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81865U - 进风设备及新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进风设备及新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81865U
CN216281865U CN202122676148.5U CN202122676148U CN216281865U CN 216281865 U CN216281865 U CN 216281865U CN 202122676148 U CN202122676148 U CN 202122676148U CN 216281865 U CN216281865 U CN 2162818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mmodating cavity
air
air inlet
box body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7614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敏宏
许恒斌
陶洪
张伟
周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7614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818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818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818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风设备及新风系统。进风设备包括:箱体、柔性连接导管和风机组件,箱体具有容置腔,箱体上具有与容置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箱体相对的侧壁上;风机组件位于容置腔内;柔性连接导管一端与进风口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墙体上的通风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风设备,提高了进风设备安装灵活性。

Description

进风设备及新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进风设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进风设备及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新风系统是向室内空间送入足够的新鲜空气,同时把室内不符合要求的空气排出,使室内空气满足卫生要求和生产需要。现在的基站一般会用到新风系统。
新风系统包括进风设备和排风设备,现有技术中的进风设备固定在墙面上,进风设备的进气口插设在墙体的通风口内,从而将室外空气通过进风设备通入到室内。
但是,这种进风设备安装位置受到墙体上通风口位置的限制,进风设备位置固定,进风设备出风口无法根据基站内热源布局情况进行调整,安装灵活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风设备及新风系统,以提高进风设备安装灵活性。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风设备,包括箱体、柔性连接导管和风机组件,
箱体具有容置腔,箱体上具有与容置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箱体相对的侧壁上;
风机组件位于容置腔内;
柔性连接导管一端与进风口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墙体上的通风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风设备,还包括至少两个过滤组件,容置腔内具有至少三个导向柱,导向柱两端分别与容置腔的顶壁以及容置腔的底壁连接,且其中两个导向柱的侧壁与容置腔的侧壁连接,两个导向柱之间设置有一个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和导向柱将容置腔分隔成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第一容置腔与进风口连通,第二容置腔与出风口连通,风机组件位于第二容置腔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风设备,过滤组件数量为三个,三个过滤组件依次设置在四个导向柱之间,且分别与箱体依次连接的三个侧壁相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风设备,箱体顶部具有与容置腔连通的多个开口,开口与过滤组件一一对应设置,导向柱位于开口相对的两端,导向柱朝向开口一侧具有导轨,导轨延伸方向与导向柱延伸方向一致,过滤组件部分经开口插设于导轨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风设备,过滤组件包括边框和过滤件,边框围绕在过滤件四周,边框与导轨滑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风设备,还包括底座,箱体上具有连接部,连接部与底座可拆卸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风设备,还包括连接件,箱体的侧壁具有延伸边,延伸边与箱体的底部平齐,延伸边具有多个第一连接孔,底座的顶部具有多个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与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连接件插设在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以连接箱体与底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风设备,出风口上覆盖有格栅,格栅与箱体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风设备,进风口为圆孔,出风口为方孔,进风口位于出风口下方。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风系统,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进风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风设备及新风系统,进风设备通过设置箱体、柔性连接导管和风机组件,利用柔性连接导管将进风设备的进风口与墙体上的通风口进行连接,可以将箱体设置在地面上,而无需将进风设备的进风口插设在墙体上的通风口,将箱体直接固定在墙体。因为柔性连接导管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这样,在墙体上的通风口位置一定的情况下,箱体的安装位置以及箱体的出风口方向仍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箱体安装的灵活性提高,可以使箱体的出风口方向朝向基站内热源集中的位置,从而提高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风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风设备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风设备中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风设备中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箱体;
