴装置
CN205370711U (zh) 一种排气管
CN211042626U (zh) 一种换热器辅助检漏装置
CN214270985U (zh) 一种u型管光亮固溶设备
CN2527923Y (zh) 太阳能热利用设备保温管
CN218403972U (zh) 一种玻璃瓶加工设备
CN206864576U (zh) 新型新能源电池加热片
CN215928839U (zh) 一种低温管道用自隔冷补偿器
CN219476384U (zh) 一种漆包线生产用退火辅助装置
CN219600638U (zh) 一种耐腐蚀导热板
CN215619434U (zh) 一种亚克力板无缝复合装置
CN215268758U (zh) 一种自编制高密度碳纤维片石英加热器
CN213186307U (zh) 一种基于红外视景的训练监控装置
CN217441947U (zh)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CN110809388A (zh) 一种电动车控制器散热模块
CN210716352U (zh) 一种空调用铝扁管
CN220034384U (zh) 一种高温绝缘型导热硅胶垫片
CN215828627U (zh) 一种方便回收利用余热的化学钢化炉
CN213708514U (zh) 钢带连续镀铜恒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