110-容置腔;
111-第一容置腔;
112-第二容置腔;
120-进风口;
130-出风口;
140-开口;
150-导向柱;
160-连接部;
161-延伸边;
162-第一连接孔;
170-格栅;
200-柔性连接导管;
300-风机组件;
400-过滤组件;
410-边框;
420-过滤件;
50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维护工具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维护工具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新风系统是向室内空间送入足够的新鲜空气,同时把室内不符合要求的空气排出,使室内空气满足卫生要求和生产需要。现在的基站一般会用到新风系统。新风系统包括进风设备和排风设备,现有技术中的进风设备固定在墙面上,进风设备的进气口插设在墙体的通风口内,从而将室外空气通过进风设备通入到室内。但是,这种进风设备安装位置受到限制,例如,墙体上有排线或者其他的挂式设备,这样,墙体上就没有足够的空间将进风设备安装在需求的位置,就需要改变墙体通风孔的开设位置,这样,就没办法使进风设备的排风口朝向热源集中的地方,所以,这种结构的进风设备,安装灵活性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风设备及新风系统,进风设备通过设置箱体、柔性连接导管和风机组件,利用柔性连接导管将进风设备的进风口与墙体上的通风口进行连接,可以将箱体设置在地面上,而无需将进风设备的进风口插设在墙体上的通风口,将箱体直接固定在墙体。因为柔性连接导管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这样,在墙体上的通风口位置一定的情况下,箱体的安装位置以及箱体的出风口方向仍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箱体安装的灵活性提高,可以使箱体的出风口方向朝向基站内热源集中的位置,从而提高降温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风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风设备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风设备中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风设备,包括箱体100、柔性连接导管200和风机组件300,箱体100具有容置腔110,箱体100上具有与容置腔110连通的进风口120和出风口130,进风口120和出风口130位于箱体100相对的侧壁上,风机组件300位于容置腔110内,柔性连接导管200一端与进风口120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墙体上的通风口。
具体的,箱体100具有可开合的柜门,打开柜门可以实现风机组件300的安装与后期的维护保养。
需要说明的是,柔性连接导管200可以是塑料伸缩管、铝箔软管,本实施例对柔性连接导管200的具体材质不做限定,柔性连接导管200只需为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的软管即可。
其中,柔性连接导管200与进风口120的连接时,将柔性连接导管200套设在进风口120上,然后可以采用粘接的方式包封固定,例如利用胶带、硅胶(玻璃胶)固定,或者可以采用紧固件紧固的方式,例如利用扎带将柔性连接导管200锁附在进风口120上进行固定。同样,柔性连接导管200与墙体上的通风口连接时,墙体上的通风口内设置硬质的塑料导管,塑料导管延伸出墙体,这样也可以采用上述的固定方式将柔性连接导管200与墙体上的通风口进行连接,本实施例对柔性连接导管200与进风口120连接方式以及柔性连接导管200与墙体上的通风口的连接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只需保证柔性连接导管200与进风口120以及墙体上的通风口连接紧密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图中箭头指向为空气流动方向。风机组件300工作,将基站外的冷空气经墙体上的通风口、柔性连接导管200、进风口120吸入到箱体100内,然后又经出风口130将冷空气排入到基站内,从而实现对基站内温度的调节。
本实施例提供的进风设备,通过设置箱体100、柔性连接导管200和风机组件300,利用柔性连接导管200将进风设备的进风口120与墙体上的通风口进行连接,可以将箱体100设置在地面上,而无需将进风设备的进风口120插设在墙体上的通风口,将箱体100直接固定在墙体。因为柔性连接导管200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这样,在墙体上的通风口位置一定的情况下,箱体100的安装位置以及箱体100的出风口130方向仍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箱体100安装的灵活性提高,可以使箱体100的出风口130方向朝向基站内热源集中的位置,从而提高降温效果。
请继续参见图2所示,为了对进入基站的空气进行过滤处理,去除空气中的细小杂质与灰尘,保证进入到基站内空气的纯净度,避免对基站内设备造成影响。进风设备还包括至少两个过滤组件400,容置腔110内具有至少三个导向柱150,导向柱150两端分别与容置腔110的顶壁以及容置腔110的底壁连接,且其中两个导向柱150的侧壁与容置腔110的侧壁连接,两个导向柱150之间设置有一个过滤组件400,过滤组件400和导向柱150将容置腔110分隔成第一容置腔111和第二容置腔112,第一容置腔111与进风口120连通,第二容置腔112与出风口130连通,风机组件300位于第二容置腔112内。
可以理解的是,空气经进风口120进入到第一容置腔111内,然后通过不同的过滤组件400过滤后,从多个方向进入到第二容置腔112内,最后经出风口130进入到基站内。设置多个过滤组件400,可以有效降低过滤组件400的清洗更换频率。这样,多个过滤组件400对从基站外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相对于只在进风口120一侧单面设置过滤组件400,过滤组件400不易积灰堵塞。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风设备,过滤组件400数量为三个,三个过滤组件400依次设置在四个导向柱150之间,且分别与箱体100依次连接的三个侧壁相对。这样,空气经进风口120进入到第一容置腔111内,然后从三个方向进入到第二容置腔112内。
需要说明的是,过滤组件400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两个过滤组件400依次设置在3个导向柱150之间,且分别与箱体100依次连接的两个侧壁相对。这样,空气经进风口120进入到第一容置腔111内,然后从两个方向进入到第二容置腔112内。
为了便于过滤组件400的清洗更换,箱体100顶部具有与容置腔110连通的多个开口140,开口140与过滤组件400一一对应设置,导向柱150位于开口140相对的两端,导向柱150朝向开口140一侧具有导轨(图中未示出),导轨延伸方向与导向柱150延伸方向一致,过滤组件400部分经开口140插设于导轨之间。
具体的,如图1所示,箱体100顶部的开口140为三个,三个过滤组件400分别通过不同的开口140进入箱体100。过滤组件400的部分经开口140插设于容置腔110内,即过滤组件400顶部高于箱体100顶部,这样,过滤组件400顶部留有操作空间,方便用户拿取,便于过滤组件400的安装和拆除。将开口140设置在箱体100的顶部,这样用户在安装和拆除过滤组件400时,无需大幅度弯腰或者下蹲,更符合用户操作习惯,可以有效提升用户体验感。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风设备中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过滤组件400包括边框410和过滤件420,边框410围绕在过滤件420四周,边框410与导轨滑动连接。
其中,过滤件420可以为防尘过滤网,示例性的,过滤网可以是HEPA过滤网、滤纸型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尼龙过滤网等。过滤网具体类型根据基站内空气洁净度等级需求进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过滤件420可以包括多种过滤网,例如防尘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网两种过滤网组合形成过滤件,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空气过滤效果,在提高防尘率的同时,可以对空气进行净化,提高基站内空气质量。
可以理解的是,导轨可以是导向柱150上设置凹槽,导向柱150靠近开口140的一侧面上设置凹槽,凹槽的尺寸与过滤组件400边框410的尺寸相匹配。过滤组件400边框410沿凹槽滑动,从而保证过滤组件400不会在容置腔110相对导向柱150发生转动,滤组件400的延伸方向与箱体100延伸方向一致,保证过滤效果。
为了使过滤组件400滑动平稳流畅,导轨和过滤组件400的边框410之间可以设置滚轮,过滤组件400与隔离柱通过滚轮连接,从而减小过滤组件400移动时的阻力,便于过滤组件400的安装与拆除。
为了调节进风设备出风口130高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风设备,还包括底座500,箱体100上具有连接部160,连接部160与底座500可拆卸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将进风设备在高度方向分成箱体100和底座500两部分,利用底座500来调整箱体100的高度,而非将其做成一个箱体100,可以降低加工的难度,降低加工成本。底座500可以是钢材拼接而成的框架结构也可以为箱式结构,本实施例对底座500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底座500具有不同的高度规格,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需求对底座500高度进行选择,连接部160与底座500可拆卸连接,便于底座500的更换与连接。
请继续参见图1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箱体100的侧壁具有延伸边161,延伸边161与箱体100的底部平齐,延伸边161具有多个第一连接孔162,底座500的顶部具有多个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与第一连接孔162一一对应,连接件插设在第一连接孔162和第二连接孔内,以连接箱体100与底座500。
具体的,第一连接孔162可以为通孔,第二连接孔为螺纹孔,连接件为螺钉,螺钉穿过第一连接孔162,与第二连接孔的螺纹旋合,从而将箱体100固定在底座500上。或者,第一连接孔162可以为通孔,第二连接孔为通孔,连接件为螺栓,螺栓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162和第二连接孔与螺母旋合,从而将箱体100固定在底座500上。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箱体100底部具有卡接部,相应的,底座500上设置与插接部相匹配的凹槽,从而实现箱体100与底座500的连接。
请继续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130上覆盖有格栅170,格栅170与箱体100连接。
其中,格栅170中各叶片的角度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摆动的,例如可以沿高度方向上下摆动,或者沿长度方向左右摆动,从而改变出风方向。通过格栅摆动调整出风口的出风流向,可以提高进风设备的灵活性,根据基站内热源布局变化对出风方向进行调整,而无需改变整个设备的安装位置与安装方向,更易实现调整。
在具体实现时,格栅170的外框与箱体100卡接,从而覆盖在出风口130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风设备,进风口120为圆孔,出风口130为方孔,进风口120位于出风口130下方。
可以理解的是,进风口120形状与墙体上的通风孔形状相同,便于柔性连接导管200的连接。且圆孔与其他形状的孔相比,例如矩形孔,圆孔的加工工艺较简单。箱体100侧壁为矩形,将出风口130设置为方孔,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增加排出的风量。进风口120位于出风口130下方,且进风口120位于靠近箱体100底部的位置,出风口130位于靠近箱体100顶部的位置,这样,进风口120进入的空气在箱体100内流通路径增加,在箱体100内停留的时间增加,这样可以提高空气的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新风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进风设备。
其中,进风设备的结构和原理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一一赘述。
具体的,新风系统包括进风设备和排风设备,进风设备与排风设备相对设置,也就是,墙体上的两个通风口位于相对的两面墙上,进风设备将基站外的冷空气抽入到基站内,基站内的热空气由排风设备排到基站外,从而实现基站内的控温。
本实施例,提供的新风系统通过设置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进风设备,进风设备安装的灵活性高,可以使箱体100的出风口130方向朝向基站内热源集中的位置,提高了新风系统的控温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进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柔性连接导管和风机组件,
所述箱体具有容置腔,所述箱体上具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箱体相对的侧壁上;
所述风机组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所述柔性连接导管一端与所述进风口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墙体上的通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过滤组件,所述容置腔内具有至少三个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两端分别与所述容置腔的顶壁以及所述容置腔的底壁连接,且其中两个所述导向柱的侧壁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连接,两个所述导向柱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和所述导向柱将所述容置腔分隔成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容置腔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风机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过滤组件依次设置在四个所述导向柱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箱体依次连接的三个侧壁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顶部具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多个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过滤组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导向柱位于所述开口相对的两端,所述导向柱朝向所述开口一侧具有导轨,所述导轨延伸方向与所述导向柱延伸方向一致,所述过滤组件部分经所述开口插设于所述导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边框和过滤件,所述边框围绕在所述过滤件四周,所述边框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进风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箱体上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风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箱体的侧壁具有延伸边,所述延伸边与所述箱体的底部平齐,所述延伸边具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底座的顶部具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所述连接件插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内,以连接所述箱体与所述底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进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上覆盖有格栅,所述格栅与所述箱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进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为圆孔,所述出风口为方孔,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出风口下方。
10.一种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进风设备。
CN202122676148.5U 2021-11-03 2021-11-03 进风设备及新风系统 Active CN2162818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76148.5U CN216281865U (zh) 2021-11-03 2021-11-03 进风设备及新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76148.5U CN216281865U (zh) 2021-11-03 2021-11-03 进风设备及新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81865U true CN216281865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05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76148.5U Active CN216281865U (zh) 2021-11-03 2021-11-03 进风设备及新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818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64064Y (zh) 防尘电气柜
CN107726020A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机顶盒固定装置
CN100365350C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的过滤网安装结构
CN216281865U (zh) 进风设备及新风系统
CN111867327A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智能监控系统
CN102374630B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
CN210957517U (zh) 一种后封堵式有源滤波柜
CN210832248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8317222U (zh) 室内电信设备机框装置
CN1979017A (zh) 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电机盖结构
CN103313570A (zh) 防尘电气柜
CN208205323U (zh) 一种新风机
CN107178889B (zh) 空调室内机
CN206834571U (zh) 一种防尘散热户外配电柜
CN21037374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5825324U (zh) 一种新风装置
CN205606816U (zh) 新风装置
CN110940019A (zh) 一种便捷式室内通风系统
CN2687735Y (zh) 机箱导风装置
CN219735514U (zh) 一种吊顶式新风机
CN212597794U (zh) 一种下补风通风柜
CN214676198U (zh) 一种网络机柜便捷式盲板
CN218103919U (zh) 基于物联网的机房动力监控装置
CN212259561U (zh) 一种5g专用bbu安装柜
CN210320319U (zh) 下通风结构及设有该下通风结构的下通风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